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男人心,女人心:来自心理咨询
14805500000007

第7章 人际探密:为何异性朋友最是好听众

耐人寻味的心理问题

马老师,您好!我是您的忠实读者,读过杂志上不少您的心理咨询文章,收益多多。今天,也有一个困惑的问题想请教您。

我有一位很要好的女友,平时我们无话不说。可是,她一旦有了烦恼和痛苦的事,我们几个要好的女友的劝解就不管用了,她总要去找她的异性朋友。她有好几位亲密的异性朋友——不过,绝不是那种婚外性关系,只是很知己的朋友。说来也怪,一经她的异性朋友的抚慰和劝说,她再多的烦恼也会很快烟消云散。这真是让人有点迷惑不解。我听有朋友说过,人们有了苦恼往往更愿意找异性朋友倾诉。您说是这样吗?如果是,又为什么?希望您指点迷津。

一言难尽的心理解读

读者朋友,你这封来信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而且带有普遍性。人们有了苦恼是往往更愿意找异性朋友诉说吗?应该说确有这种人际现象。说到为什么,还真是一言难尽。

先要明确一点,这种与人诉说心中苦恼的人际现象,从人际交往心理学上说,其动机上属于情感性的,而非功用性的。就是说,这时的交往不是为了弄清什么情况,寻求什么办法,解决什么问题,潜在的动机其实只是或主要是为了满足情感表达的需求,满足心灵慰藉的需求。所以,这时的交往不是要找一个好助手,而是要找一个好听众。

那么,同性与异性相比,在这个时候谁更是好听众呢?当然应该是异性了。

为什么?

一是两性性心理的“异性相吸”的作用。为什么要男女相伴走过一生?这除了种族发展的需要外,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其中很大程度是心理发展的需要。异性朋友之间的交往当然不同于夫妻或情人之间的两性交往,但无庸讳言,既然朋友是异性的,就不可避免的有性的因素的作用。由于是异性,较容易缓解因苦恼造成的内心的紧张和焦虑。这也是人际交往中异性朋友的功能之一。

二是两性性格的“互补性”的作用。人际交往心理学发现,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个“互补性”原则,双方的个性存在相反的差异时,往往相互吸引。一般说来,男人的刚毅和女人的温柔,正好可以互补。男人的刚毅对苦恼中的女人是一种慰藉,女人的温柔对苦恼中的男人也是一种慰藉。

三是两性交往的“异类群体”的作用。人们常常愿意在自己同类群体之外的交往对象那里打开自己的心扉。比如,人们常常跟外单位的外地的甚至陌生的人,更容易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情感性交往的特点所制约的。情感性的交往的主要特征是对别人敞开心扉,把别人请进自己的心中,因而是件冒风险的事,弄不好会事与愿违。而异类群体中的人相对来说是安全系数较高的,风险较小。两性各自分属不同性别群体,因而也就比和同性坦露心迹较为安全。

如此说来,似乎夫妻之间已经可以满足如上的条件了,为什么非要再去向异性朋友倾诉心中的苦恼?

我们再把异性朋友和夫妻做个比较,看看有什么区别。

一是异性朋友比夫妻有更大的相似性。虽说人们常用“心心相印”、“志同道合”等等来形容夫妻关系,可是,现实的婚姻的中由于诸多原因不少夫妻存在较多的差别性,比如,由于家庭、教育、阅历、职业等客观原因会导致夫妻在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文化素养、价值观念等主观世界的诸多差别或某一方面的差别。尽管有差别,除了极端情况外,并不妨碍婚姻关系的维系。而朋友则不同。朋友关系就是以相似性为条件的。具有相似性就结为朋友关系,相似性没有了,朋友关系就自动终结。异性朋友也是这样,因此,就在许多方面或某一方面有较多的理解,便于沟通。

二是异性朋友比夫妻有较大的新异性。求新求异是人的天性。夫妻之间,共同生活的岁月在增进责任感的同时,也容易磨灭彼此之间的新鲜感,在交往关系上削弱了新异性。同时,夫妻之间有一种“自家人”的意识,由此容易带来彼此的感觉迟钝,麻木不仁。而朋友之间,无论交往怎样密切,通常都不可能有更多的日常接触。因而彼此之间较多新鲜感,交往关系有较多的新异性。同时,不论多么亲密的朋友彼此也有一种“外人”的意识。这都使朋友之间能保持心灵感应的敏锐度和彼此的热情。所以,常常是异性朋友比夫妻之间对对方诉说的苦恼有更多的关注。

三是异性朋友可以满足两性感情的弥散性需求。婚姻要求夫妻感情的专一性,可是,几乎是天性决定了人的两性感情还有弥散性的一面。这应该说是有其生物学根源的。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而且以后者为本质属性。所以,人的活动必须受社会规范的制约。婚外情通常是社会舆论所不宽容的。异性朋友之间可以体验到介于友情和爱情之间的一种感情,有人称之为“第四种感情”。这种感情体验,正好可以满足人对两性感情弥散性的需求。

这样看来,异性朋友最是好听众的人际现象,就是一件正常而自然的事了。其实,谁都有这样的人际交往倾向,差别只是表现程度强弱和是否遇到机遇的问题。你的女友可能就是在这方面表现的明显而强烈一些,应该说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这并不妨碍你们做好朋友。多给她一点理解吧,她会对你心存感激的。

一个女人和两兄弟演出的一幕悲剧

这天晚上,建军家里灯火通明,异常热闹。他为欢迎堂弟调本市工作正在举行家宴。

席间,建军的妻子莉莉因丈夫是位不爱说话的人,就主动把堂弟建强介绍给在座的朋友。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他俩。只见建军长得又矮又胖,貌不惊人;而建强身材高大,浓眉大眼,很有男性魅力。大家一阵嘻笑中,有人小声一句玩笑:“你瞧,莉莉与建强才是天生的一对!”不料没当心建军在旁听得入耳,话声刚落,只听“档”一声,建军摔掉酒杯,一甩袖子愤然离席。

