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老板可以这么当
14855900000011

第11章 打价格战是消灭暴利的惟一理由

办公室里,同事每天见面的时间最长,谈话可能涉及到工作以外的各种事情,“讲错话”常常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事与同事间的谈话,如何掌握分寸就成了人际沟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有些人喜欢争论,一定要胜过别人才肯罢休。假如你实在爱好并擅长辩论,那么建议你最好不要把它留在办公室外去发挥:你在口头上胜过对方,但其实是你损害了他的尊严,对方可能从此记恨在心,说不定有一天他就会用某种方式还以颜色。

办公室虽是弹丸之地,但流言蜚语却此起彼伏,而其杀伤力之强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如何在办公室里保护好自己,实在是当务之急。有人总结了办公室说话的雷区:

一是不要随意对同事发牢骚,诉说对公司制度的不满,小心传到老板的耳朵里,落得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

二是做个“含蓄”的人,无论富贵有余,还是穷苦不足,都不要向别人显露。而对于私生活,更应该保有隐私权。不要让老板认为你是一个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的人。雄心大志要藏好,大张旗鼓的告诉全天下人你要坐上职位,这无异于向同僚、乃至于你的上司宣战。小心“壮志未酬身先死”。上司如果对你发火了,你要维持自身一贯的作风,做到不卑不亢,应对有度。最后可以告诉你的上司,你已经做好听的准备了,请他坦诚地说好了。这样你反而会起死回生。但是如果是你的错误,你恳切的道歉,弥补自己的过失。

三是不要成为“耳语”的散播者。适时地闭上你的嘴巴,你会看起来更加可爱。不要枉顾别人的想法而肆意倾倒你的垃圾信息,更不要随便对一个不熟悉的人卖弄你的小道消息和私人问题。耳语,就是在别人背后说的话,只要人多的地方,就会有闲言碎语。有时,你可能不小心成为“放话”的人;有时,你也可以是别人“攻击”的对象。这些耳语,比如领导喜欢谁?谁最吃得开?谁又有绯闻等等,就像噪音一样,影响人的工作情绪。聪明的你,要懂得,该说的就勇敢地说,不该说就绝对不要乱说。

但在办公室也不要三缄其口,聊天的话题最好选择节奏感比较轻松明快的,开心的一笑,会瞬时拉进你们之间的距离。找一个好的话题是聊天的关键。你先可以观察一下你身边的人,看看他们是否有比较特别的地方,如有异族风情的配饰,或是一款你也非常青睐的手表,谈论这些细节很可能立刻吸引他们的兴趣。

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人,为了给第二次的见面做好铺垫,你不妨直呼他的名字,说点无伤大雅的笑话,讲点轻松的小故事,给彼此留下轻松和谐的印象。但要注意的是,交谈中,尽量不要提出一些只能让人回答yes或是no的问题来。这样的话,等于在扼杀你们的谈话。要给人能够展开话题的余地。而且,不要说太随便的话,否则很有可能会冒犯到你新认识的朋友,使得你之前所作的努力全部报废。

作为公司领导,除了用高额薪金和年终红包来奖励员工外,还要善于用口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表扬下属。

的确,在现代社会,要想让员工尽心竭力为公司服务,金钱奖励是一种办法,但收服人心,善于表扬,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心理学家杰斯莱尔说:“赞扬就像温暖人们心灵的阳光,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它。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太轻易地对别人吹去寒风似的批评意见,而不情愿给同伴一点阳光般温暖的赞扬。”

可见,称赞他人并非人人都能做好,有几点仅供参考:

一是赞人要快。员工某项工作做得好,老板应及时夸奖,如果拖延数周,时过境迁,迟到的表扬已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再也不会令人兴奋与激动,夸奖就失去了意义。

二是赞人要诚恳。避免空洞、刻板的公式化的夸奖,或不带任何感情的机械性话语,放之员工而皆准令人有言不由衷之感。

三是赞人要具体。表扬他人最好是就事论事,哪件事做得好,什么地方值得赞扬,说得具体,知微见著,才能使受夸奖者高兴,便于引起感情的共鸣。

四是赞人不要又奖又罚。作为上司,一般的夸奖似乎很像工作总结,先表扬,然后是但是、当然一类的转折词。这样的辩证、全面,很可能使原有的夸奖失去了作用。应当将表扬、批评分开,不要混为一谈,事后寻找合适的机会再批评可能效果最佳。

