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壹场绝代风华
14810100000088

第88章 霓裳羽衣忆往昔

再极盛的歌舞,怕也夺不过霓裳羽衣的名号。普天之大,又能从何处再寻一个君王可以做得如此歌舞?虽然后世人多愿意把玄宗的亡国事安置在美人玉环身上,可若是没有了眼下的美人,若是没有了这场旷古的情事,大概也就再没有霓裳羽衣的诞生了

天底下的情事,总是要从娇艳动人开始说起。

或许只是因为在茫茫人海中多了一次回眸,才注定了今生的纠缠不休。玄宗得见杨玉环,是在咸宜公主的婚礼上。当时,咸宜公主的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并在武惠妃的帮助下使得玄宗册封杨玉环为寿王妃。历史似乎想要开尽玩笑,此时的杨玉环竟然和李瑁成就了一对美满婚姻。

然而自打第一眼看见如此美人,玄宗的心里就再没有了家国,甚至连子嗣和伦理都统统抛到了一边。只为了这一场倾国倾城貌,玄宗便也在暗地里使了一些手段。后来,杨玉环以出家道士的名义被玄宗招入宫中。直到天宝四年,玄宗才真正把其册封为自己的妃子。

二人之间的爱情也终于有了结果。不论过程如何,在他们倆看来,当下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于是,盛世王朝便开始围着一个丰腴的女人打转,普天下的人再不知道当今君王的姓氏,而只记得云中飞骑送荔枝的艳谈。

玄宗是极晓音律的一位帝王,杨玉环也有着非一般的歌舞之技。贵妃身边有一个叫张云容的侍女,她不但生得丽质,在贵妃的调教下更舞得一身好姿态。这一日,玄宗和贵妃两人出游,席中偶发了兴致,便要张云容舞一段霓裳羽衣。她们主仆皆知道,霓裳羽衣是君王最爱的舞蹈,贵妃有意为之,张云容自然也不敢懈怠。一曲舞罢,杨贵妃偏偏更发了兴致,她随即作诗一首,以尽玄宗尚未消退的绵绵之情:

赠张云容舞

杨玉环

罗袖动香香不已,

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

嫩柳池边初拂水。

杨玉环给张云容写诗,这件事情实则也只是借着主人嘉赏侍女的名号,却还是在向着玄宗邀宠。君王高兴的是,眼下有人舞霓裳,更有美人赞霓裳。这一唱一和,杨玉环和张云容也都各得其所,真个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杨玉环的眼中,张云容的舞姿偏偏和男人眼中的霓裳羽衣有着不一样的味道。她也是女人,她也擅于歌舞,张云容更是她亲手调教出来的舞者,明着看是风光无限,这一曲终了的背后到底有多少辛酸往事,只有杨玉环是最清楚的。因而当君王眼醉之时,自己给侍女奉上再多的饰美也都不足为过。更何况,张云容的身段早已经出神入化,那摇曳的舞姿就像秋天里的烟雨芙蓉,若隐若现;又如峻岭上的风云,飘渺不定;更像是柳丝拂过水面,婀娜多姿;再加上罗袖拂香,怎能不勾走男人的心魄?

当水袖舞起来的时候,只觉得阵阵香风扑鼻而来。羽衣背后的美艳像是秋日轻烟中的荷花一般摇曳着,连湖面都被划开了一道裂纹。遥想起日暖生烟的光景,岭南之上的白云被偶然经过的清风拂动着,水池边的绿柳静静地躺在湖面上,这是人们都愿意住在其中的仙境。偏偏眼下的舞者只一人就做出千百种胜过大自然的姿态,看了这场羽衣霓裳,怕是也没有几人愿意舍弃掉眼下的美妙了吧。

也难怪玄宗会舍得张云容一直留在贵妃的身边。烦闷的时候,只消一身舞动就足以驱走所有忧愁。有了她,他和贵妃之间的情事才能日日消磨在秋日的好光景中,再不用去想这个世界上还发生着怎样的愁苦事。

若一场霓裳羽衣果能舞得一场太平盛世的光景也就罢了,偏偏这只是君王的自我沉溺,他的眼中除了身边的美人外再没有了家国百姓。如此,再华美的舞蹈也只是算是一场障眼法了。它遮住的是百姓的饥寒,遮住的叛军的作乱,而玄宗看在心里的依旧只有美人媚态,以及醉酒欢歌。

所幸霓裳羽衣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只于宫廷内演出,民间虽然也早闻其名,却也终没有机会一饱眼福。在千百年后再回顾这场历史,不觉得也开始庆幸起来。若是连民众也陷进了对美人姿态的痴恋中,又怎么还会有这个王朝的中兴?

直到后来,宫廷之事日渐衰落,霓裳羽衣舞也开始渐渐向着民间传播,但终因流传出来的并不是完整的桥段,这一艺术奇葩才由此凋落。更讽刺的是,霓裳羽衣舞在诞生百年后的开成年间,曾有一个叫尉迟璋的人仿古自作了一首《霓裳羽衣曲》呈献给唐文宗。文宗皇帝竟下令把此作为了进士科的考试之题,要普天下的读书人皆通晓此音律方可入朝为政。

虽是如此,帝王之力终也没有抵住时间的洪涛淹没了歌舞之声。后世的人们也只是听得前人的盛赞,却再不闻当初的丝竹管弦。

然而霓裳羽衣曲到底是谁所作其实仍是一个争议之题。刘禹锡曾作诗一首,隐约提到此乃出自玄宗手笔,这也是后世的一致观点了:

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

刘禹锡

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

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

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

三乡驿,旧址在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洛河北岸的三乡镇,地处古长安(今陕西西安)至东都洛阳的驿道上。三乡驿附近有座女儿山,相传唐玄宗在三乡驿曾望此山而作了霓裳羽衣曲。

那个时辰的玄宗皇帝心底是了无牵挂的。这是一个好年代,以至于人们最大的心事便是如何寻欢作乐。唯一的遗憾是时间过得太快,想要长生不老却是如此不易的事情。既然得了这般盛世,哪有不多加几分留恋的道理?于是在经过三乡驿回头眺望女儿山的时候,或许是不经意的一梦,玄宗自觉飞升到了王母娘娘的瑶池边,于此他见识了天上神仙们游玩时的光景。玄宗心贪,他把三清胜境和八景城统统游览了一番,更有心地记下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及至醒来后,又苦于无法做出天上人间的一般光景,只得把所有的情思都写进了乐曲中,称之为"霓裳羽衣",最后也只是落得一生向往。

可即便是把霓裳羽衣曲当成是仙乐来听,也终免不了要经历人世间的生离死别。当玄宗的魂魄乘着白云倏忽远去的时候,留给后人的也只剩下有他当初的咏叹,逆着秋风,唱不尽这场悲凉。

原来当初所有的欣羡,都只是空梦一场,像极了无根的浮萍,纵是美艳,终也寻不到落到实地生根发芽的结局。当人老色衰,浮华不再,这样的幻想还有多少值得言说的味道?帝王又怎样,反倒不如百姓更容易知足。只是越贪恋,失去的也就越多。霓裳羽衣背后的华美,竟藏着一段一生不得满足的悲苦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