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的心灵您怎样走进
14836300000006

第6章 心病之所:透视孩子的异常心理

男孩,不愿上学为哪般

一个男孩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心理咨询室。男孩的父亲一脸的愁苦:“马老师,您可帮帮我吧!这孩子说什么也不想上学了,这可怎么办?”

男孩已经13岁,我感到需要先和男孩进行了单独会话:“你这个年龄正是跑出去的时候,大家都在学校里,你却不愿意去上学,一定是有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能告诉马老师吗?”

“我从小就身体不好,胃有毛病,总吐,也可能是教室的空气缺氧。”说话间一副病痛的样子。

就我所知,通常胃病不属于儿童,况且教室也不会缺氧到让人呕吐的程度。于是,我问:“现在如果不吐了,你愿意去学校吗?”

“不愿意,到学校考试也考不好。就愿意在家里呆着,早起有时候自己弄点饭,中午睡到两三点,别的时间就是听小说,看电视里的足球,同学们放学后,和大家踢踢足球。只要不去学校就好。我爸爸以前总是说要我考重点,现在又说,你不上学将来干啥?”

“你是怎么想的?”我插话问道。

“我爸爸说什么我也不言语。反正我啥也干不了,又有病。将来干不了啥就不干啥。要不,让你干啥你也干不了啥,让你当啥也当不了啥。”

“我看你可以干点什么,比如,你可以自己弄饭吃就比有些男孩强,你会踢足球就比马老师强。”男孩抬头看我,脸上有了些许笑意。

随后,男孩的爸爸和我这样诉说:“这孩子从小奶奶就十分疼爱照顾,后来却偏偏胃不好,经常闹肚子疼,一闹就吐,从三年级时就开始闹。闹重了老师就让我把他接回家。现在闹得更重了。最后只好休学。我带他去过几家医院,花了不少钱,大夫也没查出到底有什么病,最后有一位大夫介绍说应该看看心理医生……”

“孩子在家里闹过这样的病吗?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孩子只要回到家里就什么全都好了,是吗?”我插话道。

男孩的爸爸想了想有几分惊奇:“您怎么知道?还真是这样,孩子呆在家里就什么事也没有。所以后来也就没怎么治。您说孩子的胃病是怎么回事?”

“孩子根本不是什么胃病。”我说出我的判断,“如果说孩子有病的话应该叫做‘学校恐怖症’。”

“什么是学校恐怖症?”男孩的爸爸问。

学校恐怖症是儿童恐怖症的一种,其特点是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惧怕心理,拒绝上学,如果被强迫上学,就引起明显的焦虑和惊恐,还会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在当今学习十分紧张,压力较大,竞争剧烈的情况下,这种恐怖症时有发生,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我的心理咨询中就常常遇到这样的个案。学校恐怖症的主要表现,一是害怕去学校,害怕参加考试,害怕当众出丑;二是如果强迫患者去学校,他们会产生焦虑情绪和焦虑性躯体不适,如心神不宁、惶惶不安、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腹痛呕吐、便急尿频等;三是如果同意患者暂时休息不去学校,焦虑情绪和躯体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四是患者多数是好学生,有些虽然不是学习尖子,但也是一个循规蹈矩、不惹事生非的学生。

引起少年儿童产生学校恐怖症的原因很多,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归纳起来有:一是性格缺陷。这些孩子的性格大多缺乏自信,胆小多疑,太仔细,太谨慎,太敏感。有些儿童由于虚弱的自我感到受到外界的威胁,对学校生活不适应,因而选择家庭作为逃避威胁的场所。二是溺爱过度。这些孩子由于在家里被大人溺爱和过份保护,使他们表现为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从而增强了他们对学校适应的困难。三是期望过高。由于家长、老师对孩子期望过高,甚至有些孩子自小受大人的影响对自己也有较高的期望,由过高的期望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因超过了心理承受能力而渐渐形成焦虑性心境,感到自卑,因而害怕学校,害怕考试。这三方面原因在这个男孩身上都程度不同地存在。

“这么说孩子一到学校就吐是故意装出来的?”听了关于学校恐怖症的解释后,男孩的父亲不解地问。

我笑了:“说故意装出来的,也是冤枉孩子,这是孩子运用的一种心理自我防卫机制。孩子怕去学校,可是又知道学生不上学是说不过去的,自己内心体验为一种痛苦;而肠胃难受呕吐起来,不去上学就顺理成章了,自己也就心安理得,内心也就不再感到痛苦了。不过,这说不上是故意的,因为这都是孩子的潜意识里的活动。我们人的许多活动是受潜意识的左右的。”

“那么,您说就没法治了吗?”

“两三年的时间把孩子当成胃病患者,确实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一是孩子接受了强烈的消极暗示:我是个有病的孩子,我身体不好。想想看,还是个娃娃就形成了这样的虚弱的自我意识,不是让孩子没有了自信的根基了吗?孩子说反正什么也干不了,就是严重的缺乏自信的表现。二是这么长时间里呕吐可以逃避学校的经验已经很深,形成了较巩固的神经联系,恐怖症状一时很难消除。因此,矫正起来的确会更困难一些。不过,办法是有的,只是需要家长有更充分的心理准备,准备付出较多的努力。”

“多大的困难也要帮孩子度过难关。您说吧,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弄清楚事情的真相,问题已经解决了50%,可以避免南辕北辙了。您想是吗?现在,首先就是重塑孩子的自信。让孩子确信自己没病,是个健康有能力的男孩。这需要讲清道理,但不是靠一番道理能完全可以解决的。需要大人首先重新认识和评价孩子,以大人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对孩子的信任,来耳濡目染影响孩子。刚才我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孩子初步相信自己没病。当然,这方面还要请老师帮忙,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再有,是降低一下对孩子的期望值,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孩子一旦有了自信,问题又解决了25%。”

“好,明天就让孩子去上学。”男孩的父亲说。

“事情不是那么简单。”见男孩的父亲心情急迫,我又介绍说,“不能一下子就让孩子进入常规的学校生活,需要分几步走。比如可以按孩子的恐惧程度由轻到重分这么几步:请同学来家里辅导→请老师来家里辅导→家长陪孩子在教室学习→在教室单独学习→在教室和几个同伴学习→在教室由老师单独辅导→在教室和几个同伴一起听老师辅导→在教室正常上课。具体排列顺序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安排。一定不能急,要一步一步的进行,不给孩子逃避的机会,适应了较轻的情境之后再进行下一步。这叫系统脱敏疗法。”

我又对男孩做了一些心理支持,最后我请男孩跟我大声说“我没病,我很棒。”一连三遍,一声比一声高。男孩挺起了胸,露出了笑容,我和男孩的父亲也相视而笑。见男孩的父亲脸上愁云散去,我又说:“后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相信当爸爸的会帮孩子自信地重新走进校门。”男孩的父亲使劲地点点头和我握别。

过了一段时间,男孩的爸爸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告诉我孩子已经重新回到了学校。电话里传来的充满了欣喜的话语,让我也很是欣慰。

女孩,不愿上学为哪般

春节刚过,电话约定后,一个女孩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心理咨询室。经过初步沟通,我知道了女孩13岁。按照心理咨询的常规,我与他们父女分别会话。

女孩的父亲满脸愁苦地对我说:

“马老师,和您说句心里话,我真是个很不幸的人。大女儿读到小学五年级就不不了学了,后来医生诊断是精神分裂症。孩子妈妈身体不好。我自己的血压也高,压力很大,还不敢让家人看出来。”

“不知到底为什么,现在这个小女儿也不想去上学了。许多人做工作,都不管用。这孩子是个很懂事很听话的孩子,学习也特别认真,特别知道上进,平时很少和伙伴一块玩。说起来,她也挺不幸,还是很小的时候腿部的骨骼就闹过病,虽然治好了,走路还是有点和平常人不一样。”

“回忆起来还是上学期期中检测的时候,她感觉成绩不好,情绪很低落。一写作业就想吐。当时以为她得了什么病,医生给开了一些药。后来期末考试的前两周,说什么也不愿上学了,说上学就头疼。后来就给她看病吃药,新配了眼镜,可是孩子还是说看不好黑板,还是不愿上学。这样在家里休学了两周,又去看了医生,一直吃药。期末没有参加考试就放寒假了。现在眼看就要开学了,孩子又发愁。我们和孩子商量,要不就转学。孩子开始同意,后来又不同意,现在又说同意。我们看孩子就是不想上学了。您说这孩子要是再不上学我们可怎么办?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看,和孩子的直接会话对于诊断是关键一步了。

女孩坐在我的面前,白白净净,文文静静,几分羞赧,几分拘谨。

经过较多的沟通之后,她开始打消了顾虑,和我讲述了他心中的故事:“我就是怕考试,上次期中检测我考得非常不好,我感觉自己越来越不如别人,上课脑子也听不进,写不下去作业,有时候考试脑子里什么也没有了,听课的时候脑子很乱,什么也想不了,什么也做不好了……”女孩的眼泪流下来,抽泣地说不下去了。

我递给女孩毛巾:“你说考试考得不好究竟是怎样的分数?”

