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的习惯错在哪里?
14824600000011

第11章 自我主义是束缚你走向成功的罗网(2)

出乎意料的是,客户很快蜂拥而至。原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是最讲信誉的保险公司,这一点使它比许多有名的大保险公司更受欢迎。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从此崛起。

许多年后,一位名叫摩根的人主宰了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帝国。而当年的摩根先生,正是他的祖父,是美国亿万富翁摩根家族的创始人。

信誉是人与人之间最为宝贵的东西,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

以诚待人是成大事者的基本做人准则。道理很简单:诚信为天下第一品牌!青年人做人做事也要讲“诚信”二字,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在事业上用这种习惯来工作,就可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诚是一个人的根本,待人以诚,就是信义为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能化万物,也就是所谓的“诚则灵”。相反,心不诚则不灵,行则不通,事则不成。

荀子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智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明人朱舜水说得更直接:“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故曰:‘君子诚之为贵。’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舍诚而能行事也;今人奈何欺世盗名矜得计哉?”所以,诚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

孔子说:“信近于义,方可复也。”一个做事做人均无诚信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因为人们均不齿于那些言而无信的人。

信用是一笔值得珍惜的财富,一个人如果养成守信用的习惯,那么他就会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他说的话就有分量,遇到了困难别人也乐于帮他。总之,信用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拥有信用的人就拥有光明的前途。

修炼诚实正直的做人习惯

一家著名的国际贸易公司高薪招聘业务人员,应征者络绎不绝。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有一位年轻人最具有竞争力。他毕业于名牌大学,又有在市外贸公司工作3年的经验,所以他坐在主考官面前时,显得非常自信。

“你在贸易公司具体做什么?”主考官开始发问。

“做蔬菜销售。”

主考官看了看他,又问:“你是做蔬菜的,应该知道,蔬菜中,菠菜出口的主要对象是日本,以前销路非常好,有多少收多少,可是最近几年,国外客商却不要了,你说说为什么。”

年轻人犹豫了一会儿说:“就是质量不好!”

主考官看了看他,说:“我敢断定,你没有去过产地。”年轻人看着主考官,沉默了30秒钟,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却反问:“您说说怎么能看出我去没去过?”

“如果你去过,就应该知道为什么菜不好了。采集菠菜的最佳时间只有10天左右,这期间的菠菜鲜嫩好吃,早了不成,晚了就老了。采好后,要摊开放在地里晾晒一天,第二天翻过来,再晾晒一天,把水分蒸发干,然后再成把捆好,装箱。等食用时放在凉水里浸泡一下就可以了。可是当地农民为了多采多卖,把菠菜采回家后,并不是把它们放在地上晾晒,而是放在热炕上。暖,这样只用两个小时就烘干了。这样加工处理的菠菜,从外表上看和晾晒的一模一样,可是食用时,不管放在水里怎么泡,都像老树根一样,又老又硬,根本咬不动。国外客商发现后,对此提出警告,一次,两次,还是如此。结果,人家干脆封杀,再不从我国进口了!”

年轻人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我确实没有去过产地,所以不知道你说的这些事。”

年轻人带着遗憾走出公司的大楼。这位最有希望入选的年轻人,最终没有被录取。

这位年轻人就像那些一心想加工速成菠菜的农民一样,省略了两天的阳光,但最终被烘干的却是自己。通过弄虚作假换来的成功是不牢靠的,欺骗别人的人最终欺骗的是自己。所以即使你一时不能获得成功,也必须诚实正直,因为诚实正直才是成功的最大助力!