客人走后,莉莉说丈夫是小家子气,对他流露出鄙视和气恼。这使建军担忧心理剧增,甚至惧怕别人靠近妻子。然而,越怕鬼越是听到鬼叫。建强因一时没有住房又托嫂子莉莉在隔壁租了间房居住。建强对此虽心有猜忌,但又怕惹莉莉再度气恼,只好把这种心思压在心底。

这天傍晚,莉莉在家刚插上VCD电源,就见插座上冒出一股青烟,电线燃烧起来。莉莉惊慌失措:“快来救火!”住在隔壁的建强当时正在洗澡,听到嫂子的呼救声,忙跑过来,只穿了条裤叉就冲进了嫂嫂的卧室。事故排除后,建强转身正准备回家,却被推门进来的建军当胸打了一拳。“大哥,你这是怎么啦?”建强莫名其妙。建军气势汹汹的地上下打量着建强和只穿着内衣的莉莉,狠狠地说:“问你们自己吧!”建强一时气得张口结舌。莉莉恼怒之下抡圆了胳膊打了建军一个嘴巴:“你是什么男人?不放心我,还不放心你弟弟?”

事后,建军总是放心不下,坚持让建强从隔壁搬走。建强为了不再惹堂兄无端猜疑,答应很快搬走。可莉莉被丈夫的言行激怒,就是不同意建强搬走。她认为,堂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这样做太不近人情。她还对建强说:“你不能搬走,你一搬走不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莉莉的阻挠加大了建军的猜疑和嫉恨。于是,他索性放下工作不干,借口身体不佳,在家里“监视”莉莉。这使莉莉更为恼火,彻底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过去,他认为丈夫虽貌不出众,长的丑些,对她却情有独钟。因此,对他的“小心眼”虽有觉察并不计较,反认为这是他钟情的表现。现在,她感觉丈夫太自私、多疑、狭隘、偏激、占有欲特强。

为了消除建军的猜疑,建强不顾嫂子的劝阻还是很快搬走了。

建强一搬走,建军也就上班了。莉莉以为丈夫的猜疑已经消除,其实他仍然在暗中“盯梢”。建强搬走不久莉莉前去看望建强,想做些解释。不料,被建军“捉”住。他冲进去抓住建强不由分说地打起来,口口声声说建强勾引了嫂子。建强这一次伤心地哭了,他近似哀求地对建军说:“大哥,请你相信我,不要再打我了!要说打架,你可真不是我的对手。”这下如同火上浇油,建军认为这是建强标榜自己,贬低大哥,是在嫂子面前出他的洋相,是示意妻子离开丈夫。于是,他咆哮道:“我知道我不是你的对手,可我敢用性命和你拼。”说着不断地打着建强。莉莉看建强抱着头一动也不动,她本能地护住“弱者”。这又被建军说成是怀有异心,是向着建强。当建强夺门欲逃时被建军用棍子狠命一击,致使下肢骨折瘫倒在地。此时红了眼的建军拉莉莉要跑。莉莉望着瘫在地上的堂弟潸然泪下,对建军吼道:“我不能和你回家,我要送建强上医院!”建军更火了,“你还真舍不得离开他?”“你把他打成这样,我怎么能和你一样狠心地一走了之。看来,你不仅人长得丑,心眼更毒,你既然不放心我,那么我就和你离婚!”心气之下,嘴上无把门的,莉莉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说出这些话来。

建军走出几步不甘心地回头一看,只见莉莉搀扶着建强,缓缓地进了救护车。他的心碎了。这以后,莉莉一直在医院护理建强没有回家。建军更绝望了,认为妻子真的从自己的身边飞走了。第七天晚上,他服毒自杀了……

又一幕人间悲剧!

这幕悲剧告诉我们什么?

有人说,这是嫉妒心作怪。有道理吗?有。故事中的建军的走上绝路,嫉妒心理的确难逃罪责。但是,这不是主要的,如果仅仅把罪责推给嫉妒心理就有失偏颇了。故事的悲剧结局的主要心理根源,绝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嫉妒心,而是“自我中心意识”,及由此导致的人际交往中没有及时有效的“心理换位”。

心理换位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互换位置,在人际交往中对所遇到的问题,能设身处地地从对方所处的位置、角色、情境去思考、理解和处理,深刻体察他人潜在的行为动因,不以自己的心态简单地看待问题对待他人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通俗地说明了这种心理活动的特点。

实际上,心理换位就是要克服“自我中心”。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先提出“自我中心”这一概念。意思是指一个人只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和感情去看待周围世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皮亚杰认为,人在儿童时期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以为处在不同视角的别人所看到的东西与自己看到的一样,自己的行法总是对的。应该说,与儿童最初的毫无自我意识甚至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相比,他们形成“自我中心”意识是一个进步。因为他们到底能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出来了。但是“自我中心”倾向并不简单地随个体的成长自行消失,即使在成人身上,也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而这后来的“自我中心”倾向对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就不再是促进了,而是一种人格的幼稚化。换言之,在成人身上的“自我中心”倾向使人不能清醒地认识客观事物,妨碍着人们的理智,妨碍着人们的感情交流,妨碍着人们相互真正意义的理解。而要克服“自我中心”,就需要学会心理换位。

故事中的人们都存在着较重的自我中心意识,因而在相互交往中应有的心理换位受阻。正因为自我中心意识而没能进行心理换位,才有众人的轻率地取笑;才有建军对妻子心意和堂弟处境的不理解;才有建强在堂兄已经心怀疑虑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地和堂兄沟通;才有莉莉的几乎偏执地对丈夫的一味的责怪,而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恰当的对策。莉莉的自我中心意识表现的最为严重。她在自我中心意识的作用下,几乎放弃了每一个可以扭转局势的机会。在每一个关键处,莉莉都是只站在自己的角色位置上,完全以自己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对待他人。她如果进行一下心理换位,跳出自我中心意识替丈夫想一想,在客人的玩笑使丈夫感到受辱的时候,就会给丈夫以理解而不是鄙视;在丈夫对堂弟住在隔壁不满的时候,就会及时地和丈夫商量帮堂弟换个住处,而不是坚持让堂弟住在隔壁;在因电火造成误会的一幕发生之后,就会伸手掏出自己的心给丈夫,而不是伸手打在丈夫的脸上;在堂弟搬走之后,就会要么暂时不去看望,要么和丈夫同去看望,而不是独自前往;在堂弟被丈夫打伤之后,就会想办法要丈夫一起留下来照顾堂弟,而不是说出离婚的糊涂话;在堂弟住院的日子里,就会及时地回家与丈夫沟通,共同挽回危局,而不是一直不见丈夫……

