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儒家智慧活学活用
14818500000022

第22章 既成事实——多余的解释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哀公问宰予,社稷坛与历史文化演变有什么关系呢?宰予告诉他夏朝社稷坛上栽的是松树,殷朝栽的是柏树,周朝栽的是栗树。不过他说栗树栽得不好,栗树使人看了会害怕,战战兢兢。宰予后来回到孔子这里,报告见哀公的问答,孔子听了以后就感叹了。就周朝而言,孔子觉得文王、武王在各方面都没有错,只在这件事上还不大妥当,但对前辈的圣人,不好意思多加批语,所以他说已经既成事实,再说也没有用,过去发生的事情就不要再去追究了。孔子这番话,包含着对历史的一种宽恕精神。

宰我,鲁国人,名予,字子我,孔子弟子,擅言语。

古代立国,都要设立祭土地的庙,选用适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这与他们各自的风俗有关,古人之所以称江山为社稷,是因为一个国家才能够既祭祀社神,又祭祀稷神。社是祭祀土地神的,所以要立社,根据社的土质在社上种上一种树,便是社神的象征。夏朝用的是松树,殷商用的是柏,而周人则用的是栗树。夏商为什么要用松、柏,不好推测,周人用栗,依照宰予的意思,便是要使百姓感觉到战栗。百姓在土神的面前感觉到了心中的战栗与畏惧,便不会不敬畏神明,也就起到了立社树木的作用。

实际上在人与人之间相处,也未尝不需要一种宽恕精神。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中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纠纷,难免会闹各种不愉快。既然已经成事实了,再劝也劝不转了,就不必再唠叨不休、追究不止了。评判事物,得失应面向未来,而不是抓住人家的辫子不放,否则失去了批评的本意,就会挑起和激化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的人就是缺乏这种“既往不咎”的宽恕精神,对别人的过错耿耿于怀、不依不饶,最后的结果是人际关系的紧张,自身心理状态的失衡。我们要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不足的地方。在工作中要能够善待别人,特别善待别人的错误。要求人们在坚持自己正确立场的前提下,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快乐生活,求同存异,宽容忍耐,做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就是说,对已经做了的事不再过分指责,过去多年的事不再算老账,这样就能“宽以得众”,保持对社会的和谐,保持自己良好的心理状态。

对别人要宽恕,对自己也要宽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经常会做错事,说错话,如果总沉湎在追悔之中,会带来许多心理问题,最终影响个人的发展。神经症患者很重要的一个人格特点是“追求完美”,对自己的不足、过错不能宽恕、原谅,常常生活在懊悔、怀疑和担心之中。允许自己犯错误,认识到自己不可能完美无缺,宽恕自己曾有的不足和缺点,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树立的一个很重要的认识。

孔子这番话,虽然看起来是对历史的一个宽恕,实际上透过这个宽恕,表明了孔子认为周朝的这件事是有问题的。这是怎么说的呢?因为社稷坛种的树,就像是一个民族文化、国家精神的标志。

孔子的回答,也是对宰予的理解的一种肯定。只是他认为,已经做了的事情,不要再去加以解释了;已经完成了的事情,不要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情,再也不要去追究了。也就是说,宰予的说法怎么样且不说,过去的事情,已经沿袭了多年的事情顺着做就是了,不要再去讨论它到底是为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