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日本行,中国更行
14816400000020

第20章 金牌并非万能

“体育”一词来源于日本。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中国掀起了广泛的体育热潮。

春秋时期,孔子讲学中有“射”、“御”,汉有角抵,唐有马球,宋有蹴鞠,清有武技,呈现了丰富的武术文化内涵,但是大都自娱自乐,缺乏公平合理的竞技精神。

古代日本尚武,武士是领导阶层,既修身养性,淡泊致远,也习武健身,竞争拼搏。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倡对儿童进行兽性主义教育,“体力就是国力”。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近代竞技体育经日本传入中国,由外国教官传授“洋操”。孙中山把体育兴盛与国力的强弱、民族的存亡联系起来,提倡“强国强种”,推行以尚武为核心的军国主义学校教育。1909年,霍元甲在上海创立精武会,孙中山题匾“尚武精神”。严复的“鼓民力”,蔡元培的“以体育为本”,也都着眼于改善国民体质。

青年毛泽东跑步、登山、游泳,十分推崇日本的兽性主义教育,他称赞嘉纳治五郎增强体魄、推广柔道运动的努力,提出“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号召国民增强体质锻炼。抗战时期,毛泽东号召:“锻炼身体,好打日本。”

1894年6月,国际奥委会成立于巴黎,据说当时亚洲仅日本到会祝贺,清政府则不理不睬。此后,日本学者松田隆智的《中国武术史》、岛恒辅的《中国体育史》更是填补了连中国人都没有意识到的研究空白,日本竞技体育也比中国更早地取得一系列辉煌成绩。

1912年,日本在亚洲率先成立奥委会。1928年,织田干雄获得日本和亚洲的第一块奥运会金牌。1932年奥运会,中国短跑健将李长春单刀赴会,代表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1984年,中国在洛杉矶奥运会上由许海峰获得第一块奥运金牌,比日本晚了56年。

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在日本东京举行。日本自由泳选手藤原在美军空袭中失去一个手指,其瞬间爆发力和推动力存在很大障碍,但在观众助威声中,他奋力拼搏,最终击败美德等国选手获得金牌。观众喊哑了嗓子,激动得放声大哭。在这届奥运会上,日本获得16枚金牌,仅次于美苏两国,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宣告了日本在战争废墟上的彻底崛起。

在中国体育崛起之前,日本是亚洲体坛霸主。在前8届亚运会上,日本金牌总数一直蝉联第一。日本男排1972年还获得过奥运会冠军,而中国男子至今没有获得一项大球世界冠军。日本有10名选手创造过马拉松世界最佳成绩,男子体操获得世界大赛十连冠,日本赛车手独步亚洲驰骋世界。

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发明滚翻垫球和勾手飘球技术,以大强度、高密度、超负荷的严格训练,即“意志排球”,把日本女排培养成为一支攻防出色、连胜157场的“东洋魔女”。她们在东京奥运会上打败平均身高高出她们7厘米的苏联女排,夺得金牌,大松博文由此获得“魔鬼大松”称号。

周恩来勉励中国女排“学习日本,超过日本”,并邀请大松来华指导比赛,日本女排9战皆大胜,打遍神州。在训练中,大松博文对中国女排说:“我告诉你们,我就是魔鬼。如果完不成我的训练,我绝不客气!”他当着周恩来和体委主任贺龙的面,把力度大、角度刁、速度快、频率高的球砸向姑娘们,任凭她们泪流满面、鼻青脸肿、呕吐不止也不罢休,还大声责骂,甚至打嘴巴。有的队员骂他“法西斯流氓”,“好你个日本鬼子,我和你拼了”。大松说:“我对你们很残酷,但雄狮为了真正爱护幼狮,常常把它从山崖上推下去,使它在这样的摔打中成长。”在大松的指导下,中国女排进步很快,女排的姑娘们也终于理解了大松的良苦用心。临别时,大松送给她们一人一条毛巾,希望多流汗,打败日本女排,夺取世界冠军。女排姑娘们与严师慈父般的大松抱头痛哭,依依惜别。大松博文的墓志铭是一句中国古语“有志者事竟成”。

国家体委根据大松执教法总结出“三从一大”的训练方针,即“从难,从严,从实际出发,大运动量”,用以训练各个体育项目,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胜利。

日本大众心理上不对运动员夺冠军和得金牌寄予过高的期望,其竞技体育大众化、平民化,运动员都有自己的社会工作,一定程度上造成竞技体育下滑。而中国是举国体制,调动全社会资源,设立运动队伍常年集中训练,培养体系呈金字塔型,由少数精英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夺取奖牌。但是他们文化知识薄弱,与社会需求脱节,有的身心健康还遭到损害。有的运动员退役后只能当门卫,或在浴池搓澡,饱尝世间冷暖。

1984擭帄1988年,中国发展竞技体育每年投入2.6亿美元,韩国每年投入1.1亿美元,日本每年仅投入1000万美元。为备战雅典奥运会,中国花费20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枚金牌的投入约合7亿元,至少10倍于日本。日本雅典奥运会每枚金牌奖金标准为300万日元,不到普通日本人一年的工资。中国每枚金牌奖金标准为20万元人民币,还有其他相当于中国人均年收入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奖金和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