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自己动手搞发明
14826700000018

第18章 关心环境卫生的蒋天羽

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女学生,格外关心上海的苏州河,花了许多心血,创造发明了“苏州河上会吃垃圾的机器鱼”。还于去年申请了专利,并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她就是杨浦区控江二村小学五(1)班的蒋天羽。

当她和爸爸去欣赏黄浦江美景,看到顺水漂来的垃圾时,心里愤愤然,不由得为那些不文明的人感到愧疚。为让河水更清洁,于是,她设想创造一条会吃垃圾的机器鱼。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老师,并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画出了设计图。蒋天羽的机器鱼需要用电力来推动,在爸爸的建议下,她采用了太阳能,但万一哪天没有太阳怎么办?这个问题让她伤透了脑筋,但她并不服输,从课外书中翻阅资料,孜孜不倦地仔细阅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了储能问题,让自己的鱼“活”了起来。为进一步完善“鱼”的功能,使“鱼”更灵活,在胶水的问题上又遇到了困难,但她依然不服输!在制作过程中总结经验与教训,就这样不断地学习、请教、实践,一条漂亮的机器鱼终于做成了!这条“会吃垃圾的机器鱼”在“上海市少先队科学创意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这时有人建议用遥控会更好,于是蒋天羽说干就干,在一番努力后终于完成了对“鱼”的摇挖操作。此后蒋天羽的机器鱼又获得了一个一等奖,她自己也获得了宋庆龄奖学金和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的称号。

小小年纪的蒋天羽,不仅关心和爱护着身边的环境,还能为清理江河中的垃圾而想方设法搞发明。她那种敢想敢干,敢于创新的精神令我们佩服!她那种永不放弃,刻苦钻研,不服输的韧劲尤为可嘉,终于征服了发明创新过程中的一个个拦路虎。

蒋天羽的创新经历,有酸有甜、有苦有乐,她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作品,因为她心中有祖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希望祖国天更蓝,水更清。她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她那种永不服输、勇于实践的精神在整个创造过程中都体现出来了。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所以一切困难和问题都向她低头了,她的机器鱼才能够获得成功。

获奖之后,她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谨记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许嘉璐爷爷的话:“社会非常需要这样的发明,希望你们不断努力,有更多的创新发明。”这话不仅仅是对蒋天羽说的,也是对我们青少年说的。是啊,这是社会与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切切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像蒋天羽那样,关心身边事、天下事,从小培养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