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的心灵您怎样走进
14836300000005

第5章 亲子之桥:感悟孩子的亲情心理

日记的故事:父母闯进孩子的心空

您知道崔永元和他主持的“实话实说”吗?去年,“实话实说”做了一期特别节目,叫做“小小少年之烦恼”。我作为特邀嘉宾有幸再一次倾听少年的烦恼。好家伙,少年的烦恼还是那样多。这不,转眼就扯到了日记的烦恼。一个女孩急不可耐:“可轮到我了。我的烦恼就是关于日记。我妈老看我日记。那天,又发现她正在翻我的日记呢……”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七嘴八舌,谈看法,出主意。我们的“小崔同志”真“坏”,正热闹的当口,冷不丁向我开炮:“马老师,您为什么要偷看孩子的日记?”

您问我当时都说了什么?别急。且看这里的日记的故事,我的话就在里面。

听听孩子关于日记的故事:

这天,我发现日记被动过了。我知道肯定是妈妈干的。妈妈说这个抽屉的使用权归我,可她平时常把它打开,翻看我的日记和同学们送的贺卡。我知道妈妈为我好,也就一直没说什么。可这次妈妈反倒责问我:“这照片是怎么回事?”

看到妈妈扔过来的照片,我知道是为照片后面的“我永远记着你”来的火。可那照片其实是一个转学的女同学临别时送给班上每人一张的,上面写着同样的一句话,我就保存在日记本里了。妈妈哪里肯听我的解释。

这次我真的太不满意妈妈了……一件很平常的事,为什么疑神疑鬼?为什么偷看我的日记?

——这是一个温顺的男孩的日记的故事。

我们中学生都有自己的一点小秘密,不告诉别人,都把它“锁”在自己的日记本里……

有一天,我回到家里,突然发现我的日记被人动了。结果证明是妈妈偷看了。妈妈解释说是为我好,怕我这样,怕我那样。为我好,为我好,就是不相信我,不给我一点自由!我气哭了,跑回自己的屋里……

趴在床上,我想,妈妈,我知道您疼我爱我关心我,可是,您为什么不给我一点自由?不给我一点属于自己的天地?为什么?为什么?

——这是一个泼辣的女孩的日记的故事。

每个中学生都有自己的心事,而父母却不了解我,就只好将自己的恨、怨、苦、乐,记在唯有自己才能看的日记本上。父母却趁我上学,乱翻我的书桌和抽屉,找出我的日记本偷看我的秘密。

父母为什么要这样?我真想对父母说:请留给我一方小天地,别闯进我心中的这块小天地。

——这又是一个少年的日记的故事。

与父母一起思考:

人到少年时,萌生了独享一块心灵天空的需求。然而,那么多的父母还是贸然闯进了孩子这心中独享的天地。于是,来自生活的日记的故事,为我们诠释着孩子的闭锁心理与父母的探密心理以及二者的冲突与相容。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时常了解到中学生这类日记的故事。看来,家长朋友,我们真该对孩子的日记多一些理解了。

日本心理学家依田新说得好:“日记正如同一位亲密的朋友,它是青年倾吐心声的对象,并且它只是一位沉默的听众,一位听了自己的话绝不向任何人饶舌的理想的听众。年轻人向他人倾诉虽然能得到安慰,但同时也可能因此而泄漏自己内心的秘密。因此,他们既希望有一位能默听自己倾诉心中烦恼并给自己增加力量的对象,又担心随便让别人知道了自己的秘密。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写日记了。”

记日记正反映了中学生最显著的心理特点——闭锁性。人到少年时已不再像儿童时那样直率,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很少吐露真情,不愿意把内心的一切秘密轻易地吐露,可他们又需要倾吐,日记便成了最好的倾吐对象。

理解了孩子的日记,我们该怎么办?

一是父母千万别贸然去窥探秘密。哪位父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您再好的心,孩子也会不满、抱怨甚至憎恨。因为这会使孩子感到受了侵害。前面几个少年的心声警示了我们。

二是给孩子以信任。偷看孩子的日记,无疑是由一片爱心驱动。然而,爱,就要信任。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凡是坚持写日记的学生,几乎都是好学上进,有自尊心的学生。写日记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总结的过程。年轻人肯思考,肯总结,就足以说明他是要求进步,思想健康的人。我们为什么还忧心忡忡?也许他们在为人处事上不免有些失误,而吃一堑长一智,经历挫折,正是人生的必修课啊!

三是学会做孩子的大朋友。对孩子闭锁的心灵不去贸然探秘,难道可以不闻不问?当然不是。需要的是您要放下架子,跟孩子讲个平等,营造一种朋友关系。孩子不会拒绝朋友。

四是来点书面交流。有时候写信之类的书面交流,更有利于亲子之间的心灵的沟通。因为书面交流会让人感到亲子之情是那样凝重深刻,再有,书面交流也允许人谋篇遣词以求效果更好。我和女儿的《女儿和爸爸的对话》,就使我们的心贴得更近,尝到了不少的甜头。

五是应该给孩子留一块独享的天地。任您想尽一切办法,也不可能把孩子的心声全部掏出来,而且也没有必要。独享一块心灵绿地,不要任何人来涉足,这是一个心理健全的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孩子长大了,自我意识觉醒了,有了独立的人格,就应该有一块仅属于自己的天地。把这方天地留给孩子独自享有,父母不去轻率地惊扰,这也是对孩子的爱。

听听父母关于日记的心声:

现在的社会这么复杂,十几岁的孩子又单纯,没有社会经验,万一交友不慎,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做家长的责任使我们不敢掉以轻心。可是当问不出来什么的时候,了解他们心理状况及交友情形的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偷看他们的日记。

可我们这是为他好啊,哪个做父母的不爱自己的孩子?

——这是一位父亲关于日记的心里话。

偷看孩子的日记,是不应该的,是错误的。可是,犯这样的错误总比对孩子一无所知强。不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我女儿读中学时,曾学习成绩不太好,我总是简单地批评她。有一段时间,她总是没精打采,独自坐在那出神,问她什么也不说。我就试着偷看她的日记。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她在日记里写道:“不知为什么,老师讲的我好像明白了,可是做题时,又好像不明白,妈妈怕我学习分心,什么家务活也不让我干,还常常给我做最爱吃的饭菜。我觉得已经将全部精力投进去了,可还是考不出好成绩。将来若考不上大学,我有什么脸面见父母?像我这么不中用,让父母失望,还不如死了的好。”看到这里,我身上惊出一身冷汗。

我想了一天,真诚地跟女儿谈:爸爸妈妈文化程度都不高,上学的事只能靠你自己。将来考上大学当然好,考不上大学,做一个普通劳动者也没什么不好,重要的是自己适应就好。只要努力了,就是成功,只要对社会有贡献,就是成功。谈过之后,见她人也精神了,也勤快了,学习成绩也一点点往上长。初中毕业没考高中,考上了技校,她感觉也挺好。

话说回来,假如不是我看了她的日记,怎么会知道她承受的压力之大,怎么会改变了对她的目标要求?说不定会发生什么让人后怕的事呢!

——这是一位母亲关于日记的心里话。

与孩子一起思考:

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记,无非是怕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吃苦头,怕孩子不能应付面前的困难,怕孩子交上坏朋友,怕孩子养成坏习惯,怕孩子走不出心理的困境……

少年朋友,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形成闭锁心理,希望独享心灵空间,是势所必然,是人生应有的内涵。父母不该随便侵扰我们心中的圣地。但是,对父母大吵大闹会伤着父母的那份真挚的亲情和深沉的爱心。你忍心吗?

我们该怎么办?请从下面你的同龄人的故事中寻求良策。

小A的做法——

他说:“既然我父母选择了偷看我的日记以达到了解我的目的,我便将计就计,利用日记来达到我的目的,让他们放心我,信任我。”

他知道父母怕他交友不慎,就在日记里对每位交往的人做了简括的描述,并将同学对此人的评价和自己对他的看法写上。对所经历的事情也是一样,简中有详,脉络清楚,并写上自己的见解和体会。不仅如此,凡是日记中所叙述的事,找机会与父母述说一遍。如此一来,父母觉得他与大人无话不谈,没有隐瞒,事情处理得当,也就不再偷看他的日记了。由此,他还练就了一手好文笔,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小B的做法——

她发现父母偷看日记后,不动声色,日记内容却悄悄地变了,变与自己的对话为与父母的交流。

她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可置疑的,他们很想知道我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他们为我们做了事后,很想知道我们的感受。于是,我就常常在日记里写上这些。有时,对父母有些建议,当面不好讲出口,我就婉转地写在日记里。父母看后,能接受的全都照办,不能接受的,也很婉转地把不能接受的理由告诉我。父母所以绕弯子,是不想让我知道他们偷看我的日记。后来,父母见我逐渐成熟,也就不再看我的日记了。”

这些做法启示我们:当父母偷看日记时,一是讲究心理换位,多站在父母的方面想想,就多一份理解。二是要讲究抗争的策略,有理有节有礼。而偏激的方式不仅会激化亲子间的矛盾,而且从另一面证明自己的“孩子气”,证明自己的“没长大”,让父母无法尊重理解和信任你。三是要加强与父母的主动沟通。让父母了解自己,父母也就不再贸然探秘,他们会为你心灵的成熟而欣慰。

如果我们把日记看作是心灵的独白,比作心中一块圣洁的独享天地,那偷看日记的人就是贸然闯入者。当这闯入者是你应该尊敬的人,而这个人又是为了爱你,保护你,才宁愿担着冒犯你的风险而闯入,你该怎么办?你是鲁莽地将闯入者推出去,再重重地将这扇心灵之门关闭,还是如前面两位同学一样,让闯入者领略一下这方天地的风光,使其放心满意地自行退出呢?

少年朋友,相信你会有明智的选择。

怎样让“母子战争”硝烟飘散

电话里传来一位母亲急急的声音:“我打了好几次电话了,您可要帮帮我。不知怎么回事,我成了儿子的仇人,读到您的一篇心理咨询文章,可算找到救星了……”

哪里有“救星”?但可以肯定这位母亲遇到了不小的麻烦。于是,约定好我们坐到了一起。我知道了一段独特的母子之间的故事——

我儿子今年19岁,刚刚参加过高考差一点没上线,现在正在补习。我们娘俩的矛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也说不清了。只记得高考前他在家里复习那段日子,为了复习时间抓得紧不紧,我们时常发生冲突,先是说,后是吵。孩子一看电视,我就闹,孩子说也得调节调节脑子。于是,我们的冲突就越来越大。

按说,孩子从小是挺听话的。高中他长期住校,我们的接触就很少了,我也很少管他的事。哪知道,到这时候怎么娘俩就说不到一块了?一说就吵,一说就吵,吵的没办法,我躲出去住了好些日子。现在想想正是他高考复习的日子,我这当母亲的躲出去真对不住孩子。

有时候,他闷了就在院子里踢球,我看着不顺眼,就吵,有时候,他弄个电视来回换频道,我也闹。

那回,孩子说爬山虎该剪下来了,我不同意。傍晚,他搬过梯子自己动手,要我帮什么,我一概不管。这下,他可真火了,知道我最喜欢花,就把我养的花全给倒了出来,用剪子剪;知道我迷智能气功,就把我听课的片子全给烧了。最后,他给他爸爸写了一个条子,已是晚上9点多钟的时候离家出走了。我哪里放心,就在后面悄悄跟踪。走不多远,他发现了我,我央求他别这样,就为这点小事。孩子却一脸的痛苦不堪:就这点小事?!

您说不是这点小事,还是什么。我真闹不懂。

后来,才知道他在外面读高中时有一个很要好的女同学,生活上还挺互相关心的,我不在家时来家里住过,他爸爸说女孩挺懂事。女孩也差几分没考上,说好一同补习。最近孩子听说她没补习,显得特别烦躁。这我才往谈恋爱上想,我也是够心粗的。

孩子坐卧不宁的,我就说先安心补习,谈恋爱的事以后再说。虽说他口头上同意,可心里还是烦,还是跟我过不去。有一次他又出走,走出好远好远,是想起爸爸才不忍心而回来的,您说我这当妈妈的多伤心?

那次,我们母子又生战火。他又把我的花连倒带剪全糟蹋了,还把我练功的书扔水里一本,埋地里一本,剪坏一本,烧了一本,剩一本撕了一半压在我枕头底下,说是“金、木、水、火、土”,压我枕下的就叫做给我“木头脑袋”一本——他一烦了就说我木头脑袋,不懂,不理解他。我说:你们现在多幸福,怎么还天天找事;他说:我们还幸福?!这孩子也内向,有话不说。这回,我可真伤心了,孩子呢,也委屈,他在那屋哭,我在这屋哭。您说忙了大半生,到头来母子怎么成了仇人?

说到这里,这位母亲眼圈红了,禁不住热泪滚滚。我表示了对这位母亲的深深理解,问道:“您多大岁数?”

“虚岁50,周岁49.”

我笑了:“您不用急。你们母子目前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母子战争’的根源是母亲的更年期遭遇了儿子的青春期。母亲的更年期容易情感失控,儿子的青春期又躁动不安。于是,稍有冲突,就引发战火。这是在许多家庭都会发生的故事,只是您家中的母子战争激烈了一些。说来您的确是太粗心了,孩子又很内向,于是孩子的心事没处诉,没人知。您想,他高考失利,心态正值低谷,又加上与女友的关系的麻烦,有很多很多的心理重负需要有人来为他分担,母亲该是最好的人选。可您又对此全然不顾,业余除了养花、练功,只知道盯住孩子的学业,孩子的确很痛苦哇。并不是妈妈哪句话错了,哪件事错了,而是妈妈对儿子的内心世界的漠然不知,使儿子不满。于是,在更年期与青春期引发的母子战争便不断升级。”

“怎么办呢?”这位母亲深有所悟之后在寻求办法。

“在你们家庭的故事中,我怎么没有见到另外一个人物登场呢?”我商量着说,“如果合适,找时间我和孩子的父亲谈谈好吗?”

第二天晚上孩子的父亲和我坐到一起。大致印证了有关情况后,我建议当父亲的赶紧到“一线”上来,让当母亲的暂时“退居二线”。我说:“请您充满信心扮演好当父亲的角色,别再‘坐山观虎斗’了。”父亲也感觉到父子关系还不错,便接受了我的建议。

后来,那位母亲又打来电话,说他们的母子战争通过亲子良好地沟通开始平息。

他们亲子是怎样沟通的呢?