许多人际之间的障碍,常常就是这样起源于自我中心意识,起源于缺乏有效的心理换位。跳出自我中心意识的圈子,进行有效的心理换位吧,这样才有真正的相互理解,才能切身体验到“理解万岁”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青春女孩,眼睛总看异性的敏感部位

周六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又到了将要结束为读者服务的时间,电话铃声再一次响起,一个怯怯的女声传来“您是马老师吗?我有一个难言的痛苦,压抑在心中好长时间了,我不敢和任何人讲,真的羞于启齿……”

“在心理咨询师眼里,求询者只是遇到了心理难题。心理问题不是道德问题,你不用有任何压力和顾虑。”我疏导着说。

在我的疏导下她不再羞于启齿,断断续续地讲出下面的故事:

还在是初三的时候,那时我16岁,有一次看篮球比赛,偶然之间我看了一眼男生的下身部位。立刻就感觉自己心跳的厉害,脸上热辣辣地,我想当时脸一定很红很红。那种无地自容的感觉让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一阵强烈的犯罪感包围了我,我感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好女孩了。可是,后来有好几次我又不由自主地看了男生的裆部这个敏感部位。这下我更害怕了,我感觉真的要堕落了。我暗自痛下决心:一定要克制自己。结果更麻烦的事来了,我感到不能控制自己的眼睛了,越是想控制,越是不能控制,眼睛好像不听使唤地想去看异性的敏感部位。我感觉大家都知道了我心中的秘密,都在议论我,嘲笑我。这个心病弄得我不敢和别人接触,更不敢和异性接触,总是尽量地回避和别人交往的场合。可是,又不能不和别人交往。于是,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目光总是躲躲闪闪,飘乎不定,不知往哪里放好。弄得我眼睛很累,人也很累,很难受,很痛苦。好多年来,这个毛病一直痛苦地折磨着我,总是缠绕心头挥之不去。今年我已经25岁了,早该谈恋爱的年龄了,可是,我不敢,我怕,我……

电话里,隐泣声替代了她的说话声,她说不下去了。是啊,她正在青春妙龄,一个姑娘,这么长的时间心中压抑着这么痛苦的故事,以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都不敢交男友,不敢谈恋爱,这是多么痛苦难耐的心灵重负!对此,表示了我的理解和关切,但我首先更关注的是下面一个问题:姑娘周围的人们是否发现她的目光确实总是看别人的敏感部位?就此,我们进行了较多的沟通,她起初坚持说别人知道这一点,但是说不出切实的根据,后来她说确实有人说过她的目光怪怪的。据此,她认为别人发现了她眼光的秘密的。她说就是因此才不敢和别人交往。

至此,我的心中有了几分轻松:姑娘原来是自作多情,自己吓唬自己。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际交往中目光注视有一种定点扫描现象。我们在注视他人的时候,视点是不断地上下左右移动的,移动中视点与他人身体某一器官接触时,就意味着对这一器官感兴趣。人们在对视的时候,首先要看对方的眼睛,而后再去看自己感兴趣的落脚点,也就是视点。这样由左右两眼和视点构成了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区域就叫做视三角。视三角有四种情形:上视三角,即双眼与额头一点构成的视三角;中视三角,即双眼和嘴部构成的视三角;近视三角,即双眼和胸部构成的视三角;远视三角,即双眼和裆部构成的视三角。人际交往中我们的目光就是在这样不同的三角区域中往返地扫描,这便是定点扫描。上述的视三角除上视三角外,其余都是从左眼开始,向下移到嘴部、胸部或裆部的视点,然后再上移到右眼,而后返回到左眼,如此往复。视点的扫描变化一般是不容易在眼睛里看出来的,因为眼球在眼眶里的移动幅度是很小的。不难理解,上述视三角中以胸部为视点的近视三角和以裆部为视点的远视三角,都具有性的含义。当然,异性的许多部位都可能有性的含义,比如异性的手、腿、脚,等等,这些部位也可能成为视点。因而,近视三角和远视三角可能会因为视点的变化而有多种变式。在异性交往中,目光常常就是在这些视三角区域中定点扫描。

16岁女孩,花季的年龄,进入了思春的季节。思春期性生理的发育,带来了性意识的觉醒,出现了心灵的躁动,这是女孩就要长大的标志。怀春的女孩自然要关注有关两性的一切秘密,对异性的观察包括对异性的身体具有性含义的器官和部位的观察,有了和以前不同的眼光。于是,目光就会在异性身体有性含义视三角区域中做定点扫描。于是,便有了这位姑娘所谓的对异性敏感部位的注视。如此说来,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对异性身体的某些敏感部位的有意无意地片刻注视(即在视三角区的定点扫描),就是一件非常自然而正常的事情了。

为什么一件自然而正常的事情,却成了这位姑娘心病?

这是因为,她把看异性的敏感部位(实际是在视三角区的定点扫描)视为一件低级下流卑鄙无耻的事情,因而对自己有深深地自罪自责,于是,她努力控制自己的目光不要这样看。但是,她潜意识中对性的兴趣和关注又是一股消灭不了的心理驱力,使她仍然时时有想看异性敏感部位的欲望。一面是涌动的欲望,一面是艰难的控制,于是,这两股力量在心灵深处形成了严重的心理冲突。正是这种心理冲突构成了她的心病。事实上她不是总看异性的敏感部位,更多的不过是有想去这样看的欲望和冲动。这种主观上的想法使她感觉自己的目光总是躲躲闪闪,飘乎不定,不知往哪里放好。至于她说感觉大家都知道了她心中的秘密,都在议论和嘲笑她,纯属多疑,是一种主观意念的投射。即使有人感觉到她的目光有些怪,也是就她目光的不自然而言的。别人是不可能发现她目光在视三角区的扫描变化的。因为前面说过,视点的扫描变化一般是不容易在眼睛里看出来的。

我们沟通至此,姑娘不仅脱口而出:“看来,我真的是自作多情,自己吓唬自己了!”

