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古字晝,上是畫之省字,畫的金文是 ,看这如画的字,就像手握着笔,画地为界,所以就成界限之意。当日与畫合一起时,就是日之出入,与夜为界,而成昼。至于后来怎么以尺作头演变为“昼”,从字形上猜大概是可以尺量日,比如用日晷,所以就成了白昼。
《孙子兵法》云:“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一天的气场不一样,也就有了我们不一样的生活。珍惜早上的晨光,白昼日盛而有所懈怠的时候休整一下,等到暮色时分,就收敛起来,回去好好休息一夜,等到翌日再战。
人每一天的生活就像有韵味一般,依着音节高低的不同,而有了浪漫的韵律。
有些字的甲骨文就像画一般写实而漂亮,而有些字则是写意的,它的美在于写成这个字的想法,“早”就是这样一个在写意的过程中漂亮的字。它的小篆字形是 ,上面是“日”,下面是“甲”。“甲”最早写法像“十”,是指草木生芽后那种皮“啪”一下裂开的感觉。而日和十这样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漂亮得不得了——天将破晓,太阳冲破黑暗而“啪”地裂开涌出的清早。
你竟要为这创字者创字之初脑子里所见到的刹那之美而有泪流的感动。
旮旯这个词乍看有点让人不容易想明白,绕了好几绕才绕到墙角这个意思上,两个字分别是九和日颠过来倒过去地写,费了半天劲,才知道,原来是指九个太阳都照不到的地方,就成了墙角旮旯。
创字者大概很喜欢中国曾经出现的九个太阳的传说,所以把九和日翻过来覆过去地造一直造到无地方可放的地步,比如又造出一个旭字,太阳初出的意思,陶渊明归田后有诗——“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像个赖床的孩子,觉得睡觉的时间太少:怎么又天亮了,真是讨厌啊。
“旭”是个形声字,总觉得造字者一下子失去了画字的兴致,就会随随便便拼出一个形声字来,所以形声字一般都不太美。
旨的造字初衷颇有些让人费劲思量后突然得到恍然大悟的爽快,它的甲骨文是 ,上面“匕”字是指调羹,下面是“口”,以调羹入口,表示味道很好。早期“旨”的意思是指美味,后来就变成“意思”、“意义”,多来形容文章,想想大概是说文章的味道吧。比如《宋书?谢灵运传论》里说:“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还原过来就是美妙能达到这般的味道,才可以说成了文。
再想“宗旨”的原始意义大概也是“主要的味道”。
把文章当做可吃的食物,真正让人有垂涎欲滴读它的冲动。
旬的甲骨文是,为交叉的记号,就像结绳记事般,做个记号表示今后由此开始,后来字的线条就拖成了画,引长内曲,表示回环周遍。而金文又加“日”成 。意思为十日,古代每十日周而复始,称一旬,人的年龄十岁为一旬。
白居易年过七十写信给刘禹锡《偶吟自慰兼呈梦得》:
且喜同年满七旬,莫嫌衰病莫嫌贫;已为海内有名客,又占世间长命人;耳里声闻新将相,眼前失尽故交亲;尊荣富寿难兼得,闲坐思量最要身。
真是七十古稀自薄成了糟老头子,反而也放得下,可以随心所欲了。新蒲似笔思投日芳草如茵忆吐时时的古字是時,是个形声字,所以反而它的简化字更有诗意,从日晷上看,那一寸的日光不就是一个时辰吗?不过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而我们现在爱说的时髦二字,意思是时尚,起初这个词却是指当时的俊杰之士,来自东汉顺帝在位时,看到当时辅佐自己的俊杰人士排满一溜,得意地赞叹:“孝顺初立,时髦允集”——当今天下,杰出人士聚集啊。髦的意思是毛发中的长毫,所以这样稀有的长髦能在当今集中这么多,真是可赞叹的事情。可是到了现代,就变成大家装饰一下外在都可以很时髦了,完全没有了当初那从内到外鹤立鸡群的高度。