我了解到,他们父子沟通首先坚持了两条原则:一是平等,所谓平等就是没有命令,没有说教,有的只是父子之间如两个朋友间的交谈。二是利他。所谓利他就是让孩子分明感到一切都是为了他走出困扰。这位父亲首先和妻子进行了很好的交流,而后在上面两条原则的基础上,亲子沟通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是让孩子尽情地倾诉了心中的烦恼,包括对母亲的抱怨,父亲不作任何的是非对错的评价。这样,父亲身为一个中间人仅仅扮演一个最好的听众,就给缓和母子战争提供了一个缓冲带,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宣泄心理压力的对象,孩子的心态也就平和了许多。此时,沟通进入第二步,父亲静静地转述了母亲的许多心思和愁苦,其中包括母亲对儿子的爱,以及母亲正处于更年期的心理困扰,同时分析了孩子处于青春期心理的特点。由于孩子心态已经较为平和,能够比较好的理解母亲的心,理解自己的心,自然心中少了许多抵触,表示了愿意缓和母子关系。趁势父亲把沟通推进到第三步,和儿子一起商量与母亲沟通的办法。第四步就是一家三口以平和的心态坐在一起,进行了一次交流,不要批评和指责,只要倾诉和建议。

就这样,母子战争终于硝烟飘散。我为他们家庭的和平而由衷地欣慰。

怎样让“母女战争”化为和平

电话约定之后,一位女士来到心理咨询室,满脸愁容地开始她愁苦的故事:

“马老师,您快帮帮我吧!女儿和我怎么总是发生战争?孩子有心里话只和爸爸说,和我根本就没有交流,我根本不了解她,不知道她到底心里想什么。那次她中午放学没有回家。我不放心找到了学校,只见她一个人坐在教室里摸眼泪,眼睛红红的。我担心地问她究竟出了什么事。怎么问她一个字都不说。您说,我心里是多么难受?不管吧,心里不放心,管吧,她什么也不和我说。没办法,我只好一边摸眼泪,一边往回走。前不久的一天晚上,我来到她的屋子,想和她好好聊聊。您猜她怎么对我?她说:‘到我的屋里干什么?不就是说学习吗?越说我越不学!去,去,以后不要到我屋里来!’您说,我心里该多难受……”

女士泪水涟涟,说不下去了。

“孩子多大了?从什么时候这样的?”我在女士稍稍平静后问道。

“孩子今年14岁,读初二。”女士恢复了心态说,“孩子小时候自律很强,很少用人管,学习很用功,成绩非常好,总是在学校前五名。临毕业了更努力,自己考进了重点中学。考进中学后不再受宠,那么多的尖子生让她找不到感觉了。老师有时候批评,她不能接受,对老师有意见。”

“你们一家三口平时的家庭关系怎样呢?”我问。

“孩子的爸爸是当老师的,好性子,非常宠爱孩子,总是和孩子说说笑笑,孩子不听话他也不着急。孩子有什么事就爱和爸爸说。我想有他爸爸我也就省心了,所以孩子的情况我不大过问。有时和孩子说话也很少夸孩子,总是说她的缺点。我还脾气急躁,一见孩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着急。孩子的爸爸看到孩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不直接批评,背后对我说,你当妈妈的来管吧。于是,我就着急上火,就闹孩子,有时候还打她。每年都打过几次。最近一次就是在不久前。不知怎么回事,我打她时她一次也不哭,越打越不哭……”女士的脸上满是茫然。

“现在孩子的爸爸呢?”

“孩子的爸爸最近去援藏了。过去我不管孩子的事,孩子爸爸一走我再不管怎么行?孩子的学习要是坏了怎么办?我就想和孩子拉拉近乎,总想和孩子在一起谈谈。可是孩子却更加不和我交流,而且拒绝我进她的屋子。有时候我就电话里把孩子不听话的情况告诉她父亲。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我还是得和孩子拉近距离。孩子和别人说:‘自从爸爸走后,妈妈突然对我好了,让我更感到可怕。’您说,孩子怎么拿我当成了敌人?”女士又提出了这个问题。

至此,我总算基本弄清了母女关系紧张的缘由:一是升入初中后女孩没有很好地调整心态,在众多的强手面前失去了受宠的感觉;二是女孩进入了第二反抗期,正是和成人闹独立的时候,喜欢和成人对着干;三是家长只关心学习,没有真正关心孩子的心灵;四是母亲的脾气太急,加剧了孩子的对抗心态。但这还不是根本原因。导致母女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是这个三口之家的家庭关系出了严重偏差。一方面是女孩父亲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位父亲只会唱“红脸”,只会对孩子说好听的,只是和孩子进行娱乐性的交流,缺少“教育角色意识”,把对孩子的批评教育全都推给了母亲。一方面是女孩的母亲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位母亲只会唱“白脸”,只会对孩子说难听的,只是和孩子进行管教性的交往,没有感情的交流,“教育角色意识”过度,甚至打骂相加。正是这种家庭三角关系的偏差,使女孩从童年出现的亲父疏母的情结没有得到及时化解,形成了女孩依恋父亲,对抗甚至敌视母亲的态度。这样的家庭三角关系,往往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持久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日后的恋爱、婚姻和工作。

沟通至此,女士有所警醒:“这样说,不单是孩子眼下的学习让人担心,弄不好还会有大麻烦?”

“正是这样。”我表示了肯定,“的确,教育孩子的事常常不是个分数的问题,而是孩子如何身心健康成长的问题。”随后,我提出建议:一是和女儿拉开一段心理距离,突然之间的亲近感对谁都是难以适应的。二是不要只关心学习和分数,应该多就生活和感情进行一种轻轻松松的交流。三是不要再对孩子简单急躁,更不能打骂相加。四是多给孩子肯定的评价,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五是不要向孩子的爸爸告状,那样只能让孩子更讨厌妈妈。女士表示接受。

最后我说:“最为重要的,是调整父母与孩子的家庭角色关系。增进母女的感情交流,消除女儿对父亲的感情依恋。当然这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相信经过共同的努力,妈妈会成为女儿的朋友。”

后来我又见到了那个女孩。基本上印证了前面的情况后,我们进行了会话沟通。女孩有所领悟,抹掉泪水后露出微笑,表示愿意合作,改进母女关系。

很久后的一个周六晚,那位女士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伴随她快乐的笑声传来好消息:“马老师,我们的母女开始和平相处了,女儿开始和我谈心里话了!真谢谢您!”

女儿和母亲说说心里话,竟是如此地来之不易!怎能不好好珍惜!

父女俩,到底谁有问题

电话铃响过,一位朋友约定要跟我谈谈他的孩子的问题。

他的孩子出了什么问题?

见面后刚刚坐定,顾不上老友相见的许多许多话题,朋友急切地直奔主题:“马老师,你说,这孩子怎么这么难于沟通了?你看,这是她的作文。”

接过作文,但见字迹清秀,第一印象挺不错。再看内容,大意是说:我躺在自己的屋里,时时眼望与父母的屋子相隔的那扇小窗,似乎心与父母的心隔得很远。父母对我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理解,我多想打开那扇小窗。文中记下了父母对孩子不理解的几个故事。

“你看,明明是她不求上进,不知拼搏,还闹个大人不理解她。”朋友满腹的愁苦,跟我讲述着他和女儿之间的一个又一个故事。

听着他的诉苦,我笑了:“原以为什么特别的难题,说了那么多孩子的不是,原来就是一个教子观的问题。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今天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教子观?”

朋友说“愿听教诲”,我也就“好为人师”,大发了一番议论。

一是我们必须时刻明确,孩子到底是孩子。不错,我们这一代人是艰苦奋斗过来的。以朋友你来说,恢复高考后下了狠劲咬紧牙关一路拼搏,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又不断拼搏有了现在的境遇。可这是成人之后的事。想想我们的童年,我们的少年,是远比今天的孩子多一份自由和幸福的,我们可以去摸鱼,我们可以去捉虾,我们可以去抓特务,我们可以去挖老鼠,我们可以有多彩的生活。可是,我们长大成人了,常常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常常迷失了童心。我们过早过重地让孩子们背负着功利主义的重压,我们逼着他们读啊,写啊,我们简直是在剥夺孩子的应有的童年生活。孩子到底是孩子,我们应该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感受世界。如此,我们会跟孩子的心多几分相通。

二是我们应该认清,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常的孩子。由于一言难尽的原因,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每位家长都盼孩子成龙成凤。可天下凡事“第一”只有一个,大多数人都是所谓芸芸众生。就拿我们来说,不错,我们都有自己奋斗的足迹,我们不还都是芸芸众生之一吗?你总看孩子成绩不理想,你这当父亲的奋斗大半生不也还是平常人一个吗?科学一再告诉人们,无论就影响人成才的智力因素来说,还是就影响人成才的非智力因素来说,其发展水平很高的人总是少数。现实的情形是,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常的孩子。对平常的孩子也该抱有期望,期望本无错。问题是,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脱离孩子的实际,不仅父母因得不到满足可能有过激言行,而且由于不可能被孩子接受,反而成为孩子成长的消极因素,孩子可能表现出行为上的反抗乃至形成心理上的障碍。因此,我们需要以一颗平常心来设定对孩子的期望值,促使孩子循序渐近,逐步达到目的。这样,亲子也会多些相通,多些理解。

三是我们必须看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最近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天生其人必有其才,天生其才必有其用。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拿一个分数作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已经有了不少教训。我们应该从多元化的价值观来看待孩子的发展。这样,我们就会看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的一面。就拿你的女儿来说,她正直、诚实、善良,这已是为人之本,你不是也为此而欣慰吗?再说,她的写作水平较高,有明显的文学特长,这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对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视而不见,却非要以高期望值,以一个分数,来把孩子瞧贬了,挫伤孩子的积极性,造成亲子冲突,这是多么不合算的策略?我知道这么一件事:一个学生在报纸上发表了习作,这本该是令人高兴的,可他的家长却骂他不务正业。这是多么偏颇的态度啊!我们需要的是发现并珍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抓住它,发展它,让它发扬光大。这样,一来可以使孩子形成某一特长,二来可以由此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

“看来,孩子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大人的问题,是我们的教子观问题。君以为然否?”我见朋友轻松了许多,最后来了一点幽默。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朋友并非玩笑。

过后,又遇到了这位朋友:“怎么样?”

朋友告诉我:“好多了,可以沟通了,看来是得研究教子观。”

母子俩,到底谁是患者

这位母亲的来信又讲述了一个不轻松的故事——

马老师,您好!早就在报纸上知道您是心理咨询专家。在您百忙之中也来打扰您,盼望您能够帮助我。

我今年48岁,小学教师。我的大孩子是女儿,因生活困难,只读了中专,已经结婚成家。儿子今年14岁,读初二。他从小活泼可爱,懂事听话,不讲吃穿。我的丈夫在儿子几个月时因病去世。所以,我从小就教导孩子要勤俭,要努力,做人,就得要强。可是,儿子从进了初中,虽然个子长得像个十七八的小伙子,学习却一点点地退步。放假了也看不到他写作业,问他,他说早写完了。特别是和我说话越来越少了。他回家来,我和他说话,他总是嫌我唠叨。我说十句他也不答你一句。

我每天都为儿子的学习发愁,我一切希望都放在儿子身上了。可他就这样回报我。我很苦恼。它爸爸能写会画,能吹会唱,手特别巧。可惜他早早地走了。我的兄弟们都是大学生或研究生,没有不爱学习的。我和儿子经常讲这些故事,我告诉他,一定要好好学习,咱没有别的办法,一没有权,二没有钱,只有好好上学才是出路。可是上了初中,我说什么,他也听不进去了。您说,儿子到底除了出了什么毛病?我可怎么办?

马老师,您能帮我让孩子变好,好好学习吗?哪怕上个大专也行。这样我就对得起他死去的父亲了。真能如此,我得亲自谢谢您的大恩大德!

大恩大德,我绝不敢当,心中的沉重倒是真的。一位单身的母亲面对这样的困惑,怎能袖手?于是,我当晚复信如下——

家长朋友,马老师非常理解您的心情,但是很遗憾,我不能对您有大恩大德。因为,谁都不可能为一个初中生的将来而给您什么保证。但是,我还是给您写了这封回信,聊聊我的一些看法。

我仔细看了三遍您的来信,用心理咨询的行话说,为的是作出准确的诊断。您愿意听我的诊断吗?诊断的结果是:孩子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毛病,真正的患者,是孩子的妈妈,是您自己。您也许说:我怎么成了患者?!哦,请不要生气,请听我细细说来。

首先,您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了。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那么多为人父母者都在热切地盼望着。在我们的国度里,家教中的盲目高期望值的热潮汇聚的狂涛巨浪,正残酷地吞噬着孩子们弱小的心灵乃至生命:可爱的孩子,有的惨死在家长高期望值的疯狂心态支配的手下,有的禁不住家长高期望值的威压而小小年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孩子在高期望值的重压下出现严重的心理创伤……这一幕幕悲剧,您也有所闻听吧?

大海之中有百鱼,不能都成龙,大林之中有百鸟,不能都成凤。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凡的孩子。这是最朴素的事实。您不信?就请听听心理科学的声音。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成才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并以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过程。就智力因素方面说,中外研究一致表明,人的智力水平在总人口中是服从常态分布概率规律的,就是说,人的智力很高或很低的都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中常水平。这是为什么?科学告诉我们,凡是影响因素很多的现象都服从常态分布,因为这些因素一齐出现和一齐不出现的机会都很少,有些出现有些不出现的机会较多。这是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概率规律决定的。再就非智力因素方面说,其发展状况也是由众多因素制约的,也是服从常态分布概率规律的。就是说,人的非智力因素很好或很差的也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一般水平。这样,智力与非智力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也是服从常态分布的,必然是很好或很差的是少数,绝大多数是一般情况。因此,所谓成才,最终是成“高才”或“低才”者总是少数,绝大多数是“中才”,是一般的人。

有人说,只要各种条件具备,每个人都可以成长为天才,那只是理论假设;有人说,按照某种方案可以成批地制造神童,那不过是现代神话。理论假设很诱人,现代神话很迷人,可都当不得真,能当真的是: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凡的孩子。

您也许说:我没有盼望孩子成天才啊?但是,您以自己出色的丈夫为参照,以自己大学和研究生毕业的弟兄们为榜样,以哪怕上个大专为底线,不正说明您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吗?再说,您失去了丈夫,女儿没有读成大学,又已经出嫁。这样的家庭现实,让您不仅把全部的希望压在儿子身上,而且把全部的感情也系在了儿子的身上。这一“压”,也许“压”得太重了;这一“系”,也许“系”得太紧了。您说,孩子的身心哪里承受得了?替孩子想想,您对孩子的高期望值,也许让他已经喘不过气来了!