“好,有这样的领悟,你的心病很快就会不治自愈了。”我赞叹地说,“只要坦然地接受自己对性的关注的心态,不再刻意控制自己的眼睛,你逐渐就能自然地和别人交往了,如此,你也会寻找到属于你的爱情。”

一个女孩和父母闹翻之后

“马老师,我有一个很紧急的事情想与您商量,我和父母闹翻了。”周六晚上,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一阵铃声响过,一个叫梅的女孩这样急切地开始了和我的通话,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我今年20岁,在远离家乡的一个城市读书,学得是医学专业,从现在就要开始一年的实习了。明天我就要回到学校。今天,为了我实习的住处问题,我和父母怎么也商量不到一块,闹得很僵,冲突非常厉害。我坚持要在实习医院的附近找房住,我说那样很好。家里却主张我住在表哥家。在我读书的城市,有我表哥一家人在那里生活。我实习的地方离他们家不远。表哥表嫂和我们的关系很好,爸爸妈妈一直很欣赏表哥,而且表哥又是医生,在当地一家医院工作。爸爸妈妈说一个女孩子住在外面,不如住在表哥家里安全,还可以在业务上得到表哥的帮助。所以,坚持要我住在表哥家里。我不能说服父母,但我却坚持甚至固执地表示一定要住在外面。就这样我和父母的冲突激化了。在父母眼里,我一直是个听话的女孩,我的确也是很温和的女孩。但这次妈妈却哭着说:你长大了,翅膀硬了,你敢不讲道理地气我了……

一个温顺的女孩,长大了自然也会有自己的主张。可是,为什么在明显理由的不充分的情况下,却要固执己见,以致到了酿成家庭“战争”,妈妈都伤心流泪了,还是那么固执?我推测其中必有缘由。这个缘由或许是梅的难言之处。梅后面的故事证实了这一点——

父母有他们的道理,可是我真的很难很难。我的表哥是个让人尊敬的医生,27岁,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一家三口是个幸福的家庭。因为他在当地从事医疗工作,为我的实习,自然请他帮忙。两个月前的一天,我去他家里商量这件事。他为此晚上请来几个朋友。正好表嫂和孩子不在家。表哥忙里忙外,招待大家。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议论,表哥喝了不少。客人们散去,已经很晚,表哥喝多了,就在外间躺下,让我住在了里间。过一会,他说胃口不好,让我给她打了一针,而后又来里屋倒水喝。就在这时候,他突然仅仅地抱住了我,把我按在了床上。等我意识到情况不好,把他推了下去,挣脱开了,大声地说:你怎么能这样!他退到卫生间去吐了几口,洗了洗脸,恢复了理智。他来到我的面前,向我道歉,说真的很对不起我,劝我不要再哭了,以后绝对不会再有这样的事……

好长一段时间,电话里静静地。梅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我和谁也没说。但是,从那以后,我心情非常不好,晚上经常作恶梦,直到现在我还没有走出那个阴影。明天就要着回学校,准备实习了,住在哪里这个问题不能再拖,必须要在走之前定下来。可是,面对父母我不知道该怎样说,我爸爸妈妈一直很器重表哥,对他印象非常好,说他人品不错,又有医术。如果我把那晚的事说给父母听,真不知道事情会怎样。现在,最让我困惑的是,究竟这件事该不该告诉父母,我真是很为难……

不能不说梅的确遇到了一个难题。如果梅说出这件事,那么,并非当事人的梅的父母会怎样看怎样对待,由此会引发出什么问题,的确是很难预测的。

我与梅交流了上面的意思后,话锋一转:不过,马老师以为你面临的问题的关键,不是该不该告诉父母,而是究竟该不该住在表哥家里。你应该能够理解,几乎没有一个想要做恶人,从本性上说,人都愿意作好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作为一个男人,从你的故事看来,不能说你的表哥就是一个恶人。因为,他一个男人,如果那天晚上一定要强暴一个女孩,那么你是无路可逃,必遭厄运的。可以说他是一个有道德信念的男人。过去你们一家对他没有看错。而这件偶发事件,可以看成是酒后的一时冲动。但是,这无论如何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如果你住在那里,不是十天半月,而是漫长的一年时光。在这样长的时间里,难保不会再次出现家中只剩下你们两人的情况;况且,长久地在一起居住生活,难保不会生情。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说谁天生的是恶人,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难保不迈错步。万一表哥与你出现了既成事实的尴尬事,那将如何了得?表哥的一个好人的形象还哪里去找?你父母,你表嫂,又该如何承受这样的事实?更严重的是你自己身心的伤害将是多么痛心?完全没有预感的事情,我们难于防备。既然已经有危险的信号在前……

“我知道了……”梅轻轻地声音中有深深地触动。她转而又问:“我还是不想把那晚的事说给父母听,我怕他们真的承受不了。可是,对我的父母该怎么说呢?”

