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太阳照亮了白天,而月亮照亮了夜晚,因为有着这样的日月,才有了这世间的光亮,白天以明亮的光线照耀人们努力地工作,而夜晚贴心的造物主亦是要打开月亮这淡淡的夜灯照着夜归人的路、未眠人的窗。
《淮南子》说日月生成的过程: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冯冯,盛满也;翼翼,众貌也。洞灟是指无形之貌,灟(zhú)。,故曰太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淫精者为星辰。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尘埃。
说那天地还未形成的时候,混混沌沌,无形无象,在这虚无空廓中演化出了宇宙,宇宙生出了元气。有了元气就有了形态和界域,其中清明轻扬的扩散成天,混浊沉重的凝结成地。天地的精气相和形成阴阳两种气,阴气阳气的精华汇聚产生四季,四季的精气分散产生万物。阳热的气积聚久了便产生火,火气的精华部分形成太阳,而阴冷的气积聚久了便产生水,水气的精华部分变成月亮;太阳、月亮过甚的精气就产生星辰。天穹承受着日月星辰,而大地承载着水泊尘埃……
新蒲似笔思投日芳草如茵忆吐时在《淮南子》里太阳运行的一天,就像是《诗经》里的人日常生活的每一天——
太阳每天从旸谷起床,在咸池洗个澡,掠过扶桑树,这时叫晨明。
它登上扶桑树顶,开始启程,黎明随之光临。
当它到达曲折连绵的曲阿山时,天就亮了。
等到了多水之地的曾泉时,它停下来吃早餐。
到了东方的桑野,就用午餐。
到达衡阳山顶,接近正午。
到南方的昆吾山时,它升上了中天。
来到西南鸟停歇的鸟次山时,就略向西偏。
到西南的大壑那让人悲思的悲谷时,是该用晚餐的时候了。
再到西边的女纪,太阳将要西沉。
到了渊虞,就是高扬石碓舂米的傍晚了。
再到连石山,则是米快舂熟而低举石碓的更晚时分。
等到悲泉时,一天的路程就要结束,于是卸车停马,把车子悬挂好。漫步到日落之地的虞渊,就是黄昏。
再到北方的蒙谷山,天黑下来。这时太阳安歇在虞渊的水边,它的余辉映照着蒙谷的高崖。
一共行经了九大州,有七处停歇之所,行程五亿万七千三百零九里。“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朏明。至于曲阿,是谓旦明。至于曾泉,是谓蚤食。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至于鸟次,是谓小还。至于悲谷,是谓哺时。至于女纪,是谓大还。至于渊虞,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县车。至于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是谓定昏。日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行九州七舍,有五亿万七千三百九里。”
从这翻译出的白话文来看,古人想象的太阳一天八小时的工作制是那么的美,静静地有着《诗经》年代那般人淡如菊的滋味,一片最朴素的文字却成就最浪漫的想象。
中国的老百姓也沉耽于这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快乐之中,才要从尧帝开始就唱那击壤之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这样辛勤劳动着的中国的老百姓竟是以之为美,以之为骄傲的。
上天一日五亿万里,而到人间不过如白居易说的“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中国的老百姓期待每一天都有蜗距之成就,所以说要日日记事,则月有效,岁有德也。而有那么一段日子荒废了,就要让杜甫惴惴不安而自省:“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每一天的日子都可堪珍惜,珍惜的时候亦当时时刻刻谨慎而不能松懈了自己,所以中国从很久以前就要求人们日慎一日,说那黄帝居人上,惴惴若临深渊;舜居人上,矜矜如履薄冰;禹居人上,栗栗如不满日。敬胜怠则吉,义胜欲则昌,日慎一日,寿终无殃。
有日作旁的字都很诗情画意,总让人有着在细嫩的初藤上看日光一寸一寸挨过的悠然。
昔字的甲骨文 一水一日就像诗境,而若李商隐所写:“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一日一日如逝水年华,所以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些奔流而去的日子就成了昔。
昔日一瞬之间,一年十年的时光就消磨了,回首一看,轻舟却已过了万重山。所以卢照邻怀念起昔日长安渭桥边上的好时光——“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过去的记忆总是这般的色彩缤纷,似乎每一天这样地度过,就是为了给这回忆起的昔日时光抹上一笔含红复含紫的浓彩。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太阳照亮了白天,而月亮照亮了夜晚,因为有着这样的日月,才有了这世间的光亮,白天以明亮的光线照耀人们努力地工作,而夜晚贴心的造物主亦是要打开月亮这淡淡的夜灯照着夜归人的路、未眠人的窗。
所以古人以日月合出一个明字,李冶有诗说《八至》——“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明的甲骨文是 ,古字是朙。囧,这个现在在网络上广为使用的字,最早却是诗意绵绵,是那窗牖透出的光亮,而与月合成朙就是月光从窗外透进来的诗情。韩愈有诗语——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囧囧。
这么美的字,不知道哪一天,看其“八”像眉眼,“口”像嘴,就突然被网友从箱子底翻出,然后遍网络地开了花,可以当做万金油一般使用了,大多用来表达郁闷、无奈、无语等表情。据说最初的启示来自日本的一个象形符号Orz,表示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这个人的头、r代表手以及身体,z代表跪着的脚,表达他们失意或沮丧的心情。然后网民受到启发,用“囧”替换掉了“O”,使得日文中的头部具有了更加写实的表情,写作“囧rz”,后来就单独用此字“囧”。