其次是您对孩子缺乏理解。

您从小就这样教育孩子,为什么孩子进了初中,才让您感到了苦恼?

孩子进入初中,是一个生活的转折期,会有一些适应上的问题。所以,会出现学习上的变化。原本这不是多么麻烦的事。可是,您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没有给孩子提供具体的帮助。您还是只知道您自己心中对孩子的高期望。

到了初中,孩子就是少年了。少年期最突出的变化是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是自信自尊的增强。他们要求独立思考问题、认识世界、评价自己,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独立的地位,要求观念独立、行为自治。用依田新主编的《青年心理学》中的话说,“自我的发现,使之产生追求独立的欲望,努力争取自己的解放,他们开始具有自己的目的,无论什么都想自己试一试,并且不要他人干涉。”可以说,追求独立,确立自我,是少年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心理学家霍林沃思称之为“心理断乳”。而这一切常常具体地表现为不再那么听话了。这一时期大致正是初中阶段。

对孩子的这些心理变化,您或许几乎全然不知。于是,孩子感到了您的“爱”让他受不了了;于是,您感到孩子不再接受您的教导了;于是,您的母子两人世界里少了温馨,多了冲突;于是,您苦恼地向我求助了。

其实,现在唯一能帮助您的,就是您对孩子多些理解。您走进了孩子的心,您就会对孩子有一颗平常心;您就会感到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您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您就会感到不能把父辈的以及整个家庭的希望“压”在“系”在孩子身上;您就会感到不能只让孩子听家长的,而是在孩子自己的人生路上需要您帮一把。

这样说,对孩子就不抱希望了?

不,绝不。不错,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有一座珠峰。但是,群星虽没有太阳耀眼,同样熠熠生辉;群山虽没有珠峰高大,同样勃勃向上。我们需要的是以一颗平常心来设定对孩子的期望值,从而满怀期望地去教子成人。只要孩子成长为大写的“人”,他就拥有了成功的人生。

愿你们母子的心走到一起来,共同营造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教育妈妈”好痛苦:女儿偏与我作对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小学老师,也是您家教栏目的热心读者。

我女儿今年12岁,正在县城读初一。从小学三年级孩子就在我的班上,直到毕业。由于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写作业,整天就是玩,我不知多少次痛打过她,也不知多少次痛骂她“猪脑袋”,“你快死了吧”。如今我与她的心相隔很远很远。我知道打骂不是好的教育方法,可是我与她总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说不上几句不是她走开,就是我发火。

我很希望女儿是个小书迷,可她偏不爱看书。我不知道是给她买的书不适合,还是怎么回事。马老师,您可以帮我买到几本书吗?请尽量买到,因为我几次到书店都没有买到合适的。

为孩子的教育,我与丈夫意见有些分歧,常常为此吵嘴。现在更让我伤心的是,她不仅成绩差,还非常反对父母的亲热,伤害着我们夫妻的感情。我和丈夫开个玩笑,他都看不顺眼,甚至连我的穿戴她都看不顺眼。有一天,她看我穿了一件裙子,就总是用眼瞟我,瞪我,还说了许多不好听的话。我是爱穿戴,可是我也尽量满足了女儿的穿戴,没想到她连我的穿戴都看不惯,居然恨我。我真的要气死了,有时我心里骂:“不管是天灾人祸,快让她死掉吧。”

我是一个普通女性,我不需要她如何出类拔萃,只希望她尽心尽力。可她偏偏与我作对,我的话她一句也听不进去。我真的太失望了。请指点指点我吧!

您的读者 赵晓慧

赵晓慧朋友:

你好!读过来信,马老师很理解您的痛苦,女儿和妈妈作对竟然到了让妈妈在心中骂“快让她死掉”的份儿,这是怎样的痛苦,怎样的无奈啊!但是,马老师要说,这杯无奈的苦酒是您自己酿造的!此话从何说起?您说自己是一个普通女性,果真如此很多麻烦就没有了。你们的麻烦根源就在于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妈妈,而扮演了一个“教育妈妈”。所谓教育妈妈,就是妈妈对孩子教育过度,不能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生长空间。

是什么心理因素让你扮演了“教育妈妈”呢?

首先是角色固着心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扮演着各种不断变换的角色,因而人的心态和行为模式也需要不断地调整以适应角色的变换。如果一个人不知变通,固守一种角色的心态和行为模式而不能适应变换了的角色,就是角色固着心理。角色固着心理,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比如,一个在单位里担任领导的人回到家中还官腔十足,把职业角色搬到家中来,必然会影响夫妻和亲子关系。在我的心理咨询中常常听到这样的诉说,因为妈妈当老师,亲子间平添了不少痛苦。就是说父母特别是母亲当老师,很容易出现角色固着,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职业角色搬到了家庭生活中来。你们母女的冲突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妈妈的角色固着心理。妈妈在单位是老师,回到家中还是老师,对孩子还是读书啊,学习啊,作业啊,让孩子到哪里去找妈妈?让孩子如何忍受这过度教育?设想我们成人一天24小时总是生活在外面的种种规范和监督之下,该是怎样的苦不堪言?人有一种逃避约束的天性,或者说是一种放松的需求,一种让身心冲破规范获得自由或者叫做“犯错误”的倾向。因为人没有几个是圣人。家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给身心一个放松的机会。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普通人家的孩子在家里受了父母的责难打骂,还有离开父母到学校的时候;在学校里受了老师的批评训斥,还有离开老师回到家中的时候。可是你们的女儿却无处逃避,不论是学校还是家中,一天24小时总有妈妈的一双毫不放松的警惕的眼睛紧盯着她!她什么时候去放松一下身心,什么时候去淘淘气,什么时候犯犯错?你们孩子的许多所谓过失,都是盯得孩子太紧了?用圣人的标准对孩子实施一天24小时的全天候监控,而且是漫长几年时间,这对一个孩子是怎样难熬的日子啊?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教育妈妈”,但她一定会想:我为什么不能像同伴一样有一个自由的机会?为什么我有这样一个不像妈妈的妈妈?

其次是盲目高期望心理。心理咨询中常常有家长朋友诉说孩子的种种毛病,其实是父母的心出了毛病,这个毛病就是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你虽然说不指望孩子出类拔萃,但是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处处可以看出盲目的高期望心理。孩子学习上出现一些错误是天经地义的,正因此孩子才需要学习,何况三年级正是一个转折阶段会有许多不适应。为什么就打骂相加而且痛打痛骂?孩子的生活本该是五彩斑斓的。为什么只知道让孩子读书,只知道给孩子买书,甚至不远万里别人给孩子买书?这不正是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心理的表现吗?如此过度教育,你们母女关系怎样缓和?怎样让孩子心灵健康成长?先不要给孩子买书了。孩子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书,是妈妈的心,是妈妈对孩子的理解。如果继续不顾孩子的心灵,只顾给孩子买书,孩子怎能感受妈妈的可爱?

最后是否定评价倾向。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许多不足,许多缺点。但是,每个孩子都有向上向善的心,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我们应该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它不断地发扬光大。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但是,由于教师的角色固着,由于盲目的过高期望,妈妈就很难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就总是看到孩子的不是,仿佛孩子浑身都是毛病。于是,妈妈给孩子的都是训斥、责罚、打骂,还有羞辱,这是妈妈心理上对孩子习惯于否定评价倾向的表现。否定评价有一点最管用,就是通过消极心理暗示,孩子绝不会让你的评价落空,孩子一定会证明自己真的如妈妈说的那样没出息!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标签效应”。结果呢,妈妈就更难以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就感到更需要强化教育。如此下去,“教育妈妈”的角色要扮演到什么时候?孩子何时才能找到属于她的普通的妈妈,找到自己的希望和阳光?

说到这里,你一定意识到:原来孩子蒙受了更大的痛苦,甚至不幸!

还有更要警醒的是,妈妈的角色扮演不当,还会对孩子的性心理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女孩本来就存在恋父情结。一般说女孩在3~5岁时常会表现不同程度的恋父嫌母,但大多会随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消失。如果到了青春期前恋父情结不能消退,就不仅会阻碍女儿与母亲的感情交流,进一步还会酿成女儿恋爱婚姻的悲剧。事实上,你们孩子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表现。还有,孩子是通过对父母的角色认同,经过自居心理作用而形成性别角色心理的。如果妈妈的角色扮演让女儿很不满,很不接纳,有可能导致女儿对自己的性别角色的排斥和厌恶,甚至会出现希望改变性别的意向。在心理咨询中常有这样的个案。

如此说来让人有几分害怕了。害怕倒是不必,但你们母女的关系问题不能再掉以轻心,应该积极调整。怎么办呢?如果对上面的说法我们有了共识,对策也就有了:就是别再当“教育妈妈”。具体说来,就是不要再把职业角色搬到家里来,而要在家里当个实实在在的普通的妈妈;不要再对孩子盲目的高期望,而要对孩子有一颗平常心;不要再使用否定评价,而要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此外,就是注意发挥家教的综合效应。在女儿的教育上,妈妈可暂时退到后台,让爸爸到台前来;在女儿的生活上,妈妈多来关心,爸爸少来照顾。夫妻的分歧特别是对孩子的分歧最好不要暴露在孩子面前。说来容易做来难。你们母女的问题是十几年的家庭生活逐渐形成的,当然不是一个早晨就能就能解决的。但是,只要坚决不再当“教育妈妈”,女儿就会发现:妈妈变了,妈妈变成了真实的可爱的妈妈。由此女儿也会变得可爱。

有了爱的交流,有了心的相通,还愁孩子的成长吗?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

“爱心妈妈”好困惑:儿子病根在哪里

电话约定之后,40多岁的父母陪着人高马大的儿子和我坐到了一起。

父母先介绍了孩子的一般情况:小学一直是尖子生,初中也一路领先,中考时靠自己的分数迈进重点中学。高一过后,名次开始下滑,高考时以10分之差落榜。后来在一所高中插班补习,很快跃居年级前10名,可到期末时名次又下滑100左右名,闹得现在又不想翻书了。他们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心理出了什么毛病?该怎么办?

把孩子的父母安排到另一个房间后,我和孩子进行了单独会话:“高中毕业后,上大学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你不愿意再继续这种生活,完全有理由走向社会了。说说你的真实想法,我来做你父母的工作。”

“不是这样的。”他说,“插班复读是我同意的,我期望那种高考榜上有名的快乐。走上社会去做各种实际的工作,我都不愿意,都怕做不来,还是学校的生活好。可又很厌烦整天读书这种枯燥的生活方式,觉得这样真没意思,所以又不愿意翻书……我特别没有自信,我怕干也是白干……”

“就是说,你既不想刻苦拼读,又不想离开学校。”我接过话头说,“那么你做为一个已经长大的人,本该自食其力的时候,就这样白白的消耗父母的心血和汗水?”

“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他接下去说,“您说,我现在再干还行吗?”

“这个问题我们回头再看答案,现在先让马老师猜猜你这些年的学习历程。”我分析说,“在10多年的学校生活中,你虽然有过那么多的好成绩,却很少品尝过流血流汗之后的那种甜美。也许,你高考后插班复读的第一次考试排在年级前10名,是你很少有的一次拼搏之后的成功感。”

“你怎么猜得这样准?就是高考失败后,我才想到该拼一拼了。以前很少拼。”他承认说。

“你曾经有过的好成绩,更多的是靠了你的天赋,用心理学的话说是靠了智力因素。随着年龄的升高,需要掌握知识的增多,竞争对手的增强,到重点高中里,你光靠脑子聪明这点老本就不行了。事实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单靠聪明可以成功。成功的背后总离不开汗水和心血——也就是所谓的非智力因素:勤奋,顽强,刻苦,坚毅,等等。”说到这儿我话锋一转,“这从另一面也就给了你刚才‘现在再干还行吗’问题一个答案:你很有潜力,你能行,只要你肯刻苦努力,就能把潜在的能力挖掘出来变成现实的能力,你就会成功。”

“我对学习的兴趣上不来怎么办?”

“做为一个长大的人,做事不能单凭兴趣,更应该凭责任感。强烈的责任感会迫使你去学习,随着学习的投入,逐渐会产生兴趣。还是那句话,要不你就选择退学,去做你感兴趣的事,要不就得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担起一份责任,完成好你的学业。”我直言相告。

“好,我来试试吧。”他的言谈中虽有一点自信,好像还不是劲头很足。

“刚才谈的可以归结为三点忠告。”我说,“一是自信,人常常会成为自己想的那样的人;二是拼搏,天上不会调馅饼;三是负责,这是一个人真正长大的标志。一个聪明善良的青年,再加上这三条,必定成功。”

见他终于挺直了腰,我介绍给他一些书刊,请他读一读。

随后,我又跟他的父母做了恳谈:“您的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心理障碍,可以放心。”随后我直言相告,“可是,您的孩子好像没有真正长大,心理很幼稚,心理年龄没有赶上实际年龄,性格很软弱,这是问题的关键。”

家长认为分析得不错,让他们困惑的是:“这是为什么呢?”