谎言就像气球一样,是极其脆弱的,很容易就会被刺破。欺骗别人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这会导致你的信用破产,会让别人不信任你,最后你就会像喊“狼来了!”的那个孩子一样,被人们所抛弃。

从前有一位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国王的年纪逐渐大了,但膝下并无子女,这件事让国王很伤心。他终于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一个孩子收为义子,把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国王选子的标准很独特,他给孩子们每人发一些花的种子,宣布谁如果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谁就成为他的义子。

孩子们领回种子后,开始了精心的培育,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幸运者。有个叫阿土的男孩,也整天精心地培育花种。但是,10天过去了,没有发芽。半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发芽。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依然只有一片黑土,更别说开花了。

苦恼的阿土去请教母亲,母亲建议他把土换一换,但依然无效,母子俩束手无策。

国王决定的观花日期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衣裳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用期盼的目光看着缓缓巡视的国王。国王环视着争奇斗艳的花朵与漂亮的孩子们,并没有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高兴。

忽然,国王看见了端着空花盆的阿土。他无精打采地站在那里,眼角还有泪花,国王把他叫到跟前,问他:“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阿土抽咽着,他把自己如何精心伺弄,但花种怎么也不发芽的经过说了一遍,还说,他想这是报应,因为他曾在别人的花园中偷过一个苹果吃。没想到国王的脸上却露出了最开心的笑容,他把阿土抱了起来,高声说:“孩子,我找的就是你!”

“为什么是这样?”大家不解地问国王。

国王说:“我发下的花种全部是煮过的,根本就不可能发芽开花。”

捧着鲜花的孩子们都低下了头。

现代社会里,为了利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弄虚作假,然而这个习惯只会毁了他们,对他们不会有任何助益,最终他们也只能像那些捧着鲜花的孩子一样,由于弄虚作假而受到嘲弄。拉蒂姆主教在谈到一个刀具商卖给他一把不值一便士的刀,却勒索他两便士时,说:“这个无赖骗走的不是我的钱,而是他自己的良心。”

正直诚实的习惯,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一定会赢得别人的认同。

王述成名较晚,当时人们都说他是傻子。丞相王导因为他是东海内史王承的儿子,就征召他做属官。大家经常聚集在一起谈天。王导每次讲话,许多人都争着赞美他。坐在下席的王述说:“丞相又不是尧舜,怎么能什么都对呢?”对此王导非常赞赏。

宋朝丞相张知白向朝廷推荐年轻的晏殊。朝廷召晏殊来到宫殿,正逢真宗皇帝御试进士,就命令晏殊参加考试。晏殊见到试题后说:“这首赋我在10天前已作过,请皇上另出别的试题。”他的诚实博得了真宗的喜爱。之后,晏殊担任了官职。有一天,太子东宫缺官,内廷批示授晏殊担任。主事官不知道是何原因,第二天皇上对他说:“近来听说馆阁里的臣僚,没有一个不宴乐玩赏的,只有晏殊与其兄弟埋头读书,如此谨慎持重,正可以担任东宫官。”晏殊接受了任命,皇上又当面向他说明任命他的原因。晏殊听了后,说:“臣下不是不喜欢宴乐和游玩,只不过是因为贫穷玩不起啊。臣下如有钱,也想去玩的。”皇上对他的诚实备加赞赏。宋仁宗时,晏殊做了宰相。

生活中,诚实有时被看成是呆板木讷的代名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喜欢同诚实的人打交道、做朋友。所以,需要别人诚实地对待自己,自己先要以诚实对待别人。

正直诚实的习惯是幸福的源泉,一个诚实的人只要是勇往直前地走自己的路,成功就一定会到来,所有属于他的最高的奖赏也迟早都会得到。

远离虚荣卖弄的做人习惯

赵昆相当聪颖、活泼,常常获得长辈们的夸奖,她也一直以自己为荣,但儿时的赵昆就养成了虚荣、好卖弄的习惯。

只要有机会,她就会争抢着去炫耀、去卖弄。

直到有一次,当她听录音时,突然听到其中一个尖锐而突出的声音,简直像在狼嚎。听了几遍后她才发现,那是自己的声音!赵昆开始反思自己,她想:“从小到大,我一直没有挣脱过对虚荣的追逐,当别人夸奖自己时,自己就沾沾自喜,可是什么时候曾站下来审视一下自己呢?”

