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感恩懂得爱
14830100000002

第2章 双亲的爱,那份默默的付出

母爱的分量重如山

句句谎言,浓浓真爱。

小时候,男孩的家里很穷,经常吃不饱,于是母亲就将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饿!”

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经常用周日休息的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给孩子补钙。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津津有味地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舔骨头上的肉渍。孩子心疼,就把自己碗中的鱼肉夹给母亲吃。母亲不吃,又将鱼肉夹回孩子的碗里。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

上初中了,为了缴纳孩子的学费,当缝纫工的母亲就去居委会领些火柴盒拿回家,晚上糊好,挣点钱给孩子交学费。有个冬天,男孩半夜醒来,看到母亲还躬着身体在油灯下糊火柴盒,就对母亲说:“睡吧,明早您还要上班呢。”母亲笑笑说:“孩子,快睡吧,我不困!”

高考那年,母亲请了假天天站在考场门口为参加高考的孩子助阵。时逢盛夏,烈日当头,母亲固执地在烈日下站了几个小时。考试终于结束了,母亲赢上去,递给男孩一杯用罐头瓶沏好的浓茶,叮嘱男孩喝了。茶浓,爱更浓。望着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满头的汗珠,男孩将手里的罐头瓶递了过去,让母亲喝。母亲说:“孩子,你喝吧,我不渴!”

男孩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下了岗的母亲就在附近的农贸市场摆个小摊维持生活。身在外地的孩子知道后,就常常寄钱回来补贴母亲。母亲坚决不要,并将钱退回来。母亲说:“孩子,你用吧,我不缺钱!”

男孩留校任教两年,后来又考取了美国一所知名大学的博士生,毕业后留在了美国的一家科研机构工作,待遇相当丰厚。男孩想将母亲也接到国外享享福,却被母亲拒绝了。母亲说:“孩子,我不习惯!”

晚年,母亲患了重病,住进了医院,远在大洋彼岸的男孩乘飞机赶回来时,术后的母亲已是奄奄一息。望着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母亲,男孩悲痛欲绝,潸然泪下。母亲却说:“孩子,别哭,我不疼。”

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爱的伟大内涵,在母亲一次次美丽的谎言之中体现,不由让人泪流满面。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母亲将自己所有能给的一切都给了儿子,可儿子仍然站在面前不走。母亲问:儿啊,你还要什么?儿子说:娘啊,我想要你的心。母亲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心交给了儿子,儿子蹦跳着走了出去,不小心摔了一跤,母亲的心也重重地摔到了地上。这时,母亲的心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儿啊,摔疼了没有?

想想我们的母亲,每一天,是谁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每顿饭,是谁早早做好,却草草入口?每件事,是谁操心最多,却从不计较?我们像习惯了吃饭、穿衣一样,早已习惯了母亲的操劳、照顾、呵护,甚至习惯了她的忧虑和悲伤!以至于母亲脸上的皱纹何时出现,两鬓的白发是何时增添都不曾留意!更别说向母亲深情地说声“谢谢”了!

沉甸甸的母爱啊,有谁能掂量出她的分量,又有谁懂得真正报答?

感恩父母的无私付出

世界上,没有比母爱更高的峰,没有比母爱更深的海。

也许父母不能给我们金钱、地位、名誉、豪宅,或者美丽的容颜,但是,他们却给了我们世界上什么也无法替代的最最重要的东西——生命!

因为有了生命,我们才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享受阳光、雨露,呼吸空气,尽情放歌,自由奔跑,追逐缤纷的梦想,充盈丰富的情感。

直到父母两鬓斑白时,尽管我们已经为人父、为人母,但是我们的父母依然会清晰地记得我们脸上绽放的第一次微笑,记得我们蹒跚走出的第一步,记得我们喊出的第一个字,记得我们人生路上的点点滴滴的。面对父母无私的爱,作为儿女,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对父母感恩戴德?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在女子体操全能决赛赛场上,代表德国出场的运动员是一位33岁的老将,她叫奥克萨娜·丘索维金娜。站在起跑点前的他,是一张比周围选手都显苍老的容颜。在她的脸上,是一道道岁月的痕迹,这让她在这群花季少女的簇拥里显得如此突兀。在这次比赛中,丘索维金娜最终只获得了第9名,但是成绩已经不再重要。支持她一直走到现在的,只是一个单纯而坚定的信念——为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

1975年6月19日,丘索维金娜出生于乌兹别克斯坦,7岁开始参加体操训练。1991年,她第一次代表独联体参加世界体操锦标赛,并获得了自由体操项目的金牌,其独创动作“直体后空翻两周加转360度”获得了国际体联命名。1992年,她代表独联体参加了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得了女团冠军。1996年,丘索维金娜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然后成功退出,组建了家庭,3年后儿子阿里什出生了。一家三口的生活,看起来如此平静而快乐。然而造物弄人,2002年,这个幸福的家庭遭遇了晴天霹雳——在一次突然的呕血之后,阿里什被确诊患上了白血病。

治疗白血病的费用非常昂贵,这让并不富裕的丘索维金娜和丈夫陷入了困境。他们卖掉了房子和汽车,但高昂的医疗费依然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无奈之下,丘索维金娜坚强地选择复出参赛,通过获取奖金来挽救孩子。2002年釜山亚运会上,丘索维金娜以27岁的高龄复出参赛,并一举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的金牌,震惊世界。

