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学习的黄金期
14855500000004

第4章 小学低年级是孩子情商培养的关键期

情商,即情感智商,也就是人对自己的情感、情绪的控制管理能力和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交往、调节能力等,属于人的精神范畴。它比人的智力更能决定人的成功和命运。

情感智商高的人,能够清醒地了解并把握自己的情感精神,敏锐感受并有效反馈他人情绪的变化,使自己在生活中的各个层面都占尽优势。情商决定了人们怎样才能充分而又完善地发挥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包括人类的自然天赋能力。因此,情商是决定儿童能否成才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高情商的孩子都有以下的特点:自信。感觉能驾驭自己的身体、行为与周围世界,相信只要努力就很可能成功,也相信大人会提供帮助。

好奇。认为探索世界是好的,而且可带来乐趣。

意图。有发挥影响的意愿、能力与毅力,具体而言就是一种能力与效率感。

自制。具有与其年龄相称的自我控制能力。

人际关系。能与人达成起码的互相了解,据此建立人际关系。

沟通能力。具备与人交流观念及感觉的意愿与能力,能信任别人,并从人际交往(包括与大人交往)中获得快乐。

合作。能够在个人需求与团体活动之间取得平衡。孩子是否具备这些能力,与他在小学低年级能否得到基本的情商教育有关。

父母要成为称职的情感教练,本身就需要具备基本的情商。譬如说,孩子要学习的第一课是分辨不同的悲伤感觉,身为父母,如果无法分辨自己的悲伤情绪,又如何教导孩子区别失落的悲伤、看一出悲剧的悲伤以及亲近的人发生不幸的悲伤。此外,还有更进一步的课程,譬如说告诉孩子愤怒常源自被伤害的感觉。

随着孩子日渐成长,他们需要的情感教育也随着改变,如果父母始终能给以适当引导,可让孩子提早充实情商的基本条件,包括学习认知、管理、驾驭自己的感情,培养同情心,人际关系的处理等。

父母的引导对孩子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影响非同小可。擅长处理情感的父母,与不擅长处理情感的父母比较起来,前者的亲子关系比较和谐,情感较浓,摩擦也较少。这些孩子也较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较懂得安抚自己,较少产生负面情绪。从生理上来看,这些孩子较常处于放松状态,压力荷尔蒙及其他情绪激昂的生理指标都较低,这种模式如果能持续一生,对其健康很有帮助。还有很多社会性的优点,比如这些孩子在同学间人缘较佳,在老师眼中社交能力较强。父母与老师都认为这些孩子较少有行为上的问题(粗鲁好斗等)。最后还有认知上的优点,就是较能集中注意力,因此学习能力较强。情感丰富的孩子,数学与阅读能力都较强,这足以证明教导孩子的情感技巧不仅是人生的修养,也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

不同的情商,在孩子极小的时候便开始有了雏形,然后在整个求学阶段持续发展,但成形的关键期还是小学低年级阶段。一项研究显示,要预测孩子在校表现的标准,不是看孩子累积了多少知识,或比别人更早具备阅读能力,而是看其他情感与社会性的因素,诸如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心与好奇心,是否知道何种行为较恰当并能克制不当行为的冲动,能够耐心等候、遵从指示及向老师求助,与其他孩子相处时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等。邓亚萍高超的球技与她矮小的身材似乎形成了一个悖论,她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小小的个头实在太不成比例。是她那罕见的顽强与拼搏的意志力,坚信成功的信念和比赛中的良好心理素质,使她彻底克服了身体上的劣势,带给世界女子乒乓球一个“邓亚萍时代”。在邓亚萍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天赋,而是顽强的拼搏,是一次又一次战胜自己,是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这些,正是一个人要成才就必须从小具备的重要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