杳的小篆是,表示太阳落到了树木下,天色昏暗下来,引申为因为昏暗或因为幽深而看不清远方,所以有杳无音信杳如黄鹤。这是一个孤独的字,看着远方一个人一直走走到地平线下,渐至消失成点,成虚空,唯只剩下杳杳冥冥的远方,而让人有欲恸哭的冲动。
“昆”这个字看起来似乎没什么意思,其实创字之初的意境很美——两个人在日光下并肩行走,任时光拉长他们的背影。其小篆是 。
你尽可以想象长长的老街,街头夕阳照耀,两个人就这样并肩消失在金色年华之中。后来引申为众多的意思,比如昆虫的意思是众多的虫子,想象它的原意是喜欢并肩在一起的虫子,有情有谊的一幅画。所以又有昆友之说,指并肩在一起的兄弟或朋友。
这样想来就有些明白昆明这个城市的意思了,就是有很多的光聚在一起的地方,照耀出一个春光明媚的地方。
“是”的金文是 ,是指正中的太阳,后来就引申为正确的。现代这个字被用在很多地方。
“昏”,上面的“氐”是下的意思。其甲骨文是 ,太阳落在下面,就是日已下沉的黄昏。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这就是黄昏独立小庭的小女子情绪,有点点忧伤,随夜色慢漫。
与白居易、刘禹锡关系很好的令狐楚曾作《春思寄梦得乐天》一首:“花满中庭酒满樽,平明独坐到黄昏;春来诗思偏何处,飞过函关入鼎门。”
这令狐楚独自坐在开满了花的小庭院里,斟满了小酒,想着给好友寄一首诗,想了好久,搜肠刮肚,从天亮想到黄昏,最后只把这坐着憋诗的情绪从函谷关传到了洛阳城。
——在春秋战国至秦朝时期,人们称城郭的东门为鼎门,因为当年大禹铸九鼎之后,鼎是从城池的东门运入城中,故有此名,而洛阳的东城门也因同样的理由名为鼎门,为周灭殷后九鼎迁入之门。刘禹锡是洛阳人,二十二年的贬谪生涯结束后,刘禹锡曾返洛阳,在扬州与白居易相会,晚年白居易亦居洛阳,函关就是函谷关,函谷关是古代洛阳到长安的必经之路。
黄昏的不仅仅是太阳西落后,还有这月色朦胧时,韦皋《天池晚棹》里写:
雨霁天池生意足,花间谁咏采莲曲;舟浮十里芰荷香,歌发一声山水绿;春暧鱼抛水面纶,晚晴鹭立波心玉;扣舷归载月黄昏,直至更深不假烛。
很美的月色黄昏时,声色的味道恰恰酝酿到好处。
“昏”字又从本义引申为昏暗、无光。当头脑昏暗不够清明时,就成了糊里糊涂的意思,就像杜甫的《昼梦》一般——“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很熟悉的感觉,我们白日的梦亦是这样常常让人迷糊昏沉于日光花色之中。
而夜晚就会像元稹一般——“满眼文书堆案边,眼昏偷得暂时眠;子规惊觉灯又灭,一道月光横枕前。”想多少读书的学子深夜秉灯夜读也是这般地昏昏欲睡,而得一床好月色。
“显”原是顯,它的小篆是 ,原来的意思是头上的装饰品,“页”字的本义就是头。连小篆的形状也像是姑娘的大麻花辫子上叮叮当当缀满一路的首饰,这么招摇,自是显而易见。
星的小篆是,是个象形字,像天上的星星亮晶晶。但它的现代字也让人会意出其可爱的含义,是太阳生出来的孩子就叫星星,真是让人欢喜的想象。
中国有星槎一词,那神话里说天河与海相通,乘星槎可至。所以星槎的意思是通天的飞船,也就是现在说的宇宙飞船,真是想象不到,现在这个科学的词汇“宇宙飞船”,在古代竟有如此浪漫诗意的名字——星槎。
唐朝的宋之问去安乐公主家时曾为她写诗:“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仙人乘着宇宙飞船来公主家做客,让那月亮都人去月空,多奇幻的意境。
“晋”的甲骨文是,像是花盆里的两棵花,天天向上,欣欣向荣的一个字。这个字的意思也是追着太阳一直前进,《说文》有:“晋,进也。日出,万物进。”所以后人就自然将其用成晋级、晋升之意。
而历史上的魏晋时代的晋为什么会有如此国号,是因为司马炎曾被曹魏皇帝封为晋王,等他废黜曹魏取而代之后就以这个封号作了国号,就像当初曹操被封为魏王,他的儿子曹丕在曹操死后废黜汉献帝,以魏为国号称帝一样,大唐王朝也如此,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在隋朝的封号是唐国公,所以自己的政权就命名为唐。