釜山亚运会上的成功,为丘索维金娜迎来了生命中的另一个转机——德国体育部门邀请她加入。由于德国科隆医院的白血病化疗很有效果,丘索维金娜举家来到了德国。

到德国之后,丘索维金娜依旧日以继夜地努力训练。训练是为了参赛,参赛是为了赚取奖金。只要有参赛机会,丘索维金娜总会把四个项目全都报上。当其他小选手在场上专攻单项时,这位妈妈级的运动员却不得不逼自己向全能型发展。不敢病,不敢伤,不敢退,在2002年至2005年的3年间,丘索维金娜时刻都记着这三点。凭着坚强的毅力,她最终挺了过来。在2008年的体操欧锦赛跳马项目上,这位年龄33岁的老运动员为德国拿到了23年来的首枚金牌。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丘索维金娜代表德国参加的第一届奥运会,也是她本人所参加的第五届奥运会。如今的丘索维金娜,早已没有了6年前初来乍到时的恐惧和焦急,而多了几分从容和淡定。因为这位母亲,终于从病魔手中救回了自己的孩子。丘索维金娜说,从3年前开始,阿里什的病情就逐渐稳定了,现在除了定期的血检外,已经很少再上医院了。放下心头大石的丘索维金娜一家也终于开始了新的生活。

丘索维金娜可谓当今女子体操界的一个奇迹,她以罕见的高龄仍然活跃在体操赛场上,并在跳马项目上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她之所以复出并持续参赛至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患有白血病的儿子挣医疗费用。她不仅是一名伟大的体操运动员,更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在人类的世界里,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都是无私的,永远都想把最美好的一切留给孩子。可是,从“代沟”这个词开始,很多孩子都梦想着自己能快快长大,离开父母,有多远走多远。

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是最大的负担,所以要去寻找无限的自由。可是后来,自由是寻找到了,心却陡然地苍老起来,开始渴望一种熟悉而安全的关爱,那是父母的爱。可常常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了。

为什么不从现在就开始对父母心怀感恩呢?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时刻记住回报父母,关怀父母,就像小时候被他们关爱一样。不要等到圆满地成家立业后才想起他们,这只会留下大半辈子的愧疚和悔恨。

父母从不奢望我们有多少财富能拿来享用,也不奢望我们有多好的爱人孩子来孝顺他们,只希望我们能够快乐,能够常常陪在他们身边,有耐心地听听他们的唠叨和责怪,能将自己的成就与他们分享,让他们觉得作为我们的父母很自豪,很骄傲。这些,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因为就算是在生与死的瞬间,我们的父母首先想到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孩子。

用行动感恩我们的双亲

父母为我们付出那么多,我们又何曾为父母做过什么?

央视曾经播出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盆水花四溅的洗脚水,用稚嫩的嗓音对妈妈说:“妈妈,洗脚。”许多人看了以后眼睛都是湿湿的。这正是我们中国优秀传统要向世人推崇和弘扬的,是一种以孝为先的孝道,也是一种感恩父母的具体行动。

一位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经过打拼终于步入成功人士的行列,有了公司有了地位。母亲节来临之际,他向花店订了一束花,并请他们送给远在故乡的母亲。

正当他要走进店门时,他发现有个小女孩坐在路上哭,他走到小女孩面前问她说:

“孩子,为什么坐在这里哭?”

“我想买一朵玫瑰花送给妈妈,可是我的钱不够。”孩子说。他听了感到心疼。

“这样啊……”于是他牵着小女孩的手走进花店,先订了要送给母亲的花束,然后给小女孩买了一朵玫瑰花。走出花店时他向小女孩提议,要开车送她回家。

“真的要送我回家吗?”

“当然啊!”

“那你送我去我妈妈那里好了。可是叔叔,我妈妈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

“早知道我就不载你啦。”他开玩笑地说。

他照小女孩说的一直开了过去,没想到走出市区大马路后,随着蜿蜒的山路前行,竟然来到了墓园。小女孩将花放在一座新坟旁边。原来,她为了给一个月前刚过世的母亲献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很远一段路。

他将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后再度折返花店。他取消了要寄给母亲的花束,而改买了一大束鲜花,直奔离这里有5小时车程的家乡,并亲自将花献给妈妈。那一刻,他看到母亲一生当中最为激动的情景。

有两个人,一直都视你为全部的生命与无价的宝贝,不美丽也不出众的你,竟然是他们眼中最灿烂的玫瑰。他们就是一直为你奉献着的双亲。所以,恐怕没有哪一个节日能像父亲节、母亲节这样获得我们深刻的心灵共鸣了,因为它指向的是一种超越任何时空、语言、肤色等等的普世情感,那就是对父母一种血脉相连的体贴情怀。

当我们为自己庆祝生日时,是否想到过用死亡般的痛苦诞生我们的母亲呢?是否想过用整个生命来保护我们的父亲呢?是否曾给孕育生命的父母道一声祝福或者送一束康乃馨呢?或许一声祝福一束鲜花代表不了什么,但是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世界上任何东西都美好,都难忘,都足以让他们热泪盈眶!正如孔子所言: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

无论是一束鲜花,还是一个电话,甚至是一个眼神,都是送给父母的最好礼物。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行动背后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升华与净化了的人类情感,是内心深处的精神皈依。依附其上的宽容、理解、尊重、爱等等品质对我们而言,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人性力量,从这点上来说,父母是美好事物的化身之一,我们感激父母,当然也应该懂得感激人世间一切值得感激的美好事物。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情,殊不知,最晶莹的真情就在我们身边——父母有声的语言、无声的行为教诲。这些可以让我们受用一辈子,然而往往当我们真正明白时,它可能已经永远地消失了。我们不希望经历这样的重演,所以,趁着老树虬髯的枝丫还郁郁葱葱时,我们赶快回家看看吧,去问问父母的近况,帮助父母收拾一下房间、洗洗衣服、做顿饭……

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到距父母还能清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所以,请及时用行动感恩我们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