“英语88.5,语文93.5,数学94.考得一点也不好,而且越来越不好……”女孩又要泪水涟涟。

“你不愿意上学还有什么难处?”

“不,我想上学。我的姐姐就没有上学,我如果再不好好上学,我爸爸妈妈心里该多不好受!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总想读好书,上好学。可是我又特别怕上学,又不想上学,我对自己没有信心,感觉什么也做不好了……”

现在,对女孩心病可以做出诊断了。她所以不想上学,是因为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所以对学习没有信心,是因为怕考试成绩不好,所以怕成绩不好,是因为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通俗点说,女孩的心病是心太重心太高给自己造成的过重的学习心理压力。究其原因,一是家庭因素。女孩的姐姐因病没有读书,父母肯定背负着很重的包袱,对小女儿寄托着更多的希望。尽管可能父母没有直接对女孩加压,那种无形的影响耳濡目染,女孩心中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压力。同时,周围的人们会有各种暗示,让她担心姐姐的病会轮到自己身上,所以她更想通过好好学习来证实自己和姐姐不一样。这又是一种心理压力。再有,女孩的父亲的性格中过分的谨严和压抑,必然会影响到孩子。二是身体因素。女孩腿部的疾病给她的心灵留下了阴影。三是性格因素。在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女孩形成了自己的严谨、内向、完美主义的性格,形成了对自己的过高的期望。这一切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女孩终于不能接受自己的学业不能出类拔萃的现实。于是想逃避。

但是,一个学生怎能逃避学习?一个追求完美的女孩直面逃避,内心更是痛苦不堪。怎么办?于是,女孩在潜意识里启动了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问题躯体化了,出现了各种躯体症状,成了一个“病人”。于是,心理上的痛苦得以缓解:我是病人,我身体有病,不能上学就心安理得了。同时,家长带孩子四处求医问药,也强化了孩子的病人角色心理。在这样的心态下,女孩感到自己的脑子好像真的出了问题,感到自己真的学习不好了。

我和女孩就学习心理和用脑规律讨论了许多许多。有的同学总是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来学习,虽说学得挺苦,可是效率并不一定高。这是为什么呢?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学习效率与情绪的紧张度有关。一般说,情绪紧张度太低,缺乏强烈动机,认知活动的效率不高;情绪紧张度太高,动机过于强烈,认知活动的效率也不高;只有保持适度的情绪紧张度,才有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

女孩表示了自己的理解,懂得了把学习动机要调整到一个中等强度。可是她又哭诉起来:“我什么也不行,什么也做不好……”

于是我引导女孩找找自己的优点。女孩说自己画画全校最棒,写字也是班上第一。我说:“还有你个子高高的,长得又是这么漂亮,还那么懂事,知道替爸爸妈妈着想。这都是你好的地方,都是你的优点。你的优点还会有很多。所以,马老师建议你把刚才的话换一换,你说:我能行,我能做得更好。”在女孩复述后,我告诉她在心理学上这叫做“心理暗示”,也叫做“标签效应”,给自己贴一个不好的标签,就会越来越不好,给自己贴一个好标签,就会越来越好。我讲述了心理暗示的许多道理,女孩自言自语地重复着“我能行,我能做得更好”,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我又和女孩的父亲坐在了一起。我们谈了很多。我明确地指出女孩和她姐姐不一样,只是由于学习压力,心理处于抑郁状态。我建议:一是营造家庭宽松的氛围,父母先给自己的心空播撒阳光,不要让自己太压抑,以便给孩子积极的影响。二是尽量让女孩避开与姐姐的接触,周围的人们不要再将女孩和姐姐相提并论。三是帮孩子营造一种宽松自然的心态,让孩子有一颗平常心,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成功,满意并接纳自己。四是引导孩子多和伙伴交往,减少一个人独处的时间。五是不要随便为孩子求医问药。只要积极地进行心理调适,孩子心中的阴云会逐渐化解的。

在我们分手的时候,我看到的是父女俩脸上的笑容。

后来,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又是一个好消息传来:女孩又走进了春色浓浓的校园。我想,女孩的心理调适还要有一个过程,但只要心中有阳光,女孩的初春季节一定会阳光灿烂。

男孩为何动怒对老师

蒙蒙是个13岁的男孩。最近,常常不守纪律,不听话,脾气暴躁,好冲动上火,和老师同学常常发生冲突。昨天,又因为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和老师发生了冲突。老师怕他冲动,请来了蒙蒙的母亲。没想到这下更坏事了。老师还没介绍几句情况,蒙蒙一看妈妈被请来了,立刻激动起来,怒不可遏,当时就冲进办公室打翻了老师的办公桌,又冲进教室,推翻了好些课桌。蒙蒙象一头发怒的小狮子,老师和家长谁也拦不住了。孩子冲出去了,剩下老师和家长一起摇头叹息,不知蒙蒙到底犯了什么毛病。

第二天下午,电话预约后,蒙蒙的妈妈带着孩子找到我。在心理咨询室里,蒙蒙的妈妈介绍了上面的情况,更是摇头叹息,愁苦的掉下泪来。

“我管孩子很严,孩子过去对大人的话言听计从,就是从最近才这样的。”蒙蒙的妈妈说,“马老师,孩子到底是怎么啦?是不是神经出了什么毛病?”

母亲回避后,蒙蒙坐在了我的对面。这是一个胖乎乎地男孩,大眼睛困惑地一眨一眨地看着我,眼神中流露的没有顽劣,而是一种追悔和求助。见我和蔼而亲切的微笑,好像轻松了一些,脸上露出笑容。一个满可爱的男孩。

我们进行了初步沟通之后,男孩没有了顾虑,他说:“妈妈总是让我准备考重点,对我常常说,为了让你考重点,妈妈再苦再累也心甘。我爸爸在外地上班,妈妈为了我很辛苦,我知道,我也努力了。学校举办了尖子生的辅导班,却没有我。我就心里很不满,总是烦,感到上学没劲。妈妈就更是唠叨我。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上课不好好听讲,说话,打架,我妈妈一去学校,回来就打我骂我。我心里就更烦,更生气。这次,老师又叫家长,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就胡闹了。我知道不对,我很后悔……”

至此,问题比较清楚了,蒙蒙的毛病属于爆发型人格障碍。

爆发型人格障碍,是指常因微小的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出非常强烈而又无法控制的愤怒情绪甚至暴力行为的人格障碍。具体表现为:①情绪和行为具有突发性。由于控制能力差,容易与别人发生争吵或冲突,往往可以因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突然爆发出非常强烈的愤怒或暴力行为。②情绪和行为具有不稳定性。由于缺乏自我认同的稳定性,因而不断地寻求自己的生活角色,但又没有找到很好的定位,就导致变化无常的生活态度,形成了情绪的不稳定性。③情绪和行为具有反复性。每次在暴怒或暴力行为之后,十分内疚懊悔。在间歇期表现正常,能与人正常相处。但过不了多久,暴怒或暴力行为等又会重新表现出来,呈现出明显的反复性。④挫折耐受力差。这种人遇到刺激强度即使很小,也能触发强烈的情绪反应,容易小题大作,这是因为挫折阈限低,挫折耐受力差。

爆发型人格障碍的成因,一般有生理心理因素和家庭社会因素。就蒙蒙的情况看,蒙蒙已经进入少年期,身心发育出现突变,神经系统的抑制兴奋机能不够协调和灵活,控制力差。同时带来心理上的变化,开始进入了第二反抗期,容易和成人对抗,自尊心非常敏感,一旦受挫,就容易以暴怒的方式来进行心理自我防卫。蒙蒙妈妈对他从小管束过严,只要与老师沟通就打骂孩子,一味要求孩子考重点中学,孩子没有进入辅导班,感到了严重受挫,妈妈没有关注孩子的年龄变化,没有关注孩子的内心变化,还是一味地唠叨。这都是给孩子的心灵积蓄危险的能量,使孩子心中的心理压力已经如同一座随时都可能爆发的火山。于是,遇到点点刺激,就会发火。这次,孩子终于火山大爆发了。

想到此,我对蒙蒙说:“你不是坏孩子,但你就要长大了,你不愿意自己这样,是吗?要改变自己必须要从自己做起。”蒙蒙表示明天就向老师好好道歉,又问我以后怎样不让自己乱发脾气。我给他介绍了一些自我调控的方法。

首先要在间歇期里加强自控能力的培养。一是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用道德的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二是增强法制纪律观念,用纪律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三是学会心理换位,经常替别人想想以使自己学会冷静。四是学会运用“制怒”等座右铭来提醒自己,从而提高自控能力。五是学会用愉快的情境体验等来驱赶不愉快的情绪,学会自我排解、自我安慰。六是正确对待挫折,认真分析挫折原因,不盲目采取情绪化行为,提高自己的挫折耐受力。

