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感恩懂得爱
14830100000001

第1章 学会感恩,众爱成城

用感恩营造一个爱的世界

如果我们时时能用一颗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很可爱、很富有!

现实中,常常有些人面对幸福的生活迷失了自己,总觉得自己付出的太多,获得的太少,甚至对生活充满怨恨。这是不对的。

人生的道路上,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甚至要遭遇失败和挫折。在危难时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躯把你擎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巅峰……最终,你战胜了苦难,达到了幸福的彼岸。对此,你难道不心存感激吗?

生活之中,值得我们感恩的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真的应当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一天清晨,在一个平凡而贫困的家庭里,早晨的阳光如利箭般穿透了薄薄的窗纱,射到了墙上。家里的小男孩早就醒了,但他没有作声——他不愿意惊醒疲倦的父母,因为他们还在沉沉地酣睡。

其实,他的父母也早就醒了,只不过他们不愿面对儿子那失望的眼睛。因为今天是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感恩节。可是,他们没有能力准备任何节日的礼品与膳食。

丈夫想:如果能放下脸皮,去当地慈善团体联系一下,或许能分到一只火鸡过节了。但他做不到这一点。唉,怎么办呢?

几个小时后,夫妻俩终于硬着头皮起床了。丈夫没有好心情,妻子当然也是唉声叹气的。生活太贫困了,他们又觉得去行乞很可怜,这个感恩节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就在一家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时,突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男孩跑到门边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高大的男子,他满脸笑容,手里提着齐全的节日膳食,火鸡、罐头,应有尽有,都是过节的必需品。一家人惊讶地看着他。那人说:“这些东西是一位知道你们有需要的人要我送来的,他希望你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关怀并深爱着你们。”

丈夫极力推辞这份礼物,但来人却说:“不要推辞了,我只不过是个送货的而已。”他面带微笑地将篮子挎在了小男孩的臂弯里,并轻轻地说:“祝你们感恩节快乐!”然后转身走了。

此时,小男孩的心里油然升起了一种无可名状的神奇感受。这件发生在他童年时的“小事”,后来竟然影响了他的一生,并注定使他成为了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人。

转眼他18岁了。他的收入仍然很微薄,但他坚持在感恩节那天买很多食物去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有一个感恩节到来了,扮成送货员的已经长大的男孩出现在了一户人家的门口。开门的是一位西班牙籍的妇女,她有6个孩子,然而丈夫却抛弃了他们。眼下,她和孩子们正在遭受着断炊之苦。

男孩说:“我是来送货的,女士。”之后,他拿出了丰盛的节日大餐和礼物。女人惊呆了,立在那里一动不动,而她身后的孩子们则顿时爆发出了欢快的喊声……

女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用蹩脚的英语感动地说:“哦,你一定是上帝派来的……”年轻人腼腆地说:“不,我只是个送货的,是一位朋友要我送来这些东西的。他让我告诉你们,希望你们一家人都过个快乐的感恩节。也希望你们知道,有人在默默地爱着你们。今后你们若是有能力,就请同样将这样的礼物转送给其他需要的人。”

回想自己年少时的种种经历,没想到它们竟成自己走向坦途的导引,指引他用一生的时间去帮助别人。童年时的那个送货人,深刻地改变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觉得,传播爱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几年后,这个年轻人终于成为美国总统的特别顾问。他就是全球著名的心理励志专家、成功学权威——安东尼·罗宾。

人生就如同一个容器,当这个容器被注满水时,它就会流淌。也许你会说,可惜我的容器从来没人来注入一点水。没错,罗宾有幸在童年时亲身感受到了那种神奇的力量,他由此具有了完备的人格,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幸运,遇到过那个“敲门的男子”。

但是,难道我们生命中就真的没有可以感恩的人吗?比如给你生命的那两个重要的人,难道不值得你去感恩吗?那个曾和你产生美丽爱情的人不值得你去感恩吗?那个与你歇手走完人生的人不值得你去感恩吗?那些在你有困难时帮助你的朋友,难道也不值得你去感恩吗?世上有太多太多的人,他们对你付出,远比“敲门的男子”多得多,你难道不能感受到吗?

