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惹人心性的却要数胡腾舞和胡旋舞了。
和其他舞种不同的是,胡腾舞偏偏是要一个胡地的男子站在托盘上起舞。当日光斜斜地在男子凸起的肌肉上流过时,所有的闪转腾挪都像是带有几分醉意。课醉翁之意并不在酒,这雄奇奔放的舞姿说的是胡地男儿的一身本领,他们总是乐天的,因而胡腾舞中更多出几分谐趣。生活的艰辛造就了胡地男儿的态度,他们或许撑不起这片蓝天,却依旧可以在盛世王朝的国土上赢来盛赞。不论舞蹈还是生活,只因从来不懂得服输的心性,才使得汉人们啧啧称奇。
而同样从胡地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中原来的胡旋舞,同胡腾舞之间相辅相成,虽是女子之舞,却也声声都踏出了胡地女子的不同一般。胡旋舞的节奏明快,且多为旋转踢踏之姿,这更把胡地女人的巾帼之风展露无遗。
诗人岑参在赶赴西域任职时途径一个州郡,当时他受到了当地地方官的热情招待,并请他看了一场地方官自己家中舞女表演的《北旋舞》。有感于胡旋舞的壮阔像极了自己沙场征战时的场景,于是情从心来,便做出一首七言诗:
田使君美人如莲花舞北旋歌
岑参
如莲花,舞北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
曼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
回裾转袖若飞雪,左旋右旋生旋风。
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
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
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世人学舞只是舞,姿态岂能得如此。
岑参一改往日的姿态,对这场北旋舞极尽盛赞。在他的眼中,北旋舞蹈美得像是盛开的莲花,虽然人人都曾耳闻过,可真正观赏过的却在少数。这场胡旋舞的出场甚是隆重。大堂里早早地就铺上演出用的红毯了,来此地做客的汉人全都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光景,不禁对紧接下来表演的舞蹈充满了期待。
舞女一出场,人们的惊讶声便开始不绝于耳。舞女体态丰满、身材匀称,身上穿着用金丝线密密绣着花朵的轻薄罗衣,每当飞旋时就像是北风刮起了半空中的雪瓣,飘飘零零,只要乐曲声不停,这片挂在山顶的黄色云彩就永不会掉落。
忽然间,乐曲的声调大变。舞者更是如同有仙人在暗中相助一般,每一个舞姿都变幻莫测,再没有人能预测到她下一个姿态是何种样子了。乐曲声越是激昂,观者也越是动情,似乎是在一瞬间穿越到了战场上,耳边尽是飒飒寒风,眼下全是茫茫白雪盖住的草原以及永远都看不到边际的漫天黄沙。于是不禁惊叹起来,这样的场景又怎么是自己在中原十分常听的《采莲曲》、《梅花落》等艳曲可以比拟的!果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曼妙的舞姿才是最适合征战之人观赏的,。何苦再把那些靡靡之音从记忆中翻找出来?一曲胡旋舞,几场秋点兵。纵然戍边总是辛苦,但有了胡地的这些歌舞,也算是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知心人儿,再苦也依旧能寻得希望。
汉民族的子孙不知西域地界的风貌,那里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艰辛是难以想象到的。现如今,他们只是看了一场胡地的男子和女子各自舞出的奇艺舞蹈,便再不敢空讲一些大话了。这些舞蹈一招一式都少了柔美,却只出几分肃杀。鼓声急,脚步忙,只看得人双眼乱颤。人们早就为这般舞姿陷入了痴狂,进而纷纷想要学上一招半式,甚至连皇宫中都开始盛行胡风。可他们看不清的是掩藏在胡风背后的阴谋。尽管胡人也多是好的,却仍抵不过贼人的包藏祸心。原本平平安安的汉民族,只因一阵胡风的闯入而自乱了阵脚。
也难怪元稹在《胡旋女》一诗中说道:"天宝欲末胡欲乱,胡人献女能胡旋。旋得明王不觉迷,妖胡奄到长生殿。"这不是汉人的大民族主义,百姓更都是愿意相信这些舞者是善良的,相信他们只是安安心心地跳舞、挣钱、养家而已。可一旦胡风吹进了皇宫,一旦单纯的艺术被政治浸染了,这世上就再没有了风平浪静的时日。
后来,白居易给元稹和诗一首:
胡旋女
白居易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
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
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
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
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
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
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
胡旋女,莫空舞,数唱此歌悟明主。
这是一位极妖艳的胡旋女。
一旦登台,她的心中就只有乐曲声了。听到鼓儿敲起,她便开始举着双袖旋转起来。好像是风吹稻浪一般,胡女在舞台上甚至比那飘扬的飞雪还要轻盈几分。人们已经不知道她究竟转了多少圈,似乎骏马拉着的飞奔的车轮也不及胡旋女旋转的速度,甚至连那疾风也都要落后几分。毫无疑问,这个女子的舞蹈功力绝非一般,因而在一曲终时,坐在舞台下观赏的皇帝也禁不住微笑着表示赞赏。
舞技到了如此地步,怕也算是极致了。可胡女历经千山万水前来京城,究竟是有着怎样的缘由?如果是为了名利,那么现如今能在皇宫中舞上一曲,已经算是名利双收了。除此外,还能有什么希冀?身在胡地的人,总是以为胡旋舞是自己的专长,她哪里知现如今的汉地也早已经盛行起了胡旋舞,且舞技比她高的舞者大有人在,为什么再没有人愿意于皇宫中为帝王呈上这一绝技?
原来,这些不得言说的现状背后,还有着更悠远的故事。
当年玄宗皇帝的身边有美人杨玉环相伴,他的臣子中更有大将安禄山忠心耿耿。杨玉环和安禄山都是极爱胡旋舞和胡腾舞的,并且两个人也都能舞得超凡脱俗。杨玉环用胡地的舞蹈迷住了玄宗的心性,甚至连国家的战乱都再也不闻不顾;安禄山却用胡地的歌舞蒙上了帝王的眼睛,只消悄悄起兵便颠覆了整个朝代。可怜玄宗至死都不明白,自己的家国竟是葬送在这场娱乐当中。
后世人总是责备杨玉环美人误国,如果现在这位跳着胡旋舞的女子懂得这些往事,那就趁机把它唱给帝王听吧。歌舞升平不是好光景,国泰民安才算太平大道。哪怕教化了这一个君王,也算是普天下的大幸了。
惟愿看胡腾与胡旋的人,也能看得到舞姿背后的百态社会,这才不枉了这些舞者们的台下十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