她终于明白了,一切的不快乐、不满足,皆因自己的虚荣而起。一个人能摒弃虚荣心,就是拥有平常心的开始。直至赵昆成了名副其实的名人,她始终也没有忘记这句话。她说:“正是这句话,让我为自己的心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生活中的自我太多,有机会就迫不及待地想跳出来,其实都是卖弄。

如果赵昆没有停下来认真地审视自己,而是被虚荣的习惯牢牢地束缚的话,那么她也许就会一点点堕落,最后成为“仲永”式的人物。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个人一旦被虚荣的习惯控制住,他就会不思进取,并最终自毁前途,所以我们一定要摒弃虚荣的习惯。

虚荣有很多表现:有的人喜欢卖弄自己的学识,好为人师;有的人喜欢追赶流行,炫耀自己,希望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焦点……无论哪一种表现,它们都只能引起别人的厌恶。

李某是某公司的业务骨干,每个人都知道李某人不错,不藏私,愿意帮助别人,然而大家还是讨厌他,因为他总喜欢标榜自己,卖弄自己。比如小赵犯了个小错误,李某会帮他解决问题,然而过程中李某也会不断强调小赵犯的错误不可原谅,并乘机卖弄自己的本事,还要一再地教训小赵,结果小赵不但不领他的情,反而更加讨厌他。

不要利用别人的错误来卖弄自己,你应该以朋友的身份而不是导师的姿态出现。如果总是标榜自己,总是要对他人摆出一副导师的派头来,那就未免过分了。更有甚者,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为师之道”,常常会寻找他人的“失误”,并且利用他人的“失误”来表现自己的“师道”,拿他人的失误做文章,甚至不惜夸大这种失误的成分或后果,这就难免有些哗众取宠了。因而应该明白,你的那些自得的为师之道,也许会成为他人嘲笑的话柄,也许会成为他人讨厌你的原因。如果不加收敛,将会导致你从此越来越孤单,人们对你的话会不屑一顾,即使你在某些方面真的比他们懂得多,他们也会对你的批评不屑一顾,因为在他们的心理上,已经对你产生了反感。

所以你要警惕了,“师”并不是轻易就可以当得上的,如果你是一个智者,最好还是少称师为好。如果你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人们不仅不会讨厌你,而且还会亲近你。可是如果你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老师,以一副老师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那么你最终有可能成为一个孤家寡人。

还有一些人以追求时尚的方式来炫耀自己,虚荣的习惯驱使他们盲目追逐流行,生怕别人笑自己落伍。

朱小姐在一家大公司上班,月收入5000元,是个人人羡慕的白领丽人,然而她的生活却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美好。朱小姐承认自己是个爱慕虚荣的女孩,她的大部分工资都被她用来买名牌服饰,精美首饰,因此她只能租最旧的公寓,一个月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要吃泡面,她是外表光鲜、内里苦呀!而且尽管她面容姣好,周围的男士众多,但却没人愿意追求她,这让已经27岁的她更加难过。一个男同事一语道破了众男士的顾虑:“她的一个皮包就要我半个月的工资,这么‘贵气’的女人谁敢要啊!”朱小姐却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她仍旧过着虚荣的生活,当然还是不会有人来追求她。

社会上,很多人都有虚荣的习惯,他们盲目地追逐流行,花钱如流水一般,结果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精力和金钱。

喜欢时髦、爱慕虚荣的人,不仅知道“现在流行什么”,更热衷于“未来的时尚”,这类人是罕有钱财的。其实,虚荣心重的人,所欲求的东西,莫过于名不符实的荣誉,所畏惧的东西,莫过于突如其来的羞辱。

虚荣习惯最大的后遗症是促使一个人失去免于恐惧、免于匮乏的自由。因为害怕羞辱,所以不定时地活在恐惧中;常感匮乏,所以经常没有安全感,不满足;而虚荣心强的人,与其说是为了脱颖而出,鹤立鸡群,不如说是自以为出类拔萃,所以不惜玩弄欺骗、诡诈的手段,使虚荣心得到最大的满足。