竭力向前跑,不绊倒别人

——访曲阜三孔啤酒集团公司董事长宋文俊

主持人的话

说话要注意场合。不看场合,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是“不会说话”人一种拙劣表现。

1996年9月2日,陈磊是一个中国19岁的清纯女孩,离开了父母和亲人,孤身一人来到了美国佛蒙特州的米德尔伯里大学,开始了她四年的异乡求学生活。四年很快过去了。2000年11月,年仅23岁的陈磊被全美排名第一的高盛投资银行录用了,该银行在纽约本部这次录用了400人,陈磊凭其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口才成为惟一一名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其实,在米德尔伯里之前,陈磊早因其杰出的演讲辩才和维护祖国尊严的铮铮傲骨,不仅为大家所熟知,也为大家所敬佩。

那还是陈磊刚来美国不久的事。作为一个新来的留学生,她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每次课她都睁大了眼睛仔细地听着教师的讲授,可开学还不到一个月,一件意外的事发生了。

美籍教授那米诺在谈经济学理论时讲到了中国,他说:"中国是一个非常贫穷、非常闭塞的小国家,那里的人非常愚昧,非常守旧,经济也不发达,科学技术更落后,而且,那里没有美德自由,也没有人权。……”听到这里,陈磊再也不能容忍那米诺在讲台上信口雌黄下去,她腾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大声质问道:”请问那米诺教授,你到过中国吗?”那米诺不屑一顾地反问道:”我没有去过中国,可是,这与我讲的话有什么关系?”陈磊说:”当然有关系!”接着她又继续质问:”请问那米诺教授,你既然没有到过中国,那么,你对中国的评价是从哪里来的?”那米诺被问住了,过了半晌,才不无尴尬地说:”我是从报刊上看到的!”陈磊听完后不禁大笑起来:”那米诺教授,我记得你说过,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可是,你既没有去中国亲眼看看,也没有经过认真调查,只是翻翻报刊,听听流言蜚语,便对中国和中国人民下这榇的结论,你不觉得可笑吗?

陈磊面对那米诺的廖论,不是用简单的否定来驳斥,诸如:”不,你错了!”或者是”你完全是在胡说八道!”假如这样的话,她的反驳就会显得苍白无力。而陈磊是强忍着怒火,以退为进,层层剥笋,步步为营,从而将那米诺推到了一个十分尴尬和被动的地步。如果说陈磊用这种层层质问、步步进逼的方法将对方的观点驳斥得理屈词穷的话,那么,随之带来的艺术效果则是蓄足了自己立论的”语言气势”。

米诺的尴尬是为他的信口开河付出的代价。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故事。

一位早年毕业于某高等院校中文系、勤勤恳恳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退休了,为此,校为他和另一位曾多次荣获过“先进”的退休老同志一并举行了一个欢送会。与会同志和领导对他们的工作和为人进行了热情洋溢而又非常得体的肯定和赞扬,相比之下,对那位曾多次荣获过“先进”的老同志的美誉则尤多。当轮到两位受欢迎的退休老同志致答辞的时候,他们对大家的赞誉作了深情的感谢。一时间,会场里充满了一种令人动情的温馨气氛。作为答谢,话本该说到这里为止;然而,那位老教师却并未就此打住,却由人们对另一位“先进”的赞扬中引起了感触,并作了颇为欠当的联想和发挥:“说到先进,很遗憾,我从来也没有得过一次……”话犹未竟,坐在他对面的、平日与他相处得不很融洽的一位青年教师突然抢了话头:“不,那是我们不好,不是你不配当先进,是怪我们没有提你的名。”话语中带着一种不肯饶人而又让人难堪的“刺”,冷不防,老教师的眼角眉梢被“刺”出了一股感伤的表情,一时间会场中出现了一种怏怏不悦的尴尬气氛。一位领导见势不对,马上接过话茬,想把气氛缓和一下。照理说,这时,他应避开“先进”这个敏感的话题,转而谈论其他。然而,他却反反复复劝慰那位退休老教师,叫他对“先进”的问题不要在意,说没有评过先进,并不等于不够先进,先进不仅在名义,更要看事实。如此等等,一席话,等于是把本应避而不谈的话题作了重复和引申,使本已尴尬的局面显得更为尴尬。

有人分析这个故事后引出几点发人深思的教训来,它告诉我们说话前要三思:

