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自己动手搞发明
14826700000014

第14章 爱心发明

现代的学生勇于发明创造。“多功能捣蛋机”可轻易将蛋黄和蛋清分离;“简易快速播种器”不仅将农民从手抓种子一粒粒播种中解放出来,而且速度是手工播种的七八倍;“防雨淋自动收衣装置器”可轻松解决家庭主妇的后顾之忧……谁能想到,这些在第17届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的发明创造,竟出自一群中小学生之手。

海南省定安一小六年级小学生王星焘就是获奖学生中的一位。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活泼淘气又“有心”——遇到觉得新奇的东西,他非要弄懂不可。好奇加上“有心”,为王星焘发明创造做了很好的铺垫。有一次他放学回家在路上玩耍时,看到泥水工建房子时要测水平,用一条小胶管灌进水,当作U型连通管,以胶管两端的水面画点定水平。胶管小灌水难,且会漏水,要不停地灌水。他想,要是有一种东西既能科学地测水平又能轻松地操作那该多好。在指导老师吴宏锋的点拨和指导下,王星焘设计出了“快速测平仪。”

去年,海南省首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获得者李戎也是定安一小六年级小学生。李戎在家是独生子,“放假回老家玩,常看见农民在地里种豆时用手抓着种子,弯着腰一粒一粒地播种,速度慢而且很累人。”李戎曾到地里帮爷爷奶奶种豆,不一会儿就感到腰酸背痛。他决心为种地的农民发明一种简易快速播种器。他应用杠杆原理,用凸轮、连杆和弹簧巧妙结合,后连杆上设置多个播种杆同时播种,达到快速播种的目的,且这种“简易快速播种器”轻便,耗材成本低,容易制造。

他们的指导老师吴宏锋曾说过,发明创造并不只是大人们的“专利”,即使是知识还不完备、还不系统的小学生们,只要“有心”,就会找到“金点子”发明出一个个新奇而实用的东西。

许多人都对能够进行发明创造的孩子们有如此大的能耐感到惊奇不已。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科学教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的海口景山学校特级教师张一揭开了谜底——这些科技发明与创造都来源于孩子们平时的细心观察与思考。

张一老师认为,只要学生去做了,对于发明创造的结果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些科技创新课题实施的过程当中,使学生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煅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初步了解了“做学问”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做科技创新课题并没有失败的,科技创新课题的发现也不是什么难事。即使课题暂时没有创造出什么结果,但至少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慧眼,这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收获!

“下一个‘爱迪生’什么时候出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发明创造中培养了一种对科学的兴趣以及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张老师这样认为。

在青少年发明创造的创意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尽量选择一些人性化的设计,力求对日常生活有所帮助。在这一点上,所有的发明创造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

为了减轻养殖业户的辛劳,海南省儋州市第二中学的学生发明创造的“自动投放饲料机器人”,有效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

海南省昌江县是芒果之乡,芒果是昌江的支柱产业,由于芒果花期遇低温阴雨,造成芒果花穗变褐,有花无果,导致减产。为了探讨芒果能否复花的课题,少先队昌江一小科技大队的小学生们进行芒果复花试验,获得丰产,为果农在低温阴雨天气情况下增收提供了有力依据。

“浴室提醒装置”方便了家里人的洗浴,让老人们更加安全。“入室防盗器”、“智能抽水控制系统”等发明创造,都能从发明的项目名称上看出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