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学习的黄金期
14855500000098

第98章 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

在英国伦敦的一所小学,有个叫安妮的孩子。年仅7岁的安妮已经画了近千幅各种各样的画,并成功地举办了7次个人画展,在当地十分有名。安妮的父亲史密斯是伦敦绘画协会的创办者之一,安妮之所以具有如此出色的绘画才能,完全是史密斯精心栽培的结果。

说起来也很简单,史密斯的方法就是让安妮在玩中画。史密斯先生介绍说:安妮的绘画兴趣通常和玩分不开。玩牵引她走入了绘画的大门。

安妮处于幼儿阶段时,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手腕骨与指骨比较娇弱,动作不够协调,也不够稳定准确,史密斯就给她几支漂亮的彩笔和几张白纸。安妮无忧无虑、不假思索地画出一些曲曲折折的线条或歪歪扭扭的圈圈、断断续续的点点。此时史密斯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沿着孩子思维的路径引导孩子,例如,指着斜线条说:“呵,天正在下雨。”指着圈圈说:“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天空多美啊!”或者拿起笔给下面连在一起的两个圆圈简单添上几笔,说:“看呵!小鸡也跑出来捉小虫了。”史密斯这样做,加深了安妮对绘画的理解,使安妮画画的兴趣得以发展。史密斯指出:绘画是人类表达思想、抒发与交流感情所采用的一种艺术手法。要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还应该培养孩子乐观愉悦的情绪,使生活中的事物形态、色彩、特征变成孩子自己的丰富多彩的图画语言,让孩子能运用这种语言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对于成年人绘画必须讲究的技巧与技能,不要让孩子过多地去效仿。

孩子学习绘画,最主要的是培养与锻炼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能力、对艺术的真善美的鉴赏能力、对形象的记忆能力,以及对构思的想象能力,从而获得对生活的艺术再创造与表现能力。

史密斯强调:首先要掌握孩子画画的心理特征。儿童的思维都是比较具体的,他们在感知客观事物时,都是一个一个认识的。因此,儿童在绘画上表现出“突出中心事物”这一特点,想要画什么就去画什么。在此,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

教孩子作画时,内容丰富、变化才能使孩子兴趣持久,才能激发孩子的绘画欲。可以尝试用以下几种形式激发孩子的绘画欲。

(1)命题画

命题画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孩子在某一阶段的教育要求,为孩子规定画画内容,使孩子按要求进行绘画练习。

作为父母,怎样要求孩子进行命题画画呢?有几点是必须注意的。首先,大人一定要要求孩子画他们所看到的事情;其次画他们所经验过的事情;再次画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

(2)意愿画

意愿画是在教师与父母的指导下,由孩子自由确定内容的画。孩子在画意愿画时,不受任何束缚,画得自由活泼,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事物的认识。在意愿画训练中,大人既不应替孩子规定内容,也不要教孩子画什么形象。在孩子画画遇到困难时再给予启发与帮助,使孩子将画顺利完成。另外,命题画与意愿画应该交替着进行。

(3)装饰画

装饰画是以花纹装饰某个物体的绘画,目的是为了美化环境、美化生活。

这种画的构图要求有一定的规律,整齐、对称和有节奏,体现出图案的美。孩子学习装饰画一般在5岁以后进行。画画时可将方形、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等几何形体作为生活中的用品(手绢、盘子、头巾),预先画在纸上,教孩子画;也可以直接剪出各种日用品的纸型,如茶杯、暖水瓶等,要求孩子在上面装饰花纹。画画时,还可以使孩子认识几何形体的方位,如几何形体的中心、角隅和边缘等,以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和画画的计划性,培养他们的空间几何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使孩子初步接触本民族的绘画艺术。

(4)欣赏绘画

看画(单幅画、连环画)对孩子来说,如同看教科书和看小说一样,孩子非常渴望从中获得知识,得到乐趣,受到具体而生动的教育。父母应该学会搜集充满艺术趣味的书册及图画,让孩子们学会看内容健康、形式优美的画。在引导孩子看画之前,父母自己要了解每幅画的主题、画家的意图和艺术手法,然后,深入浅出地向孩子介绍画的内容,要讲得清楚、明白和自然,并可适当地提问孩子,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在引导孩子欣赏画的时候,父母应首先向孩子说明内容、主题,再结合人物的动态及风采来叙述故事情节。介绍内容时要从画面的主要形象开始,根据情节逐渐展开,再涉及到其他形象,讲出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安排。在此基础上,再看色彩的真实感和画面的环境气氛。这样,才能使孩子较深刻地理解画的内容与主题,画面的形象也才会在孩子的心目中长时间地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