其次是学会在激情爆发时自我调控的方法。①警醒法。当怒火即将爆发的瞬间,立刻卷起舌头不讲话,闭上眼睛,脑子里默念“忍”字警醒自己。②回避法。迅速离开产生激情的现场,去从事别的事情,如去跑,去跳。③暗示法。如果一时离不开现场,在脑子中迅速默念:“大发脾气有什么用?发火会使自己失态的,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上一次发火自己已懊悔极了。这次千万不要再发火了……”④假想法。迅速想到暴怒或暴力后的严重后果,尽量把自己激情爆发后的后果想象得严重些,以使自己息怒。⑤宣泄法。实在怒火难耐,你赶紧对准一堵墙,挥舞你的拳头。这样,既宣泄了怒火,又避免了造成人员财务的伤害。

听到这里蒙蒙笑了:“谢谢马老师,我知道怎样管住自己的脾气了。”

而后,我和蒙蒙的母亲针对孩子的问题,就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进行了较多的沟通。

“看来,不理解孩子真是要坏事的。谢谢您帮我们度过这一关。”蒙蒙的母亲深有感触地说。

是啊,父母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孩子就会多一份身心健康,家庭就会多一份和谐和温馨。

女孩为何挥刀伤父亲

现在,坐在我面前的是一对中年夫妻。他们是预约后为了孩子来访的。经过沟通,我知道了他们家中亲子之间的痛心的故事。

他们的女儿叫潇潇。潇潇今年18岁,读高三。前些日子过节,一家人到了不远的亲戚家吃饭。就要开饭了,潇潇向爸爸要摩托车的钥匙,说是自己要出去一趟。父亲说:你没有用过这个大摩托,你不会骑,又正是过节的时候,别去了,免得出现危险。潇潇立马变脸:你给不给?父亲还是说怕出现危险。潇潇“腾”的就来了脾气,朝父亲直冲过来,和父亲开始了一场“战争”。母亲过来劝解,潇潇连母亲一起又打又骂,真个是打爹骂娘,并且口出狂言:你们等着,早晚我把你们都杀了!潇潇越发狂暴,转眼把亲戚家里的好多东西都砸了,还抄起了一个瓶子把里面的液体轮得满墙都是。开始大家以为是什么毒气,赶紧抢夺,才知道是一个醋瓶子。潇潇的疯狂让妈妈无可奈何,打电话叫来了潇潇家中的几个叔叔伯伯。本来是想教训一下潇潇,结果反被潇潇打伤。“战火”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所有的人都仿佛经历了一场恶梦,谁还顾得上吃饭?

“战争”结束了,回到家中潇潇便浑然睡去,睡醒了上网。晚上12点多,又去外面网巴上网。第二天整整出去一夜,早上9点才回来。整个没事人一样,好像那场战争与她无关。父母倒成了“战犯”一样,心惊胆战,不敢大声言语,更不敢批评教育。直到两三天后,妈妈想和她谈谈那件事,潇潇上来就是:你闭嘴!

原来,这样的家庭战争并非偶然了。暑期的时候,比潇潇高一年级的男友参加高考。妈妈同意潇潇的要求,让男友来家里吃饭。潇潇自然高兴地忙里忙外。转天,妈妈正在做饭,想让潇潇把她自己的几件衣服收起来,潇潇懒得干说很忙就要出去。妈妈说了一句:昨天你的朋友来的时候,怎么那么勤快?没想到潇潇突然火起:闭嘴!顺手就掀翻了桌子。妈妈辛辛苦苦弄得一桌饭菜眨眼间化作满地杯盘狼籍。糟蹋了一桌饭菜,也糟蹋了妈妈的心。可潇潇却没事一样扬长而去了。妈妈只有流泪的份,硬是没吭一声。潇潇回来,妈妈好像赎罪一样还央求潇潇再把男友接来。

潇潇的学习较差。不久前,干脆撒赖不去上学了。妈妈说别理她。两天过去了,潇潇还是没有动静。爸爸忍耐不住了,和潇潇谈起了学习问题。没过两句话,潇潇又怒形于色:你闭嘴!爸爸感觉忍无可忍了,开始了严肃地批评。潇潇从来没吃过这一套,嗓门比爸爸还高。“战争”自然升级,由动口变成了动手。潇潇下手真狠,不知哪里来的刀子,一眨眼,爸爸的衣服已经划成好些口子。这还了得,爸爸极力制止。潇潇毫不手软,刀子继续朝爸爸挥舞。结果,爸爸的手腕被划成了一条长长的伤口。妈妈赶到的时候,已经是鲜血淋淋了。等父母从医院回来,潇潇只顾独自进入梦乡了,压根没把父亲的伤往心里去一点。第二天,又一个人出走,一天后才回来。由此连续几天不去上学。就是这样,父母谁也没敢再和潇潇说一个“不”字。

故事讲到这里,我看到了潇潇父亲手腕上长长的重重的伤疤,上面二十来个针眼清晰可见,触目惊心!

潇潇的父母很是沉痛,妈妈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孩子闹过去就没事一样,照样吃喝玩乐,一点也不知道错了,从来没说过对不起。今天我们把不愿讲的这些事全说了,您说这孩子是怎么了?是不是得了什么精神病?”

听了潇潇的许多许多故事,可以肯定,潇潇没有精神病。

“那么,孩子是怎么回事?”潇潇的母亲急切地问。

潇潇的问题属于人格障碍,具体说是反 社 会型人格障碍。反 社 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偏离社会化,内心体验与外在行为违背社会常情和社会规范,不能正常地进行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人格障碍。

反 社 会型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一是冷漠无情。表现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为人自私自利,缺乏起码的同情心,从不关心他人,常常对他人甚至亲友采取令人痛苦的残酷行动。但表面往往也能与他人维持一种肤浅的短暂的友谊关系。但时间一长往往与人分道扬镳。二是无视社会规范。表现为不承担义务和责任以及屡屡违反 社 会准则。前者如随意旷课、旷工,长期在家吃闲饭而心安理得,不照顾妻儿也不赡养父母等;后者如反复说谎,偷窃,反复违反校纪厂规等。三是行为冲动。表现为行动往往凭心血来潮,想干什么便干什么,例如,不辞而别离家出走,无故更换工作岗位,动辄斗殴或谩骂等。四是缺乏罪责感。表现为从不内疚和自责,却总是去责难别人。在做了大多数人会萌生愧疚感和罪责感的事情后,自己在感情上也无所谓,没有反应。有时虽然也能在他人指责下迫于压力作出检讨,但仅停留在口头上,难有痛改前非的行动,而且片刻即忘,依然故我。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反 社 会型人格障碍与其他心理障碍有一点明显的不同,许多心理障碍都是当事人痛苦,常常主动求询,而这种人格障碍只是让别人痛苦。所以,很少主动求询。

反 社 会型人格障碍与爆发型人格障碍有些相像,但有明显区别。爆发型人格障碍虽然行为冲动,但冲动过去后,常常后悔不已,且具有阵发性特点,平时在社会交往中可有相当良好的人际关系。反 社 会型人格障碍的冲动行为则表现为想干什么便干什么,事后毫不后悔,没有内疚感和自责感,令人不可理喻;在人际交往中只能与人维持一种肤浅的短暂的友谊关系。

“潇潇的表现就是这样。”交流至此,潇潇的父母异口同声,转而又问,“这种人格障碍是怎么形成的呢?”

关于反 社 会型人格障碍的原因,一般认为不外先天的生物学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就先天生物学因素说还没有定论,就后天环境因素说,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或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是反 社 会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包括两种含义:其一,父母对孩子冷淡,情感疏远,这就使孩子不可能发展人际之间的温顺和亲密无间的关系。随后孩子虽然形式上学到了社会生活的某些要求,但理解他人以及分担他人心情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其二,是指成人的行为或成人对孩子的要求缺乏一致性。成人喜恶赏罚无定,使孩子无所适从,自我同一性发展就会出现障碍。对引诱缺乏抵抗力,对过错缺乏愧疚感,行为的冲动性和意愿无法自控,都是成人对孩子要求不一致或成人自己缺乏行为准则和自制能力等恶劣榜样造成的。

“看来,我和孩子爸爸一个软一个硬就是对孩子要求的不一致了。”听我介绍至此,潇潇的妈妈有所领悟,回忆起了潇潇的童年,“还有,从小我们对孩子关心也不够。潇潇自幼是姥姥带大的,整个随她姥姥的脾气。姥姥本来就是个爱着急发火的人。再加上当时潇潇的小舅不幸去世,姥姥受了刺激,说哭就哭,说闹就闹,很不正常。姥姥把潇潇当成了精神寄托,什么也不让我们照料,非要让孩子白天黑夜不离身。姥姥对潇潇溺爱简直没法说了,弄得孩子非常任性,脾气很大,经常无理取闹。到了我们要管教的时候,姥姥又哭又闹。我们只能退让,还要央求老人……看来,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呀。”