一个诗意浪漫的字就这样被网络给喜剧化了,所以若说古人的世界是个文雅的戏剧世界,而现在的世界则是个缤纷的戏剧化世界。
在古人眼中,世界上一切光明美好的东西,似乎都要与这个日月相合而生的“明”字联系在一起。比如那代天理人的天子如若仁爱万物,就会被视为圣明、贤明、英明、神明;如果国家治理得好了,就被看成政治清明、严明,明政;如若一个人能洞察是非曲直,就谓其明察、明辨、明视;一个人前途远大,曰光明;一个人富于智慧,就是聪明、明敏;一个人善于处事,是精明;一个人思想开放,叫开明;而一个人见识高,就叫明识……
明代苏州市民为保护弹劾魏忠贤的江南士大夫奋起反抗,事后统治者大范围搜捕暴动市民,市民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而后英勇就义。等到第二年崇祯皇帝继位,罢黜魏忠贤后,张溥便为那死去的五个人写《五人墓碑记》说,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这里的“明”就像一把火炬照亮生死的意义,即便是最平凡的老百姓,他们亦对国家有着重大的意义。
2008年汶川大地震,天安门前降半旗致哀,亦是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明”是这个世界里永远光明灿烂的那一面。所以,把今日过后的那一天叫做明天,亦是为了带来最美好的期待,就像皇帝李隆基满心欢喜地等待——“今朝书奏入,明日凯歌归。”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即使自省今日蹉跎,亦是要对明日有几分展望,而如诗人来鹄在寂寞的夜里——
鹦鹉洲头夜泊船,此时形影共凄然;难归故国干戈后,欲告何人雨雪天;箸拨冷灰书闷字,枕陪寒席带愁眠;自嗟落魄无成事,明日春风又一年。
——用筷子拨着火里冷灰,用笔闷闷地写着字,带着郁闷独自上了寒冷的床,想想自己还一事无成,那就期盼明天能有一个春天般的开始吧。于是就带着美好的心情入了梦,想想我们也是常常有这样的心态明日复明日。
如果总是这样地期待明天,让明朝的文嘉不得不唱一曲《明日歌》来提醒:“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日有着期待,却也有着时间流逝的不甘,任何人因为深知自己不能螳臂挡车地去扼住时间的奔流,所以四十七岁的白居易有一天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的这一辈子已经临近终点,所以扼腕而叹——
天长地久无终毕,昨夜今朝又明日;鬓发苍浪牙齿疏,不觉身年四十七;前去五十有几年,把镜照面心茫然;既无长绳系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朱颜日渐不如故,青史功名在何处;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去复去兮如长河,东流赴海无回波;贤愚贵贱同归尽,北邙冢墓高嵯峨;古来如此非独我,未死有酒且酣歌;颜回短命伯夷饿,我今所得亦已多;功名富贵须待命,命若不来知奈何。
所以,明天是可期待的,今天当是珍惜的……
当“旦”这个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时候,就是中国人日日珍惜的开始,所以要说一天之计在于晨。
所以,对于军人,要如晋代意欲匡复中原的刘琨给家里写的书信一般:“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不过鲁迅却讽刺过当时的一些文人无文武人不武:“说是枕戈待旦的,到夜还没有动身;说是誓死抵抗的,看见一百多个敌兵就逃走了……”
旦对于诗人,就是懒洋洋地躺在春晓的床上作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清晨早起的白居易也给刘禹锡写过一首《早夏晓兴赠梦得》:
窗明帘薄透朝光,卧整巾簪起下床;背壁灯残经宿焰,开箱衣带隔年香;无情亦任他春去,不醉争销得昼长;一部清商一壶酒,与君明日暖新堂。
从太阳初升的这一刻就开始想一个人,这份情亦可堪长歌。
旦的甲骨文是 ,但它的简化字却更漂亮,一条线就是远方那条无边无际的地平线,而一个旦字就有了神奇的魔力,看得见那远方的一颗太阳从地平线上蹦出来……
与旦相对的是暮,小篆是 ,意思是太阳落到了草丛中,像一幅画。《木兰诗》里有“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暮色时分,用《诗经》描述那景象——“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这是一个勾起情思的时刻,期待即将落魄,而如这《诗经》里的女子思念远方服役的男人,看着这鸡归鸡窝,太阳回夕谷,羊牛走下山坡的暮色时分,难掩失望地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在外劳役,叫我如何不想他呀。
旦是欣喜的开始,暮就有着一丝失落的别样情绪,即使曹操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亦是有着点点的不甘。
佛教规定寺庙中晚上击鼓,早晨敲钟。所以就有了成语:“暮鼓晨钟”,用来比喻使人警悟的言语。清晨的钟声让你有个醒聩震聋的开始,而暮色的鼓点让你有个醍醐灌顶的结束,所以听到清晨的钟声你要警醒,听到傍晚的鼓声你要反省。
又有典故“暮夜怀金”,比喻暗中行贿。南朝范晔写的《后汉书?杨震传》里说:“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这个典故亦能警醒今人,可是今人似乎犯了大家都知道了的罪,亦是无所谓罪的,所以才有了贪官曹桂芳面对《检察日报》的记者采访时,竟然声称不知贪污是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