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自己动手搞发明
14826700000013

第13章 16岁的“创造之星”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初三(1)班的男生卓越摘取了“十杰”中的“创造星”荣誉称号。虽然他才16岁,但他设计的电脑软件已有30多个,并作为主力队员两次代表广西中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我的偶像是比尔·盖茨!”作为小发明家的他总是这么表示。

儿时爱拆玩具

“他呀,小时候的玩具没一件是完好的!”卓越的妈妈说,儿子从小好动,赛车等玩具到他手里一会儿准被拆得七零八落。重新组装这些碎“胳膊”碎“腿”,成了卓越孩童时代最大的乐趣,也渐渐培养了他爱钻研的好习惯。长大的卓越是家里的“小维修师”,坏了的电风扇、录音机,他摆弄几下就好了,他帮同学修好的电子表,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就发明了不会摔坏的防震笔——秘密是在笔管里加一截弹簧,利用物理原理增加笔掉到地上时的缓冲力。

说起儿子与电脑的结缘,卓母至今有些“遗憾”:为让儿子多长见识,身为教师的她给卓越办了一本市图书馆的借书证,没想到卓越偏偏迷上了图书馆的电脑室,每次泡在里面久不出来,反倒书没借几本。为圆儿子的心愿,1999年,父母咬咬牙花掉8000元积蓄,买回一台电脑。五年来,这台电脑已被卓越“玩”坏了两个主板、两个软驱,但仍运转至今。

三元钱卖掉软件

跟许多孩子不一样,卓越着迷电脑不是玩游戏,而是编程序。那些看似单调枯燥的字符,在卓越眼中却变得生动多彩。除了上课请教老师外,卓越还常常上网求助“高手”,并因此跟清华大学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成了好友。另外,卓越攒的零花钱绝大部分都花在了买电脑书上,逛星湖路的电脑城是他闲暇最大的爱好。看见儿子在电脑前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担心影响学习的卓母忍不住几次拔掉电源线。可卓越总能以名列前茅的好成绩说服妈妈。

卓越津津有味地说起他的第一次编程发明——小学五年级时做出了一个名叫“杀毒专家”的游戏软件,即设计几个代表病毒的简易图标在游戏中奔跑,以玩家“吃”掉病毒的数量分输赢。这个新鲜的游戏软件引来周围同学一阵好奇,小伙伴们当时放学后都跑到卓越家,迫不及待地分享他的发明乐趣。后来,一个小朋友还“开价”3元钱,把这个游戏软件买回了家。

卓越发明的电脑软件很具生活化。上初二时,担任班干部的卓越发现,每逢班级或学校开文艺晚会,统计节目评分就成了令人头疼的事情——一张张记分的纸片加来减去。于是,他想到了设计一个自动评分的电脑程序。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他成功编写出电脑软件“评分专家”,只要按照程序提示,输入评委人数和评分分数,这个软件就能自行运算节目平均分,并能按具体要求,自动去掉若干个最低分或最高分。这项新颖实用的发明,获得了2002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

特别是在卓越家的电脑上,还有他为帮助妈妈做家务发明的一个电子助手“大眼蛙”。卓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一次,妈妈叫他热骨头汤,因为不记得时间,整锅汤被烧得糊味满屋才反应过来。现在,他设计的电子助手具备闹钟等多项功能,可以定时发音并跳出屏幕对话框提醒他,这样他就可以安心边玩电脑边做家务了。

16岁的卓越已编写了30多个软件,在2003年的全国电脑机器人竞赛中,他作为主力队员代表广西中学生参赛,获得了个人常规项目三等奖。卓越是比尔·盖茨的忠实崇拜者,光是介绍比尔·盖茨的书就收藏了厚厚三大本,而且,他用的英文名全用“比尔”开头。卓越说,他长远的愿望是开家电脑公司,做一名响当当的IT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