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目前中国实行的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主要与利率和信用联系在一起。许多世纪以来,货币政策只有两种形式,铸币或是发行纸币以产生信用。利率,不被认为是货币政策的一部分。货币政策被认为是政府决策的一部分,通常被认为是政府的铸币权。随着贸易网络的发展和金银的比价的确认以及本币和外币比价的确认,这种价格是被法律保护的,甚至此种价格在市场上是变化的。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它获得发行纸币并且采用金本位,货币政策独立于政府的想法开始出现。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保持币值,印钞并且保持钱币留在流通领域。中央银行的建立目的在于保持本币与黄金的比值,在一个小范围内与其他金本位的外币进行交换。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作为金本位一部分的央行开始设立利率,为了保持金本位要求每月调整利率。在1870-1920之间,工业化国家陆续建立中央银行系统,央行“最后的借贷者”的角色开始被理解。随着经济学的“边际革命”,人们意识到增加多少或是减少多少利率对整个经济有重要的影响,基于经济的权衡,我们必须做出抉择。并且很明显存在经济周期,同时经济理论开始理解到利率和周期的关系,Cass商学院的研究表明,央行的扩张和紧缩政策引起了经济周期,证据表明,在央行成立之前,经济周期很少出现。
货币政策,有些像似是而非的科学原理,在最近的150年发展的非常迅速,尤其在最后这50年。货币政策已经从简单的增加货币供给到保持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力,现在,它还需要考虑各种目标。一小群人认为应该回归金本位,他们认为货币政策充满了风险并且将对平民有巨大的危害。其核心在于我们现在的货币没有现实的价值,只不过是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的负债,是社会中一小部分(包括所有政府)的永久负债。事实上,很多经济学家不同意回归金本位——被放弃了100年的制度,这样做将极大的限制货币供给。现在的复杂的金融体系使得大规模的交易更加容易和安全,将风险压力转给不同的公司和个人,可将不同金融风险转换成不同的回报率并且使得商业更可预期和更有利润。
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职能和效果来划分,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①存款准备金制度;②再贴现政策;③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①消费者信用控制;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③不动产信用控制;④优惠利率;⑤预缴进口保证金;⑥其它政策工具。
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2010年,中国货币政策有三大看点值得关注:一是货币政策基调将依然宽松;二是多重政策目标将使货币政策面临严峻考验;三是通胀压力将迫使货币政策转向。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一样,货币政策将在踩油门与踩刹车之间左右为难。
一是货币政策基调依然宽松。从现在开始,如果经济刺激力度不减,那么今年一二季度就会看到经济过热的苗头。如果等到经济过热发生以后再猛踩刹车,下半年经济减速的幅度将超过当前预期,中国经济将又一次V型探底。其实,宽松货币政策的第一个副作用早就显现了出来,那就是资产泡沫。不过,宏观调控部门应对资产泡沫的策略,不是少服“部分宽松货币政策”的这剂猛药,而是再开其他药方或吃更多的药。例如,在房地产市场上,去年年末开始启动包括提高抵押贷款的首付比例、严控第二套放贷、清理开发商囤积的土地等抑制泡沫的相关措施。在短期内,上述措施可以起到抑制泡沫的作用,但如果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不变,泡沫最终还是会被吹大的。
二是货币政策将面临严峻考验。从目前看,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正在回到1995年以前。正如近期央行所言,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是多目标的,目前实际采用的“四大目标综合平衡”(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做法是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多多益善,有些工具即使现在不用,也应该保留下来以备不时之需。但是,货币政策多目标之间必然会出现不相容的情况。1995年以前,追求多目标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导致货币政策的“顾此失彼”。当时的央行(银监会尚未从央行分离)几乎未完成过使命,也饱受批评与指责。现在,即便是有一只满满的工具箱,2010年央行货币政策也将面临严峻考验:首先,在通胀和经济增长下滑(失业增长)之间,央行面临考验(菲利普斯曲线)。其次,在人民币升值与独立的货币政策之间,央行也还没有做出选择(“不可能的三合一”)。
三是通胀将迫使货币政策转向。如果宽松货币政策不因资产价格泡沫而改变,那么就只会因通货膨胀而改变了。从2009年底的数字来看,尽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全年同比下降了0.7%,但环比上涨的速度已不容小觑。CPI在去年11月份才由负转正,当月同比仅增长0.6%,该指数在12月份已同比上升1.9%。由此,显示了真实的通胀正在靠近,而不仅仅是预期。
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以维持社会和谐和稳定为首要目标,这一点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改变。在2009年,危害稳定的因素仅有低增长导致的高失业。因此,虽然深受危机打击,但经济决策则相对简单:只要踩油门就可以了,不必顾及踩刹车。进入2010年之后,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稳固的同时,通货膨胀又日益临近,导致宏观经济决策在踩油门与踩刹车之间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