感恩,有时候就像一场永远也不会间断的接力赛。接棒的人是幸福的,而递棒的人更是乐在其中。一种行为,多人受益!唯有每个人都愿意成为递棒的下一个人,那么每个人都能成为心中充满爱的人,这个世界也将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满怀感恩地活着

感谢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美好,值得我们感恩地活着。

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获得过别人的帮助,接受过他人的恩惠。可是,我们是否用心记住了这些,并因此多了一分感恩之情呢?其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怀着一颗感恩之心面对生活,那么即使处于最困厄的环境里,我们也能看到沙漠中的绿洲,从而怀着更美好的希望去面对未来。感恩之心,也是一粒美好的种子,如果我们不仅懂得收藏,还懂得适时播种,那么就能给他人带来爱和快乐,并因此挽救他们或是改变他们的情感世界。

一天,修道院的大门被叫开了,看门人巴拉甘惊喜地看到,旁边果园的一个果农为他送来了一大串晶莹剔透的葡萄。

果农对他说:“兄弟,我送给你这串葡萄,感谢你在我每次来修道院时对我的关照。”看门人对如此情意浓厚的礼物表示非常感谢,并表示,修道院的人会很高兴享用这串葡萄的。果农满意地离开修道院。

看门人把葡萄洗净,得意地望着它。忽然,他想起修道院里的一个病人最近生病了,什么也不想吃,就决定把这串看起来非常葡萄的葡萄送给他,让他开开胃:“他多么需要营养啊!”

于是,看门人就把这串葡萄送到虚弱的病人床前。病人睁开双眼惊喜地看着葡萄,看门人对他说:“马蒂亚斯,有人给我送来了这串葡萄,但是我知道你什么都不想吃,也许它能给你带来食欲。”马蒂亚斯从心里感激他,对他说,他将永远记住他,就是有一天死了,也会在天堂里感谢他。

看门人拿来一个大盘子,把葡萄放在上面,让病人享用。然后,他又回去继续工作了。病人拿起葡萄,又想起应该把它送给对自己倾注了大量心血,整日整夜照顾自己的护士,以慰藉自己的灵魂。

病人喊来护土,护士以为病人出了什么问题,迅速赶到他的床前。但是病人对护士说:“埃斯特万,看门人惦记着我的病,给了送来了这串葡萄,让我品尝。但是我什么都没有吃,现在我吃了它可能伤胃,我想还是送给你吃吧,你对我一直很不错。”护士坚持让病人吃,但是越坚持,病人越是拒绝。护士不得已只好把葡萄带走了,并感谢病人送给他如此诱人的礼物。护士边走边想,这串葡萄应该送给兢兢业业为大家服务的厨师。于是,护士来到厨房,找到了厨师埃纳文图拉,对他说:“你的心像这串美丽的葡萄一样高尚,那么这串美丽的葡萄就送给你吧。”厨师谢绝了护士的好意,最后还是把葡萄送给了为大家操劳的修道院院长。

就这样,这串葡萄在整个修道院里传来传去,最后又重新回到了看门人手中。看门人惊奇得不知所措,他觉得不能再让葡萄兜圈子了。于是他不再迟疑,开始吃起葡萄来,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甜美的葡萄。

其实,人们传递岂只是一串甜美的葡萄呢?应该更是一颗感恩的心,一串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呵护与关爱吧!有了这份关爱与感恩之心,不论风雨,也不论干戈,你都会从中收获到快乐、感动与不可战胜的勇气!也正因为有了这份爱与感恩之心,我们的社会才显得更有温情。

好人终有好报,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试着做个懂得感恩之人吧,用感恩的目光去寻找你生活中的温情,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你会发现原来世界是这样美好。记住:热爱周围的人,周围的人才更会更加热爱你!

