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理性履职观
14806100000034

第34章 切实加强区域法制环境建设

要实现玉溪的经济健康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就要不断地提高思想认识,努力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致力于建设我市的法治社会环境。

一、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定要伴随着我们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而不断推进,把思想认识的提高贯穿于我们的法制宣传教育的全过程。不管是哪个阶段,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去普及什么样的法律,都要伴随着提高思想认识来进行。如何提高思想认识呢?首先一点就是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其重要性就在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我国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在我国历史上,曾提出过两种治理国家的观点,两种政治主张,一种是法治,一种是德治。法治的代表是战国时期的李悝、商鞅、韩非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归结起来就是依法治国,特别是到了韩非子这个时代,我们国家古代的依法治国思想已经比较系统,他认为法、术、势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治理国家。秦始皇主张“严刑峻罚”或者是“严法峻礼”,焚书坑儒就是他“严法峻礼”的政治主张的表现。另外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德治。德治就是要用儒家的思想治理国家,提倡德治为主,辅之以刑,就是德主刑辅,主张德治的代表是孔子、孟子。今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主张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这是一种政治主张、政治方略。现在我们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这个“治”,是治理的“治”,不是制度的“制”,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而基本方略的概念就是基本方针和战略。既然是基本方针和战略,就说明不是一时一事的,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社会上任何问题的出现都可以从法制方面去寻找原因,所以说法制宣传教育非常重要。第二点要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教育的艰巨性。法制宣传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但是大家也知道,一种观念的树立、一种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理性履职观机关部门工作观一个观念的转变、确立,不是说搞一两次教育活动就行了,正因为这样,中共中央到现在举行了十一次法制讲座,层次相当高。全国人大常委会也举行了十次法制讲座,这说明,法制宣传教育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法制宣传教育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并使这项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要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要有耐性、有韧性,有长期的思想准备,有长期受教育的自觉意识。第三点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广泛性。我们的法制宣传教育面对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要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执法主体、不同的领域来广泛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目的就是要使全市市民依法行使权利、参与民主管理、履行法定义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不断提高,呈现出一个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良好风气,这不是哪一个级别、哪一个部门才做的工作,只要是有能力接受法制宣传教育的一切公民都在这个范围内,都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大家都应该自觉接受这个责任,接受这项教育。第四点是法制宣传教育的统一性。法律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强制性、约束性、统一性。我国现在经济秩序甚至政治领域里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大家都知道的厦门特大走私案,它的发生和我国目前法制的统一性不够有很大关系。我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只要法律颁布了,任何人不管处于何种地位、何种阶层,都应严格依法办事,但是在生活实践中,我们大家都会感到疑惑,为什么沿海地方执法会那样宽松,而我们这儿执法却这样严格,难道越落后越要依法治理?这就说明法制统一性不够。法制宣传教育就是要维护法制的权威,要维护法制的统一性,要有统一意识。法制宣传教育,一定要把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治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点。我党是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不管是党政机关还是事业单位的领导,都应该接受法律的约束。总之,思想认识应伴随法制宣传教育的全过程而加深,一以贯之,不断深入。使法制宣传教育有一个较好的思想基础、认识前提。

二、提高全市公民的法律素质

社会的主体是人。一个国家要搞好依法治理,靠的还是人,所以要提高人的法律素质。首先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官。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治国三者是相统一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自觉运用法律手段来履行好领导职能。其次要提高司法、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治国先治吏,司法、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徒法不足以自行”,我国制定的那么多法律法规要靠他们去执行,他们是执法主体,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自觉维护国家法制的权威和尊严。第三要努力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不是依靠一代、两代国家领导人的推行就可以达到目的的,而是要通过多少代人的努力。法制意识的培养必须要从基础抓起,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家庭、社会、学校要为青少年法律素质的提高尽职尽责,如学校就要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第四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要学习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整个经营活动。现代企业特别是改制后的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趋势,除国家垄断的以外,就是要实现企业产权人格化、企业职工身份社会化、企业组织结构法人化、企业整个经济活动手段法制化。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厂长经理们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如果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寄希望于哪个领导出面协调一下资金,协调一下企业市场准入证发放等,今后不会存在了,都是由市场说了算。第五要提高村民的法律素质。法制宣传教育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对农民的教育。农村地区的普法工作任务很艰巨,面大量广,普及困难。要提高城乡社区人员的法律素质,包括城镇居民、流动人口、待就业人员等等,要对普法教育做到不留死角。通过普法,社会各个行业、各阶层的法律素质都要提高,社会主义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才可能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三、要努力建设我市的社会法治环境

我市现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落脚点,促进我市经济的协调和发展。根据这个总要求,提出了目标,即我市要通过10—15年的努力,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化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的现代化,而不是物的现代化,不是设施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必须蕴含着人的法制化。通过人的法制化才能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一个社会的控制无非就是三位一体的控制:设施控制,制度控制,文化控制。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就蕴含着制度和文化的控制。我们搞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市,这就是制度控制,并通过意识形态、文化建设来进行文化控制。我说这段话的目的,就是想说明为了率先在我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推进我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个有序的生活、工作环境,要实现有效的社会控制,要有个良好的法治环境。这就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从区域环境划分上来讲,一要建立领导机关法治环境。领导机关的法治环境,要求我们领导机关干部职工要有很强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我们的履职行为要体现法律的尊严,要依法行事、依法行政;我们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都要有很强的法制要求。二要建设企事业单位的法治环境。不管是企业的经营活动,还是事业单位在履行行政职能,指导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在你那个单位、那个部门都要自觉运用手段,要营造一种法治小环境。三要建设农村法治环境。这就比较难了。建设农村法治环境,要从基础抓起,要从实处着手,要一事一人认真落实,逐步推进,特别是要善于利用一些案例去教育、启发、引导我们广大农民群众学法、用法、守法,使农村阵地的法制建设取得新的发展。农村的法治环境治理好了,那依法治市的基础就打牢了。四要建设学校法治环境。要以每个学校作为一个单元,作为孩子成长的小环境来搞好法制教育。学校的整个管理,从教师到学生的行为方式都要注意法制教育,学校法治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学生根本没意识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他应该得到的权利。五要建设家庭法治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实现社会的全面控制,家庭是很重要的基础。我国家庭观念非常强,家庭细胞依法活动的话,依法治理基础就坚固了,因而不能忽视家庭法治环境建设。六要建设社会市场要素流动的法治环境。包括人、才、物的社会要素的流动法制环境,这是一个薄弱环节。因为其他方面我国还是一个版块式管理,如在单位有单位领导管,学校有校长管。社会要素流动环境到底由谁管着呢?法治环境的教育大家都负有义务,大家都是建设者。从不同的角度讲,家庭、单位都有职责,都应当为创造我市良好的法治环境作出努力。法治环境一旦建立,我们大家的利益就在其中了。一个社会的治理、进步是伴随着大家利益而实现的,这是我们共同的义务。概括起来说,就是要不断地把我们的思想认识引向深入,要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