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鲁迅影像故事
14846200000046

第46章 全家福: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溺爱海婴的事情,有很多人的回忆文字里可以见到,比如萧红,在她那篇著名的《回忆鲁迅先生》里写道:

从福建菜馆叫的菜,有一碗鱼做的丸子。

海婴一吃就说不新鲜,许先生不信,别的人也都不信。因为那丸子有的新鲜,有的不新鲜,别人吃到嘴里的恰好都是没有改味的。

许先生又给海婴一个,海婴一吃,又是不好的,他又嚷嚷着。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是不新鲜的。鲁迅先生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郁达夫在回忆鲁迅先生的时候,也说过类似的话,大概是说鲁迅有一天从楼梯上下来时哈哈大笑,对郁达夫说,海婴问他何时死掉,他好去霸占他所有的书。

鲁迅这样说话的时候,充满了对孩子的爱。

1932年1月28日,上海爆发一·二八事变,鲁迅的住处被炮弹击中,荒乱中,鲁迅携妇挈子离家,经内山完造的帮助,避入了英租界。战争爆发以后,许寿裳派人打听,才知道鲁迅所居住的地方遭遇了轰炸,万般着急的情况下,许寿裳让自己的儿子许子英登报寻找鲁迅的下落。过了两个月,事情稳定,鲁迅写给北京的母亲:“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十七日寄奉一函,想已到。现男等已于十九日回寓,见寓中窗户,亦被炸弹碎片穿破四处,震碎之玻璃,有十一块之多。当时虽有友人代为照管,但究不能日夜驻守,故衣服什物,已有被窃去者,计害马衣服三件,海婴衣裤袜子手套等十件,皆系害马用毛线自编,厨房用具五六件,被一条,被单五六件,合共值洋七十元,损失尚算不多。两个佣人,亦被窃去值洋二三十元之物件。唯男除不见了一柄洋伞之外,其余一无所失,可见书籍及破衣服,偷儿皆看不入眼。”

这封信里,还说了海婴的事情,正是在这期间,海婴出疹子,为了取暖和便于海婴的疹子治疗,鲁迅租住了上海的一个外国旅馆。还因此被小报记者造谣,说鲁迅生活糜乱奢侈。

从这家旅馆出来后不久,海婴又患了痢疾。鲁迅先生略懂医学,所以,每一次海婴的便他都要亲自看过再倒掉。即使是有客人在,他也会如此。

鲁迅并不在意坊间的传说,其实早就有传言了,说是鲁迅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

早在1931年,鲁迅便写过一首题为《答客诮》的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这首诗里,鲁迅先生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出自《战国策·触詟说赵太后》,大意是讲,触詟把自己的小儿子托付给赵太后,要她将来给孩子谋一个王宫卫士的差事。赵太后赞美说:“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鲁迅借此典故反问讥笑他的人:“爱怜孩子,怎么能说就不是大丈夫了呢?”诗中后一个典故出自《左传》,“兴风狂啸”指大老虎,“小於菟”指小老虎。老虎给人的印象自然是凶狠之至,然而大家却知如此凶猛的老虎仍常常眷恋地回头看小老虎。

呵呵,这首诗可真是美妙之至,当客人们讥笑鲁迅先生与人打笔仗如老虎一般凶恶时,老虎说,我还是经常回头看看我家的“小於菟”的,实在是委婉得好,温暖得厉害。

海婴过生日,鲁迅必须海婴去拍照片纪念,有一次,海婴四岁生日,上海突然大雨。已经约好了的,要去一家外国的照相馆拍照片。于是,一家三口冒着大雨到了照相馆。这张照片,便是周海婴先生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的封面上用过的照片,这张照片后来被广泛使用。

许广平在回忆《鲁迅与海婴》一文中写道:“每年至少有一次,在海婴生日那天,我们留给他作为纪念的礼物,就是同他到照相馆去拍照,有时是他单独拍,有时是三个人同拍,值得纪念的有三张,一张是海婴半周岁时,鲁迅先生特从逃难处走到外面,一同到照相馆,由他蹲着,以双手支持海婴的立像,另一张是他五十岁,海婴周岁时,他抱着海婴照了之后,亲自题了两句诗:海婴与鲁迅,一岁与五十。他题好之后,自己说,这两句译成外国文,读起来也很好的。再一张是海婴四周岁时,冒着暗沉沉的将要暴雨的天气,我们跑到上海最有名的一家外国照相馆去了。如果是迷信,这一天真像预示着我们的否运到来,走到照相馆的门口,不久就是决了堤一样的大雨从天下倒下来,几乎连回家也不容易。以后就更没有三个人一同拍过照了。”

但是,虽然以后再也没有拍过照片,而海婴的生日还是隆重的过的。即使是鲁迅先生去世的那年,海婴的生日,鲁迅先生也是满足了海婴的好多个愿望,比如去影院看电影,比如给海婴买了蛋糕,到了一家好吃的餐厅吃了晚餐等等。

虽然,对于海婴溺爱不已,可是,先生却并不鼓励自己的儿子做空头的文学家。所以,鲁迅先生的爱,总是有合适的温度和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