“具体怎么说,你会找到合适的办法。重要的是,即使你不向父母说明,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结局,比起你一时顺从万一筑成大错的结局,两相全衡,孰轻孰重,你……”

“我尽量争取让父母接受我自己的安排,实在不行,就让妈妈说我是个不听话的女孩吧。谢谢您,马老师,我心中有数了。”

人的思维处于情绪化状态下,往往只是体验到了心绪混乱,却忽略了面临的生活事件中让自己困惑的关键究竟是什么,因而,难于进行有效的理性思维,难于作出恰当的决策。梅终于理清自己的心思,我想她会作出理性的决策。

走进生活的后台,原来男人爱“撒娇。”

生活片段

镜头一:张先生推开家门,喜形于色,脸上泛着灿烂的光。“准是喝酒了。”妻子善解人意,“平时不爱喝酒的人,今儿这是怎么啦?一定有什么喜事?”“喜事,喜事,天大的喜事。”张先生斯斯文文的样子找不到了,一把揽过妻子在怀中,“你猜是什么喜事?我告诉你,我的论文获得一等奖!好,好……”妻子笑得更是灿烂:“我说你行,你看,让我说着了不是?我老公的水平,我最了解。”闻言,张先生更加兴奋,又从沙发上跃起,孩子般的手舞足蹈,抒发着感慨。丈夫为了研究付出了太多,该让他好好高兴高兴。妻子递给丈夫一杯水,微笑着。她知道,此时当一个好观众是只有自己才能享有的福分。

镜头二:年逾不惑的程先生,半生奋斗,历经坎坷,备尝艰辛。女儿大学毕业,本来说好的,一个单位正好缺这个专业的人。就要报道了,不想忽然来了话,要等等再说。细细打听,才知道已经被人顶了!晚上,女儿去了朋友家。程先生和妻子提起这个话题,坎坷记忆如开闸的潮水奔涌而来。程先生面对妻子,回顾奋斗的艰难,命运的坎坷,慨叹家事国事,不禁泪水涟涟,乃至失声恸哭,不能自已。妻子把丈夫的头抱在怀中,一边洒泪,一边轻理他的乱发。渐渐地,丈夫平静了下来。男儿有泪不轻弹。不是知心的女人,是没有缘分领略男人悲从中来的那份感天动地的真情流露的。

镜头三:晚上,妻子陪在赵先生身旁,边看电视边说起了家务事。本来一幅恬静的小夫妻家居晚景图,却说不清是因了哪一段,忽然来了电闪雷鸣大煞风景。妻子还在据理力争,却见赵先生已经躲开了电视,坐在哪里一言不发。妻子又一次看到了丈夫把嘴噘得老高老高的样子。他知道丈夫又感到受了委屈,生气了。妻子坐到丈夫身边,抱住丈夫的肩头摇晃着:“你看,又耍小孩子脾气了,人家又没认真……笑啦,笑啦……”在妻子怀里,赵先生又成了一只温顺的羔羊。

镜头四:夜光如水,刘先生正拥着爱妻卧在软软的沙发里,给电视当忠实的观众。忽然,刘先生扭过身,钻进妻子的怀中:“今天我很累,你给我揉揉腰,这儿,这儿……”妻子笑了,她知道丈夫此时不再是铁汉,而要别人的爱抚了。她搂过丈夫的软软的身子,像慈祥的母亲抚慰着年幼的孩子。丈夫在他的怀里是那么温顺,那么温情,一副开心舒适的样子。

镜头五:妻子把晚饭早已经做好,赵先生才闷声闷气地走进家门。“今儿怎么回来的这么晚?”妻子关心地问。“怎么也不怎样?”赵先生开口就不对味。妻子心生疑问:“呦,今儿这是怎么啦?”“什么怎么啦!我烦着那,别理我,别理我!”赵先生这时已经成了火药桶,没头没脑地闹了起来。妻子想起了一年前的一次类似的情况,便离开赵先生,去做自己的事情。半个小时后,赵先生不好意思地自己动手热好饭,来请妻子“入席”。正如妻子预料的,饭后,赵先生道歉说是自己外面的气搬到家里来。

……

@@@心理解读

这就是男子汉大丈夫?

女人不必怀疑,男人也不必气恼。我们更不必对男人如上的表现做多少是非对错的理性的评价。我们需要的是对男人的撒娇做一番心理的解读。

只要凭心而论,只要走进过婚姻,绝大多数男人都演过类似的角色,绝大多数女人都当过类似的观众。

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男人在撒娇,即使如上镜头中的男人的痛哭流涕或发火动气也是一种撒娇,不过是撒娇的一种变式而已。这是只有在生活的“后台”才会上演这样的剧目,台前的观众是没法看到的。生活是个大舞台。在它的前台,男女分别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至于后台的样子,别人是难于窥见的,男人更是如此。我们习惯于以前台的形象来定位男人。所以,即使有幸走进男人生活后台的人,也会忽略男人本来具有的后台形象。男人自己呢,似乎也忽略了自己的这一面。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读懂男人。

有调查发现,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年龄特征、不同收入水平的1400个家庭中,都有一种有趣的现象:男人在家中撒娇的概率远远超过了妻子和孩子。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世界上所有成年男人的脆弱程度及抚慰需要都要高于女性,甚至高于孩子。

这是为什么?

真是有几分奥妙。其实说来也许并不费解。

撒娇,是因为脆弱。谁都有脆弱的一面,谁都有渴望抚慰的需要。那么,谁是满足自己抚慰需要的最合适的人呢?当然是母亲。这是生命一开始就留给我们的大脑印迹,而且日后的生活里,母亲又一再地用自己的行动来强化着我们这一印迹。于是,我们的潜意识里形成一个情结:母亲是一个无条件地呵护我们滋养我们抚慰我们的人。我们形成了对母亲的依恋,母亲成了我们撒娇的对象。但是,母亲不能伴我们终生。所以,在我们的心理上,就把和我们潜意识中和母亲形象相仿的,起到了母亲作用的人,当成母亲。这个人可能是任何一个人,而且经常变化。比如,女儿可以成为母亲的心理上的母亲,哥哥也可能成为妹妹的心理上的母亲。夫妻之间,尽管有时候丈夫可能成为妻子心理上的母亲,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妻子成了丈夫心理上的母亲。在性别角色的分工中,女性本身就具有母性的特征。这种性别角色的不同,便是男人更容易在女人面前撒娇的原因之一。