孩子的父母陷入沉思的时候,我插说了一个小故事:一位朋友找到我,诉说他的孩子如何大把大把地花钱,别的孩子在学校里一个月二三百,他的孩子却要花千八百,穿的是名牌,用的是名牌,电脑、BP机、摩托、都买高级得,可孩子还是不满足……

“这病根在大人身上。”听到这里,两位家长朋友异口同声。

“对,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源在大人身上。这是家教研究家教实践得出的共同的结论。”我肯定说,“您的家教存在什么问题呢?是不是对孩子过分保护,过分关心,过分溺爱?——恕我直言了。”

“您说的没错,孩子到多大的时候还跟我睡一起呢。就是现在,有时侯还想让大人抱抱呢。”母亲抢着说。随后,父母一起回顾了孩子的养育:孩子从小我们就怕他这样怕他那样,很少让他出去玩,整天跟个女孩子一样待他。什么活也不让他做,到现在也不会洗衣服,更没吃过别的苦,当妈妈的更是疼爱有加,什么都替孩子做,这么大都很少自己买东西,遇到事很少自己拿主意,更不敢让他自己去闯。到头来,孩子老实是老实了,现在想想,是我们的爱心误了孩子……

“你们能想到这一点很好。”我由衷地说,“时常有些家长朋友等到孩子这样那样的毛病形成了,找到我想讨一服灵丹妙药,立刻治好孩子的病。却常常不去想孩子的病根在哪里。有位儿童心理专家说得好,‘正是在家庭里,往往可以找出儿童行为、性格特征和道德面貌的根源’。正因此,我总是不得不提醒家长朋友们对自己的家教进行反思。孩子已经长大,您把他当个男子汉,他才能成为男子汉。这样,且不说他学习如何,肯定可以成家立业,顶门立户,可以开创自己的生活,这才是孩子和您家庭的一大幸事啊!”

看着一家三口告别时的笑容,我默默地为他们祝福。

亲子之间“电话的烦恼”

先请听家长的烦恼:

说到这打电话的问题,怕是不少家长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那次,我歇班在家,突然一阵电话铃声。我拿起话筒听到是一个男孩子的声音,可刚刚“喂”了一声,那边电话就挂断了,再也没有了回音。我猜,一定是我女儿的同学来的电话。可回来问她,她却说不知道,说我多管闲事。闲事?这怎么是管闲事?

依我说,这男孩子女孩子总通电话准没好事。你说,你们在学校有那么多的时间,干嘛还要到家里通电话?没有怕人的事,为什么一听是家长就把电话放下了?那次,我正巧听了孩子和同学的通话,他们整整说了差点一个小时,没有一句学习上的正经事。过后,我严厉地批评了孩子,弄得不欢而散……

我的一个同事说,他们女儿总和一个男同学通电话,就为这,女儿的学习越来越差,后来还听到了他们早恋的说法。

我想说的是,孩子们,你们别总是以为父母要和你们过不去,我们是对你们不放心呀!

再请听孩子的烦恼:

有时父母对我们的要求也太过分了,对我的一言一行都加以管制,我仿佛成了父母的囚犯。让我们很难理解他们。

前不久我们分班,同学们都有点舍不得,就互相通话谈心。在原班中,我有一位男生朋友,我们挺不错的。我报了文班,他报了理班。星期天,他给我打电话,随便谈谈心。可能是时间长了一些吧,引起了妈妈的注意。我放下电话之后,妈妈问这问那,我觉得很可笑,没有理妈妈便回自己的屋子了。谁知妈妈和爸爸说了这件事,爸爸又和我唠叨了半天。我站在那听着,真是哭笑不得……

难道我们同学之间交个朋友通个电话都不行吗?我们同学们在一起谈起这个问题,大家都为此很痛苦。其实,我们并不是如父母想的那样,就是异性同学通个电话也不一定就是谈情说爱。大人们有时候太精神过敏了。还有的父母,在孩子通话时在另一个屋子用串线的机子偷听,这不是对我们太不放心了吗?简直是侵犯我们的人权了!

最后请听心理咨询师的解说:

电话沟通,是现代人的最常见的一种沟通方式,当然孩子们对它不会拒绝。不管谁愿意不愿意,这都是孩子们之间切不断的一种联系。然而就是这件事,却给很多少男少女和父亲母亲带来了不愉快,造成了许多的亲子冲突。在我的心理咨询中,常常听到这样的亲子之间的“电话的烦恼”。

要化解“电话的烦恼”,首先是家长朋友从自己做起。孩子们需要和他的同龄人进行交流,这是成长的必由之路。电话交流是现代生活的一种方式,家长任何的阻止都是徒劳的。电话交流对孩子们的成长作用具有两面性,有正面效应,也难免有负面效应。我们当然要扬长避短,但是首先需要理解孩子们。如果我们和孩子们坐平了,能够平等地和孩子们沟通,我们就会多懂一些孩子们的心思。他们所以有时候把电话挂断,就是怕家长对他们有误解。在我家里,女儿的同学打来电话也有我们大人接的时候,可从来没有过突然挂断的情况。女儿和同学通话也不怕我们听。事情就是这样,你越是理解他们,越是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氛围,就越是少些电话的烦恼。

中学生朋友也应积极创造条件。你们首先应该坚信,父母是因为爱你们才管你们。他们只是怕你交友不慎,怕你荒废学业,怕你……你不要说父母全是瞎操心。我女儿小时候,就用电话告诉过同学习题的答案。你能说这不该父母操心吗?还有,不顾家庭经济条件用电话聊天的并非绝无仅有。何况用电话谈情说爱的也是你们的同龄人。这一切,你能只怪父母瞎操心吗?再有,你们只是在一起交流着对父母的不满,为什么不去积极地和父母进行交流,有理有力有节地让父母接纳你们的感情和生活。如果你们只会背地里感到父母可笑又可气,岂不是只能说明你们没长大吗?你没长大,又怎么能怪父母来过问你们的生活?

看来,消除“电话的烦恼”的最好办法只有一个:理解和沟通。

女孩为何怨恨父母

在心理咨询来信中,一个署名“淼焱”的“痛苦万分”的女孩给我讲述了一个沉重的故事:

马老师,我是个17岁的女生。从上小学开始似乎同学们都看不起我。这些就因为我的家庭。我家里生活很贫困。父亲是个老古板,不舍得花钱。母亲在我上三年级时下了岗,也和我父亲一样,舍不得不花钱。他们对我很苛刻,甚至穿的衣服都是妈妈的,让我像个“小老太婆”。所以我不愿意出屋,不愿意见亲戚,或许是我的虚荣心太强了,我总在睡觉时偷偷地哭。

于是,我总是祈祷老天让我快死,要不让父母死。自己长大了,对父母的恨更增加了。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不能自杀。他们太可恶了,早晚有一天我会弄死他们,然后花掉家里所有的钱玩个痛快再自杀。当然我不会这样做。

到了中学,也许大了,没人再欺负我。但还是因为父母的“把守”,原先挺好的朋友也生疏了,几个要好的同学曾经一个学期也不理我。爸爸经常骂我,骂得相当难听。妈妈也不说话。有时妈妈还向爸爸告状,让爸爸说我。有一次我考试得了全班第一,可他们两人没有一点的称赞,还说是好学生疏忽了没考好,才让我得了第一。我真的受不了他们这样。搬家时,爸爸把我的电子琴扔了。虽然电子琴已经音不准了,但这是爸爸给我买的唯一一件玩具,我非常珍惜。可他怎么就舍得扔呢!而且扔在地上狠狠地踩了一脚。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不把我弄死?!弄死我,我解脱了,他们也就痛快了。就这样,我有什么话都不和他们说,宁愿闷在心里。我总希望我不是他们亲生的,早晚有一天亲生的父母来了带我脱离苦海。我可能很幼稚,但我真是这样想的。

说实话,父母有时待我也很好,尤其是父亲。我有时也很心疼他们,知道他们不容易,我要努力学习来回报他们。但他们又时时让我有怨气,让我恨他们,恨起他们来,总想让他们快死。所以我现在很珍惜自己心里的“和平时代”——我心里不恨他们的时候。

好了,我的恨都写出来了,心里也痛快多了。可能信写得很乱,条理不清,但这是我的真实的想法。希望您帮我消除心中的怨恨。谢谢您!

这是多么让人心悸而可怕的故事!怎样才能化解女孩心中对父母的怨恨?怎样才能改善他们的亲子关系?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给女孩回信:

痛苦万分的女孩,你用了一个笔名“淼焱”,似乎是随便地写来,但是从这两个字,马老师看出你心中苦水很多,怒火很大,马老师很理解你的心。

现在,你的痛苦不只是恨本身,更重要的是你体验到了恨,可是究竟自己为什么恨父母,你自己也不难于说清。看了你信的前半部分,马老师准备和你说:怎能因为家里条件不好,父母舍不得花钱让你穿上好衣服而那么恨父母?因为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物质生活的需要而恨父母的女孩,不是太自私,太不知道体谅父母了吗?读到后面,马老师才知道你所以恨父母的真正原因,不是物质需要的不满足,而是因为父母对你的感情缺乏理解,对你的心灵缺乏关怀,对你人格的缺乏尊重,一句话,是父母没有满足你的精神需要。如果在你被人看不起而自卑的时候父母能够给你宽慰,如果在你渴望和同学交往的时候父母能够给你理解,如果在你有了好成绩的时候父母能够给你鼓励,如果在你们亲子之间交流的时候父母能够给你尊重,如果在你热爱着一个玩具的时候父母能够给你体谅,即使家里物质条件再艰苦些,你也会感到心里暖暖的,你会为亲情而感到幸福,你就不会那么恨。你说是吗?

马老师知道,你不是一个坏女儿,你知道怨恨父母对一个女儿来说是一件太痛苦的事情。你不愿意,不,是非常不愿意这样怨恨他们。你说父母有时待你也很好,尤其是父亲。你有时也很心疼他们,知道他们不容易,要努力学习回报他们。你说很珍惜自己心里的“和平时代”,也就是心里不恨他们的时候。这正表明你渴盼着浓浓的亲情,渴盼着亲子之间彼此关爱。可是你感到没有得到这些,于是,你有了怨恨。

那么,你该怎么办呢?

不错,你的父母的确有应该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单就你这方面说,马老师建议,首先,你可以自我宣泄。在你心中的怨恨太重的时候,你可以写写日记自我倾吐,也可以面对一个虚拟的画像尽情表达。这样的自我宣泄可以让你的心中恢复“和平”。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心中的情绪宣泄出来了,也就心绪平和了。

然后,你可以做以下几方面来自我调适。一是多替父母着想。爱孩子几乎是父母的天性,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有些父母不能或不会很好地表达自己的爱。因而让孩子不满和怨恨。想想看,爸爸妈妈是不是不会爱你?你就要长大了,长大了意味着什么?长大,就是学会不单只会为自己着想,还会替别人想想。替你父母想想,你们家里条件不好,母亲又下岗了,你知道做父母的心里该有多么不好受?妈妈让女儿穿着自己的衣服是多么地无奈?长大了的你,难道忍心一味责怪父母不能给你创造富裕的生活,而不去替他们分担忧愁吗?再有,父母也是人,和你一样也会有他们的不足。难道长大了的女孩只是学会了苛求父母吗?二是多感念父母对你的付出。想想你一个小小的生命长大成人,得有多少父母的关爱?细细品味,你会感受到好多好多父母曾经给你的关爱。三是帮帮父母。一个好女儿,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最好的方式是竭尽自己的能力,为生活艰难的父母帮一把手,出一把力。也许给爸爸洗一件衣服,给妈妈洗一次碗,都会让艰难中的父母露出舒心的微笑。亲情不是等来的。已经长大了的女儿应该主动创造家庭的温馨了,四是和父母说说心里话。有了前面的几步,你们的亲子关系就会融洽起来。这时,你找适当的机会,经常和父母说说心里话,信息的沟通会促进感情的交流。有了感情的交流,父母会为女儿的懂事而不再愁苦,而看到希望;你也会感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心是那样深,感到家庭是那样地温暖。尽管家庭条件不会一样,父母的脾气难免不同,但是,只要有了亲子之间的理解和彼此的关爱,家庭就会有幸福和温馨。

怎么样,现在你心中流淌的苦水和升腾的怒火正在化解和消失?换个笔名吧,这会让你心中的世界多一份“和平”。马老师一定能听到你的好消息,是吗?

给女孩的信发出去了,可是我的心久久难平。

女孩的怨恨是多么可怕的一种感情!在我的心理咨询个案中,孩子抱怨甚至怨恨父母的情况并非绝无仅有。虽然我都尽力地化解了孩子们对父母的怨恨,但是我这里还是想请我们为人父母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谁洒下了这怨恨的种子?是我们为人父母者自己。也许,为人父母者有我们的道理,但是,让儿女怨恨父母,不能不说是我们当父母的失职啊!这样的失职往往酿成了家庭的悲剧。这样的家庭悲剧不是天方夜谭,就在我们身边上演着啊!我不知道怎样和女孩的父母联系。如果女孩的父母能看到此文,我想,一定会有深深的感触和追悔,一定会积极的行动起来重新营造家庭的温馨。

不知过了多久,在好多好多的读者来信中我又发现了上面那个女孩的来信。她在信中表示了对我的感激。她说她的心中已经恢复了持久的“和平时代”,她说她对父母的怨恨之情正在化解,她说她不再用那个笔名。不错,信的末尾署名“温馨”。

看着她信末的署名,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家庭的温馨。

男孩为何离家出走

一位当父亲的急匆匆找到我,那情形十万火急,急得语无伦次:“马老师,这回可出事了,可坏了……您看,这是孩子的信……”他忙乱中掏出一封便信。

爸妈:

对不起,我走了。你们不要找我,不要为我伤心和难过。昨天晚上,爸对我说,我要学不好就一文不值。听了这话,我的心非常难受,我整整想了半个晚上。其实,我现在的学习根本就跟不上班,让我学习还不如让我去打工呢。昨天晚上,你们说,我说的任何话你们都不相信,这使我更加难受。因为我毕竟是你们的儿子,你们都不相信我,那我还在家里呆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其实,过去我跟你们说的话,除了学习成绩以外没有一句是假的。

我现在觉着学习实在是太累,我觉得我的脑袋已经不够用了。你们总说争取考重点。以我现在的水平,即使努力也是无济于事。因为,估计我们班能考上重点的顶多不过十几个人。我对自己真的没有信心了。你们放心,我想我离开你们也未必就生活不了,自己找一点事儿干也未必不行。如果以后我还活着能够自己闯出一番事业来,一定会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一定会让你们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老人。

对不起!我走了!千万别再找我。

你们的儿子

经了解,孩子此时正在教室里上课。我赶紧据实相告:“请您放心,天下太平。”

孩子的父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才端起我早就递过的水杯,而后叙述了他们家中的故事。孩子是在前天晚上父母的批评之后,几乎一夜没睡决定出走并写下信的。第二天他要做一些准备然后行动。晚上,父母可能意识到势头不好,又和孩子进行了较为平和的谈话,孩子的决心就动摇了。信,是今天孩子母亲洗衣服才发现的。于是,有了虚惊一场。

面对这位父亲的困惑,我说:“虽是一场虚惊,可您也感到教训不小啊!您的失误在哪里?一是对孩子的目标期望太高,超出了他的实际。这对他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压力。在这个压力下,他苦苦地寻求出路而不得。二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在孩子已经不知路在何方的时候,父母又表示了对他的全面的不信任。这等于在孩子即将熄灭的希望之火上又泼了一盆凉水,孩子彻底灰心了。孩子不怕批评,甚至不怕打骂,但他们不能承受的是父母的不信任。因为父母是他最亲近的人啊!”