虚荣心是一股强烈的欲望,欲望是不会有满足的一天。虚荣心所引起的后遗症,几乎都是围绕在其周遭的恶行及不当的手段,所以严格说来,每个人的虚荣心应该都是和他的愚蠢等高的。

真正的成功,是不会因某些成就而沾沾自喜的;若为所成就的人和事物感到骄傲,也应该是心存感恩、健康的骄傲,而非不当得而得的“虚荣”!

虚荣心就像一个色彩斑斓的肥皂泡,它随时都会破灭,把站在它上面的人抛下深渊。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虚荣的习惯,它就会让你只看到眼前,失去真实的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

过度的完美主义是一种无情的自负

有个漂亮的女孩有一副动听的歌喉,窈窕的身材,但她却长着一口暴牙,这使她苦恼极了。她怨恨自己的不完美,她觉得自己一切都应当是完美无瑕的。有一次,她去参加歌唱比赛。上了台以后,她只顾掩饰难看的牙齿,这让评委和观众觉得好笑极了。结果她失败了,就在她沮丧地想离开赛场时,有位评委到后台找到了她,认真地告诉她说:“你的音乐潜质极佳,你肯定会成功的,但必须忘掉你的牙齿。”在“伯乐”的帮助下,女孩慢慢走出了暴牙的阴影。后来在一次全国性大赛中,女孩以极富个性化的表演和歌唱倾倒了观众和评委,脱颖而出。她就是卡丝·黛莉,美国的一位著名歌唱家。她的暴牙同她的名字一样有名,歌迷还称她的牙很漂亮。

如果黛莉始终坚持自己对完美主义的要求,她就永远也无法自信地站在舞台上,从从容容地面对他人和人生,更无法取得成功。生活中,很多人也和早期的黛莉一样,习惯用完美主义来要求自己。这种习惯导致他们固执、刻板、不灵活,他们给自己或他人设定了一个很高的标准,非要达到不可,结果他们常常感到挫折、痛苦,他们的人生通常都是不如意的。

我们中的许多人有追求完美的习惯,什么都要十全十美,做人一定要好上加好。

其实,在人世间,人们是注定要与“缺陷”相伴而与“完美”相去甚远的。追求完美的习性使许多人做事比较小心谨慎,生怕出错,因此,必然导致其保守、胆小等性格特征的形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长得一表人才,举止得体,说话有分寸,但你和他在一起就是觉得没意思,连聊天都没丝毫兴致。这些人往往是从小接受了不出“格”的规范训练,身上所有不整齐的“枝杈”都给修剪掉了,于是便失去了个性独具的风采和神韵,变得干巴、枯燥,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客观地说,有些大人物性格上也存在着“缺陷美”,即在实际生活中,那些性格有“缺陷”的人反而显得更具有内在的魅力,也更具有吸引力。

不仅人自身是不完美的,我们生活的世界也是布满缺憾的。比如:有一种风景,你总想看,它却在你即将聚焦的时候巧妙地隐退;有一种风景,你已经厌倦,它却如影随形地跟着你;世界很大,你想见的人杳如黄鹤;世界很小,你不想看见的人却频频进入你的视线;有一种情,你爱得真、爱得纯,爱得你忘了自己,而他(她)却视如垃圾,如果能够倒过来多好,可以不让自己再忍受痛苦。世上有许多事,倒过来是圆满,顺理成章却变成了遗憾。然而,世上的许多事情正在顺理成章地进行着,我们没办法将它倒过来。

某著名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就是这样的人,虽然他们公司的销售还不错,但离他的高标准有些差距,他不能忍受,竟然跳楼自杀了。有位软件设计工程师在编程序时要求自己像写古诗一样把字节写得都一样长,结果他日日夜夜地苦思冥想,工作效率和成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