从这些字的形式上来看,仿佛已经有所预言似的,魏这个字是指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其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而曹操为魏王,已经把朝廷掩于其身后,而他如魏阙一般,向天下发令,名副其实。
晋字的意思是进一步,王再进一步,那就是天下之帝了。
唐的意思是广大浩荡,这个气势宏伟盛大的词,很符合那个富丽堂皇的时代。而唐还有另一个意思是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文字预言了唐国公为有朝一日进入那无上的殿堂铺下了康庄大道,公元618年5月当他走到这个殿堂里转身宣告大唐王朝建立时,他面前的这段大道即将被铺上这个文明无上的繁华锦缎。
“宋”来源于赵匡胤在后周曾在宋州(今河南商丘)任职,所以他就定自己的国号为“宋”。宋字的甲骨文表示房屋周围有树木,宀是屋子的意思,本义定居,很符合宋这个安居于天下的理想,即使失却大半的山河,亦能居危思安,另建一个桃花源,无论魏晋。宋也恰恰符合这个字里白描般的清清淡淡,可谓是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宋。
忽必烈封国号为元,则取了《易经》的乾元之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朱熹解释:“乾元,天德之大始。”后以“乾元”形容天子之大德。可见占据地球那么多土地的忽必烈的雄心之大,又对自己是多么的自豪,认为天下将从自己始。
明之所以国号为明,据说是当初人们不堪元的统治,民间就有了预言:“弥勒下生,明王出世。”这个明王来自于明教,朱元璋就利用这个说法,号召大家跟自己起义,说自己要建一个大明国,要让全天下人看到,明王出世,弥勒降生,大家要过好日子了。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就直接说朱元璋是明教的,让朱元璋这个大人物化身为小背景来衬托张无忌这个小人物之大。
等朱元璋建立政权后,依然沿用这个明字的好意义。说因蒙古起在北方,是玄冥,是水德,而朱元璋起在南方,是火德,朱元璋也就继承了这个火德,火能将水烧成虚无,为这个国家带来火的光明。但朱元璋用的这个“明”字,从阴阳五行相克的“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道理来讲,火克金,能化金成水,就像那火熔化钢铁成红彤彤的钢水一般,而这个明,恰恰也遇到了中国文明进入那个能化铁为钢水以冶炼为本色的资本主义的先机,可惜先机已失,就错过了一切。
皇太极立国号为清,也透着那么一点五行相克的想法,从字面上看,清是碧绿的水,以水克明朝的火,所以就灭了明。
可从五行相克的道理来看,以水灭火,那就真的连文明都几近覆灭。如果当初没有遭遇清,那么,中国文明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火熔化了金,中国文明也当进入资本主义的金属时代,而金克木,所以现代文明遭遇到了大自然被破坏的悲剧……
遥想当年,皇太极如果能留下一些余地,用土压火,中国文明也许能煅烧出一个漂亮的瓷器时代,而不是用水灭火硬生生灭掉涅槃的希望熄成一个死水微澜的文明。
煅出的这个瓷器时代是不是要比冷冰冰的金属时代更多得一些人情与画意?从瓷器时代过渡到金属时代才符合这个文明所推崇的五行相生“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的道理吧?这样的与近代科学结合之后的文明,也许就可缓冲掉急功近利的西方文明里“金克木”对大自然的伤害?
但鸟不能倒着飞行,人亦不能重头来过,一切的假设都不过是事后的话题,聊聊就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