“您说我该怎么办呢?”这位父亲痛悔地说。

“您万不可央求孩子别再闹出走,否则孩子以后会以此相要挟。”我说,“您只需要坦诚地向孩子承认自己的方法错误,和孩子认真而平等地彼此说点心里话,父母听听孩子的心声,也让孩子了解一下父母的心。而后,和孩子商量一个现实的学习目标,让他切身感到父母是信任他的。您应该欣慰的是您的孩子是个好儿子,就是在决定离家出走的时候,仍然知道想让父母‘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老人’。想到这些还有什么不好谈的呢?”

随后,我找到了那个男孩。交流之后我坦诚地说:“你想自己闯出一番事业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想让父母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老人。说明你是个好儿子。就凭这一点马老师非常欣慰。但是,外面的世界还不属于你们。你离家出走,不想老师,不想同学,不想父母?其实,你的爸爸和妈妈是爱你的。”

“我也知道爸妈是爱我的……”男孩的泪水夺眶而出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我替他的父母做了必要的解释,在他和父母之间搭个桥。而后告诉他,不要管考不考重点,不要这个包袱,自己定一个合适的目标,从做好学习上的一件小事开始,努力了就是成功,相信你会尽最大努力的。

在男孩后来的日记中了解到,事后的当晚,男孩的父母和他第一次真诚而平等地进行了亲子交流和沟通。他说先是妈妈哭了,爸爸也谈得泪流满面,他说他从没有过地那么动情,他说他进一步了解了父母,他说幸好没有出走,使自己少走了一段人生弯路,他说应该照马老师说的,不再背着包袱,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不管怎样,毕业以后我要敢对自己说:我努力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男孩的脸上又有了笑容——他又开始轻装前进了。

女孩对父亲的痛诉

这是一个女孩写来的一封长长的求询信。

马老师:

您好!很感激您在百忙中来倾听我的心里话。我是一个毕业班的女孩。我的父亲对我很是严厉,常常说出非常难听的话刺激我,挖苦我。一天,他酒后话又开始多,对我的学习说了很多很多。我知道我可以反驳他,但我也知道他毕竟是过来人,他经历无数的艰苦,他怪自己的知识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我的身上。这也许是每个家长都有的想法,我可以理解。但是他却说,女孩子爱美,和男孩子交往,是歪门邪道,谁想这样的事,谁就不再是好孩子。马老师,爱美不是人的天性吗?您在书里不是说过男孩女孩交往是正常而且必要的吗?再说我爱美不过是时常换换衣服,根本就不涂脂抹粉,和真正爱美的女孩比起来差得太远了。我和男孩子只是一般的交往。可是他却说如果再想那些歪门邪道,就别怪他虐待我。他的话太多太多的不讲道理,我已经难于一一叙述,我也不想一一指出他的错处,但是有一句对我刺激太深了,我肯定那是大错特错的,他竟然说出这样的话——一个人如果考不上大学他就猪狗不如!(注:这几个字女孩写得很大很刺目。)

他这是什么话?!

我的确是基础较差,也很难保证考上大学。但这就没有他一点责任吗?他总是说我越来越不行,越来越退步,他很少看到我优点,他总是拿最难听的话刺激我。而我就不信,如果我考不上大学就猪狗不如!!他这句话对我心灵的打击太大了!他伤了我的心,深深地伤了我的心!!哪有父亲这样说自己女儿的?!在我失落的时候,我想听到的是亲人给我的鼓励和安慰,而不是什么冷冷地唾骂和什么虐待。大学对一个女孩当然重要,但是,没有考上大学不能绝对说她完了,更不能说她从此一生猪狗不如了!

我所以有现在的失落,从根本上说,是家长的教育方法问题。家长的教育方法很重要,如果是错误的教育方法,那么孩子以后的路也是错误的。我是不得不承认这一点的,这是我现在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的原因之一。但我不怪他,他是我的父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导致父母们迈向错误教育方法的原因。到底正确的方法是怎样的,我不知道,但我敢肯定的是,至少他的教育方法是错误的!马老师您一定比我更清楚这一点!

他一点也不了解我,总以为说几句难听的话吓唬我,挖苦我,就可以重新激起我的信心。他错了,他大错特错了。不是吗?他的吓唬,我会害怕,因为他是我的父亲,同时,他的挖苦,也彻底摧残了我的希望和信心。当然,我不会背弃他。如果他真的虐待我,我也许会选择自谋生路的。

人活着,就是为了不断地去学习,去创造。考不上大学,我可以去做别的事情,甚至我可以去扫大街,尽管这会被别人瞧不起,但至少我也创造了美好的环境,难道这不是一种人生的意义吗?难道这就猪狗不如了吗?!

说真的,我想要的是他对我的了解和理解!我的心和他的心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走到一起??

就要毕业了,我现在要面对的事情很复杂,我们这些孩子难道只能在心灵的最深处自己给自己安慰吗?!难道父母给我们的只有伤害吗?!毕业之后,迎接我的是亲人的嘲笑和斥责,还有那艰难的路,以后我该怎么办?

一个心痛的女孩 徐兰一

读过来信,我和女孩一样地心痛,久久地不知怎样给她回信。我已经从信中通篇的“他”字读出女孩对父亲的冷漠,我能够再和她一起抨击他的父亲吗?可是,我该对她说些什么?思之再三,我回信如下——

徐兰一同学:

你好!读过你的来信,马老师竟久久地无言,为你的心灵受到的伤害,马老师的心很痛很痛!一个父亲,怎能这样伤害自己的女儿的心灵!真是不该呀!可是马老师单单怪你的父亲,无助于你现在的生活,所以,马老师还是想多和你谈谈。

首先,你该相信父亲是爱你的。马老师很高兴你知道父亲主要错在教育方法。的确有不少父母因为教育方法不当,而使自己的家庭教育出现了误区,使自己的孩子的成长出现了障碍。马老师经常遇到这样的家庭心理咨询个案。马老师也经常地和家长朋友们讨论教育孩子的方法。但是,马老师现在特别想和你说的是,即使你的父亲很深地伤害了你,那也是方法问题。他的教育方法不当,实在也是因为他文化素养较差,再加上对你过高的期望。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你一定相信他是爱你的。

第二,你可以开始学会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了。由于你父亲的教育方法不当,可能给你的成长带来了许多不利。但是,现在你就要长大,对于一个长大的人来说,以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自己了。许多少年有过不利境遇的人,不是同样地也获得了成功的人生吗?马老师感到你是个很有头脑的女孩,你会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主宰自己的命运的。

第三,你不能放松现在的学业。如果说有猪狗不如的人,只能是那些危害社会骨子里坏透了的人。只要凭自己的劳动吃饭,不论做什么都是光荣而高尚的。去扫大街也许会有人瞧不起,但确实是创造了美好的环境的劳动,也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也是为社会作出了的贡献。马老师非常赞赏你的态度。但是,这并不等于可以放松现在的学业。打扮啊,交友啊,都没有错,但作为学生,学习才是你现在最先需要做好的事情。如果现在不能尽心尽力完成好自己的学习,别人怎么相信你今后会尽心尽力对待所从事的工作。你说是吗?当然,马老师说完成好学习任务,不是说一定要考多少分,拿第几名,而是说绝不让时间虚度。只要有了专心和努力,这种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尽心尽力的最好表现,也许你父亲就是想看到你努力学习的表现。

好了,还是不要过多地抱怨,赶快抓紧时间享受这毕业前最后的一段学习时光吧!不让时光虚度,才是你最大的收获。至于你和父亲的关系,不要单是和他吵架顶牛,可以在他心情好的时候说说你的心里话,你们父女的心会走近的。

你写信求助是你自救的开始,现在救助自己的最好行动就是勤于学业。你说的很对,“人活着,就是为了不断地去学习,去创造。”相信你会拿出行动证实自己的。

你的大朋友 马志国

望着给女孩的上面的回信,我真的感到底气不足。我敢说,这是我给心理求询者的复信中最没有自信的一封,我不知道女孩是否由此会不再心痛。女孩的父亲做得太不像个父亲了。作为心理咨询师,只能在这里对她的父亲和天下为人父母的朋友们,说出我心中最想说的话:

如果哪位父母以削割孩子的自尊为能事,一定会自吞苦果!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自尊,就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了希望,没有希望的人生必将是悲剧的人生!

这位女孩的父亲对女儿的羞辱的话,也许不曾从您的口中说出来。但是,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伤害孩子心灵的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当我们伤害了孩子的心灵的时候,难道可以仅仅凭一句“是为了孩子好”就心安理得了吗?

女孩的话还在我耳畔回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导致父母们迈向错误教育方法的原因……家长的教育方法很重要,如果是错误的教育方法,那么孩子以后的路也是错误的。我是不得不承认这一点的,这是我现在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的原因之一……这是一个女孩的思考,我们又应该有怎样更深的思考?

家长朋友们,我们不该在女孩的诉说中警醒吗?

十分庆幸的是,女孩坚信即使不能考上大学,即使去扫大街,也会找到人生的意义。这是她对自己的人生的希望。只要心中的希望不灭,女孩就会有成功的人生。

但愿我的复信能给她心中的希望之火助燃。

但愿我们每一位父母都来给孩子心中的希望之火助燃。

给孩子一个“心灵的小屋”

一位朋友在来信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一名初中生的母亲,前些日子,我们读初二的14岁的女儿强行“霸占”了一间闲置的小屋,并在小屋的门上贴上“告示”:早上7:00之前父母不得入内;晚上7:30~10:00家长不许打扰,有事请敲门。我们对孩子的做法非常不理解,感到孩子大了不要娘了,真的让人很伤心。

无独有偶,我一位朋友不久前搬进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居住条件改善了,全家人都非常高兴。但他15岁的孩子的要求却让他为了难:孩子要求给他一个独处的房间,作为卧室兼学习房间,并且要求此房间父母不得擅自入内。孩子的这种要求的理由是:尊重个人隐私。我朋友对孩子的这种要求也非常不理解。

我觉得此事在初中生中可能较为普遍,请求您能从更高的层次上谈谈这个问题,以便帮助我和更多的家长都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来信中提出的问题的确是个很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就是说,虽然不是每个家庭都一定都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独占的房间,虽然不是每个孩子都一定要求有自己的房间,但是,能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独享的空间,能够拥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心灵的小屋”,却是少男少女共同的渴望。

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人到少年时便萌生了独享一块心灵天空的心理需求;这是因为,人到少年时闭锁性就成了一个最显著的心理特点;这是因为,人到少年时心灵不再像童年时那样透明,即使对最亲近的人有时候也要悄悄关闭自己的心扉。一句话,学会闭锁心扉,这是人生成长的必然,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这又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少年走进了心理断乳期。少年期最突出的变化是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要求独立思考问题、认识世界、评价自己,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独立的地位,要求观念独立、行为自治。可以说,追求独立,确立自我,是少年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心理学家霍林沃思称之为“心理断乳”。所谓“心理断乳”,是指脱离父母的监护,成为独立人的过程。人的第一次诞生是脱离母体的解放,由于随后的生理上的断乳,与母亲身体的联系切断了。但是在心理方面,孩子与父母仍然联为一体。所以,这一次解放是不完全的解放。正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才需要父母与成人的保护,他们表现出对成人较大的依赖性。而孩子总要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关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必须进行心理上的“断乳”。而心理上的断乳,必须在精神的一切方面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才能完成。以心理上的断乳为基础,人的独立性和社会性发展才能完成。孩子说的“尊重个人隐私”,“有事请敲门”,也是独立人格受到尊重的合理要求。这样看,孩子进入心理断乳期,适时地闭锁心扉,意味着孩子将要长大,将要走向独立,这不是可喜可贺吗?何必“伤心”呢?

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心灵的小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独占的房间。即使房间不够,也应尽可能创造让孩子拥有自己独享心灵空间的条件,比如,让孩子有一个在家中关闭一间房门独处的机会,让孩子有一个离开父母独自活动的机会,让孩子有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而且能够给孩子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心灵的小屋”。孩子的“不许打扰”,“不得擅自入内”,也许措词不够温情,但是,当孩子心灵独享的时候,明智的父母理应尊重孩子,对孩子“心灵的小屋”不去轻率地惊扰。

父母也许说,我们惊扰孩子,只是对孩子不放心呀!没错。少年正值心理断乳的初期,是由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半成人半儿童的时期,心理上存在着成熟与幼稚、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因而,这一时期是人心理发展历程中一个“多事的季节”,的确会多不少麻烦。但是,孩子生理上的断乳,不是也给人带来不少暂时的麻烦吗?几乎每位母亲都不会因此而不让孩子断乳,因为人们知道孩子总要长大;为人父母者应以同样的远见来等待孩子心理上的断乳。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会对处在心理断乳这个多事季节的孩子的“多事”,多一点宽容。

父母也许说,对孩子“心灵的小屋”可以不去惊扰,难道对孩子闭锁的心灵可以不闻不问?不,绝不。关注孩子的心灵是父母的神圣职责,孩子的心灵也有被父母关注的渴望。但是,真正的关注孩子心灵,首先需要父母放下架子,坐平了,跟孩子讲个平等,营造一种朋友关系。在我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孩子们都十分热切地邀请我走进他们的心灵,因为我在他们面前是平等的朋友。孩子不会拒绝朋友。父母能够做孩子的朋友,孩子就会主动地邀请父母走进他们“心灵的小屋”。

父母也许说,我们做孩子的朋友了,孩子为什么有些话还是不和我们说?的确,有时候任父母想尽一切办法,也不可能把孩子的心声全部掏出来。其实,这原本就没有必要。独享一块心灵绿地,不要任何人来涉足,这是一个心理健全的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孩子长大了,自我意识觉醒了,有了独立的人格,就应该有一块仅属于自己的天地。把这方天地永远地留给孩子独自享有,也是对孩子深刻的爱。不是吗?