“说的对。”我对潇潇母亲的领悟表示肯定,“童年是人格奠基的时候。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几乎都能寻觅到童年生活的印迹。潇潇童年的生活环境也是一种家庭功能失调的家庭环境。姥姥行为无常的榜样作用,父母长期不能照料孩子给孩子的冷漠之感,父母与姥姥对孩子的要求不一,父母对姥姥的一味退让,父母对孩子的无可奈何,这一切深深地形成了潇潇童年的心灵印迹,奠定了她的人格基础。潇潇离开了姥姥,已经到了该进行行为规范‘补课’的时候了,可父母延续了委曲求全的退让政策,这对孩子等于一种鼓励。青春期的躁动,高考的压力,又成了心理诱因,使潇潇的反 社 会型人格障碍经常强烈地表现出来,引发了一次次家庭战争。”

“您说的太对了。”潇潇的父母又一次异口同声,“现在还有什么办法吗?”。

“虽然潇潇挑起的战争很激烈,但只陷于家庭,只对父母妄为,说明潇潇的反 社 会型人格障碍不是很重,只要积极进行补救,是可以得到改善的。”我肯定地说。

随后我们就具体对策达成了共识。

首先是认知调整。和孩子推心置腹地交谈,促使孩子认识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危害和对自己的不利,提高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责任,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增强自控能力。

其次是规范训练。帮助孩子掌握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该掌握的行为规则和方式,懂得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要扮演一定社会角色,都要按照社会对该角色的规范要求表现其行为。比如,作为子女必须尊重父母,不能张口“你闭嘴”,打爹骂娘更是不能允许的。否则,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时候这种反 社 会人格障碍甚至需要强制性的训练和矫正。

最后是适当奖惩。孩子出现反 社 会行为时,必要时给予如关禁闭等强制性的惩罚。惩罚多次,孩子一产生反 社 会行为的冲动,就有一种痛苦的体验,从而抑制其反 社 会的行为。这在心理治疗上属于厌恶疗法。同时,对孩子规范的行为给予鼓励。

“这么说,我过去对孩子太软弱了,太妥协退让了。”潇潇的母亲到底是一位知识女性,又有了新的领悟,“就说孩子把他爸爸的手腕拉伤,我当妈妈的就应该严肃指出她的错误,教他向爸爸认错。可是过去我一直没敢。”

“对,很高兴当妈妈的能够这样想。”我肯定地说,“就是这样,对孩子,错了,你必须认错,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已经长大,可以与她论情,论理,直至论法。绝不能让孩子要挟父母。一味软弱退让委曲求全,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心,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不幸。教育孩子,有时候狠狠心是更深地爱护。”

潇潇的父母的身躯挺直了许多,潇潇妈妈说:“今后要理直气壮地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本该理直气壮。”我笑了,“不过,避其锋芒,尽量不以家庭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也是需要讲究的策略。”

总咬指甲的男孩怎么办

下面这位家长的来信提出的问题,可能正是不少家长朋友关注的问题。

马老师,去年,我们听过您的一次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的讲座。今天写信专门像您请教一个问题。我的儿子今年13岁。他有个咬指甲的毛病,从小学三年级至今没改。当初我想孩子还小,长大了毛病会慢慢改掉。可是到现在已经是个初中生了,还是没有改变。我担心这个坏习惯会给他今后的人生带来不良影响。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怎样能够帮他改掉这个坏习惯?我知道您对心理学很有研究,如果能帮帮我,我将非常感谢。

读罢来信,我目睹过的一些学生咬秃指甲的情景浮现在眼前,我理解身为孩子父母的心情。于是,我当即回信如下:

读过您的来信,感到需要讨论的有三个问题。

一是咬指甲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心理学角度看咬指甲是神经性习惯,属于习惯性 行 为。神经性习惯就是那些重复性 行 为,包括捻弄头发,敲铅笔,叼钢笔或铅笔,弹响指,吸吮拇指,重复性地摆弄一张纸片或类似的小东西,弄响口袋里的钱币,折叠或撕纸等。咬指甲是神经性习惯的一种常见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神经性习惯主要是双手的动作,也有一些是嘴部的动作,如咬嘴唇或磨牙。既然是习惯性 行 为,就是反复强化的结果。它们大多出现在个体体验到精神紧张时,而后无意间的重复就形成了一种巩固的神经联系。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下意识地出现这种行为。至于导致孩子精神紧张的原因可能很多,如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少同龄伙伴,适应困难,等等。三年级是一个转折期,容易出现适应困难,从而造成精神的紧张焦虑。这也许是你们孩子所以从三年级开始咬指甲行为的原因。

二是对咬指甲应该怎么看?

神经性习惯对个体不具有什么明显的社会功能。很多神经性习惯对个体来说不引起任何问题,除非这种习惯行为过频或过强。例如偶尔咬咬钢笔不算什么问题。相反,它们可以减少个体体验到的精神紧张。在个别情况中,神经性习惯可能有自我刺激作用。同样,偶尔咬指甲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会成为问题。所以,一般不用担心会给孩子今后的人生带来不良影响。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常常就是开始大人的过分注意,而强化了这种行为。把它看得平淡一些反倒有助于消除。

三是怎样消除咬指甲这种神经性习惯?

当然,如果这种行为过频了,甚至把指甲咬流血或受伤就成问题了。当神经性习惯过频过强时,就需要帮助孩子消除这种行为习惯。专家发现,用习惯扭转法治疗神经性习惯,包括咬指甲、揪头发、吸吮拇指,还有一些嘴部的不良习惯如咬唇和磨牙,是最管用的一个方法。习惯扭转疗法的步骤大致是:①教给患者分辩识别习惯性 行 为出现的情况,如将要出现的时间;②教给患者掌握在习惯性 行 为出现时运用的对抗反应;③让患者想象用对抗反应控制习惯性 行 为时的情景;④督促患者无论什么时候习惯性 行 为出现或将要出现都要运用对抗反应。⑤患者身边的重要角色如家长,给予必要的督促,当患者成功地使用对抗反应不再出现习惯性 行 为时,一定及时给予表扬,这叫做社会支持。

对抗反应应该是一种容易做而且与神经性习惯不相容的自然行为。例如,对已经上学的咬指甲的孩子来说,对抗反应就应该是用手握紧铅笔l~3分钟或攥紧拳头l~3分钟。因为握铅笔不论在教室里还是在家里学习时都是一种自然的行为,对抗反应不会引人注意。让孩子先学习辨认每一次开始咬指甲的时间和情境。一旦察觉到这种咬指甲的行为,例如,当手指接触到牙齿时,当手正向嘴移动时,就应立即中止行为并握紧铅笔。如果孩子当时没有铅笔或钢笔可握,对咬指甲的对抗反应就应该用拳头,用另一只手握住它l~3分钟或把手放在口袋里l~3分钟。对孩子使用习惯扭转法时,家长应给予具体指导。特别是既要督促孩子坚持不懈以对抗反应来抑制习惯性 行 为 ,更要及时肯定赞许孩子运用对抗反应的成功。及时的鼓励和强化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习惯扭转疗法有效呢?这源于对抗反应的两种功能。对抗反应的第一种功能在于它是一种替代物。它提供一种替代性 行 为,以取代习惯性 行 为,从而限制习惯性 行 为。对抗反应的第二种功能在于它是一种惩罚物。对抗性反应对于习惯性 行 为是一种惩罚,因为它是一种不情愿的活动。就是这种双重的功能使对抗反应抑制以至消除了习惯性 行 为。

此外,还有一些其它方法。如厌恶疗法。可以在手指上涂上一些异味的东西或缠上纱布,使之在咬手指时产生一种厌恶感,从而减少或消除这种精神性习惯。再如灌满疗法。规定孩子在一定时间里反复地咬手指,向完成任务一样有次数时间上的定额,这常常会使人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从而抑制或消除神经性习惯。因为咬指甲一旦成为神经性习惯,每次咬指甲的行为发生都会让人得到一种满足感,从而强化了这一行为。而厌恶疗法和灌满疗法都是排除了可能得到的满足感这种强化。没有了强化,这种行为也就逐渐减弱以致消除。不过,据实践看还是前面的习惯扭转疗法效果最好。总之,把一种方法坚持做到位是最好的。

好了,相信你们亲子合作,孩子的咬指甲行为很快就会找不到踪影了。

因病休学的女孩为什么

一位父亲带着女儿风尘仆仆,从老远来找到我:“可找到您了,都说您对心理学很有研究,您快救救这孩子,也不知她得了什么心病,我真怕把孩子耽误喽……”

满脸乌云的女孩地讲述了她那沉重的故事:

我学习特别刻苦。可是初二的一次考试,我由第2名退到第13名。我受不了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只是哭。几天下来象大病一场。勉强可以上学了,我也晚上睡不好,感到身子特别沉,没精神,不能集中注意学习,记不住东西,总胡思乱想。成绩越来越差,到中考前一个月坚持不了了,只好休学。暑假后我重读初三。可我还是没精力,精神不能集中,听不进课,常常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晚上虽很晚才睡,就是学不进去,总是想事。我特别想学习,特别想上重点高中。可是,我感觉自己不行了,完了。我非常痛苦,有时候我真不想活了……

“马老师非常理解你——你说你老想事,都想些什么,怎样想?”我说。

她告诉我:“就是常想过去在前一二名的事,考试失败的事,休学的事,插班的事,不能和别人比的事,老师和同学会瞧不起的事,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我就没完没了地想。那次老师说‘别让老师失望’,我就想,老师为什么说这句话?什么意思?什么叫‘别让老师失望’?就这样经常想啊想的,控制不住自己……”

我和她的父亲沟通了情况。她父亲补充说,孩子胆小,做什么事都特别谨慎,有些自卑,从小就不爱和别人打交道,不出家门,不爱说,不爱笑,只知道扎在自己的小屋学习,真使劲念书。没想得了这样的病,吃了不少药也不管事。一个省心的孩子怎么得了这样的心病?

