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罗崇敏演讲集
14806700000071

第71章 熔西南联大之精神铸现代大学之脊梁——在纪念西南联大七十周年大会上

大家上午好!

斗转星移,七秩华章掀页而过。值此西南联合大学在昆建校暨云南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重读西南联大垂世之精神,审慎现代大学办学之关楔,扬西南联大之风骨,挺现代大学之脊梁,于当世之学人,乃纪念先贤传承文明开拓新貌之最好印证。“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70年弹指而过,但这首西南联大校歌雄浑慷慨的激越之声依然在联大人及其传承者们心中萦绕。誓雪国耻、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心系国运、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凝聚了联大师生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所有情感和意志,也激励着今天的中华儿女将爱国的思想与激情代代相传。

历史已翻开新的一页,而联大的精魂永存!我们今天看到的已不再是抗战硝烟弥漫的战场与捍卫民族独立的奋争,而是和平年代不断改革创新的快速发展以及万象更新欣欣向荣的蓬勃气象。在中华民族踏上科学发展的新征程之时,在当代高等教育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之时,在时代发展对现代大学寄予了更高的现代期望之时,蕴蓄并彰显于西南联大之内,造就了辉煌办学成就的联大精神,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真正意义上现代大学的建设,富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南迁昆明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建校于抗战之时,校外风雨如晦,战乱频仍;校内经费奇缺,条件恶劣。然而联大师生弦歌不断,笔耕不辍,治学不止。在极其艰苦的办学环境下,联大“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汇聚了中国最强大的高校师资阵容,一时蔚为民主堡垒、学术重镇、人才摇篮。吴有训、陈省身、朱自清、冯友兰等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名师和无数从这里走出的学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栋梁之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朱光亚、王希季等8人,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等4人,中国“两院院士”175人……可以说,西南联大所培养的人才粲若星河!当物质条件极其贫乏之时,正是精神的光辉滋养着奋斗不息的心志,激励着联大的仁人志士们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了最优秀的人才,创造出了一个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一个民族可以暂时流离失所,但决不能丢失赖以凝聚的民族文化精神。西南联大人怀着“续中国学术之余脉”的时代责任感,使中华民族得以在民族意志与精神的存亡关头保存了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罗崇敏演讲集熔西南联大之精神铸现代大学之脊梁

大学之为大学,首先在于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是追求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正因为大学有不朽的精神存在,才得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作为一所战时大学,西南联大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硕而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刚毅坚卓、厚德至爱的高尚品格。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在联大人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在衣食紧缺、甚至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动乱年代里,联大人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都践行着坚忍不拔、卓然不群、刚强果敢的精神,追求真理,传承文化,表现出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所怀有的巨大责任感,彰显出对国家和民族大爱与至爱的耿耿情怀和拳拳之心。当今时代,在我们的祖国正排除万难昂首崛起的历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爱国明志、刚毅坚卓、厚德载物、奋发有为的传统,是我们最为需要的精神指引。

至诚至真、兼容并蓄的学术品质。联大三校一体,大师云集,名家荟萃,师承有别,学派各异。在诚敬礼让、民主宽容之精神下,联大人遵循学术自由原则,剔除门户之争,排除派别之扰,至诚合作,包容众家,自觉把学校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形成了“同不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的独特学术风骨,维护着优良的学术研究作风,使学术成就推陈出新,日益进步。现代大学的发展,必将体现“百川汇海,有容乃大”的趋势和精神,也更需要具备“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胸怀和气度。西南联大的融会百家,包容大气,是给我们最好的启迪和引领。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进取意识。艰苦岁月中,联大人始终以追求卓越为奋进的航标。教育目标上奉行“通才教育”,培养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培养取向上不仅注重生源质量,更对在校学生严格要求;办学管理上充分发挥民主精神,坚持“教授治校”。正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进取意识,使联大学子成就大器的基础得以锤炼与夯实,大批一流人才涌出,展现出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交相辉映的动人风采。重现中国现代大学在世界大学之林的光彩,必定要具备勇于进取、自我超越的精神,必定要践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气魄与信念。

