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金星离火星有多远
14825100000054

第54章 大肠杆菌细胞的平均长度

大肠埃希氏菌通常称为大肠杆菌,是埃尔利希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们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被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人们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是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分为5类: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和肠黏附性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中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平均长度是2μm。1500个杆菌头尾相接,只有一粒芝麻那么长。它们的宽是0.5μm,60~80个杆菌肩排列只有一根头发那么粗。至于杆菌的体重则更小,每毫克有10亿~100亿个,像一粒苋菜籽的重量,竟可包含与目前地球上人口总数相等的44亿个杆菌。它们的这些特点特别有利于它们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也意味着这些微生物必然有着一个巨大的营养吸收、代谢废物排泄和环境信息接受面。这一特点也是微生物与一切大型生物相区别的关键所在。微生物的其他很多属性都和这一特点密切相关。

大肠杆菌周身都有鞭毛,能运动,无芽孢。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其代谢活动能抑制肠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维生素K,以及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几乎占粪便干重的1/3.兼性厌氧菌。在环境卫生不良的情况下,常随粪便散布在周围环境中。若在水和食品中检出此菌,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从而可能有肠道病原菌的存在。因此,大肠菌群数常作为饮水、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之一。大肠杆菌的抗原成分复杂,可分为菌体抗原、鞭毛抗原和表面抗原,后者有抗机体吞噬和抗补体的能力。根据菌体抗原的不同,可将大肠杆菌分为150多型,其中有16个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泻和成人肋膜炎。

大肠杆菌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的宿主,遗传背景清楚,技术操作简单,培养条件简单,大规模发酵经济,备受遗传工程专家的重视。目前它是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表达体系,常被作为高效表达的首选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