书城社会科学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14803900000055

第55章 死亡教育,提高生命质量

中国人讳言死亡是千年延续的传统,认为死亡总是与晦气联系在一起。为了这一避忌,人们甚至把“死亡”神化,令很多孩子信以为真,所以才会出现孩子动不动就做出自杀的冲动行为。其实,死亡是一个真实的东西,它并不因为亲人朋友的逝去才会离你格外地近,也不会因为你对它的逃避而格外地远。死亡就像一个警钟,不断提醒着人们珍惜今天的一切。

五个月前,小女孩因为任性而和奶奶顶嘴了。这件事过去了一个月,奶奶突然去世了。小女孩作为奶奶唯一的孙辈,按照风俗,她必须抱着奶奶的遗像,走向墓地。虽然那是自己的亲人,但小女孩还是非常害怕,甚至害怕得晕过去了。醒来之后,小女孩哭着抛下遗像,跑了出去。为这事,妈妈还责怪小孩子不懂事。之后那几天,她就连上厕所也不敢一个人去。一到晚上,小女孩就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妈妈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之前跟奶奶顶嘴,一定是我气死奶奶的!”

又过了几个月,小女孩的爷爷又离开了人世。那一天,小女孩还在学校上课没放学,她连爷爷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小女孩为这事感到非常遗憾,之后小女孩晚上都不敢睡觉,一闭上眼睛,她就害怕会出现鬼神。就连白天头脑也总想着爷爷回来找她,说她没有去送爷爷的终。

终于有一天,小女孩忍不住问妈妈:“妈妈,您说人死后真的会变成鬼魂吗?我最亲爱的爷爷奶奶几个月前还是活生生的,现在居然变成了一堆灰。我真的很害怕再一次失去亲人。你说,爸爸工作压力那么大,他身体也不太好,他能挺得住吗?他会不会也……”

面对孩子满脑子的疑问,以及她害怕死亡的严重程度,妈妈觉得很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小女孩面对亲人的死亡,会出现这种极度害怕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她之前没接触过关于死亡的知识,导致她不能正视死亡。其实死亡是人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同时人们对死亡又普遍存在恐惧焦虑而又难以正确面对的心理。“死亡教育”就是使孩子对死亡问题有观察、发问、表达记忆及感受的机会,它可以帮助孩子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它可以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孩子坦然面对死亡;它能使孩子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为处理“自我之死”、“亲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孩子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的问题,加深孩子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如果对孩子一直回避死亡,会让他们觉得死亡是遥远的,这样做可能会使他们忽略了生的意义。只有正视死亡,它才时刻提醒人们活着的可贵。所以,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第一招:结合情境,寻找适宜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与孩子交流死亡话题时,一定要在感同身受的同时给以诗意的解释,要结合情境寻找一些最适宜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说个家族故事。引导孩子认识死亡是自然的生命现象,可从共同分享家族故事开始。专家曾建议,可以在家人相聚聊天时,找出泛黄的照片翻阅,跟孩子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记忆中已逝的爷爷奶奶,他们从哪来?做什么?生了几个小孩?他们那时喜欢玩什么?吃什么?最开心或最难过的事是什么?也可以陪孩子把这些故事画下来,在画图说故事中,逐渐了解生与死。

拿宠物当媒介。很多家庭喜欢养宠物,宠物的寿命短,极易成为孩子接触死亡的第一次经历,父母不妨善用这些机会进行死亡教育。宠物死去经常激起孩子对死亡的疑问,小狗去了哪里?天堂是什么?我可不可以一起去?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如果孩子被鼓励发问与死亡有关的问题,并允许表达情绪,且经常被关爱,那么在遭遇亲人过世时,孩子较能从容面对。

在故事与游戏中谈生死。生死学大师库伯勒·罗斯在《关于孩子与死亡》的书里提到,透过绘画、游戏过程,有助于孩子理解或面对死亡。这几年,国内也出版了一些与死亡主题相关的童书绘本,透过亲子共读,引导孩子谈论生死大事。例如,让孩子观赏《狮子王》,当看到小狮子辛巴的爸爸死去,电视机前的孩子会跟着掉泪,其实就是在“演练”悲伤,学习让情绪有出口。

从大自然知生死。让孩子体悟四季转换,比如看叶子从新生到凋零的过程。有一位临床心理咨询师通过让孩子种树,在花开花落中明白“花谢便是死亡,但另一朵花又诞生了”。又如,孩子第一次接触死亡概念可能是看到鱼缸里一条鱼浮在水面上,不动了;也可能是看到路上一条狗躺在地上,不动了。可以在这些具体情况中讲“死亡”的概念,虽然“死”的不同,但都是死亡。

千万不能对孩子说谎,否则当孩子长大一点以后知道真相时,会觉得父母欺骗了他们。比如父母说:“××死了,就是他走了,到别的地方去了”;“××死了,就是他睡着了”;“××死了,就是老天爷叫他去了”等等。应该实话实说,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对他们说。比如,可以说:“××死了,他不会回来了。每个人都会死,不过要很多很多年以后才会死,你现在还小,不要去想它。”

第二招: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

对于性格外向的孩子,要实事求是,排除恐惧。外向的孩子,一般都会将自己的困惑讲出来。这时候,父母应该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告诉他这个事实:死亡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就像大自然中花开花落一样,每个人都要经历。如果孩子比较小,不能理解,可以拿身边的动植物打比方。而对于中学生来说,他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完全可以想清楚是怎么回事。

此外,在死亡教育的过程中要突出生命教育,强调生命的价值所在。正是因为我们都会死亡,生命或长或短,我们都会离开这个世界,不管是以什么方式,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珍惜生命,挖掘自身潜能,尽力去完善过程。

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要适时探讨,消除偏差。内向的孩子一般不容易表露自己的情感,即使有问题也会憋在心里,这就是那些表面看起来很乖巧,也很顺从的孩子往往比那些外向的孩子容易自杀的原因。他们常常遇到一些困惑,总是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解决。比如,关于死亡的困惑,他们很可能上网去查,这时候理解就出现偏差。

作为父母,在平时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对于这些忌讳的话题,也应该适时、主动地和他探讨。比如可以根据有关死亡的新闻及时和他对话,问问他对死亡的看法,留意他的情绪变化,然后再科学地解释这样的事情,消除他的认识偏差。

如果孩子遭遇亲人离世,要增加他们的安全感,让他们的情绪得到充分的宣泄。对于孩子来说,亲人离世打击非常大,一方面,自己亲近的人突然走了,他会感到孤单、无助;另一方面,看到大人伤心痛苦,他自己内心的恐惧感会更大。大人在发泄自己情绪之后尽量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让他感觉到,虽然一个亲人去世了,但他的爱并没有减少,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时候,他也愿意将内心的感受讲出来。

此外,陪孩子一起谈感受也是减压的有效方法。等孩子内心平静一些,父母不妨跟孩子一起思念,想想美好的事,将这种压抑的情绪宣泄出去,然后从感伤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