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看,“省心”的孩子的确容易患的“不省心”的心病。女孩的心病有两个:主要的是抑郁性神经症,还伴有强迫性神经症。

抑郁性神经症是一种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并伴有焦虑、空虚、沮丧、忧伤、苦闷、失眠和躯体不适感的一种神经症。症状主要是:对生活和活动的兴趣明显减退乃至丧失;心情压抑,忧伤苦闷,悲观消极,丧失希望,对学习缺乏热情,无所企求,缺乏动力,身心疲惫;自卑,自责,自我贬低,自我评价下降;感到生活失去意义,愿意长睡不醒;常将自己的抑郁心情归咎于他人或外部环境,对外届和人际关系失去兴趣,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自认病情严重,希望治好。总起来说是:没有兴趣,没有希望,没有办法,没有精力,没有意义,没有用处。同时还会引起疲劳、头痛、耳鸣、心悸、胸闷,腹胀、便秘、失眠、多梦、食欲减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衰退等躯体症状。病因大致有三:一是社会心理因素。生活中的重大挫折、紧张事件都可能带来精神创伤,得不到及时的调节就会诱发此病。二是个人心理因素。有情绪低落,寡言少语,内向孤独,自卑拘谨等人格特征的人容易患此病。三是躯体因素。如意外伤害、躯体疾病、身体疲惫等也可能诱发此病。

强迫性神经症是指以强迫症状为中心的一种神经症。所谓强迫症状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能克制的观念、情绪、意向和行为的存在,似乎谁在强迫自己这样想或做。虽然患者认识到这些观念、意向或行为是毫无意义的,但又难以自我控制,从而导致严重的内心冲突并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病因与抑郁性神经症相仿。这个女孩的强迫症状主要是强迫观念。

该给女孩哪些帮助呢?

认知调节需先行。我说,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有一座珠峰,群星也一样闪光,群山也一样向上,对自己应有平常心,只要努力了就是成功,对学习不要让“尖子生”的观念拴住自己,放松心情才能学好。我和父女俩条分缕析,讲了好多好多。在女孩稍稍舒展了眉头后,我给女孩的老师写了一封信,以便家长和老师合作。

然后,我介绍了几个抑郁性神经症的调节方法:

一是倾诉疗法。学会把心中的忧愁、烦恼、痛苦、悲哀等消极情绪向亲朋好友倾吐出来,以至该哭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不要总是强加抑制。二是日记疗法。日记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主观性的,有消极情绪时,在日记中自我倾诉,然后对消极观念进行剖析,找出其中的谬误;一种是客观性的,不写自己的感受,不提“我”字,尽可能地记录外界的现实生活,这样逐渐会看到生活中的阳光,心中也就会洒进阳光。三是暗示疗法。比如可以这样自我暗示:我知道了挫折困难并不可怕,我有毅力战胜困难和挫折。我开始学会凡事都要往积极方面想,我的心情不再压抑和抑郁了,我的心情愉快起来了,我的症状正在消失……四是交友疗法。人际交往是驱散心中乌云的良方。在和伙伴的交往中最容易化解心中的抑郁情绪,心情就会开朗起来。五是目标疗法。挫折感往往是自我目标过高所至。把目标调整到一个适当的水平,不要太高太严。目标调低了,就容易获得成功,成功感容易使心中多一些欢乐。

随后我又介绍了两个调节强迫性神经症的方法:

一是橡皮圈致痛法。当出现强迫观念时立即拉弹预先套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圈,使之产生疼痛刺激,以抑制和消除强迫观念。做法是:①每当出现强迫观念时,就开始拉弹橡皮圈;②拉弹橡皮圈必须用力,以引起一定的疼痛感为宜;③拉弹橡皮圈时必须集中注意力计数,直到强迫观念消失为止;④拉弹橡皮圈开始可能时间长,次数多,日后会逐渐减少;⑤记下拉弹次数,以便和日后的效果加以比较。二是深入思考法。不要怕强迫观念的出现,大胆地面对它,有意识地深入思考,尽力去想,强迫观念消失了也再想一段时间,就是说,不愿想了也要命令自己坚持想下去,使劲想下去。

听到这里女孩会意地笑了。我提醒她这些方法要用就用到家。只要坚定信心,坚持训练,就能重新看到生活的阳光。

当我们告别的时候,父女俩的脸上都有了一缕阳光。

养成偷钱习惯的女孩

一位母亲带着女儿如约走进心理咨询室,落座后我知道女孩叫潇潇。潇潇人如其名,小巧的人透着智慧潇洒,13岁,开学后就是一名中学生了。按照需要,我和女孩的母亲首先沟通。女孩母亲带着眼泪讲述了潇潇的故事。

潇潇从小好玩,伙伴的玩具她经常带回家,等人家急切地寻找的时候她才想起来还给人家。对此妈妈没有在意。后来潇潇上了幼儿园,一天带回家一条枕巾,老师反应给家里,妈妈知道了也没太在意。到了小学,同学们的橡皮铅笔等也经常跑到潇潇的书包里,妈妈还是没有怎么在意。

转眼,潇潇9岁了,已经是三年级学生了。由于同学们和潇潇爸爸闲聊,家里才注意到她常常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样的玩具会买来一大堆,同样的练习本会买来一大摞。直到此时,家里才发现了潇潇偷钱,先是家里的,后是亲戚的。此时,妈妈也弄不清到底哪一次是第一次了。妈妈只是回想起来,有一年春节大人们相互给孩子压岁钱,妈妈给人家小孩的压岁钱又被潇潇骗了回来。为此,潇潇得到的是妈妈的痛打,一次次的痛打。可是妈妈工作忙,痛打之后还是常常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顾不上其它的措施。

单是痛打,并没有让潇潇不再伸手。一次,姑姑的钱包里的少了50元钱,证实是潇潇干得。一次,潇潇把姥爷的衣服整个偷走,扔掉了衣服,留下了兜里的80多元钱。一次,爷爷住院的时候,潇潇竟然趁着给爷爷盖被子的时候偷走了爷爷兜里的300元钱……

这时候潇潇11岁了。骂也骂了,打也打了,骂,孩子潇潇没有了反应,打,潇潇已不再流泪。妈妈只好哭着央求潇潇。孩子每次都表示决心改正,可是不过多久又旧病复发。妈妈没有办法了。孩子这样了,妈妈还活个什么劲?妈妈真的“吃药”了。幸好发现及时!

可是,潇潇还是伸手,拿别人的东西,拿别人的钱。最近,姨母家衣柜里的800元钱,不翼而飞了。等到证实钱是“飞”到了潇潇手上的时候,钱已经花掉了300多了……

“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呀!”潇潇的妈妈诉说到这里的时候,再也挡不住眼泪了。

有些“偷”难说仅仅是道德品质问题。潇潇这种屡教不改的情况就属于病理性偷窃,也可以叫“偷窃癖”。这是在某种诱因的作用下,逐渐在大脑形成稳固的动力定型,即形成稳固的神经联系的结果。但是,偷窃历来被人们认为是道德品质恶劣,是最丢面子的丑事。我深深地理解潇潇母亲的心情。可我知道孩子的毛病必有原因,而且必定有家庭方面的原因,甚至妈妈自身的原因。当然,这需要通过沟通让潇潇母亲自己领悟。于是,我请潇潇母亲围绕潇潇的成长讲讲有关的家庭生活。

潇潇的父母都有一份较好的工作,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从小,潇潇要啥有啥,吃的,穿的,都是高档的,花钱随便。和爸爸要两块钱,爸爸一准大方地给10块。春节,潇潇手上到底有多少压岁钱,妈妈没问过,只知道最少也要1000多元。直到后来发现了偷钱的毛病,才由家里来保管压岁钱。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潇潇手上样样不缺,潇潇手上还长期有钱,她为什么还要偷?

潇潇母亲显然开始了思考。我请她评价一下自己在花钱方面是怎样一个人。

潇潇母亲笑了:说起我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爱花钱,没遮没拦地花钱,无所顾忌地花钱,特别爱上街购物,见什么买什么,有时候就像疯了似的。同事们都知道我这个毛病,都管我叫“花钱大王”……说到这里潇潇母亲的笑有点难为情了:这对孩子有影响吗?