这里,还想向少年朋友进一言:固然,形成闭锁心理,走进心理断乳期,希望有独享的“心灵的小屋”,是人生应有的内涵。“心灵的小屋”不宜随便被惊扰。但是,当惊扰者是你应该尊敬的人,而这个人又是为了爱你,保护你,才宁愿担着冒犯你的风险而闯入,你该怎么办?是鲁莽地将惊扰者推出去,再重重地将心灵之门关闭,还是请惊扰者和你一起关照一下这方天地的风光,使其放心满意地自行退出呢?但愿每个走向成熟的少男少女会作出理智的选择。

父母是专家,教子也困惑

这一天,电话约定后,我接待了一对夫妇的来访,他们是为了孩子的教育。

刚刚落座,孩子的父亲急切地诉说:“我们有一个女孩,16岁,出了很多问题。以前出了问题,我都是怪孩子,读了您的书,知道许多错误都在我们父母身上。您书上的批评好像都在批评我,把我批评的一塌胡涂……”

“心理咨询没有批评。”笑声过后,我说:“不过,孩子身上的问题大多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原因倒是真的。当父亲的能意识到这一点,是孩子的幸运,是家庭的幸运,也是自己的幸运。”

女孩的父亲说:“因为我快40了才有孩子,待孩子特别溺爱,对孩子所有的事都包办代替了。我和孩子的妈妈都在大学教书,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很高。这样就是不讲不讲也要讲到学业,有时候聊天旁敲侧击地也要谈到学业。”

此刻,女孩的母亲接过话头:“孩子的智力不错,但现在出现了很多问题,越来越不听话了。我们的话,她都不爱听。孩子的学校是很不错的学校。但是,那阵子出了点问题孩子就不去上课。等我们发现了已经快中考了。我们把孩子抓到学校,结果中考又超过了重点校分数线。说明孩子的智力还是可以的。可是高中以后又往下滑,而且什么问题都来了,甚至连早恋都有了,有男孩追她,她还满高兴。到了高二分班,我们希望她读理科,就把她分到了理班。当时我们也不知道她想读文科,后来才知道她理化不太好。这样她就越来越不爱读了。现在又让她回到了文班。可是她已经有点厌学了。前两天老师批评她迟到,让她和另一个女孩反省。她感到了羞辱,就和那个女孩一起跑走了两天。把我们急死了,到处找啊!我们都是大学教师,搞自然科学的,他父亲还带着博士生。在我们这个家庭,按说孩子也应该知道只有读书才有前途。但就是没有动力,老想着玩。因为早恋,她爸爸太生气了,前两天打了她一个耳光。她对她爸爸非常反感。我们真不知怎么是好了……”

“看来,专家教育孩子也会遇到困惑啊?”

伴着对方的笑声,我坦言:先说这所谓的“早恋”。成人真是有本事,竟整出这么一个词出来?女孩已经16岁,已经进入青春发育期,已经到了懂得男女之情的年龄,怎么叫“早恋”?这是初恋。初恋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初恋并不指向婚姻,只是人生的一段感情经历。换句话说,如果哪一个孩子在青春年少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感情经历,一下子就去恋爱结婚,是很遗憾的,甚至人格都会不健全。他们必须有一段正式恋爱前的“演习”,去认识异性,认识自己,学会扮演自己的性别角色,学会与异性相处。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肯定初恋感情,然后是指导孩子走过这段感情。再说这“不听话”。女孩正好处在心理断乳期,总的心理特点就是寻求要独立。孩子追求独立的心态往往会表现为反抗父母。而40多岁得子,肯定难免溺爱。溺爱在孩子的心灵必然埋了隐患,到了此时,就会更多地表现为对抗。

女孩的父母表示了理解和赞同。我继续实话实说:“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学问的父母比一般父母,还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更多的不利。”

这下似乎吓着了对方:“是吗?!为什么?”

“您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为不幸的,是她的爸爸妈妈太棒了,学问太大了!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讲可能恰恰变成一个不利的因素。”我分析说,“为什么呢?因为即使我们不去直接给孩子加压,父母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地位,这本身对孩子就已经是一种无形的威压。何况,我们肯定会比普通家庭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更高,给孩子的压力更大。有调查显示,高学历母亲的对孩子采取一种更为严格的教养态度,有的甚至近于苛刻。所以如此,就是高学历的母亲,拿自己作为孩子的比较对象,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会比一般母亲更高。可以推论,高学历的父亲也会有这种倾向。‘我是博士生导师,你死活也得给我念一个博士来?’就是这样,我们常常会不知不觉地通过各种方式的耳濡目染,把这种期望和压力灌输到孩子的心灵之中。就说‘只有读书才有前途’这句话,实际是想扭曲了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一句话。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我们的少年时代大多不就在丰富多彩的玩玩闹闹之中长大的吗?为什么孩子就该‘只有读书’?孩子的世界原本就是多彩的世界呀!可是我们一味地大讲只有读书才有前途,这对一个孩子是多么沉重的压力?结果呢?打个比方,正由于我们对孩子的学业的过高期望,过多压力,孩子就像已经得了厌食症一样,得了‘厌学症’。”

“哦,对,对!”女孩的父母异口同声。

“父母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身份,对孩子的成长还会有一个不利的因素,那就是孩子在家中难于享有平等和民主。”我继续分析,“前面说的对孩子学业的过高期望过多压力,其实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拿成人的眼光来看孩子的生活,以成人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再如,面对文理分班享有选择权利的本应是孩子,一般家庭也多是全家商量孩子决定的。凭什么父母剥夺了孩子的权利?这是因为父母的专家‘自居心理’:一般的父母不懂学问,当然要和孩子商量,我是专家,这学业的事情,比一般父母懂得多,你小孩子当然该由父母给你做主啦!可是哪知道,父母虽是专家,对孩子的心却未必就懂。于是,到头来还要让孩子重新换班。这不也是因为父母是专家,孩子比别的孩子多‘享受’的一份不幸吗?”

女孩父母会意的笑了:“看来,需要我们当父母的好好调整了。”

“说的好!”我赞赏地说,“假如父母能后撤50里来看孩子,心态就会多一些宽容与平和。这样即使亲子之间再有冲突,也可以不再‘交火’,而是坐在‘谈判桌’上了。和平的日子里,亲子就更可以多多交流了。如此,孩子慢慢地会重新认识父母:爸爸妈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长者、学者,而是朋友,平等的朋友。”

家庭的温馨,亲子共同营造

一天,一个神情抑郁的女孩走进心理咨询室。她犹豫再三,终于鼓起勇气说:“马老师,您懂心理学,您说我该怎么办?”

职业的敏感使我察觉到她的心灵一定需要扶助:“有什么难处?马老师帮你想办法。”

伴着泪水她倾诉了心中的痛苦:“不知道为什么,我父母经常吵架,我是在他们的吵闹声中长大的。昨天他们又吵了起来,吵得很凶,妈妈嚎啕大哭,爸爸砸坏了很多东西。我一言不发地坐在角落里,心里痛苦极了。他们虽然是爱我的,可我却有点恨他们,有时甚至想离开这个家。是这个家让我形成了消极、抑郁、孤僻的性格,我对生活几乎失去了信心……”

听着她的诉说,类似的镜头一幕幕在我脑海中闪过。

这是一篇出自少女之手的没有丝毫虚拟成分的带血的文字——

今天,爸爸妈妈又一次吵架了。他们吵得很凶,爸爸那严肃的脸上挂着滚烫的泪珠。家里的气氛是那样僵,浓重的空气让我窒息。我不知道自己在这场戏中该扮演什么角色,只是一个劲地哭。

我也不知道该帮谁。毕竟,一个是爸爸,一个是妈妈。我茫然了。我不明白,一个好端端的家,为什么总是吵架?猛地我想起一篇文章里写的:爸妈吵架了,我只有牺牲自己来保全这个家。于是我从抽屉里翻出一把小刀,对着自己的手指头……

鲜血,柱一样地蹿出来。我没有哭,却笑了,因为我仿佛从这血的背后看到了父母和解的笑容,看到了一个和谐而温馨的家……

时常有少年朋友向我诉说这样的苦恼。在一次调查中,对“最想说给爸爸妈妈的心里话”一项,很多同学的回答都是“希望爸爸妈妈不要总吵架”,“我们希望有一个温馨的家”。是啊,人人都需要一个温馨的家,孩子们更是如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当父母的应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营造一个温馨的家。我表示了这样的意思。

“非常感谢您能理解我们,能帮我们劝说我们的父母。”女孩听了我上面的意思赞许地说。

“可是,”我话锋一转,“现在我想跟你说,作为正在长大的中学生,也该尝试去理解父母。”

“那么,您说父母为什么总吵架?他们不可以不吵架吗?”女孩很是困惑地问道。

“这正是你们需要理解的。”我诚恳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作为父母,无论是从个人角度还是从家庭角度,自然都是不吵架为好。但是,父母也是人,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在孩子面前无法表现得总是那么完美。这正如你们同学之间也难免会发生冲突难免会吵架一样。不错,只有相亲相爱的人才会结为夫妻,可相亲相爱的人也同样会有矛盾,有冲突。而且,由于诸多的对于你们也许是说也说不清的原因,夫妻之间会有许多的不和谐。再有,由于夫妻是一家人,彼此之间不可能如与外人打交道一样有那么多讲究,冲突矛盾便容易以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便是为什么那么多的父母总是吵架的缘由。”

听了我上面的话,女孩表示理解:“您说的很对,我们应当学着理解父母。可面对父母的争吵,我该怎么办呢?”

“对,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顺势说,“对温馨的家庭,你不能只是渴望,还应该积极主动地跟父母一起来营造。”

随后,我给女孩提了以下建议:

一、不做裁判员。成人之间的有些事,的确常常是“说也说不清楚”,难分是非。作为孩子,你一般不宜做那个难做的裁判员。你只要记着,爸爸妈妈是爱你的就够了。

二、当一名和平的使者。以你可行的方式,平时多在父母间架一座感情的桥,促使父母有机会沟通感情,“战时”在父母之间化解战火。除去个别“苦大仇深”的夫妻外,大多数父母会在意儿女这位和平使者的“工作”的。

三、机智回避。比如,早晨,父母“战火”要“燃烧”起来,你该上学就背起书包走你的。晚上回来,说不定就会看到父母的笑脸呢。

四、借助“权威”。你走不开,劝不好,而“战火”又要升级时,你可以请来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老人的面子常常可以让父母休战。

五、献上自己的爱心。当父母的“战火”平息后,你给流泪的妈妈递上一条毛巾,给愁苦的爸爸搬过一把椅子。亲情所至,父母的心中定会涌起理性的柔情。

六、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你能把自己的感受,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让爸爸妈妈知道,他们一定会以加倍的爱来抚慰你受伤的心,你的家必会又多几分温馨。遗憾的是父母常常没有机会听到孩子的心声。所以,你适时地跟爸爸妈妈倾诉他们吵架给你带来的苦痛,也许正是你营造温馨的家的最好行动呢!

听到这里,女孩脸上露出了笑容,说:“我懂了,我会以实际行动为我的家增添一分温馨。”

后来,我又见到了女孩的父母。女孩的父母都是很善良的人。我们就家庭心理气氛问题进行了交流。他们了解了孩子的心思之后,非常动情,很是愧疚,深深地感到对不起孩子,一个劲儿地追悔。

其实,每一位爱孩子的父母都是好父母,需要的只是讲究一下家庭中的交往方式。我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后,我们一起讨论了家庭心理气氛对孩子心灵健康的影响,以及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气氛的办法。

不久,我接到了女孩的一封信。她告诉我,他们的家中又有了许多的温馨,她更深地感受到了爸爸妈妈的爱。她说,真的好感激我给她们送去了温馨。

我笑了:我能有多大作用呢?每一个男孩女孩家庭的温馨和幸福,都是家庭成员自己营造的,当然包括如这个女孩一样的男孩女孩自己。

单身母亲,怎样关爱儿子的心

现在,这位来访者也是一位中学生的母亲,一位满面愁容的母亲。

从她艰难的诉说中知道,她万般无奈之下选择了离异,本想专心养育孩子,倒也心静。谁知几个月过去了,孩子并不让人省心。见孩子整天心事忡忡,学业也在退步,心里真不知如何是好。

“没有合适的人商量,知道您是心理咨询专家,想请您给出出主意。”她强做笑颜地恳求说。

单亲家庭的子女的教育,的确有其特殊。由于父母的离异,单亲家庭这种特殊的家庭结构,对孩子的心理及学业闹不好都会有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广州市对分布在市区的800多户单亲家庭进行调查,发现子女有情感问题的(包括孤独、烦躁、冷漠、自卑、逆反心理等)占74%,子女学习处于中、下水平的占77%,子女品行表现属于中、差的占75%。

一位初中女生在日记中写道:“自从父母离婚,虽然母亲在物质生活等方面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我仍常常感到一种自卑。孤独和失落。我无法和别的同学一样,得到父亲那种强有力的鼓舞和支持,也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自豪地谈论有关爸爸的事情。因此,我总是感到自己是那么怯懦,是那么没有自信……”

看来,现在这位来访的单身母亲也遇到了这样的麻烦。

“孩子知道您离异的缘由吗?”我问道。

“几个月了,我一直没跟孩子提过这事。”她说,“我看孩子心事挺重的,这个周末,我们娘俩做了一次长谈。我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跟他爸爸过不到一起,不是妈妈不体谅他,是实在没有办法,希望他理解妈妈。经过谈话,孩子心里的压力好像减轻了许多,他表示不怪妈妈,要争气当个像样的男子汉。从离婚后,就这一天在家里我有了笑容,孩子也有了笑容。”

我赞许道:“您能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诚恳耐心地解释他的父母离异的原因,求得孩子的理解,这是明智的,必要的。因为孩子总要面对这一事实,面对他人可能的询问。他心里不知一点原委,只能是困惑、自卑、压抑。已经是中学生的孩子了,了解父母离异的情况,心中有数,既有助于孩子的理解又能保护其自信。你们母子的笑容告诉您,您做得对头。”

也许因为受到赞许,这位母亲的话也畅快了许多:“我跟孩子讲,你爸爸怎样怎样坏了,怎样怎样没出息,你不用想他,要争气,长大不做他那样的人……”

“这您可就过头了。”我拦住她的话说。

大人之间的许多是是非非,孩子还不一定全能弄明白。婚姻的死亡也不一定就是给其中的某一方的人格判了死刑。就血缘关系说,亲子关系是改变不了的。况且事情都在变化,即使孩子的父亲或母亲真的走过人生弯路,也有重走正路的可能。亲情是割不断的。大人之间的恩怨不必转嫁给孩子。大人之间情断了,也不妨父母双方跟孩子亲情依旧。所以,说明离异的缘由,不必制造孩子对父亲或母亲的敌意。

说到这里我问:“您说是吗?”