再一个原因则是社会角色的不同。尽管我们一再创造男女平等,但我们的社会,仍然是一个男权社会。男人一直扮演着强悍的社会形象。强者形象给男人带来某些特权的时候,也给男人带来了更多的心理压力。从小,男人就接受着这样的教育:你是男子汉,男子汉要刚强。在家里,即使是最新潮的家庭,也还难免把男人看成全家的心理重心人物。更多的普通家庭,不更是把男人看成家庭的太阳吗?遭遇风雨的时候,不更是首先由男人来遮风挡雨吗?你是强者,这就是男人的社会角色。但是,男人的这一社会角色不过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男人并非钢浇铁铸,在自然本性上和女人一样,都有脆弱的一面,都有心灵的伤痛渴望抚慰。而且,正由于男人要扮演强者这一社会角色,就比女人承受更多的生活压力,而在公众场合却比女人更少宣泄的机会。但人总需要心理的自我调节。于是,回到家中,便有了较多的脆弱暴露给自己的心理母亲,以获得心灵的抚慰。于是,男人也就更容易在女人面前撒娇了。

读懂自己的撒娇,男人将活得更像个男人;读懂男人的撒娇,女人将多一份生活的睿智。

和男友分手之后,旧情难断

周六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铃声响过,一个青春女孩羞羞怯怯的声音传来:“我今年24岁,已经工作两年了。我以前的男友和我在一个单位,我们谈了一年多,后来我分手了,主要是因为他妈妈的干扰。分手后,我们各自很长时间都没有再谈恋爱。直到前几个月,我才又谈了一个男朋友,是海员,我们发展很好,他对我很好。现在,现在,原来的男朋友的家境,让我很同情。他爸爸几年前就已经去世了,妈妈又得了脑血栓,妹妹还在上学。家里就他一个人顶事,我看他挺难的,我很想帮助他,可是我又有顾虑。您说我该怎么办?”

“你顾虑什么呢?”我有点明知故问。

“我们两家相距特别近,我想直接找他,我怕我现在的男朋友长期不在家,他又没有女朋友,别人会说三道四。您说我该不该帮助他?”

我还是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首先你要直视自己的心,好比躺在床上自己问自己:我这样做究竟是为什么。你不用跟马老师表白什么,因为你知道这样的事能够对别人掩饰,却欺骗不了自己。你只需要扪心自问:究竟是出于同情,还是旧情未了?”

女孩难为情地笑了,声音低低地说:“说实话,我内心深处可以说不单单是同情,还是有一点旧情未了……”

“所以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我明确表态,“其实马老师看出来你对前男友一直在感情上是‘藕断丝连’。”

“可以这么说……我总想和他见面,总想给他打电话……”女孩还是难为情的笑,还是低低的声音,但是我听出姑娘开始直视自己的心了。

于是我说:“马老师理解你的心,你是一个善良而多情的姑娘。但是这并不等于你就会因此获得幸福的生活。人们对感情问题的处理难以找到通用的法则,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每个当事人都必须为他的感情付出好多和承受好多。人应该有一个丰富的感情世界,人的感情世界太贫瘠了,是很可悲的。无论对于男人还是对于女人,多情不是错。内心的许多许多情愫不是一定要消灭掉。女人心里只能装一个男人,男人心里只能装一个女人,这种说法也很少现实性。人心中收藏一段感情不一定就是坏事,问题是究竟能不能藏得住,究竟能藏多深。这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把握好的。管理好自己的感情世界这个活儿比管理现实的世界还难,不是哪个人随便都能管理好的。有些人败在自己的手里,就是因为感情这个东西。你要好好想想,不仅现在,今后你也要慎重对待。如果你和前男友天各一方也就罢了,现实是你们生活的很近。人一旦管理不了自己的心,那就沦为感情的奴隶了。人在感情面前必须靠理智把握航向,所以,你还是对自己的心泼点冷水后再去审视才好。”

女孩似乎多了几分理智:“我既不想和现在的男友分开,也不想再和他重建恋爱关系。我现在的男朋友对我非常好,只是他是我的第一个男朋友,不过,我们绝对不可能的再……在感情问题上,我也很怕别人说什么……”

“一开始你就这样说,其实不是别人议论,而是自己在审判自己的心。”我说,“就是说,你自己的心在告诉你,心中的感情可以理解,但拿出行动就很危险。如果盲目向前走去,难免一脚踩空,掉进漩涡……”

“对,您说的对。”女孩思索着说,“可是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只是想帮助他……”

“可是,你的帮助会把你们推进感情的漩涡,只要你不欺骗自己,你都会看得很清楚。更关键的是,事实上你面对的不是拿多少钱来帮助他改变家境的问题。因为你说他的家境不好,很明显基本上是早以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今天你又想到帮助他?所以,与其说是你想为他提供物质的帮助,不如说是想满足自己的感情需要,所谓帮助是你旧情萌动的一个机会或借口。这是你在潜意识里使用了一种叫做合理化作用的心理防卫机制。合理化作用又叫文饰作用,是指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迫处境加以文饰,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合理化作用是人们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其实质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动的正确性,掩饰个人的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安宁。但是,这样的心理防卫的结果,只能获得暂时甚至虚幻的内心安宁,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所以,你还是在困惑中拨通了马老师的电话来求询了。”

电话那端久久地沉默,我知道姑娘正在承受着直视自己的心的阵痛。

于是,我继续说道:“作为现代人,不做恋人当然还可以做朋友。可那要看具体情况。有的是本来就没有情投意合,这也许比较容易做朋友。而你们主要是外来因素的干扰,你们自身都有很深的恋情。从理性上说,人都知道应该怎样怎样,可是情之所至,是很难把握的。你们能把握到什么程度?你的帮助会不会给他制造更大的困境?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你是在帮助他,莫如说你是在诱惑他的感情。如果你对他再次伸出了感情的触角却又不想和他把感情进行到底,那么,不仅是自己陷入困境,而且还会伤及现在的男友,伤及以前的男友。这是你所期望的吗?多情而善良的女孩,即使为别人着想,也需要靠理智管理自己的感情。”

“是,您说的是。”女孩的语气郑重而有力。

“有句话说的好,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多情的姑娘,管理好自己的感情,多情才是人生的福音!”

