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学习的黄金期
14855500000005

第5章 小学低年级是保障孩子心理健康的关键期

健康不仅指身体机能正常,也包括心理功能的正常发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是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一个人不仅要注意生理卫生,还要注意心理卫生,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全面的健康。强烈的情绪波动或持续的紧张会扰乱人的生理和心理功能。这种状况如果长时间地持续下去,就会导致身心障碍,甚至引发身体的病变。

儿童的心理健康主要体现为自我适应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良好的心境。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善于适度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对人生具有积极的态度,对周围的事物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能够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过分嫉妒别人的长处或顾忌自己的缺点而缺乏自信。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友好地相处,愉快交往,恰当地表现自我,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能够进行高效率的工作和学习。近年来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少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日益引起社会的重视。有专家指出,要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小学低年级是关键期。

心理健康是相对的。没有人永远处于健康的心理状态,如同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偶尔也会感冒或头疼一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有时也会出现情绪不佳、交往失常或自我评价不恰当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大部分青少年暂时的心理失常,如情感亢奋、交往挫折、焦虑过度,等等,都可以随着生活事件的改变、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或改善。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正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有独立的愿望和要求而又不能脱离父母而完全独立,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偏激行为,与父母产生激烈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当,长期下去便可能造成精神疾病。其间所表现出来的许多问题,例如,暂时的失眠、情绪抑郁、自我封闭、冷漠和强迫行为(比如,老是担心自己哪页书没背会,哪个单词没记住,不断回头重复学习)等,可能是由于生活和学习压力导致的,而不能笼统地归为精神疾病。父母应该查明原因,帮助他们降低压力和期望值,或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家长如发现孩子出现情绪、交往、行为失常时,应注意加强对孩子的监控。若发现程度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如情感的过度亢奋已经打乱了孩子的正常生活规律,或者人际交往中的失败感使得孩子的学习失去了以往的效率,就应当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

通常,在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下,通过自我调整,一般的心理失调都可以得到解决。但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帮助,本来并不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能最终会成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日益普及,电脑成为孩子学习和休闲的伙伴。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上网漫游,缺乏自制力的孩子难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在电脑网络传播的信息中,难免会夹杂一些假、恶、丑的东西,这对孩子们形成了严峻的考验。以至于在小学阶段甚至在低年级孩子中间,心理问题也日渐增多。

因此,在孩子刚进入小学的初期,父母就应格外注意关心子女的细微变化。对子女的一些错误言行,父母既要严肃批评,又不能简单粗暴,要正面引导,防微杜渐,给孩子讲清利害关系,帮助孩子走出思维混乱的困境,提高正常生活的自信心,成为一个心境灿烂的人。

§§第二章 父母要掌握教育小学低年级孩子的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