“我也是气糊涂了。您说得对,怎么着也是孩子的爸爸。”她笑而转忧,“可是这孩子学习怎么办?”

“别急,学习问题只是个现象,或者说是第二位的。”我的话题一转,“第一位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随后我提出建议。

离异的单亲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上应注意两点:一是充实孩子的生活弥补亲情不足。比如,负责带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不论多忙,也应抽空多跟孩子活动交往;还可以引导孩子多交同龄朋友,促他走进伙伴中去。二是注意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在孩子人格形成中,父爱与母爱有无法替代的作用。缺少父爱,孩子就会形成‘偏阴人格’也就是容易表现得懦弱、多愁善感、自卑、缺乏毅力、果断性不强等;缺少母爱,孩子又会形成所谓‘偏阳人格’也就是容易孤僻、冷淡、缺乏爱心和同情心,没有安全感等。因此,对于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来说,要特别留意弥补孩子因缺少父爱或母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见女士点头表示赞同,我说:“比如您的孩子,可以有意识地让他多接触一些成熟的负责的成年男子,像叔叔、舅舅、男老师等,还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表现男性优秀品质的书籍和影视,一旦孩子丢掉自卑,扔掉包袱,乐观而自信地面对生活,学习的退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您说是吗?”

“对,对。就为孩子生活了,做多少事我都愿意。跟您说句实话,我不打算再婚了,一心只惦着孩子。”这位母亲实话实说。

“一切为了孩子,自然是孩子的幸福。是否再婚是您的权力。但请注意一个事实,单亲家庭的孩子,特别是跟母亲的孩子,确实有一些表现得软弱和缺乏生存能力。这与大人一心扑在孩子身上,给予过多的呵护不无关系呀!一心只惦着孩子,是该教他学会自己走人生路。这才是真正的爱护。再说,也不该为孩子迷失了自己。您说呢?”

在这位母亲消退愁容告辞之后,我想,离异是一种无奈;离异之后忘记孩子的教育则是一种失职。这位母亲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这位母亲没有忘记:孩子没有了完整的家,也应该享有家庭的温馨。

再婚父亲,如何理解女儿的心

电话里,张先生一再要求我先安排接待他的来访。于是,这一天我们如约坐在了一起。张先生人在中年,仪表端庄,颇有修养,却掩饰不住心中的困惑和焦虑:“我怎么说起呢?”张先生情急之下掏出两封信愁苦而气愤地说,“您先看看这个,这是我的13岁的女儿前些天贴在我门上的两封信,都是谩骂侮辱性的话!”

看过孩子写的信,我知道了孩子针对的是继母。这其中有怎样的前因后果呢?从张先生艰难地诉说中知道了他的故事。

我的第一次婚姻很不幸。由于先天的原因,妻子患有包括精神障碍的多种疾病,还有一种罕见的肝脏的不治之症。我的婚姻就是伴随给妻子四处求医治病度过的。说实话,我们的感情不是很好,不知我们吵了多少次架。但是我敢说自己是负责任的男人,为了给妻子治病,我负债累累。到后来专家说,病人没有希望了,不要再花钱了。可是岳母却还是要求治疗,我继续四处借帐。最终,妻子还是没有留住。

妻子死后,岳母不让我再婚,说一定要等几年时间。所以当时有人介绍,我推辞了。后来我还是决定在百天后开始谈了一个对象。岳母知道了,坚决反对。我们根本无法沟通。相隔一年后,我坚决再婚了。对方有一个女儿,我们一家三口开始了新的生活。

我的第一次婚姻留下一个女儿。可是,女儿出生后一直和姥姥在一起,不让我们带孩子。就是孩子的妈妈,也得找借口或者偷偷地才能把孩子带回家。我再婚后,孩子姥姥和我争吵不断,有事了就找上门来,打架一样,更不让孩子回家了。只知道让我承担孩子的生活费,我的收入多半都给孩子花了。现在的妻子没拦过,而且,孩子有病她还拿出几千元来给孩子治病。但是,孩子姥姥还是不满意。我和女儿根本就没有直接的交流接触的机会,孩子受了不少姥姥的影响,对我意见很大。

今年春节,一天,女儿来家里找我说要回老家拜年。我正好去单位值班。妻子说我不再家,没有把孩子让进屋来。孩子回去告诉了姥姥,姥姥很是不满,以为我躲在家中不见孩子,就去单位要看看是否值班。偏巧我当时因事外出,回来的路上才和姥姥相遇。姥姥非常不满,说我们骗孩子。我们自然少不了争辩。第二天,我就发现门口的对联撕坏了,更严重的随后就是连续两次在我的门上贴了这两封信。这一定是岳母让孩子这么干的。再这样下去我的婚姻就会出现危机了……

叙述的过程中,张先生不断地吸烟。说到这里,张先生又点燃了一支烟,心中的气恼和不平,伴随着烟雾一起升腾着。我表示了深深地理解之后,问道:“具体说来今天要讨论一个什么问题呢?”

张先生脱口而出:“这样的信如果再贴我应该怎么办?”

“这似乎该是法律方面的咨询了,不是心理咨询师好发言的了。”我笑道。

“对,您瞧我,气糊涂了。”张先生平静了一下改口说:“应该说,一个是和孩子姥姥的关系怎么办,一个是和孩子的关系怎么办?”

“两个问题的确有联系,但既然是两个,我们就把它们先分开来。”我说,“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和孩子的关系问题。对吗?”

见张先生表示肯定,于是我说:“人的天性不是损人不利己,孩子不会无端地耍坏。孩子为什么这样呢?不能排除孩子受了姥姥的影响,但是,孩子也有自己的眼睛。我们假如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孩子的眼里看到的是什么?孩子看到的是:她没有了妈妈,爸爸也没有了,因为爸爸和另外的与她毫不相干的娘俩在一个家里。同样是孩子,为什么那个孩子什么都有?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再找不到爸爸,这是怎样的不幸?过年的日子,是人们团聚的日子,孩子却只能在姥姥家,姥姥即使对她再好,再偏爱,可这是她自己的家吗?当鞭炮想起来的时候,没有妈妈,也找不到爸爸的孩子心中该是怎样的滋味?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孩子完全弄懂导致这样局面的来龙去脉,她只是感受到了痛苦。如此说来,孩子心中难言的苦痛不是让谁想来都心痛的吗?何况是孩子的爸爸?孩子是自己的亲骨肉啊!”

我说不下去了,张先生也已经热泪盈眶。

稍稍平静之后我继续说道:“孩子这样做,只是她心中渴望温馨和幸福。她心里想:我的幸福哪里去了?为什么我爸爸不能和我在一起?过年的日子里他在哪里?由此孩子自然想到了是因为爸爸的再婚,是因为继母的到来。再加上继母的拒之门外,于是满腹的不平、抱怨甚至仇视,都集中向继母开火了。这样想来,孩子贴这封信,就不是让人可气,而是让人可怜了,孩子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呀!再说,当初既然能够不顾一切阻力而再婚,为什么没有不顾一切把孩子要到自己身边?现在感到了自己婚姻的危机,为什么没有想到孩子心灵成长更是面临危机?是不是潜意识里亲情让位给了爱情?是不是不顾了孩子而顾了自己?这样说来,孩子的不满似乎不是也合情合理了吗?”

张先生脸上的愁苦和恼怒没有了,留下来的是追悔和歉疚:“是,是要好好理解孩子呀!”

心理咨询师不是就人际障碍进行是非对错的评判,而是帮助人从心理上化解人际障碍。化解人际障碍需要心理换位,也就是在心理上互换位置,对所遇到的问题,能深刻体察他人潜在的行为动因,不以自己的心态简单地看待问题对待他人,设身处地地从对方所处的位置、角色、情境去思考、理解和处理。我们前面的沟通便是为了帮助张先生心理换位。心理治疗中有一个“空椅子技术”可以帮助人进行心理换位。当涉及到人际冲突或人际障碍的问题时,让当事人想象假设另一人就坐在对面一张空椅子上,当事人面对空椅子诉说。然后,换到对面一张椅子上,扮演另一人来回答问题。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就是在适当时刻请当事人变换位子,指导当事人与假想的对象进行对话。通过这个练习,当事人得以更为详尽地体验并且了解自己特别是对方的种种情感和心态,以便于相互理解。

谈了上面的意思,我指着张先生身边的空沙发说:“当自己诉说孩子的不是的时候,假如孩子就坐在这边的沙发里,她会怎么想,怎么说?如果能够经常运用一下空椅子技术,如果能够经常听听孩子的心声,是不是对问题就会有新的认识?”

此时,张先生心中的恼怒全然没有了:“是呀!站在孩子的角度替孩子想想,对孩子的一些表现就有了新的理解。就是孩子贴信的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有了心理换位,就会感到孩子这样做不是让人气恼,而是让人怜爱呀!”

“是,是呀!”张先生的情绪状态已经和刚才全然不同了。

“为什么现在的情绪体验和刚才不一样了呢?”我分析说,“是因为对问题的看法改变了。心理学有个‘ABC理论’认为,外来激发性事件都是中性的,但是,由于个体依据不同的认知理念,对外来激发性事件进行了不同的自我解释或自我说明,最终便导致了不同情绪反应。这告诉我们,决定人的情绪体验的,不是现实生活本身,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和理解。”

“真是这样,看法不同了,态度就不一样了。”随后张先生又问,“还有什么具体的解决办法呢?”

“以上我们主要进行了认知调整。”我说,“接下来,是和妻子好好沟通,一同来理解孩子,再和孩子沟通。这样你们的父女关系也就会慢慢地改善。当然,在这一系列的沟通之中,需要的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情感人,先是感动自己,再去感动妻子,最后成人的挚爱深情会慢慢地感动孩子。慢慢地孩子会打开她的感情之门,接纳父亲,接纳继母的。这一切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真情所至。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想撞开孩子的感情的大门,只有靠真情。”

“是这样。”张先生赞同地说,“可是,目前孩子和我们情绪对立,怎么和孩子沟通呢?”

“有了真情涌动,自然就会有许多许多心灵沟通的途径。比如,可以借助合适的中间人先间接沟通,再有,既然孩子已经可以写信了,爸爸为什么不可以也写信表露真情?”

“对,还可以让妻子也写给孩子写信谈谈心……”

“还有,即使言谈举止之中,神态眼色之间,都能让孩子感受到一种真情挚爱。人的情感是互动的,孩子的心会有回应的。当然,心灵坚冰的融化需要时间,不能指望孩子很快就买帐。但是,只要有真情,孩子心灵的坚冰总会融化的。至于,和孩子姥姥的关系,心理换位,空椅子技术,认知调整,等等,也一样适用。比如,孩子姥姥的不满表现未必恶意而为,站在老人角度想想,自己的女儿没有了,加上不论什么原因你与前妻确实感情不好,孩子确实没有了家,这不是都会让老人心理失衡,做出缺乏理智的事情吗?当然,关键还是首先改善父女关系。”

“谢谢您让我的心不再混乱,我会努力当一个称职的父亲的。”张先生终于露出了平和而有希望的笑。

非常家庭,亲情一样浓

电话预约后,我接待了远道而来的一家三口: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长大的女孩。

女孩的父母都是职场中人,母亲还是一位知识女性。女孩的父亲少言寡语,母亲自然就成了首席发言人。他们说,女孩虽然平时有点胆小内向,却也是个好孩子,很听话,很懂事,很让父母喜欢和疼爱。但是,最近孩子好像出了什么毛病,总是心绪烦乱,焦躁不安,说心里憋得难受,却和父母什么也不说。实在难受了,说要看看心理医生。于是,看到了杂志上我的专栏,从杂志社辗转找到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电话号码,才有了现在的来访。

感觉告诉我,这对夫妇对孩子的感情,一是非常的爱,二是非常地担心。女孩为什么出现情绪问题?当我问及还有什么需要介绍的情况时,女孩的母亲看了一眼孩子的父亲,瞬间的迟疑之后说,孩子曾经有过和男孩的感情问题以及对一个女孩的嫉妒。

事情就是这些吗?既然女孩主动来访,看来与女孩的直接沟通是最重要的了。

女孩已经18岁,正在读高中,这里我们姑且叫她晓雯。晓雯倾诉说:好久好久了,我总是胡思乱想,每天躺在床上,总是要把一些令人不高兴的事没完没了地乱想,好像成了习惯一样。这很痛苦,就总是想控制自己。可越是控制,越是乱想。从初三时,就感觉到这样胡思乱想。而且,那时我值日负责擦黑板,有一段时间,总是没完没了地擦黑板,总感觉不干净,只要看到黑板有点字迹,在座位上也总有想去擦黑板的冲动。这个毛病慢慢好了,却还是要胡思乱想。结果,中考没有考进重点。

晓雯的上述状态属于强迫症症状。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特征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观念、情绪、意向和行为。虽然患者本身力图克制,却又无力摆脱,从而导致严重的内心冲突和强烈的焦虑。强迫症多见于十几岁的少年。主要症状表现为:①强迫观念。表现为不由自主地在大脑中呈现某种想法、某件事、某句话等。它包括强迫怀疑,如,是否关好水龙头,是否在考试时漏答了题目,是否系好了裤带等;还包括强迫思考,如,常一个人穷思竭虑:天为什么是蓝的,l加1为什么等于2,人为什么只长两只眼;对立观念,如,老师喊“立正”,就想到“稍息”。②强迫表象。这是一种盘踞在患者脑海里的逼真的详细的又常常是恐惧的景象,如意外事故的情景。③强迫意向。患者感到有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驱使作用,有好像马上就要行动起来的冲动感,如患者总想能触摸某个物件或身体的某部分,也有的总l、2、3地数数。④强迫行为。患者不由自主地反反复复地做相同的动作,以至一直到十分刻板的地步,如反反复复看门是否锁好,反反复复看信是否封好,反反复复数路灯的个数等。强迫症不外是存在于脑子里的和表现在行为中的症状,所以,主要表现是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而这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

心理分析学说告诉我们,强迫症状往往会给人一头雾水的假象。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往往是不管用的。因为,它的背后往往是某种生活冲突或压力。就是说,当人在生活的某一方面遇到困扰或压力的时候,内心的冲突形成难以化解的心结,往往会转化成某种强迫症状,表现为与问题似乎不相干的一些症状。这就好比病根儿本来在心上,症状却出在脚上。这在心理学上叫作置换作用,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那么,晓雯面对什么心理压力呢?

