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沟通的语言艺术
14815900000059

第59章 以情感人的话句句在理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动人心者莫先于情。”惟有炽热的情感才会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

不管世界上哪一个民族的语言,只要饱含真诚的情感,就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就能唤起群众的热诚,就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美国小说家说得好:“热情是每个艺术家的秘诀。这如同英雄有本领一样,是不能拿假武器去冒充的。”任何语言,情不深,则无以动人。

一个演说者如果感情不真切,是逃不过成百上千听众的眼睛的。

美国著名政治家林肯非常注意培养自己真诚的品格。

1858年他在一次竞选辩论中说:“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瞒所有的人,但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所有的人。”这句著名的政治格言,成了演说者的座右铭。

无哗众取宠之心,有实事求是之意,才能取信于宣传对象,使他们接受演说者的思想、观点。一个演说者如果讲话华而不实,只追求外表漂亮,开出的只能是无果之花。若缺乏真挚而热烈的情感,只是用“人工合成”的感情,虽然能欺骗听众的耳朵,却永远骗取不到听众的心。因为心弦是不会随随便便让人拨动的。

一位著名演说家曾这样说过:“在演说和一切艺术活动中,惟真情,才能够使人怒;惟真情,才能使人怜;惟真情,才能使人笑;惟真情,才能使听众信服。”

若要使人动心,必先使自己动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对秘书口授反击法西斯战争动员的讲稿时,“像小孩一样,哭得涕泪横流”。他的这次演说动人心魄,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的斗志。

演说者具有真情实感必须能够平等待人,虚怀若谷,他的话语方能如滋润万物的甘露,点点滴入听众的心田。而盛气凌人、眼睛向上把自己打扮成上帝,以教育者姿态自居的人,是无法和听众交心,赢得听众的爱戴的。

演说者不是鼓击铜铃,而是鼓击人们的“心铃”。“心铃”是最悦耳、最动人的乐器。因此,演说家应该用真挚的情感、竭诚的态度击响人们的“心铃”,刺激之,振奋之,感化之,慰藉之,激励之;对真善美,热情讴歌;对假恶丑,无情鞭挞。让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使黑白贬褒,泾渭分明。用自己的心去弹拨他人之心,用自己的灵魂去感染他人之灵魂,使听者闻其言,知其声,见其心。

鲁迅说得很深刻:“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人和世界人;必须有真的声音,才能同世界人同在世界上生活。”这个真就是真实和笃诚。

真情实感是演说成功的第一乐章。曾经打败过拿破仑的库图佐夫,曾在给卡捷琳娜公主的信中说:“您问我靠什么魅力凝聚着社交界如云的朋友?我的回答是真实、真情和真诚。”

真诚的态度是成功的交际者的妙诀;也是演说者和听众融为一体,在情感上达到高度一致,在情绪上引起强烈共鸣的妙诀。那种把自己看做是凌驾他人之上的布道者,或自视为高人一等的儒士、学者,开口就是“我要求你们”、“大家必须”、“我们应该”这类的命令式词句;或用满口堂而皇之的言辞掩饰自己的真情,听众是绝对反感的。所以,当你说话时,不要忘记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