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沟通的语言艺术
14815900000082

第82章 出其不意,巧答妙对

掌握出其不意的表达方式,会收到峰回路转的效果。这种表达方式在各种交际场合都特别需要。

一位年过半百的贵妇问肖伯纳:“您看我有多大年纪?”“看您晶莹的牙齿,像18岁;看您蓬松的卷发,有19岁;看您扭捏的腰肢,顶多14岁。”肖伯纳一本正经地说。

贵妇高兴地笑了起来:“你能否准确地说出我的年龄来?”

“请把我刚才说的3个数字加起来。”

那位贵妇先是愕然,继而发出一阵甜甜的笑声。

日常生活及特定的处境中,有些出其不意表达的语言,是非常精彩的。社会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过于自信,听不进不同意见的人。遇到这种谈话对象时,最好采用迂回说理的口才技巧,从侧面,从背面,从对方意想不到的方面去突破,使其就范。

一位庄园主,曾在美国独立战争时干过不少事,但没知识,看到战友们有的当议员,有的任州长,心里难免疙疙瘩瘩的。

一天,他问州长:“打天下者坐天下,这是天经地义的;可现在却让知识分子坐天下,这是什么意思?”

州长:就承认您说的对——打天下者坐天下;可是,打天下的人都渐老了,要不要选换接班人?

庄园主:当然需要!可为什么挑知识分子接班?

州长:同样都是没有参加打天下的中青年人,你说有知识好,还是没有知识好?

庄园主:这个……

州长:再说,新宪法规定“国家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从历史发展趋势看,将来人人都要变成知识分子。如果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都不能坐天下,那就没有坐天下的人了。

庄园主:那个……

从这番话可以看出,劝说抱有成见的人,或难于接受自己的观点人,可转变话锋,先同意对方“言之有理”,使对方心理上得到暂时的满足,然后在采用推理的方式,一步一步将对方诱入自己的“陷阱”。

大作家巴尔扎克成名后一度轻信武断。他的老师为了教育他,有一天拄着拐杖去拜访他。

巴尔扎克的老师拿着一本小学生的作业本递给他,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您是一位大作家,所以我想请您仔细看看这本作业本,告诉我这个孩子的作文水平究竟如何?今后前途怎样?”

巴尔扎克看完后,望着老师,非常叹气地说:“恕我直言奉告您,这孩子今后是没什么出息的,从字迹看来,这孩子显得很迟钝。”

“您成了声名远扬的大作家,怎么连你自己的笔迹也认不出来了?这是您是小学学生时用过的许多本子中的一本呀!”老师说道。

巴尔扎克不禁愧色满面,从而改掉了这个缺点。

这位老师采用迂回说理的口才技巧,比直接批评巴尔扎克效果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