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99%的中国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1483400000050

第50章 流传的传说 (2)

曾静案直到雍正十年(1732年)十月才告结束,其时吕留良已死,被“剉尸枭示”,诗文著作被禁毁,其长子吕葆中及门生严鸿达被开棺戮尸,其他被株连者上百人。曾静因为检举出了“幕后黑手”,所以不但没有被治罪,反而得到任用。雍正让曾静往湖南观风整俗史衙门听用,以赎本该万死之罪。同时,雍正就此案亲自主持刊印了《大义觉迷录》。书中对曾静的供词采取问答方式,由承审官员转述雍正的问话,曾静供答。全书试图用君臣“大义”来“觉悟”民众对清统治者的“迷惑”,达到天下之人趋向“自新”的目的。也就是说,该书中的这段话非但不能作为雍正篡位的证据,还起了辟谣的作用。

雍正既未篡位,那康熙最终为何选中雍正呢?这有其历史背景。

起初康熙选的太子是皇二子允礽,后允礽被两立两废。以允礽为首的太子党第一次被废后,以允祀为首的皇八子党夺嫡呼声最高,皇九子允禟、皇十四子允禵均是其党羽,朝中许多大臣也均表示支持八阿哥当太子。康熙认为这是结党营私,就拘禁了允祀。允禵、允禟身带毒药,愿与允祀同死,允禵还公开保奏允祀无罪,康熙大为震怒,拔刀欲杀允禵,被皇五子劝阻后,拿起板子要打,又被允禟跪地抱住,气得康熙打了他两个嘴巴。允礽后来又被立为太子,但因结党营私再次被康熙废除并囚禁。此后,直到康熙病故,康熙一直不设太子。后来康熙重用十四子允禵为抚远大将军西征,平定准噶尔叛乱,允禵战功显赫,原来的皇八子党转而支持允禵,允禵也认为自己有接班可能。在康熙在位最后四年里,越来越多的朝中大臣把允禵作为实际上的皇太子看待,康熙也不以为忤。

康熙临死前,允禵远在西北边疆,朝中诸皇子中,能与允禵匹敌的,只有同母胞兄四皇子胤禛及三皇兄允祉。允祉有文才,曾参与编纂我国第二部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也参与过祭祀及处理一些政事,但是他政治能力差,做皇帝并不合适,所以康熙不太可能选他当接班人。四子胤禛没有参加夺嫡派系,他自己的集团形成较晚,人数虽不多,但能量极大。由于他平时活动隐蔽,锋芒未露,康熙未曾觉察他结党营私,认为他是孝子。另外,康熙多次让他执行一些国家公务,胤禛都完成得很好,很得康熙的赏识。以当时的情况看,他最有可能当选。因为,允禵当时远在数千里之外,处于弥留之际的康熙随时都可能离世,如选择他,而允禵未能及时赶回,君位悬虚,众皇子虎视眈眈,必定发生内乱。所以康熙迅速召回在天坛斋宫的胤禛,同时召集七位皇子和国舅隆科多,宣布由皇四子胤禛即皇帝位,即雍正皇帝。(见《清圣祖实录》)

雍正登基后,确实如传言所说,对众兄弟大开杀戒。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允祀、允禟、允禵结党,势力很大,对其政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于是他暗令朝臣上奏弹劾。隆科多等人领会圣意,上疏陈述了允祀四十大罪,允禟二十八大罪,允禵十四大罪。雍正趁势下旨:“把允祀、允禟削去宗籍,改名为阿其那(满语“狗”)、塞思黑(满语“猪”)。”不久,允祀、允禟在张家口和宗人府几乎同时暴病身亡。雍正对自己的同母弟弟允禵宽容得多,先是将他禁锢于寿皇殿,后改禁圆明园旁的关帝庙内。雍正曾打算将其释放,并委以重用,但允禵始终不屈,不为所用。(见《清史稿诸王子传》)

雍正铲除政敌后,又迫令他的亲信年羹尧自杀,隆科多被“圈禁”,这决不是杀人灭口,而是因为他们结党擅权,罪恶太多。年羹尧狂妄自大,给内阁呈文时,不依规矩,竟然在封筒上用“右仰内阁”的文字。“右仰”原本是一句客套话,但是,年羹尧在正式公文上这样随意用词,显然不是客套,而是没把内阁放在眼里。接听圣旨时,年羹尧也不摆香案跪听。同时他还贪污受贿,可谓劣迹斑斑。隆科多则结党营私,还企图将允祀党人作为自己党羽,且目无法纪,包庇违法之人。两人死有余辜。

尽管雍正即位后实施了一系列“弑兄屠弟”、“兔死狗烹”的行动,但反对派依然存在,因此,关于他玩弄阴谋的传言仍然此起彼伏,从未中断。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夜,做了十三年皇帝的雍正驾崩于圆明园。由于史书没有记载雍正的死因,结果又引出了“雍正暴死之谜”,纷纷扰扰数百年。