潜心治学、诲人不倦的敬业态度。劫难的年代不能动摇联大人教育为国的至奉,艰辛的生活也动摇不了联大人治学求学的执著。不少为师者摒弃国外优裕的条件,甘守清贫,呕心沥血于学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无怨无悔;大批求学者千里迢迢跋涉而至,以师为楷模,孜孜以求。高尚的爱国情操,深厚的文化素养,精湛的专业学识,让联大人在8年的短暂历史中放射出了人文精神的耀眼光芒。纷繁的现代社会中,要在学术上取得卓越成就,要在现代大学的建设中赶超时代潮流,就必须像联大人一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踏实做事,低头做人,潜心学问,静心育生,实现事业和人生的长远发展。传承人类文明,秉承精神品格是大学的使命。

相对于西南联大而言,现代大学在当今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基础之上,应寄予大爱、大师、大厦、大为之望。西南联大的杰出成就源自其精神的指引,现代大学的建设及其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传承文化之功能的实现,需要现代大学精神的支撑。身处西南联大的溯源地和发祥地,云南高校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传承优势和义不容辞的传承义务。我们的责任,就是将时代特征与西南联大精神宝库中的精髓相结合,渗入现代大学的方方面面,塑就现代大学的精神脊梁。

以下四方面,是建设现代大学过程中迫切需要继承和发扬的精神要素。

第一,凝聚以爱国热情为核心的精神信念。时代的背景是不断改变的,而时代的使命却一脉相承。今天的时代与西南联大所处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但深沉的爱国心和赤子情仍然是中华民族的情感核心。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竞争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可预测的风险所带来的发展阻碍,刚毅坚卓,求真务实,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现代大学的全面建设,凝聚民族意识和精神,化爱国热情为报国之志,化报国之志为强国之行,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资源,是对西南联大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最好诠释。

第二,弘扬精诚团结、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现代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敢为人先、勇于超越的气魄,需要团结一致、精益求精的精神,需要超越时代、开阔高远的眼界,需要潜心研究、埋首耕耘的实干。在当今国际经济文化思想不断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需要融会西南联大治校办学的精神精髓,优化教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创新机制体制,强化专业建设,拓展科研成果,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深入探索研究,不断开拓进取,以国际化思维,本土化行动,现代化目标,实现特色发展、快速发展、高效发展。

第三,树立大师为重的师资理念。大师为重、贤乃有为是西南联大的师资理念。梅贻琦曾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现代大学当以大师为基,视大师为兴校至宝;现代大学教师当树学术研究之正气,守品学育人之节操,养大师之气,厚大师之德,传大师之智,扬大师之范。无大师之队伍,亦无现代大学之底气。聚现代大学之教育理念,立学高身正之大师意识,炼笃学明理之大师能力,建学养深厚之大师师资,乃实现现代大学教师价值与办学目标之关键所在。

第四,夯实学生追求真理与终身发展的基础。遵循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规律与理念,现代大学当以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真理价值为核心,以大爱之心,引导学生求取真知,追求真理,培志冶趣,铸品养德,博学笃行,壮体载智;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崇尚生存,幸福生活,体现生命价值,实现智慧人生;引导学生如联大人一般富有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富有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富有理性、学识与能力,成为社会和国家,乃至全人类的栋梁之才。西南联大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瞬,但其辉煌的教育业绩和卓越的教育地位却永远在教育史上熠熠闪光。

作为一所传奇大学,西南联大业已形成的精神价值,早已超越了时空的局限性,彰显出强大和永恒的生命力。联大精神留予当代社会和现代大学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予人以深思和启迪,永远让人景仰和传承。在现代大学的改革创新、教育理念、体制机制、学术研究、学科建设、育人目标、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服务社会功能等方面,西南联大精神都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和积极的借鉴。熔联大精神于现代大学的建设理念及过程中,必将顶起现代大学的精神脊梁,也必将激励一代代后继者秉承联大的崇高精神,为人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而不懈奋进。

谢谢大家!

200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