一是不该作无谓的比照。比照,是谈话中常用的一种手法。用得好,可以使谈话产生某种积极的效果。这里,“积极的效果”是应该特别注意的。在退休欢送会这样的场合,人家所说的往往都是一些富有情感而又不失其真的十分得体的人情话和好话。对于这种充满人味的好话,听话者要善于倾听,善于应答,大可不必拿别人的长处来衡量自己的短处,从而引起自己的不快。

二是不要在别人失意之火燃烧时加油。与人相处,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人龉,在一位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人老前辈即将退休时,虽然可能因为老先生平时在某些方面不善为人处事而与自己伤了和气,然而在欢送会这种场合,我们却不能乘别人一时失言,抓住不放,图一时之痛快而说出那些不合人情人刻薄话,在这种场合,无论如何,还是要在“欢”字上多考虑一些,“欢送欢送”,“欢”而“欢”之,要尽可能多留一点美好人想头给人家。

三是应注意避开敏感话题。领导者人领导能力固然表现在原则性上,在会场上一时出现了某种始料未及人尴尬局面时,他没有直接去批评那位言之有失人青年教师,他竭力肯定那位老教师人贡献:具有这种应急应变人意识并立即着手应变,这些都是无可厚非人。然而,从具体人应变能力和言语技巧人一面看,却又显得很不够。照理说,在这种场合,领导应竭力避开“先进”这个敏感人话题,“王顾左右而言他”,巧妙地把话题岔开,使欢送会人气氛由暂时人不欢而重新转向欢快,并顺势掀起新人高潮,而不是如他所做人那样在敏感人话题上唠叨不休。能否机敏地避开某些不宜多说人话题,对领导者人领导能力也是一种很好人检验。

剑胆琴心

语言的力量能征服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人的心灵,通过口才这一媒介,不熟识的人可以熟识起来,长期形成的隔阂可以消失,甚至单位之间,集团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有时也可以通过它得到解决,若是语言运用不当,也可能交际失败,甚至损害自身的形象。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口才和交际能力确实是我们提高素质,开发潜能的至要途径,是我们驾驭生活、改善人生、追求事业成功的无价之宝。口才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是用口语表示思想感情的一种巧妙的形式,懂得语言艺术的人,懂得相处之道的人。那些善于用口语准确、贴切、生动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人、办事往往圆满。一个巧舌如簧的善辩的人,无论在职场上,还是在朋友身边,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过与别人之间的鸿沟。所以说:口才是知识的标志,是事业成功的阶梯。

好话,你听了会比喝了壶酒更令人兴奋,比听交响乐更能振奋精神;好的话语可以带给人愉悦和欢畅,帮助你增加知识和修养,激发你的创造力。但忠告对于帮助他人的和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反过来讲,不能给予他人忠告的人不是真诚的人,这种人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忠告于对方。也就是说,不爱别人的人不会给予他人忠告的,不被爱的人也同样得不到忠告。因此,我们应该欢迎忠告,更应该给人以忠告。但一般人都讨厌忠告,忠告为何听起来总不顺耳。

人,总是在一定人时间、一定人地点、一定人条件下生活人,在不同人场合,面对着不同人,不同人事,从不同人目的出发,就应该说不同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话,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言谈效果。究其原因,就在于一般人容易受感情支配,即使内心有理性的认识,但仍易受反感情绪的影响而难以听进忠言有理性的认识,但仍易受反感情绪的影响而难以听进忠言:

一位在外游荡后感到后悔,暗暗下决心回家学习。一走进家门,当母亲的就急不可耐地忠告儿子:

“你又到哪里野去了?还不快去复习数学,看你将来还考得上大学!”

“哼,上大学,上大学,我就不信不上大学就混不出人样!”

受逆反心理驱使,一气之下,儿子又跨出了家门,母亲的一番苦心白费了。

看来,仅有为别人着想的良好愿望还不行,忠告也需要技巧,否则就会收到反效果。

如果我们注意忠告的三个要素,你的忠告就会被人接受,忠言也就顺耳起来了。

一、谨慎行事

说到底,忠告是为了对方,为对方好是根本出发点。因此,要让对方明白你的一番好意,就必须谨慎行事,不可疏忽大意,随便草率。此外,讲话时态度一定要谦和诚恳,用语不能激烈,也不必过于委婉,否则对方就会产生你教训他,你假惺惺的反感情绪。

二、选择时机

选择适当的场合和时机,是忠告的第二个要素。

例如,当部下尽了最大努力而事情最终没有办好时,此时最好不要向他们提出忠告。如果你这时不适时宜地说“如果不那样就不至这么糟了”之类的话,即使你指出了问题的要害且很在理,而部下心里却会顿生反感,效果当然就不会好了。相反,如果此时你能行说几句“辛苦你了”“你已做了最大的努力”“这事的确比较难办”的安慰话,然后再与部下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最终部下是会欣然接受你的忠告的。

