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学习的黄金期
14855500000050

第50章 鼓励孩子认识身边的字,积累更多字词

语文是一门学好各科知识的最基础的学科。如果父母在孩子小学低年级时能适时地指导孩子学好语文,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文素养,而且还可以给孩子以后的各科学习打下良好的文字基础,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

进入小学后,语言学习走入正轨,孩子对语文开始了系统的学习。万事开头难。父母在孩子小学一二年级时若能及时把握,适时辅导孩子学习语文,不仅可以对孩子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亦可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

字词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是积累孩子的字词量,而字词的积累单纯依靠老师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新课标提倡低年级学生结合生活多认字,以提早进行阅读。其实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学习字词的机会,只看父母能不能有心去发现这些机会,教会孩子更多的字词。

例如,马路上的招牌、商品的商标、电视里的字幕等等,都可以教会孩子认识许多字词。不仅如此,孩子认识字词的潜能是巨大的,父母如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特点的认字方法,就可使孩子在短时期内掌握更多的字词。据报道,一名年仅六岁半的小男孩,没上一天幼儿园,却能认读3000多个汉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孩子的妈妈认为,现在一些家长教孩子识字的方法不对,导致其阅读兴趣不大。她说,教孩子识字,首先应培养其兴趣,在孩子玩玩具、做游戏等活动的过程中寓教于乐。

她曾经为孩子买了一本《中华字经》的书,专门教孩子识字,可是孩子对《中华字经》一点儿兴趣也没有。后来,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自制纸牌,把字写在纸牌上,和儿子玩“拖拉机”、“比大小”的游戏,谁输了,便读纸牌上的字。孩子的兴趣顿时倍增,认的字也就越来越多了。平时,父母在教孩子识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随时随地教汉字

父母教孩子认字不受时间、地点、场合、条件的种种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内容和方法上有很大的灵活性。

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积累孩子的字词量,远比刻意把孩子束缚在书桌前的效果强得多。例如,在等车时,在购物时,在饭店用餐时,无处不可以成为家长教孩子认字的好时机。

结合生活识字,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快乐识字,同时也方便孩子积累更多字词,更能培养孩子学以致用的能力,从生活中学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

(2)不过分要求孩子理解

清人崔学古在其《幼训》中介绍道:“凡训蒙,勿轻易教书,先截纸骨(即纸片),方广一寸二分,将所读书中字,楷书纸骨上,纸背再书同音……”

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初学识字,对很多字词都不可能很好地理解。对此,父母也不必强求,只要孩子会认会读会写就可以了,孩子词语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在不断地阅读中自然就会理解字词的含义了。

(3)巧用孩子心理,和孩子游戏学汉字

父母也从小学一二年级这个年龄阶段走过,对孩子的心理特点应当有所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对游戏抱着极大的热情,如果父母能够将游戏有效利用起来,将其变为孩子学习字词的手段,效果则是不可限量的。

相信“寓教于乐”这个词父母们都不会陌生,然而真正能够对孩子做到“寓教于乐”的父母恐怕就不多了。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父母工作忙,也可能是因为父母缺乏一定的耐心陪孩子。但无论怎样,让孩子积累更多的字词,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父母牺牲一些自己的时间,多对孩子进行有意义的指导,是相当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