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学习的黄金期
14855500000032

第32章 让孩子尊重和喜爱老师

喜欢学习和喜欢老师,就好像是一个铜板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喜欢学习的孩子,往往都是喜欢老师的,因为他们从老师那里得到了那么多的知识;又因为喜欢老师,他们就不想让老师失望,所以一定会努力学习。

在老师的心目中,学生可以分为好学生和后进学生,同样,在学生心目中呢,老师也有个按等级排列的顺序:有最喜欢的老师、比较喜欢的老师、没什么感觉的老师等,这都是正常的。一般而言,如果学生不喜欢某个任课老师,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不好好学这门课;相反,如果学生喜欢这个老师,学生上课就会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所以学生学习不可能不受老师的感染,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学生对某门课的学习。关键问题就在于,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为了谁。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一些孩子为了老师而学习。如果老师对他们好,他们就信心百倍,热情倍增,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地学习。他们崇拜老师,把老师当做保护神,对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言听计从。而老师可能也喜欢这种学生,但老师仍然会严格要求他们,当他们出现不良行为之后,老师也会批评指正。比如,因为不用功而没考好,老师必然会指责他们。如果只是为了老师学习,孩子这时就受不了,觉得过去的努力皆成泡影,老师不再喜欢我了或者在受到批评后,会认为老师讨厌自己,把自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总对自己“鸡蛋里挑骨头”。其实,这是他们把自己的这种心理投射给了老师。

为了老师而学习的人往往把老师对自己的态度看得极为重要,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姿势,都能让他想半天,老师是不是对我不好了?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了?这实际上表明了他对老师的依赖,表明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够。而小学低年级学生会更多地表现出这种依赖。

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一个人是为了自己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并拥有光明的未来而努力学习的。所以,老师态度的好坏,不该是自己学习的动力,而只是一个影响因素而已。

如果孩子不能认清这一点,家长一定要耐心地给孩子讲明白。王军有些偏科,别的科目都还好,就是数学特别差,原因竟然是不喜欢自己的数学老师。他的数学老师是一个逻辑思维非常强的人,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说话做事中规中矩的,一看就非常刻板、严肃。王军就是不喜欢数学老师这种严肃劲儿,一上数学课就特别难受,课余看见那些数学符号和数字,也像看到数学老师一样。这样一来,他的数学成绩当然上不去。家长会后,数学老师单独把他的父母留下来,希望父母帮助找到他的学习障碍,一起想办法克服。父母回去就问王军,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王军实话说他讨厌数学老师。父亲立刻大发雷霆:“我今天见你们数学老师了,人家非常讲道理,对学生很认真。这么负责的老师已经不多了,你凭什么讨厌人家?”王军急了,说:“就是他太讲道理了,一点人情味都没有,我觉得他这辈子活得太失败了,我才不要做那种人也不想跟他学东西。”父亲一听这话,简直气坏了,立刻大打出手,打得王军非常伤心。可是,问题最终还是没有解决。考大学的时候,就是因为数学拖了后腿,王军以5分之差,被挡在大学的校门外。高中毕业后,他去了一家汽车修理部,帮别人洗车。

寒假里,考上清华大学的好朋友回来看他,在饭桌上,王军对朋友说出了心里话:“念书的时候不喜欢数学老师,可现在走上社会了,什么人都要面对,不管你喜不喜欢。我当初真是太傻了,真想回去找那个数学老师,给人家鞠个躬,道个歉。如果还能重新再学一次,我一定不会那么做了。”从上面这个故事可以知道,学生如果不喜欢老师,就可能影响了学习成绩、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为了能让孩子以后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父母应该着重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要很肯定地告诉孩子。如果你因为不喜欢老师而不喜欢某门功课的话,不会让老师损失什么,只会让自己吃亏。

其次,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包容,让孩子知道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认识能力还很有限,有的时候甚至有偏激的一面,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在这点上,家长要学会培养孩子的包容心。

家长可以这样告诉孩子:“你不能拿自己的喜好标准去要求每一个人,老师也是一样。不可能所有的老师刚好都是你喜欢的类型,只要这个老师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他就是值得尊敬的老师。”

在孩子上学以前,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灌输将来的学校和老师有多么好,让孩子对于将来所要面对的学校和老师,有一个美丽的憧憬。好的印象自然会将孩子往好的方向引导。父母还可以让孩子事先去熟悉学校的环境等等。

§§第六章 督促和辅导孩子保质按时地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