肯定有影响,而且是很大的影响。现在,潇潇形成偷窃癖的心理轨迹已经清楚:家庭环境没有给潇潇一个恰当的金钱的启蒙教育,让潇潇形成了乱花钱的观念。妈妈这位花钱大王成了潇潇最好的“榜样”,进一步形成了乱花钱的毛病。孩子到底是孩子,她没有妈妈那么多的钱。怎样满足自己花钱的欲望?偷,自然是唯一的办法。于是就从家里偷到家外。对此父母根本没有给予起码的关注,根本就弄不清潇潇第一次是什么时候了。于是,孩子的行为方式得到了多次的自我强化。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成了习惯。此时,妈妈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采取了简单的打骂央求,而后没有任何实际的矫正措施。于是,孩子形成了难以控制的病理性的偷窃癖。可以说正是妈妈这位“花钱大王”感染熏陶女儿成了“偷钱女孩”。

钱可以造福,也可以至祸。孩子手上钱多了,只能至祸。毛病在孩子身上,病根在父母身上。潇潇的实例再一次证实这一点。当我对此做了解说之后,潇潇母亲的笑容化成了追悔的沉痛。“潇潇的毛病还能改吗?怎样才能让潇潇改好呢?”潇潇母亲无助地望着我,说出她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就潇潇的行为矫正进行了较多的沟通,归纳起来,一是不要再简单地打骂,必须要珍视孩子的自尊,再说,潇潇就要进入第二反抗期,打会惹出麻烦。二是让孩子看到希望。就整体说要强化孩子其它方面的优点,就偷钱这一点说要强化孩子没有偷时候的表现,给予正面的肯定的评价。三是创造一种环境,从客观上杜绝孩子拿到钱的机会。四是妈妈不再当“花钱大王”,给孩子作一个好榜样。这一切的核心是激发潇潇自救的信念和行动,满怀希望地相信潇潇还会成为一个好孩子。潇潇母亲看到了希望,脸上又有了笑容。

和潇潇的直接沟通是非常必要的。我告诉潇潇:“你是心理上出了点毛病。其实,马老师知道你有很多优点,比如学习好,自己考入了重点中学,你还当过班干部,工作挺积极,而且长得也满漂亮啊!只要努力改正就是好女孩。”潇潇几乎惊疑地望着我,又使劲地点点头。而后潇潇诉说了她每次都下决心要改,可是有时又控制不了自己的痛苦。

“那就是说你有时候还是控制住了自己!”我几乎是惊喜地问。

“我记得有过那么两三回,看到了别人的钱心里想去偷,最后管住了自己……”

“那么,从今天开始记日记,如果你这一天没有想没有做那样的事,那么就记下这成功的经历和感受,如果哪天动了心思但又控制住了自己,就更是成功,更值得记下来。”我顺势说出了我的建议,“我们把这叫做成功日记。以后给马老师看看成功日记好吗?”

潇潇深深地点头。

“马老师知道你很想改好,那么你想想可以做到手上不再要多余的钱吗?”

潇潇想了想,又点点头:“回去我就把我手里的30多元钱给妈妈!”

孩子极少固守错误,都有向善向上之心,都想作好孩子。潇潇的心就是这样。我让潇潇把这两点办法写在本子上好坚持去做。当我把她记录中的“偷”字改成“拿”字的时候,潇潇定定地看住我,神情和我一样地庄重。我知道潇潇内心的波澜在涌动。“马老师,您等着,开学了,到了新学校,我一定要当一个好学生!”潇潇再见的时候激动地说。

“马老师相信你,等你的好消息了。”灿烂的笑让潇潇更显可爱了。

潇潇入学前,我们又坐在了一起。我看到了潇潇的成功日记,潇潇对今后充满了信心。潇潇母亲说孩子回去就把手上的零花钱交给了大人,而且没有出现偷钱的行为。我知道心理治疗有了一个好开端。可潇潇母亲又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我真怕她入学后会旧病复发!

潇潇母亲的担心可以理解,孩子的确容易旧病复发,应该对此做好心理准备。问题是现在需要的是以最大的信心和努力来帮助潇潇。于是,我充分肯定了潇潇自救第一步的成功,并用她能听懂的语言给她讲了几个继续自救的办法。一是暗示疗法,经常地这样想:我是好学生,我一定能管好自己。二是厌恶疗法,一旦又动了想伸手的念头,就拧疼自己的肉。三是强化疗法,自己战胜了自己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奖励,比如做一次爱玩的游戏,唱一只爱唱的歌……

对潇潇妈妈的建议是:继续给孩子希望,和孩子定一个关于节约花钱的“母女公约”,让孩子的父亲经常给孩子鼓励,再有就是一定由一个人专门负责给孩子钱。

新学期过去了一个多月了。一个周六晚,潇潇母亲通过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向我报喜:潇潇入学后一直没有“伸手”!我知道潇潇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我提醒潇潇妈妈要给孩子更大的心理支持,我祝愿潇潇最后自救成功。

遭遇公厕恐怖的男孩

一位家长朋友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向我倾吐着满腹的困惑和愁苦:

“我们的孩子不知犯了什么毛病,中学快毕业了,却不想上学了。平常,孩子就胆小内向。最近告诉我说,他做什么事都害怕,见陌生人就心慌,紧张得哆嗦。有时候,说话紧张得口吃。上体育课时候,心里一紧张就肌肉僵硬,总也没有好成绩。我说你怕什么,他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心里总是想些怕人的事。昨天又告诉我说,他不想上学了,怕去学校。这可真把我愁坏了!您说,孩子这是怎么了?”

既然孩子已经长大,最好还是与本人直接沟通为好。于是,第二天一个人高马大的男孩坐在了我的面前。但见一个挺帅的小伙子,脸上挂着羞赧,微笑中却不好意思看我,似乎是在躲避我的目光,表情很不自然。经过题外话的许多沟通,感到他比较自然轻松了,我们进入正题。他又重述了大致与家长在电话里谈过的相同的内容,反复强调一个“怕”字。据经验看,他这样的怕是由一个事物泛化而来的,偶然的口吃更是表面现象,都不是病症根源所在,背后一定有他实质上真正怕的事。不弄清真正的病症根源,咨询会话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他到底怕什么?

进一步的沟通之后,男孩坐直了身子,抬起了头,一副豁出去的神情:“马老师,我全说了吧!您看我像个男子汉,可我羞怯,懦弱,成年累月地生活在紧张恐惧之中。我有心理障碍好几年了。还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那时我十二岁。一天,课间和同学们在公厕里一起小便。忽然一个同学象发现什么秘密似的大声取笑我:‘你们快看,他的小便怎么这么大!’一句话,大家哄堂大笑,我满脸通红,羞愧难当,没解完小便就赶紧系好裤子,跑出厕所。第二天,我就趁着没人的时候去小便。没想到刚要小便时,后面就有同学说笑着来了。我赶紧系好了裤子。从此,我总为自己的小便感到羞愧痛苦,怕别人再看见我的小便。我不敢去学校的厕所,总是等放学回家后再小便。后来,我发现自己只要有人在一旁,就排不出小便。再后来,就是身边没人,在学校的公厕里也难于小便。平时,一旦有了尿意,就心跳加快,浑身发热,老是被尿意憋的难受。就这样,我熬过了这么多年,痛苦每一天都缠绕着我,没有一天开心过,有时甚至想过自杀……”

男孩眼眶溢满了泪水,又低下了头,说不下去了。

现在问题清楚了:他怕去学校以及所有的“怕”,根源在此。生活中偶尔的排尿困难是正常的,谁都可能遇到。但如果总是如此,甚至只要旁边有人就排不出尿,以致怕去公厕,就是一种病态的心理障碍,构成恐怖症了。恐怖症的病因有先天因素,如国外调查发现恐怖症患者的家庭中患恐怖症的比例较高;后天因素,如父母患恐怖症时,孩子由于模仿也较容易发生恐怖症;人格因素,如恐怖症患者多有胆小、多疑、自卑、害羞、内向、依赖等人格特征;精神因素,如某些精神创伤会诱发本病。这个男孩形成公厕恐怖症,前面两个因素不得而知,后面两个原因是很明显的。他的胆小、羞怯、内向等性格是内在原因,而同学们的取笑以及自己对生殖器的大小的担忧,在他这样的性格背景上,就构成了一种精神创伤。而这样的困惑,对这样性格的男孩来说,更是羞于对别人启齿的。沉重的心理压力下便出现了这种心理障碍。就是说,他的毛病就是自己吓唬自己闹成的,是认知上的障碍造成的。

沉寂片刻,男孩抬起头以一种求助的目光看着我。

我微笑着就病症和病因等讲了上面的意思。我知道,消除他的心理障碍,首先要通过认知疗法使他获得新的领悟,来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

男孩听我讲了上面的意思,长吁了一口气,而目光中还有困惑:“那……”

我知道他要问什么。于是,就他关心的阴 茎大小的问题,我自然而轻松地介绍了有关的知识。通过交流,使他明白自己的阴 茎是很正常的,从而消除了他心存已久的顾虑。心病消除了,他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

“这下,好像一块石头搬掉了,我心里轻松多了。”男孩紧锁的眉头开始舒展,脸上有了微笑,“您还有什么办法让我可以在公厕里小便吗?”