随着我们的继续沟通,晓雯谈到了两个问题。一是嫉妒心理。她总是怕另一个女孩在学习上超过自己。那是一个同桌,比晓雯的学习稍差。一次,那个女孩提出要和晓雯比赛。于是,晓雯就特别怕看到那个女孩的勤奋学习。虽然表面关系还好,但只要一看到那个女孩,就有气,心头就升起嫉妒之火。

我以跑道上的运动员为例说:“假如你是其中一名本来较好的运动员,与你同组的选手如果都没有竞争力,你虽然可能稳拿第一了,但是你能够跑出好成绩吗?”

“当然不能了。”

“相反,如果同组有的选手很有竞争力,又会怎样?”

晓雯很有悟性:“即使我不能拿本组第一,但成绩肯定会提高。”

“学习上也一样。有一个同学与你竞赛,很可能使你的学习更棒。”我说,“如此说来,简直要感谢人家呢。”

晓雯笑着点头。这不仅是因为她悟性好,还可能因为这其实只是她心理压力最表层的东西。就心理咨询的经验看,当事人往往找最少压力的事情先来交流。随着我们交流的深入,晓雯开始坦露与男孩的感情故事。这故事和所有的男孩女孩的故事没有什么两样,不同的是,晓雯总是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经过沟通,她很快领悟这样的感情是无可非议的,是每一个男孩女孩都要经历的一段感情历程,是很自然的事情。

沟通如此顺利,应该说,在心理咨询实践中,是不多见的。但这并不让我庆幸,反而有点疑惑。很快,我的疑惑得到了证实。

稍静片刻,笑容从晓雯的脸上退去,神态紧张起来:“马老师,其实我还有更大的困惑。还是就是在初三的时候,一个同学跟我开玩笑说,你妈妈比你才大不过20岁,别是未婚先孕吧。一句笑话,却勾起了我的朦胧的记忆。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是有过一个女人的照顾过我。后来,好像有人说过我是后妈。三年级的时候,我在家里的一个书桌抽屉里发现了一个证明,上面的大意说我是捡来的孩子。由此我心中就留下了一个越来越重的阴影:妈妈真的是继母,我真的是捡来的孩子,他们真的不是我的生身父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随着长大,我感受到爸爸妈妈是疼爱我的,真心地爱。但我心中的疑问却一直没有答案。初三同学的话勾起这一切,我忍不住要和爸爸妈妈讨个说法。可是他们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说法,我分明感到是在搪塞遮掩着什么。这更加让我困惑不已。我记得就是在那时,出现了总想擦黑板总是胡思乱想的毛病……”

现在,晓雯的心结终于找到了。女孩的强迫症状主要是这个心结转化而来。后来与女孩的竞赛,怕女孩超过自己,与男孩的感情,怕别人鄙视自己,都是心理的自我防卫。因为自己的身世,心中安全感受到威胁,便随时提防着受到伤害。焦虑不安,郁闷憋气,便是情理之中的了。

晓雯谈到的情况,让我想到她的父母刚才交流时的语言和神态,我意识到晓雯关于身世的猜测恰似空穴来风,很可能这确是一个非常家庭。就此,我与晓雯谈了很多。主要意思,一是,不论你说的情况是否真实,你的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这从今天的来访就可以看出。二是,假如是实情,妈妈爸爸没有告诉你,肯定是怕你难于接受,也是为了爱你。三是,感情不是由血缘决定的,是共同的生活相互的关爱孕育的。假如真的没有血缘关系,父母还能如此地爱你,亲情更是无价,更说明你有一个可敬的爸爸,可爱的妈妈。晓雯静静地听,最后深深地点头。

针对晓雯的强迫症状,我介绍了一些自我调整的方法。随后,我再次与晓雯的父母进行了交流。

他们难为情地笑了。晓雯的母亲说:“一来不知到底这样的事情是否该说,二来真是不好意思说。现在看,您是那么可以信赖,我们对心理咨询师也就彻底实话实说了。晓雯的父亲经历了两次婚姻。第一次婚姻两三年的时候,因为没有生育,领养了晓雯。在晓雯四岁的时候,他第一次婚姻破裂了,我们组成了现在的家庭。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就没有再生育,专心地抚养着这个女儿。由于怕孩子接受不了,总没敢对孩子说明。想等孩子长大了,再告诉孩子的身世。看来,这给孩子的生活带来了影响。这件事该怎么办呢?”

人的心理活动有一个特点,对于略有所知又不完全清楚的事物,往往有探究的欲望,因而更为关注,而对于全然不知和完全已知的事物,反而往往并不关注了。这就是有些东西你越是“保密”,人反而越是想去“探密”的道理。晓雯的心态就是这样,已经朦胧地知道了一些有关身世的情况,却又不是很清楚,在这样的心态下,自然很想探究,强烈关注。而父母的搪塞加剧了心灵的困扰和不安。这种心绪泛化到其它的生活事件上来,于是常常陷入莫名的焦躁不安。如果让晓雯知道真像,虽然接受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但经过一段心理调整之后,她的心灵会早一点归于坦然和安宁。事情常常这样,猜疑和推测一旦既成事实,人们反而比较容易接受和面对。再说,晓雯已经长大,有权利知道自己的身世,让孩子知道只是一个迟早的事情。就晓雯的心态看,先前的疑虑和探究的过程,让她已经早有了心理准备。刚才我们的沟通也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了心理准备。所以我认为,到了告诉孩子真相的时候了。

晓雯的父母同意我的分析。讨论之后我们取得的共识是,为了晓雯顺利度过高三,趁着晓雯暑假的机会,让晓雯了解身世的真相。

后来的一天,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传来晓雯一家的好消息。晓雯告诉我,她真切地听父母讲述了自己身世的故事,她和爸爸妈妈抱在一起,哭做一团,这是平生的第一次,过后从来没有过的畅快。她说,她和爸爸妈妈的心贴得更紧了,她会好好读书,来回报父母。

听着晓雯的电话,我心头涌起一阵暖流——只要世间真情在,一样地让人心动。我祝福晓雯,她享有了人间真情的赐福。我祝福这个家庭,他们的亲情会更浓。

遭遇父女畸情,初春女孩好困惑

这是一个有点蹊跷的诉讼案,女孩要状告父亲对她强行索吻。律师意识到似乎此案应该去找心理咨询师。于是,女孩来到了心理咨询室。坐在我面前的女孩话没出口泪先流,伴着泪水讲述着她难言的故事——

我妈妈没有文化,又是急脾气。从小我就不喜欢的和妈妈在一起。爸爸最疼我,最宠我,对我很温存,我也爱和爸爸在一起。大约我十来岁时的一天晚上,爸爸说去另一个屋子睡。我就撒娇地一定要和爸爸在一起。半夜里,爸爸吻了我,我当时睡得迷迷糊糊的,也就没有拒绝爸爸。过了半年左右,爸爸又一次那样吻我,而且还摸了我的乳 房。因为爸爸最疼我了,我也就顺从了爸爸。

后来,这样的情形经常发生,爸爸经常和我在一起亲近,还要求和我发生性关系,但是我坚定地守住了最后一道防线。一次,妈妈去了舅舅家里。晚上我放学回家,看到家里又剩下我和爸爸两个人,我知道又该发生曾经发生的故事了,我有几分害怕,又有几分渴望。果然,晚饭后爸爸又和我拥在一起。我说这样不好,可是无力挣脱。他抚摸着我的脸庞,抚摸着我的双臂,抚摸着我的乳 房,抚摸着我的身体的各个部位。我好像被一股电流击倒,全身酥软,不能自持,顺从地依偎在他的怀里。虽然我心里想着,不要这样,不要这样,但是,不知是一种什么力量让我瘫软地不能动弹,任他抚弄温存。慢慢地我感觉他的手移到了我的两腿之间,滑到了我的下身,一股更强大的电流冲击着我,我无力地轻轻地呻吟着,我体验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时候,他猛然紧紧地抱住我,有力地压在我的身上,我没有拒绝他。忽然,我感到他已经把我的内裤退掉,他已经触到了我的最隐秘的部位。我猛然惊醒,奋力坐起:不要,不要,不要这样!我连连地说,随后我哭了。他开始安慰我。我庆幸自己守住了最后的一道防线。

一次,在爸爸和我亲近温存的时候,他问我,是不是愿意这样?我说,我很不愿意。此后,爸爸好久没有再那样待我。可是后来又旧病复发,一次又一次……

面对女孩茫然无助的眼神,我的心很痛。心理咨询师不是道德家,简单的道德评判也不是心理咨询的主旨,心理咨询是为了帮求询者看清当事人的心路历程寻求心理自救。但这段故事的确潜藏着很大的危险。因为这是一场人的原始本能冲破了人伦常规的边缘性的(即没有性 交的)乱 伦,一场父女畸恋。

人的性本能指向性原本是很随意的,是不论什么血缘的。是世世代代的社会化生活使人的可能指向血缘亲子的性本能的神经联系被抑制了。这是在个体心理上形成的“乱 伦栅栏”的结果。由于这个乱 伦的神经联系还会被激活。于是,人的原始本能一旦冲破了乱 伦栅栏的约束,以前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性能量便成了一匹野马,人就会成了怪物。

那么,让这对父女陷入畸恋的异常情境和异常心态是什么?

就情境方面说,单亲家庭、夫妻长期性失谐、居住条件差以及父女或母子过分亲密,常常诱发亲子畸恋。就这段故事说,后三个诱因似乎都存在。这样境遇性的诱因很容易诱发主体的异常心态。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透视,从父亲方面说,父女畸恋多源于父亲的“洛莉塔情结”和“恋女情结”。《洛莉塔》是俄罗斯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巴科夫的一部小说的名字。这部作品是以一个中年男子执著地追求一位少年美女,并以爱情的破灭为主题的。后来,心理学便借用来有了概念,主要是指中老年男性在潜意识中具有的一种被压抑着的对年轻女性的性 爱心理。洛莉塔情结的实质是恋女情结的变形。男人的恋女情结是女孩的恋父情结的一种对应的心态,指父亲潜意识里对女儿的性 爱心理。通常,恋女情结常常以变相的形态表现出来,即压抑了对女儿的性 爱,以与女儿同龄的少女作为一种替代性的角色,表现为对年轻女性的性 爱心理。这便是通常一些中老年男性 爱恋年轻女性的潜意识根源。但是在很少的情况下,恋女情结也会直接表现出来。显然,这位父亲的恋女情结是较重的,因而没有转化为洛莉塔情结,而直接表现为对女儿的爱恋。从女儿方面说,她的恋父情结是比较明显的。这样父女双向互动的结果便形成了“父女互恋情结”。导致女孩和父亲的早期亲密关系的正是这样的情结。但是,父女互恋情结不能及时化解就会导致父女畸恋。随着女孩的长大,父女的亲密接触便具有了性的意义。于是父女互恋情结,演化成相互需要的两性的情 爱以致性 爱,酿成了一段有违人伦的父女畸恋。

尽管我们这样对父女畸恋进行心理解读,这种行为同样不能逃脱道德的审判。在这场父女畸恋中,当然主要责任在父亲,可女孩不是完全没有责任的,她不是纯粹被迫的。但是,女孩又体验到了一种巨大的压力,于是,开始了自救的行动。

怎样才能告别父女畸恋的困境?

在现实生活中,亲子畸恋(包括父女畸恋或母女畸恋)大多是境遇性的,道德的规范和境遇的限制比较容易促使“乱 伦栅栏”恢复履行职能,当事人往往可以较好地主动控制。在亲子畸恋中,往往亲代一方是主动方,子代一方是被动方。这样看似乎是从主动方入手解决更好。但是,一般此类问题多是子代来求助的。再者,血缘关系的亲子畸恋,极少完全一方强迫另一方的情况,通常是子代由开始的被动而逐渐变得有主动成份。所以,心理帮助首先主要是对被动方的心理支持,恢复乱 伦栅栏的职能,提高其伦理观念和防卫能力。一是被动方坚决说“不”,这是关键。前面故事中女孩表示了不愿意之后,其父很长时间终止了畸恋行为,就说明了这一点。至于此后的“旧病复发”明显有女孩的责任。在提供心理支持后,女孩就是靠坚决说“不”,唤醒了其父的“父亲角色意识”,抑制了其父的“男性角色意识”,即救助了自己,也救助了父亲,避免了一场家庭灾难。二是被动方与主动方隔离分居。前面的女孩就是离家读了一所住宿制中专,终于彻底告别了这段父女畸恋。三是求得第三方的合作。女孩就是求得母亲的合作而告别了困境的。四是及时地求得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帮助。女孩的心理求询显然比诉诸法律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当然,作为主动方更应采取现实措施积极自救。

同时我们应看到,平时注意异性家长和子女的接触方式和程度,是预防诱发亲子畸恋的根本措施。异性家长与子女避免过分亲昵,鼓励子女和同龄伙伴交往,都有助于子女及时化解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促进子女性别角色心理的健康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