除此之处,在什么场合提出忠告也很重要。原则上讲,提出忠告时,最好以一对一,避开耳目,千万不要当着他人的面向对方提出忠告。因为这样做,对方就会受自尊心驱使而产生抵触情绪。

三、不要比较

忠告的第三个要素,就是不要以事与事、人与人比较的方式提出忠告。因为此时的比较,往往是拿别人的长比对方的短,这样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一些事情虽有不愉快或糟糕的一面,但也有好的一面,忠告也一样只要调整自己说话的角度,你的忠言就不会逆耳。

与老板对话

在西方有位哲人说过:“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讲话令人喜悦的能力”,人才也许不是口才家,但有口才的人必定是人才,口才是现代智能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思维敏捷、能言善辨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一个善于说话的人,首先必定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深刻认识事物,只有这样,说出话来才能一针见血,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其次还必须有严密的思维能力,懂得怎样分析,判断和推理,说出话来才能滴水不漏,有条有理,最后,还必须有流畅的表达能力,间接来说,知识渊博,话才能说的生动通顺,正因为口才具有综合能力的特征,

与人交流要求我们巧妙地听和说,而不是无所顾忌地谈话。与那些充满畏惧的人、怒火中烧的人或是遭受挫折的人交流就更难,因为在这种情绪的控制下,我们会更加束手无策。但在工作中,不要对自己在沟通上的障碍感到绝望或是放弃,再好的交流家也是一点一点磨练出来的。这里我们给你提供了一些小的秘诀以供参考。

即使对方看上去是在对你发脾气,也不要与他还击。别人的情绪或是反应很可能和你一样是由于畏惧或是受到挫败而造成的。做一个深呼吸,然后静静数数,让对方尽情发泄情绪,直至他愿意说出他真正在想的是什么。

你不必知道所有的答案。说“我不知道”也是很好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就说出来,然后说出你的想法,或者你愿意与对方一起找出问题的答案。

对事实或感受做正面反应,不要有抵触情绪。例如说:“多告诉我一些你所关心的事”或是“我了解你的失落”总比说:“喂,我正在工作”或“这不是我份内的事”要好,因为这很容易激怒对方。掌握好每一次的交流机会,因为很多时候你可能因为你的心不在焉而导致你与别人距离的疏远。

好多人在抱怨人们不听他们说话,但是他们忘了自己本身也没有听别人讲话!你可以给出你的全部意见,以表示出你在倾听,并像这样说:“告诉我更多你所关心的事”、“你所关心的某某事是怎么回事啊?”、“我对你刚才说的很感兴趣,你能告诉我是什么导致你如此相信它的吗?”、“你为什么对某某事感到如此满意?”。

记住别人说的和我们所听到的可能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我们个人的分析、假设、判断和信仰可能会歪曲我们听到的事实。为了确保你真正了解,重说一遍你听到的、你的想法并问:“我理解的恰当吗?”如果你对某人说的话有情绪反应,就直接说出来,并询问更多的信息:“我可能没有完全理解你的话,我以我自己的方式来理解的,我想你所说的就是某某某的意思吧,这是你的意思吗?”

坦白承认你所带来的麻烦和失误。做事要承诺一个期限,如果你需要别人的协助,就用你的活力影响他们。例如,如果你要更新某人的电脑,并要在她的办公室工作,你可以说:“我知道在这个不方便的时间打扰你很不礼貌,但我将感激你的合作。我们的维修工作可以使你的工作系统恢复正常,我们将会在下午3点钟到您那去,5点钟就会结束工作。”

如果没人问你,就不要指指点点。明知道说出来会对某人有好处的事但又不能说,就用婉转的表达方式,像“有可能是……”或“我也遇到过这种相似的状况,如果怎样怎样就可以帮助解决,你要是认为有用的话,我愿意与你分享更多我的经验。”以上这些总比你说“你应该怎么怎么样”好得多。

思维活跃,精力集中。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总是从自己出发,或是根据环境给出我们的经验。很多被认为是成功的人们,包括那些职业运动员、文人墨客,他们都有积极正面的思想。问问你自己,“这个东西好在哪?”或“从这里我能学到什么?”来保持积极的状态。别忘了要采取不同的减压方法来使你的工作更愉快。