懂得感恩,众爱成城

来自绝望之中的帮助,更值得我们感恩吧?

2007年5月12日14点28分,我国四川汶川等地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灾难突至,时艰共对。地震震撼了大半个四川,也牵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同时也深深牵动着曾经历过同样灾难的张祥青。

张祥青是土生土长的唐山丰南人,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8岁的张祥青和家人就住在唐山丰南区胥各庄。家里兄弟姐妹6人,他排行最小。地震发生时,张祥青的母亲紧紧地将他搂在怀中,掩于身下。也正因为如此,张祥青幸运地活了下来,但他的母亲和父亲,却永远离开了几个年幼的孩子。

经历了多年困苦的生活和艰难的创业后,张祥青组建了天津荣钢集团。虽然企业做大了,但张祥青从来没有忘记昔日的苦难,更没有忘记社会的关爱。他曾说,“感恩的最好方式就是回报社会。”多年来,张祥青先后为家乡胥各庄养老院捐款20多万元,为丰南治理煤河捐出200多万元,他还倡导成立了丰南慈善协会,被网民选为“中国最具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家”。2008年年初,中国南方遭受雨雪冰冻灾害时,他又捐赠了300多万元。

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时,张祥青正在深圳出差。得知消息后,他马上与在上海出差的总经理张荣华及在天津的董事们召开了一个“电话董事会”。张祥青在电话里说:“我们荣程人大多来自唐山,经历过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接受过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现在四川地震灾区正需要帮助,为灾区捐款,我们义不容辞!”于是董事会决定,尽最大力量向地震灾区捐款。5月13日上午9时,荣钢集团就将1000万元善款送到了天津市红十字会。5月18日的“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现场,张祥青再次决定向灾区追加捐助7000万元,使其捐款总额达到了1亿元,从而被公众亲切地称为“亿元感恩的唐山地震孤儿”。

其实,让我们感动的并非他捐了1亿元,而是他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满怀感恩,懂得报恩,不仅帮助了遭遇灾难的人们,也鼓舞着那些遭遇灾难的人们坚强、勇敢、乐观、积极,从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突如其来的地震也让我们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国更多的需要感恩的人。在短短的几天之内,不仅全国各地的人们都纷纷捐款捐物,给予帮助,许多外国的政府和领导人,政党、社会团体及领导人,地区和国际组织等,或致函中国领导人,或发表声明,都对中国四川发生的地震表示深切同情,对地震遇难者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全力支持中国政府和人民开展的救灾努力。

许多国家的媒体对中国发生的地震也进行了滚动式的报道,这也让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都能及时了解到中国灾区民众的不幸遭遇。不同肤色的人们,都在关注着一个共同的灾难,关注着震区传出的每一点信息,关注着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危。无数远隔重洋的友人们,也通过各种方式发来令人慰藉的消息,铺天盖地的祈愿帖子,传递着珍贵的情谊,传递着浓浓的爱意……更令我们感动的是,许多国家政府还慷慨解囊,捐款捐物。那一顶顶帐篷、一条条棉被、一箱箱药品、一副副担架,无一不让中国人民满怀感激!

2008年8月9日,胡锦涛主席在宴请出席北京奥运会五大洲贵宾的宴会上,发表的祝酒词中有这么一句。他说:“借此机会,我对国际社会为中国抗击汶川特大地震提供的真诚支持和宝贵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世界各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一句“永远铭记”,向世界传达了中国人民的感恩情怀。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地震或其他灾害的警钟或许还会在地球村敲响,但不论这些灾难发生在哪个城市,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相信懂得感恩之人也必将会以一个感恩之心,尽己所能地帮助需要那些帮助的人们。

有了关爱,不论是雨雪冰冻、洪涝干旱,还是飓风沙暴、地震海啸,人类都能从容地面对。因为我们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为我们绝境中不孤独感恩,为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勇敢的人感恩,为我们所获得的无数帮助而感恩,也为这个世界不仅仅只有我们一个人存在而感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