系统脱敏疗法是治疗恐怖症较普遍应用的主要行为疗法。具体说来就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一步一步去接触那些引发恐怖情绪的事物和情境,即使暂时还会产生恐惧,也要以最大的勇气和毅力忍受和适应,直至恐怖情绪消除为止。具体操作方法分四个步骤:第一,明确引起恐怖的具体刺激情境;第二,将恐怖的反应症状由弱到强排成一个等级系列;第三,学会一种或几种与恐惧反应相对的松弛技术,如,深呼吸放松法、意守丹田放松法、想象放松法等等;第四,在恐怖刺激由弱到强出现时,进行肌肉放松,使松弛反应和恐怖反应这两种互不相容的反应发生对抗,从而抑制恐怖反应的出现。

针对男孩的具体情况,可以分两步。第一步在想象中进行:比如由想象自己一个人在家中厕所小便开始,到一个人在外面的公厕小便,到远距离和别人同时小便,到近距离与人同时小便,如此等等,具体排序以自己的实际恐怖程度由弱到强。每想象一个情境时,有紧张反应就进行自我放松。直到不再紧张了,再进行到下一个情境。第二步是把想象中进行的过程迁移到生活的现实中来,也是一步一步地做下去,每一步都要坚持做到位。当然,这需要自己的信心、耐心和恒心,需要一个过程。

男孩听到这里,仿佛又看到了新的希望,跟我握别时脸上又有了青春的光彩。

不记得过了多久,男孩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告诉我说他一切都好了,说他每天的生活又充满了阳光,真的很感激。

直到此时,男孩的家长才听我在电话里大致介绍了孩子的上述情况,连连说:“多亏了您,要不我们可一点办法没有啊!”

放下电话后我思绪未平。

的确,对孩子这样的性心理障碍的调节和矫治,似乎家长无能为力。但是,孩子性心理障碍的形成,家长是难辞其咎的。因为,许多性心理障碍都源于早期性经历的阴影。在我的心理咨询实践中,也一再地证实这一点。如果家庭中有自然而科学的性教育,如果孩子能够就性的问题和我们坦然交流,如果我们和孩子不再谈性色变,那么,这个男孩的性心理障碍以及许多许多包括成人之后的性心理障碍,都可以防患于未然了。您说呢?

男孩偷穿妈妈裙子的背后

这是一位母亲碰到的让人很困惑的一个心理问题。

她说:我有一个正在读初三的儿子,今年14岁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性格十分内向,不善表达,不善交往,几乎没有朋友,也不和父母说心里话,胆小,不愿与外界接触。甚至作出一些更令人费解的事情,他把家里的钱偷偷拿给欺负他的同学。更让人费解的是,家里没人的时候,他偷偷拿我的裙子穿,还常常把裙子放在枕头底下,晚上穿着裙子睡觉。而且我收起一条,他就另找一条。对此,我曾试探性地问他,是不是喜欢作女孩,为什么要穿裙子。他却对此类事矢口否认。

孩子也有他的优点,老实,善良,会关心人,愿意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可是,孩子成绩不好,如果再出现心理问题,将来还有什么指望呢?您在心理方面很有研究,请您百忙之中帮帮我们!

我很理解当妈妈的担心孩子的那种困惑焦虑的心情。那么,怎样化解心中的困惑和焦虑呢?我在回信中这样写道:

首先是弄明白孩子到底出了什么心理问题。

就来信的介绍看,孩子的症状很可能属于异性装扮癖,简称异装癖,是指通过穿着异性服装而得到性兴奋的一种性变态形式。这种性变态男女均可发生以男性多见。异装癖患者一般在儿童或少年期即5~14岁之间开始萌生异装兴趣,到了青春期就产生与异性装束有关的色 情幻想。开始时一般在自己房间中穿异装,往往准备一套或多套异性服装,通过镜子自我欣赏。以后逐渐频繁起来,或出现在公众场合,或穿异装人睡;先是部分异装,偶尔穿一两样女性服装,以后逐渐增加异性衣饰的件数直至全部使用异性装束。他们穿着异性服装时大多会体验到平静和舒适感,有的还有一种文雅和美丽的感觉。如果不穿或被制止穿异性服装时,则会引起强烈的紧张不安的情绪。患者在穿异性服装后能引起性兴奋,最初是手 淫时穿,以后则是性 交时穿。多数患者结婚后,与妻子有性 爱,少数患者后来转换成易性癖。

异装癖与易性癖、恋物癖、同性恋都会出现穿着异性服装的情况,容易混淆。

异装癖、易性癖、同性恋这三种性变态患者虽都有穿着异性服装的癖好,但三者有如下差别:①性 爱对象:异装癖指向异性,易性癖和同性恋指向同性;②性活动中充当角色:异装癖完全主动,易性癖完全被动,同性恋多为主动;③对本身生殖器态度:异装癖表现为接受,易性癖表现为厌恶,同性恋表现为接受;④异性服装的作用:异装癖为引起自身情 欲,易性癖和同性恋不引起自身情 欲。

此外,还要注意异装癖与恋物癖的差别。虽然恋物癖者有时也有穿异装的行为,并能引起性兴奋,但这种行为不普遍,也不一定表现为“穿”,多为嗅闻抚弄等。同时他们不仅仅限于迷恋异性的服装,还包括其它许多异性用品。他们感兴趣的是所有异性特别是妻子以外的异性穿用过的内衣物品,而对异性本身没有兴趣,对性 交行为反感。异装癖患者则普遍而经常地穿异装,但只穿妻子或异性家人的内衣等,而且对性 交行为有兴趣。有部分异装癖患者是在恋物癖倾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即由偶然性的穿着异性服装与性活动如手 淫等结合,通过学习强化,形成以异性装扮来获得性感满足的嗜好。

异装癖与易性癖、恋物癖、同性恋等性变态行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异装癖患者多倾向于结婚,而且在妻子的支持或协助穿异性服装的情况下,大都有美满的性关系和爱情关系;而易性癖、恋物癖、同性恋患者很难适应异性婚恋关系。

由于不了解你们孩子更多的情况,所以马老师说“可能”是异装癖。为了进一步确诊,需要和孩子沟通,了解他的内心体验。

关于异装癖形成的原因,多数研究认为幼年家庭影响起着重要作用。一是早期性 经 验。有研究认为与受到不良性诱惑或接受不良性 经验有关。据国外报道,8例异装癖患者中有5例在幼年时有过窥视母亲裸体的经历。二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幼年时本身性别受到环境的压抑,如父母本来想要个女孩,却偏偏生了个男孩,或者相反。为了填补心理上的缺憾,便把孩子打扮成异性并给予更多更大的关注和爱抚。三是教育引导不当。有些父母总认为女孩子温顺听话,讲卫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时,总爱把男孩当女孩来对待,还常拿邻居家的女孩作榜样进行教育。或者相反,把女孩当男孩来教育,使孩子在儿童和青少年期缺乏正常的社会交往,养成异性化的性格。四是迷信思想的影响。有些家长,特别是年纪大的祖辈,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总爱向算命先生算命问卦,为求孩子平安成长,便将孩子打扮成异性形象,取异性名字。此外,青春发育阶段如因为家庭或社会影响,正常的性心理受到压抑,比如不能在正常的异性 交往中满足性心理,就会沉湎于性幻想中,不能直接与异性 交往,异性的衣服可能就成了替代物,偶然的异性装扮会使情 欲得到满足,从而诱发或加重异性癖。

就你们孩子的情况看,不论是被看成缺点的“性格十分内向,不善表达,不善交往,几乎没有朋友,也不和父母说心里话,胆小,不愿与外界接触”,还是被看成优点的“老实,善良,会关心人,愿意帮助家里作力所能及的家务”,都体现了他明显的女性化性格。他给欺负他的同学钱花并不费解,就是这种性格的表现。同时,由于他的胆小、内向、封闭等性格,他不能如其他男孩子一样和女孩子正常交往,他的性心理受到压抑,偶然的异性装扮便让他找到了满足的方式。仅就这些而言,已经看出家庭的影响。至于是否还存在上面谈到的其他影响,当妈妈的可以自己反思分析。

马老师知道,当妈妈的最关心的是怎么办。

首先是引起重视,加强管教,早发现早治疗。异装癖的表现程度与家庭是否宽容有关。严格的家庭管教可使异装癖行为有所收敛。家庭由于忽视或无奈,任其打扮,会使症状加重。如果采取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并协助其穿异性服装,如有些已婚者的配偶会持这种态度。这无疑助长了症状的发展。一般来说,异装癖不会危害社会和他人,比起易性癖、恋物癖、同性恋的困扰小得多,但其行为如果严重到招摇过市就有伤风化,而且给自己的生活还是会带来很多麻烦。所以还是以坚决矫正为好,不要放任。异装癖早年发病,如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出现异装癖苗头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这样可控制其发展,使异装行为有明显的改观。你们孩子如果是刚刚出现症状,就应抓住苗头不放松。