“我听您的!”女孩不再优柔寡断。

“不。”我说,“只要看清了自己的心,直视自己的心,你就会听到是自己的心在悄悄告诉你该怎么办。”

面对婆媳矛盾,少妇怎样化解自己的“心病。”

又一封读者的咨询来信展开在我的书桌上——

尊敬的马老师:

您好!我在杂志上看到您的心理咨询文章,犹如看到了生命的阳光。我相信您一定能给我治好“心病”。

我今年25岁,是个年轻的母亲。在我的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住进了医院。几经治疗,几乎是捡了一个孩子。孩子没出院的时候,我有半个月整夜睡不着觉,孩子出院后我的精神状态也总是处于紧张状态之中。我是个心细的人,所以对孩子的照顾总是无微不至到了极点。孩子有一点小毛病就把我吓得魂不守舍。就连平时孩子睡觉我都不敢大声走动,呼吸都很紧张,心砰砰乱跳,恐怕把孩子吵醒。

在孩子不到一周的时候,我就感觉偶尔胡思乱想。尤其是到了晚上,孩子睡着了自己看电视的时候,眼睛看着电视心里却想家里乱七八糟的琐事。我真受不了,我丈夫却说我是闲得没事干。今年以来总是犯病。每天早上刚醒就想家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尤其是谁对我不好的事。我的婆婆没有文化,又爱说,常常说些没有事实根据的话。我说的即使是好话,老人家也要说几句。亲友们劝我不要计较。我也嘱咐自己劝自己,想那些事一点用也没有,何必去想?后来我又想了几种方法来制止胡思乱想。可是不管用。

结婚四五年了,我总是处处忍耐婆婆的乱说。可是时间长了我也有承受不了的时候,就使劲压抑自己。也许就是处处压抑自己的痛苦才患了这种精神病。每当想起犯病时的感觉,我真承受不了了。求求您给我这个年轻的母亲以帮助!

您的读者小梅

当晚,我给小梅写了下面的回信——

小梅读者:

你好!很感激你对我的信任,也很理解你的境遇。在一些如你一样大的年龄的女性还是个女孩的时候,你已经当了几年的母亲。我一面为你祝福一面为你有些惋惜。你现在的心理障碍不能不说与你的早婚早育有一定关系。就是说,在你的心理还没有足够成熟的时候,就承受了超出你的能力的生活压力。说这些不是让你追悔,而是分析病因。同时也告诉你,这是较正常的,没有什么。在生活的风雨你逐渐走向成熟,一切也就会过去的。就跟雨过天晴一样。

具体谈到你的问题,首先可以肯定你不是精神病。精神病与神经症是两码事。就你说的情况看,有点强迫观念或叫强迫思维的症状,但不是很重。就是说,你的问题主要是心理压力大,没能得到适当的宣泄的结果。

说起原因,一是性格因素。就是你说的“特别心细”。二是生活事件。在你还是个大孩子的年龄,自己孕育的小生命刚刚出生就遭遇住院的病痛之苦。这又是一个造成精神创伤的事件。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就有了为孩子而紧张焦虑的心态。而与婆婆关系的紧张又是形成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家中生活上的一些琐事便经常跑到你的大脑中来。于是,你感到很痛苦。

你该怎么办呢?我建议:

一是自觉修炼性格。你需要让自己的性格中溶进点“粗线条”,也就是凡事不管往好里还是往坏里都别想那么细。那种大大咧咧的人是你的最好的榜样。这要靠你自己的慢慢修炼了。

二是力争走出家门。你好像就是在家里照看孩子。如果确实如此,你丈夫说的“闲得没事干”,在感情上你也许接受不了,却有一定道理。你的孩子可以离手了,你已经可以走出家门。当前,你最需要的就是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模式。走出家门,你的生活空间拓宽了,生活内容充实了,你也就没有时间在为家里的琐事而苦恼。当然,这样做会有许多具体问题得商量。但我还是建议,只要有可能,就争取走出家门。20出头的年轻人,呆在家里时间长了这本身就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是来个虚拟宣泄。你对婆婆好像有很多的抱怨,却又不能或不敢表达出来。也许你的问题主要在这里。生活中常常不是要找什么是非对错,而是个心理调节的问题。你可以随便画一个人物头像来象征婆婆,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你面对头像,尽情地表达你的抱怨,可以说,可以嚷,可以哭,可以闹,甚至可以骂,可以打。虚拟的对象这时只能低头认输,任你摆布。于是,你心中的压力就宣泄出来了,心情也就轻松了,好比一场大雨之后空气会格外新鲜一样,你的心中也会有一片晴空。这可不是马老师出的馊主意,而是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的一个挺管用的虚拟宣泄法。只是别拿这替代现实生活。

四是学会顺其自然。先扔掉你的那些方法,因为那些方法都是想直接阻止胡思乱想。你不必阻止。一般情况下,你且任它想下去。一来通常想想心事不碍事,你越是在意它就会越发来劲;二来如果想多了,你也别拦它,反其道而行之,让它想下去,想下去,一定命令自己继续想下去,结果胡思乱想常常不消自灭。

相信你会较好地领悟上面的分析和建议,并且会积极乐观地从改变自己的生活入手,改变自己的心灵的天空。人只有自己才能最后救自己,而救自己的最根本条件就是自信和行动。如此,你会在上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洒满阳光的天空。

不久,小梅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告诉我说:“读了您的回信,我开心地大笑,随着笑声,我的烦恼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脑的清新的感觉,给我带来新的生机和生活的阳光,那种胡思乱想的症状一下就减轻了许多,只是偶尔地还想想,每当这时我就拿起您的信,读着读着就又开心地笑了。您的信真是一副灵丹妙药。我一定开始自己的新的生活方式……”

听到这里,我心里才有些释然,因为,现实生活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只有从改变现实生活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心灵世界。但愿这篇文章给小梅和更多的读者朋友的心灵世界带去一缕阳光。

人际障碍,让大学女孩心怀恨意想杀人

一名大学女孩千里迢迢找到我。应她的请求我们坐在心理咨询室的时候,早就过了下班时间。女孩很压抑,满脸的愁苦。几经沟通后,她说她是精神分裂症。她说对照书上面说的也挺像的。她说去医院看病,医生也不和她交流,进去就给她开药,吃了也不管事。她就播通了心理咨询专线,终于找到我。精神分裂症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为什么她千里迢迢前来做心理咨询?而且就初步沟通看也没有发现精神分裂症症状,究竟是怎么回事?

