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学习的黄金期
14855500000097

第97章 如何引导孩子爱上绘画

中国首都师范大学杨景芝教授认为,孩子画画不需要家长给他们讲过多知识,只要认真加以启发,帮助他们分析对象特征、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增强他们画画的胆量和信心就够了。

因为归根到底,父母教孩子画画目的并不在于让他们长大当画家,而在于由此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造型能力,锻炼耐心和毅力,培养踏实认真的品格,并通过写生积累创作素材。

(1)顺其自然,适当引导

家长对待孩子的绘画兴趣,应重在顺其自然、适当引导。北京市某小学黄老师有个女儿叫甜甜。有一次,甜甜看见妈妈画的一幅写实猫咪,就把小脸、小嘴一股脑儿贴到猫咪上不停地进行“零距离接触”!

黄老师见甜甜对画这么感兴趣,此后,她绘画时,总是故意让女儿等在身边,女儿于是兴致勃勃地前来凑热闹。有时候甜甜兴致来了,也会煞有介事地参与其中,一会儿涮笔,一会儿沾颜料,一“画”就是一个多小时。

在这样的潜移默化和“有心栽花”的环境下,甜甜终于喜欢上了画画,现在已俨然成了一名小画家!黄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虽然自己一心想培养甜甜学画,可是决不勉强她。因为她知道,“顺其自然 适当引导”就是孩子的成长之路。

(2)如果有条件,可以指导孩子掌握一些技巧

家长如果懂得一些绘画技巧,在孩子画画时能指导他们掌握一些章法就更理想了。这样可以告诉孩子,这是线条的,这是平面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学到许多技巧。

例如,孩子在画鱼,父母就可以模仿孩子的语言告诉他:“下雨了,点一点”,孩子就真的会跟着点一点。让孩子“知其然”就行,不必非得让他“知其所以然”。

孩子画完了,家长要郑重其事地把作品贴在家里的某个角落。亲戚朋友来了都夸奖一番“画得真好”!这样的激励作用是很大的。

(3)允许孩子画得不像

不同年龄的孩子所感受到的人物形象是不同的,应当允许他们画得不像,因为他们的角度与成人眼光有诸多不同。

懂得这一点,家长只要看到孩子在你脸上配备了五官中的两官,就应当感到庆幸,就应当一边夸奖、一边笑纳。

家长应该是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包括自己。如果他们愿意改就让他改;如果他们不愿意改,就随他们吧,过了这个年龄段,这种情况就过去了。

(4)不能按照画得像不像打分

既然允许孩子画得不像,那就表明,家长平时给孩子画画打分按照是否相像来评判是多么错误!

正确的做法是:不看孩子画得好不好,只要他们努力去画了,就应报以掌声。如果有几个孩子一起画画,决不贬低其中的任何一个。

很多时候,孩子会“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画画的目的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得到家长的一句好评。本来满怀希望想得表扬,结果不但没得到表扬,而且还受到批评,这会让他们多么扫兴!

有时孩子会主动问你:“妈妈,你看我今天画的好还是昨天画的好?”这时千万不要上当,不要简单回答哪一张好。正确的回答是:“这两张画虽然不一样,可都蛮好的,我们把它一起贴起来吧!”孩子的心里一定比吃了蜜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