其次是增进沟通,帮孩子进行认知领悟。不要再“试探性”地询问,赶紧找个从容的时间就此问题和孩子正面地好好沟通。孩子矢口否认是因为有道德压力。所以沟通切忌简单的道德批判,以消除心理压力,让孩子说出心里话,以便更好地对症下药。沟通首先是为了使孩子对自己的问题及危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帮助孩子分析解释病因及危害,使他有所领悟。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症状还是初期,是比较容易矫正的。当然,也可以把此信给孩子看看,或者让孩子拨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认知领悟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孩子自救的信念,准备付出最大努力去控制纠正。促进孩子的领悟,激发孩子自救的顽强信念,这是关键的一步。

再次是运用厌恶疗法。当孩子出现异性装扮的时候,予以厌恶性刺激,如疼痛性的刺激或心理打击,隔日一次,8~10天为一疗程,休息半月或一月后重复一疗程。从而逐渐使其不再出现异装行为。这个治疗过程可以由孩子自己控制也可以由家人配合,关键是及时地给予足够强度的厌恶刺激。

最后是帮助孩子性格重塑。这是治本。许多心理障碍的出现都有性格原因。前面说过,你们儿子的问题也与他的女性化的性格有关。当然这又是家庭生活长期影响的结果。所以,应该帮助孩子设计一个性格重塑的计划,比如多多走出家门,比如增进人际交往,比如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比如多进行一些体育活动……经常给予鼓励,强化性格重塑的信心,让男孩逐步成长为一个男子汉。孩子可能不上大学,但一样可以当个成功的男子汉。说到这儿,请接受马老师的忠告:父母对孩子抱有期望,就是给孩子一步步走向自救成功加油,就是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马老师太忙,求询者太多,今天才轮到给你复信,相信你们亲子通力合作,当妈妈的心中的焦虑就会变成希望!当儿子的也会挺起胸膛开始学当一个男子汉!

男孩偷藏女性内衣的隐秘

晓磊,是个14岁的初二男孩。他从小内向,敏感,听话,懂事,学习成绩也好,常被评为三好学生,初一时还担任过班长。大约半年前,晓磊开始偷女性内衣、内裤。偶然被母亲发觉后,晓磊感到难为情、担心、害怕,开始怕见女孩,怕别人都知道他的毛病。结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连班长的职位也被老师撤掉。晓磊心里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控制不住,在半年里已有数次偷藏女人内衣的行为。母亲非常着急,又是打,又是骂,都无济于事,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听说有个恋物癖的心理病,于是,晓磊在妈妈的带领下来访。

晓磊个子不高,一脸老实害羞的样子。经过沟通了解到如下情况:

晓磊的亲生父亲三年前不幸去世,两年后母亲改嫁。继父几年前原妻去世,有一个女儿,比晓磊小一岁,很受父亲的宠爱。新的家庭重组以后,继父跟母亲的关系自然难免出现摩擦,母亲很伤心地跟晓磊回忆前夫。晓磊听后心里很难受,但又不敢对伤心的母亲诉苦。虽然继父对晓磊还算关心,有时跟他下棋玩,但晓磊内心里觉得生父比继父好,感情上一直接受不了继父,只称他为“叔叔”。继父的女儿外向性格,平时话多,又得父亲的特别喜欢,在家里总是喜欢对邻居等外头人说三道四,批评人家不好。晓磊听了讨厌,不喜欢这妹妹,不称她是“妹妹”,直呼其名。

晓磊说,在学校里他从来没有和女孩交往过,讨厌女孩,更讨厌妹妹。所以就屡次地将别人晒的女性内衣裤偷取,藏到书箱里,不让她们女人有内衣裤穿。他第一次拿女人内衣裤是在亲戚家时,看见邻居晒的女人衣服,不知怎么回事就感到讨厌,就把它们拿下来,并仍到河里。做了此事后,当时觉得很轻松愉快。后来又到亲戚家玩,又控制不住拿了一次,并带回家,藏在书箱里。想到别人丢掉内衣裤后着急的样子,心里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快感。但过后又觉得自己不对,讨厌自己做这种事,恨自己,心烦意乱,无法认真读书。

现在可以判断,晓磊的问题不是恋物癖,至多可以叫作恋物现象。

恋物癖是一种变态的性心理现象,其变态的关键之处是患者把性 欲专门指向异性使用过的物品主要是内衣内裤,在观赏、抚摸、嗅闻中达到性兴奋和性满足,而对异性本身没有兴趣,不能引起性兴奋。而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对异性感到兴趣,是正常的心理发展。对男孩子说来,在没有跟女孩亲近接触的机会的情况下而对女孩子的内衣裤等发生兴趣,也是常见的一过性的现象,不足为奇,不能说是什么恋物癖。如果说有心理问题,就是由于经常反复出现偷窃女性内衣的行为,在大脑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也就是形成了条件反射。按照条件反射原理,一种行为反应得到的强化越多越久,其神经联系就越是稳固。于是自己不能控制了。

男性偷女人的内衣裤,可能的心理意义有两点。一是偷女人的东西,让对方着急与难受,是对女性的报复性 行 为。二是喜欢收藏而感到性冲动,是变相的性 欲的发泄。无论是哪一种,都牵涉到男人对自己性别上的自信不足,而与异性关系出现障碍而引起的。

就晓磊的情况说,在刚要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不幸父亲去世,跟继父没有及时建立良好的父子关系,从而影响了向男性权威者模仿认同的机会。再加上自己比较内向的性格,无形中就影响对自己作为男人的自信。亲生父亲去世后,跟母亲相依为命生活两年,特别是在青春期这个阶段跟母亲很接近。而新家庭形成后,母亲跟继父的关系不理想,加强了母子间的同情和依恋,从而影响晓磊脱离母亲而男性化的机会。这是晓磊缺少男性信心的另外一个原因。最重要的还是晓磊跟继妹的关系。继妹是他生活环境里忽然可以亲近接触的唯一的同辈女性,由于不是一起长大的亲生妹妹,就会引起许多与异性有关的感情与兴趣,甚至也可能包括性 欲望。虽然这被压抑到了潜意识中,没有浮现与表露,可是,这些心态却转化或加剧了对继妹的嫉妒、讨厌与报复心。这是因为,在进入青春期之前或之初,男孩女孩常以“讨厌”异性来压制对异性的“兴趣”或“喜好”,这是性心理发展阶段的特性。总之,晓磊缺少对自己的男性自信,缺乏通常的两性 交往,不能以正常的方式表达对女性的好感与兴趣,而只会压抑,进而转化为透过偷藏女性的物品来表达“报复”与“兴趣”的双重情感。这应该说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不是严重的品德问题,也不是恋物癖。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晓磊对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而且后悔,这是一个积极因素。有了主观的积极性,往往比较容易矫正。

矫正的第一步是认知调整。首先,就问题的性质和原因与晓磊进行了交流,使他减轻了过重的内心压力。接着,提议晓磊要逐步建立对自己男性的认同与信心,才不会继续发生这样缺少男人气概的行为。具体办法是增加与男同学的交往,并且跟继父逐渐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加学习模仿如何做男子汉的机会,增强自信。

其次是学会处理好与继妹的关系。沟通中帮助晓磊认识到,他对继妹的不满,看到继父对继妹的关心而嫉妒,都是很自然的事,不用过多地自责。但应该理解,所谓继父对继妹的偏心,只是因为继妹是继父的亲生女儿,他们长年一起生活,就好比晓磊跟自己的母亲特别亲近,而母亲也特别喜欢他一样。这样,就淡化了嫉妒和报复心。同时指导晓磊,如果不满意继妹说别人的坏话,可以直接向继妹说:“我不喜欢听你老是说别人的不是”。直接交流,免得压力转化。至于晓磊潜在的对继妹感到两性之间的兴趣,那也是很自然的事。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跟继妹交往,比如,相互谈谈学习的问题,也可以相互批评,还应生活上相互帮助,进而慢慢地学会与别的女孩交往。这样通过常规异性 交往来表达两性感情,就避免了转化为非常态的方式去表达感情。

最后是行为调节。人最重要的是战胜自己。晓磊的来访也是在为改变自己而努力,应该充分肯定。现在,需要的是给晓磊具体的办法。晓磊可以采取厌恶疗法。就是在意识到偷窃冲动就要到来的时候,给自己制造一个厌恶的刺激,比如,可以拧自己的大腿,或者口含黄连片,这样,疼痛的或苦涩的刺激,就是一个厌恶刺激,可以起到抑制原有的神经联系的作用,进而控制偷窃行为的发生。长期坚持,慢慢地原有的神经联系就被抑制并逐渐消退了,偷窃女性内衣的行为也就不再发生。还可以记成功日记。就是在成功地控制住了自己偷窃行为后,把控制自己获得成功的感觉具体细致地记录下来,过后时常地看看。这是一种很管用的自我强化方法。沟通的结果,晓磊对改变自己的信心非常坚定。

当然,晓磊的父母也应该注意夫妻关系的调整,注意给子女创造与同性家长相处的机会,注意两个孩子相互关系的引导。就此做了沟通后,晓磊的母亲表示一定努力配合。

不久,晓磊拨通过我的心理咨询专线,报告了两次成功控制自己的体验。几个月后,晓磊来信说他全好了。晓磊真是个自救意识很强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