“现在,我在我们宿舍没法生活了,和同学们关系闹得很僵。”女孩开始了诉说,“比如,一个同学的腿走路不方便,我就常常帮她买饭。突然有一天她竟然怀疑我花了她的钱,怀疑我是出于贪心才这样帮她的。我就非常生气,充满恨意。第二天她又主动和好,向我道歉。再比如,我在宿舍和一个同学说我心里挺烦的,她不但不理解还表现了对我的不满,说我,你怎么总是烦?我心中就怒火生起,过几天都不想理她,也不想理宿舍的每一个人。我讨厌宿舍的每一个人,讨厌学校的每一个人,我很想离开这个学校。甚至我想杀了他……”

“谁?为什么?”虽然我预感到他的人际关系紧张事出有因,还是有几分惊讶。

“去年暑假前发生了一件事。那天晚上我外出,在出租车上司机想欺负我,正好让巡警碰上了,就把我们带进了公安局。学校把我带回来,系里老师的态度太过分了,特别是系书记,又让我谈情况,又让我写报告。我非常讨厌,非常恨他,有一种想杀掉他的念头。那天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大喊大叫起来,学校就和家里联系说我想自杀。结果家里来人了,我不知该怎样面对,就再一次大吵大闹。当晚说什么也不肯睡觉,还把自己关在卫生间,把宿舍的人都吓坏了。老师同学都来了,撬开门,把我拉近医院,我大喊大叫。刚才的诊断书就是那会儿做的。后来家长把我带回家,家乡的人都怪怪地看我,好像我就是精神病一样。我家里条件不好,心里有压力。开学后回到学校,就感觉和宿舍的人很难相处了,就出现了开头说的那些事情,现在关系很僵,我是精神分裂症吗?我该怎么办?”

显然,这个女孩不是精神分裂症。她能够主动求治,有清楚的自知力,更重要的是会话本身证明了她语言思维的正常。很明显,是偶发的生活事件造成的精神压力,学校对问题的处理也许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她的整个感觉是蒙冤受屈,再加上性格问题,导致了一系列心灵的迷乱,集中的表现为人际障碍。由于不了解生活背景和心理背景,心理障碍是很容易误诊的。我和女孩大致说明了上面的意思,女孩轻松了许多。

随后我们又做了较多的沟通。她说,大约读中学的时候开始不爱和父母说话了,不愿和异性交往,同学关系不是很好,慢慢地我总是感觉别人太虚伪,自己总是吃亏,我愿意帮助别人,可是别人就利用了我这个弱点,并不回报你……她说了好多好多,随着她的诉说,但见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了。

“马老师猜想,你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和谁说这么多话了?”

“这是第一次,第一次有人这么静静地倾听我的诉说,真的谢谢您,我心里好受多了……”

我知道现在是进行认知调整的时机了,于是笑道:“你心里好受多了,可马老师不是亏多了吗?马老师拿出休息时间特意接待你,到现在都不知你是叫什么名字,你说马老师怎样得到你的回报,照你刚才的说法,马老师不是太亏了?”

“您是好人!”女孩脸上第一次绽开了笑容,原来她的笑也是那样灿烂。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世上永远是好人多。”我说,“可是,你为什么感受不是这样呢?是因为你的人际心理出现了误区,你有较重的自我中心意识。你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以及你对学校处理那个偶发事件的过程的看法,都存在自我中心意识。要克服自我中心,就需要学会心理换位。就偶发事件看,由于你感到委屈,就对一切处理此事的人产生敌视态度。可是如果你站在学校的角度来看,让你写报告,谈情况不是很正常的吗?就你谈到的几个人际关系问题看,你说同学怀疑你帮她买饭是为了贪小便宜,让你生气,可是如果站在对方角度想想,很可能是她哪个地方没弄清而产生误会,或许正是因此过后人家给你道歉,再说我们自己就没有误会别人的时候吗?你说同学对你的心烦不愿意听,让你很生气,可是如果站在对方角度想想,或许人家也正心烦,或许人家是为了劝你,何况人家有什么义务一定要倾听你的心烦?你说帮助了别人,别人却不回报你,这让你很生气,可是如果站在对方角度想想,也许人家没有找到机会回报你,难道别人帮你一点,你一定就立刻回报吗?如此心理换位,你就会为自己对别人那么多的恨意感到好笑的。”

女孩的悟性很好:“我懂了,破除自我中心,学会心理换位。”

第二天,应女孩要求我们又一次坐在了心理咨询室。女孩说:“昨天我收获不小。可是,我今后该怎样去做?我对别人友好起来了,别人是不是也会这样待我?”

女孩的顾虑可以理解,我笑道:“很高兴你的悟性,也高兴你想到了这些。我们昨天的沟通主要是认知领悟,那是关键的一步,看来你已经有了较好的领悟。第二步就是拿出行动,主动与人友好地交往,主动开放自己的心灵,你才能感受到别人心灵的阳光是那样温暖。这在人际心理学上叫做‘主动性原则’。还有一个叫‘互动性原则’。打个比方,你对着镜子笑,镜子里的人一定送一个微笑给你。你还可以做个实验,面对一个婴儿,他也许一点也听不懂你的话,但是他一定会回报你的微笑。这就是互动性。所以,当你主动友好地与人交往的时候,你一定会得到友谊的回报,你会感到大家是那样地喜欢你。于是,你心灵的天空变得晴朗起来了。”

“主动性,互动性,好,我懂了。马老师,谢谢您!”此时女孩的脸上阴云已经散去,我知道她的心空开始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