大多数的人,包括你自己,都会以自我为中心。这也不是件坏事,这使得我们可以保护自己。不要假设谁会知道你的私心,把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事说出来,也问问别人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这会给你们的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高你的听力技巧。好多人认为他们的听力很好,但事实是大多数的人根本就没听-他们只是说,然后想下一步该说什么。倾听意味着提出好的问题,排除杂念,比如:下一步该说什么、下一个该见谁、外面怎么了之类的。如果有人话里带刺,经常是因为他的心里隐藏着恐惧,他们想要你做的只是真实、友好的交谈。

鼓励创新和谨慎的冒险

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在谈及人生时用了盲人走路的比喻,他说:“盲人的眼睛虽然看不见,却很少受伤,反倒是眼睛好的人,动不动就跌跤或撞倒东西。这都是自恃眼睛看得见,而疏忽大意所致。盲人走路都非常小心,一步步摸索着前进,脚步稳重,精神贯注,像这么稳重的走路方式,明眼人是做不到的。

眼睛在很多时候误导甚至欺骗了我们,盲者倒是幸运,因为他眼睛看不见了,他们会用心眼去打量这个世界,并且“看”得更为真切。所以,看待事物不仅要用眼,还要用心。仅用眼睛去观察世界,多半是不全的;而用心则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所以说人宁可眼盲,不可心盲。

一个眼睛失明的少年擅长弹琴击鼓,邻里有一个书生过来问他:

“你有多大年纪了?”

少年说:“15岁了。”

“你什么时候失明的?”

“3岁的时候。”

“那么你失明已经有12年了,整日里昏天黑地,不知道日月山川和人间社会的形态,不知道容貌的美丑和风景的秀丽,岂不是太可悲了吗?”

那失明的少年笑着说:“你只知道盲人是盲的,而不知道不盲的人也实际上大都是盲的。我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四肢和身体却是自由自在的。听声音我便知道是谁,听言谈便知道或是或非。我还能估计道路的状况来调节步速的快慢,很少有跌倒的危险。我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擅长的工作中去,精益求精,而不浪费精力去应付那些无聊的事情。这样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我不再为眼睛看不见东西而感到痛苦。”

书生对盲童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这个故事揭示了这样一种生活哲理:生理上的盲固然可叹,而心理上的“盲”更为可悲。眼睛失明是一大缺陷,但如果扬长避短,全神贯注于所擅长的事业中去,也能做出很大的成绩来,领悟到深刻的人生道理。而如果昏昏然过日子,甚至胡作非为、倒行逆施,即使双目明亮、四肢发达,也是一种不明事理不通人性的“睁眼兽”。可是当今某些人虽然有眼睛,但他们利令智昏,看见丑恶的东西十分热衷,对贤明与愚笨不会分辨,邪与正不能解释,治与乱也不知原因,机会放在眼前却成天胡思乱想,始终不能领会其要旨。还有的人倒行逆施,胡作非为,跌倒之后还不清醒,最后掉进了罗网。这些人难道没有眼睛吗?那些睁着眼而昏天黑地乱窜的人难道不也是盲人么?他们实际上比这个生理上的盲人更可悲可叹呀!

在从纽约到波士顿的火车上,一个人发现他隔壁座位的老先生是位盲人。

他的博士论文指导教授是位盲人,因此他和盲人谈起话来,一点困难也没有,盲人还弄了杯热腾腾的咖啡给他喝。

当时正值洛杉矶种族暴乱的时期,他们因此就谈到了种族偏见的问题。

老先生告诉他,他是美国南方人,从小就认为黑人低人一等,他家的佣人是黑人,他在南方时从未和黑人一起吃过饭,也从未和黑人一起上过学。到了北方念书,有次他被班上同学指定办一次野餐会,他居然在请帖上注明“我们保留拒绝任何人的权利”。在南方这句话就是“我们不欢迎黑人”的意思,当时举班哗然,他还被系主任抓去骂了一顿。

他说有时碰到黑人店员,付钱的时候,他总将钱放在柜台上,让黑人去拿,不肯和黑人的手有任何接触。

他笑着问:“那你当然不会和黑人结婚了。”

他大笑起来:“我不和他们来往,如何会和黑人结婚?说实话,我当时认为任何白人和黑人结婚,都会使父母蒙辱。”

但他在波士顿念研究生的时候,发生了车祸。虽然大难不死,可是眼睛完全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了。他进入一家盲人重建院,在那里学习如何用点字技巧,如何靠手杖走路等等。慢慢地他终于能够独立生活了。