前文提到雍正没有“子随父葬”,随前辈祖先埋在清东陵,而是另选清西陵,以致被诬为是心中有鬼。本节就来详细说说这件事。

清朝定都北京后,顺治皇帝把“万年吉地”定在北京以东的河北省遵化县昌瑞山麓,史称“清东陵”。

清东陵的地理环境确实不同凡响,北有昌瑞山,南有金星山,中有影壁山,东有鹰飞倒仰山,西有黄花山,群山环抱,似四方来朝。东西两条大河似两条玉带环绕夹流,更使此地雍容不迫。据说当年顺治皇帝到这一带打猎,被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从此昌瑞山下便有了规模浩大、气势恢宏的清东陵。

清东陵是清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计埋葬十四个皇后和一百三十六个妃嫔。

看了上面这个名单,你可能会奇怪,按照清王朝以孝治天下的规矩,雍正皇帝应该在康熙景陵旁边选址建陵,以求子随父葬,然而雍正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在远离父亲陵墓的易县另起陵墓。其中有什么隐情吗?

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说是因为当年雍正篡改了父亲康熙的遗诏才当上了皇帝,因此不敢葬在父亲的旁边,怕百年后无脸见父亲。前文已对雍正篡位一事作了澄清,事实上,雍正另辟陵区完全是因为风水问题。

雍正登基后,起初打算在清东陵为自己建陵墓,并且已经确定自己的陵墓在孝陵、景陵附近的九凤朝阳山。后来,经堪舆之人再三相度,又觉得九凤朝阳山“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此雍正废掉了这处陵址另寻佳处,但一直没有找到佳穴。后来,不知出于什么考虑,雍正将目光转向京师西南一带,终于在易州境内(河北省易县)永宁山下发现了一块风水宝地。寻找陵墓的人称赞此处“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合会之所;龙穴砂水无美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山脉水法条理详明,诚为上善之福壤。适符盛治之昌期,此天心之誉佑,默然非人力之相度偶遇也!”

雍正对此处甚是满意,于是决定在这里另建清西陵,希冀以此“万年龙虎抱,每夜鬼神朝”的风水宝地庇佑大清江山延绵万代。但是,若在此处选择陵址,显然违背了子随父葬的制度,他不便马上表态,只说那地方虽美,但距父亲的景陵和祖父的孝陵“相去数百里,朕心不忍”,私下则暗示群僚们为自己寻找依据和借口。臣僚们果然不负众望,很快就引经据典,找出了一大堆依据来。怡亲王允祥联合大学士们奏称道:“汉唐诸陵虽都建于陕西,但汉高祖、汉文帝、景帝、武帝之陵却分布于咸阳、长安、高陵、兴平等县,唐高祖、唐太宗、高宗、玄宗诸陵则分散于三原、礼泉、乾县、蒲城等地。据此典法,在易州建陵,与古礼不为不合。且遵化与易州都属畿辅之地,离京师不远,完全可以建陵。”这样一番铺垫后,修建清西陵成为顺理成章的事。雍正八年(1730年),位于易州的泰陵开始动工兴建,至乾隆二年(1737年)竣工,同年三月初二日,雍正帝的梓宫(棺材)被安葬于泰陵地宫。至此,清朝入关后沿袭的“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丧葬规范,被雍正击破,历史在这里无声地拐了弯。清朝自入关后,帝王的陵寝开始以京师为坐标,逐渐分为两大陵区——清东陵和清西陵。

清西陵占地有方圆两百华里、面积八百平方公里,其中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九位皇后,五十七位妃嫔,两位王爷,六位阿哥,共计七十八人。

看了清东陵、清西陵的随葬名单,不禁又会产生疑问,西陵既然如此好,为何乾隆以及后面几位皇帝都不随父葬,而是东一个西一个的错开呢?

原来,登基不久的乾隆本来也打算跟随其父葬在西陵,但是当吉地选好后,他却突然改变主意,又派臣僚到东陵选择,最后相得胜水峪。

乾隆这么做,主要是考虑到,若从自己开始,以后的皇帝都葬于西陵,那么东陵势必会因为香火渐衰而荒废。为兼顾东西两陵的盛衰,他做出了这样的抉择。关于这一点,乾隆在六十一年(1796年)传位于其子嘉庆的谕旨中说的很明了。在这道诏谕中,乾隆除说明了他将寿宫选在东陵的原委外,还做了“兆葬之制”的硬性规定,即若父在东陵,则子在西陵;父在西陵,则子在东陵。也就是说雍正在西陵,乾隆应在东陵,而乾隆在东陵,他的儿子嘉庆则在西陵。以此类推,不可违旨。为了防止哪位不肖子孙像他父亲那样独出心裁,东、西二陵都不选,另立门户,再选出个南陵或北陵,乾隆又特别规定,以后的子孙选陵非东即西,不能再随便另选,这样就断了后世不肖子孙别出心裁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