他说:“我最苦恼的是,我弄不清楚对方是不是黑人。我向我的心理辅导员谈这个问题,他也尽量开导我,我非常信赖他,什么都告诉他,将他看成良师益友。

有一天,那位辅导员告诉我,他本人就是黑人。从此以后,我的偏见就完全消失了。我看不出对方是白人,还是黑人,对我来讲,我只知道他是好人,不是坏人,至于肤色,对我已毫无意义了。”

车快到波士顿,老先生说:“我失去了视力,也失去了偏见,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在月台上,老先生的太太已在等他,两人亲切地拥抱。他猛然发现他太太竟是一位满头银发的黑人。这时他才发现:视力良好,但偏见还在,心盲是多么不幸的事。

但智慧在民间,还有句俗语叫"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门打那不长眼的。"这“长眼”,就是长“心眼”。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扮演什么角色,寥寥数字,把人给分开了:勤劳的,懒惰的,还有不长眼的。道理就这么简单,但"知易行难"。活在当下,不管你是勤的,还是懒的,一定不要做那个不长眼的。

上下同欲者胜

有才华、勇气、毅力、机遇的人还要有眼光。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已没有讨论的必要。一个成功的人关键是有穿透性的独到眼光看上他的行业。

陈天桥,网络游戏成就了他。但是他如果没有眼光,大学毕业的陈天桥不会选择国企。1997年,作为当时炙手可热的复旦大学经济系高材生,他没有和其他的好学生一样,走进人人艳羡的外企。虽然无人知道他当时的真实想法,但是他后来在陆家嘴集团的一路高升,却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人才集中的地方,人才浪费也必然多——同样的努力,同样的禀赋,你在求贤若渴的国企必然比在人才扎堆的外企有更多的机会。陈天桥身上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稳重,除了少年老成的天性,想必在大型国企担任要职的经历,也教给他不少为人做事的分寸尺度。

1999年,从国企跳槽出来之后,陈天桥进了证券公司。在这段时间里,他接触到互联网,并决定把自己打游戏的爱好和互联网连在一起,创立一个社区游戏网站。网站用户注册的火爆程度超过了所有旁观者的估计,但是陈天桥在欣喜之余,并没有喜出望外。对他而言,这个网站的成功理所当然,因为他的把握如此之大,以至于他后来对记者说,创业之初就认定自己决不可能失败,因为自己了解游戏了解玩家,也了解投资市常成功获得中华网300万美元投资之后,陈天桥知道这种顺势而上的成功无法再来一次:此时,IT泡沫破灭,大多数互联网站风光不再。他决定改变公司的盈利方式,不再通过单个网站赚钱,不再靠简单的休闲游戏赚钱,而是通过遍布全国的网吧,代理和推广流行日韩的“多人角色扮演”游戏赚钱——他拿到韩国Actoz公司的《传奇》代理权,并联合中国电信和成千上万的网吧向玩家兜售。结果,这款《传奇》启动了陈天桥自己的财富传奇。

是互联网让人们认识了孙正义,这个日本最炙手可热的企业家、亚洲首富、IT风云人物,一个韩裔日本人也是一个有独到眼光的人。

提起孙正义的成功,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他具备娴熟的市场运作能力和无以抵挡的创业激情,还有人会认为孙正义的“运气好”。

然而,日本著名作家井上笃夫却在他的作品《飞得更高--孙正义传》一书中,以详尽真实的事例和准确有力的笔触告诉我们:“事实上,孙正义之所以真正成为世界级富豪,除了激情、除了市场运作能力之外,有一个前提,是大部分人没有发现的,这个关键就叫做有先见之明。”

不错,我们只要看看孙正义为自己制订的五十年生涯规划就会发现,做事喜欢制订计划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能像孙正义那样,总能看准正确的方向、找准关键,最终成就梦想。对此,他的一位创业伙伴曾说:“孙正义做具体的事情不行,但辨认方向的本领一流。”

这个生涯规划的内容是:二十多岁时,要向所投身的行业,宣布自己的存在;三十多岁时,要有一亿美元的种子资金,足够做一件大事情;四十多岁时,要选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然后把重点都放在这个行业上,并在这个行业中取得第一,公司拥有十亿美元以上的资产用于投资,整个集团拥有一千家以上的公司;五十岁时,完成自己的事业,公司营业额超过一百亿美元;六十岁时,把事业传给下一代,自己回归家庭,颐享天年。

当这个只有十九岁,手中仅有一百多美元的普通家伙从他的如神灵预言般的规划中出发、直面人们的唾液时,"异端"或"疯子"便始终伴随左右,而奇迹也往往追随其左右。

1981年,孙正义以一千万日元注册了Softbank,也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软银公司。公司成立的早晨,他搬了一个装苹果的箱子,站上去对两名雇工发表演讲:"五年内销售规模达到一百亿日元。十年内达到五百亿日元。要使公司发展成为几兆亿日元,几万人规模的公司。"两个雇员听得张大了嘴,不久,他们因为看不到公司的发展远景都辞职了

1981年10月,大阪举行了一个电子产品展销会。孙正义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拿出八百万日元,租下了会场最大、距入口最近的展厅,然后通知各大软件公司,请他们来软银的展厅免费参展。此举吸引了十几家软件公司,打响了软银的知名度

最能体现孙正义的确具有洞彻时空的锐利眼光的一次是,1996年3月,他先后把1亿多美元投给了一家还没有一分钱利润的互联网公司。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疯了,但没用几个月,事实就让人们开始转而佩服他了。

这家互联网公司于1996年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其股价高举高打,孙正义卖了手中股票的一小部分就换回了4.5亿美元。这家公司就是著名的门户网站雅虎。孙正义具有对信息时代特征的远见卓识的洞察力,才能比别人抢先一步进入回报率最高的信息增值服务领域。最重要的是,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且能最终坚持下来。这是他能获得极其丰厚的利润回报的基础,也是他创造信息产业传奇企业的关键。实际上,世界上本没有先知先觉者,孙正义的这种"先见之明"是建立在他长期对产业的敏锐观察、深入了解基础上的。而其独到眼光和做事情的计划性帮助其实现了对互联网产业未来趋势的准确判断--每一次互联网高潮来临的时候,都能够成为引领潮流者。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没有先见之明而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往往只能随波逐流或总是落后于他人,在遗憾之余,我们应该去仔细想想,这背后的深刻原因。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能从中得到这样的启迪:今天的成功,是昨天的远见和计划的结果;如果我们没有眼光预测明天,成功就不会眷顾你。

君子和而不同

有长远的眼光,你就会预计未来,你就会有庞大的计划,活在当下,练一点眼力的长远劲,你的事业就会做大做强。有战略眼光以及从战略角度去思考问题是对一个在现代职场打拼者的基本要求,是领导的,无论该他处于企业的哪一个层级,只要他承担着某些决策权;是普通人,为成功他也要承担着对自己前途的规划的责任。我们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

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大虎15年前,他用妻子5000元的下岗安置费办起了打火机家庭作坊。今天,他已成为温州打火机行业的佼佼者,3年前,他领导温州打火机行业胜诉中国入世反倾销第一案。

原来世界上最大的生产打火机的基地在日本,由于前几年温州生产的打火机发展的速度比较快,那么生产出来的产品对日本已经构成了威胁,所以日本从1995年开始,很多的生产企业慢慢没生意,有些转行,有些关闭,有些是几十年的品牌到温州来定牌生产,所以当时的定牌生产形成了一个高潮。因为定牌生产合算,一卖给日本的价格高,二自己不用研发,它叫你生产什么款式就什么款式,三不需要销售的渠道,也不需要费用。所以当时定牌生产很受到一些企业的欢迎。因为他那时候企业已经发展得比较好,所以日本人到他这里来贴牌生产比较多,那么很多日本人提出来要他包销,他当时就提出来不能包销。所以他当时提出来他自己的策略,30%、40%给老外定牌,60%、70%要打自己的品牌。所以当时很多人想不通,说大虎你这个脑袋有毛病,这么好、赚钱又省力的事情你不做。当时因为周大虎还没有创出一个品牌来,他们在市场上的价格没有日本人过来定牌这么高,而且他们还要派出很多人到处去推销自己的产品,还要自己研发产品,那么这个费用有多大,所以别人想不通。所以周大虎当时说到时候你们会想的通的。周大虎的眼光看的很远。

最后,日本从1997年、1998年开始,慢慢定牌生产越来越少,2000年以后更加少了,现在更加少了,因为很多国外的人慢慢都知道很多定牌生产的东西都是我们中国生产的,都直接跑到中国来,也有很多的企业原来是100%的定牌生产,现在吃尽了苦头,从好多年以后才开始想到怎么样去创自己的品牌,距离就拉开了。

入行十多年来,周大虎亲眼目睹温州打火机行业是怎样依靠价格优势,一步步迫使日、韩80%以上的打火机生产厂家倒闭或是转到温州定牌生产,也亲身体会着国外品牌打火机动辄卖到几十美元甚至几百美元、而温州打火机售价却只能徘徊在一两块美金左右的尴尬与无奈。2005年,“虎牌”被评为中国打火机十大名牌,并被商务部确定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其实早在这些肯定和荣誉之前,周大虎就把打造世界品牌作为自己的梦想。从1995年至今,他已经花掉不菲的费用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商标,其中包括他五年时间内都不会进入的小国家;有过教训的周大虎说过“打造品牌眼光要看远一点,要舍得”。

被称为“北京首富”的李晓华,在国内有关他的消息沉寂了5年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他怎样念“挣外国人的钱”的“芝麻开门”魔咒。

在北京三环东北角一个叫第三置业的三角形的写字楼里,布置着李晓华在北京的办公室。从窗口望去,可以看到他弟弟李晓林开发的远洋新干线的楼盘。

他很少在北京,这间办公室多数时间是空着的,而负责北京事务的副总常年在这里办公。

采访他是从一个问卷开始的。这是一个富翁们常常都不很愿意回答的问卷。记者提第一个问题,他就被问住了。想了很久。“你提我这些私人问题,让我好好想想答就好了,这一下说不出来。”他笑着,显得很紧张。对自己的财富数额,李不愿多谈。他说:“我不喜欢别人称我是富豪,我曾多次致电胡润不要把我排进富豪榜。”

这几年在海外市场,他创造了‘虚拟产业营销模式’,这是他的财富密码。解读了这个密码,就等于有了通向财富之门的钥匙。李晓华这个模式,简单地说是这样:首先在美国考察各种高科技项目,然后选择最有潜力的专利独家买断,再选择世界上最好的加工厂加工制作,同时选择世界上最畅通的渠道进行销售。在美国市场是这样,在日本、以色列,在世界各地都如法炮制。

结果,他的产品畅销全世界。

然而,这个财富密码,说起来很简单,事实上并不容易被人掌握。

实际上,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拥有雄厚的资本,能买得起专利。此外还必须有诚信去推广你的产品。财富密码真的是利用最低成本达到最优收益的一项发明。有多少专利都在等待买者,有多少工厂都在等着项目生产,有多少渠道在等待着可以畅销挣钱的产品,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你都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李晓华相信天赋,做生意也要有天赋。李自认对经商的感觉非常好,眼光极准,这就是天赋。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资本,才能发现新的机会。我们不要被一时的蝇头小利而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困难而吓倒,你看的有多远,你走的也就有多远。

文化管理是最高境界

现在人在选自己的专业的时候,往往考虑到这个专业的工作环境和世俗的对这个专业的看法,他们不考虑专业的社会前景和社会价值,政府办和写字楼是他们向往的工作处所,这样他们在选专业的时候就有了一个瓶颈。他们认为,以后工作环境好的专业为贵,反之为贱。但古人云:艺多不养身,为不专也。在现在看来,这种“不专”不仅仅是专业不精湛,还把“手艺”分出了三六九等。

现代有好多人也知道“艺多不压身。”一到节假日,许多家长不是带着孩子参加各种学科补习班,就是上奥数班,学绘画、练舞蹈、弹钢琴。“只要能学的、对孩子有好处,我就会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去学、去练,艺多不压身嘛。”这位家长的一席话,道出了他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每个节假日,他都会给孩子安排各种类似的活动。“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提出后,各个领域也跟风掀起了一系列的“从娃娃抓起”,一时间,“从娃娃抓起”成了某些领导和部门抓好某事的“口头禅”。家长们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跻身于“从娃娃抓起”的教育行动中。如此一来,孩子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剧增,不少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一现象有关专家指出,不是什么教育“从娃娃抓起”都对孩子发展有益,只有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才不会起拔苗助长的作用。

这种对孩子“艺”培养是盲目的,上奥数班,学绘画、练舞蹈、弹钢琴,家长追求的是像这样又高又雅的行当,他们忽视了社会的需求和孩子本身的兴趣。注意,职业也是“物以稀为贵”。

社会在发展,职业的种类也不断在更替更新,现在很多人缺乏对职业种类的了解,这就使专业的选择更狭隘。

发达的美国,对一技之长的教育,也是全社会从娃娃抓起的。学校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个“职业日”。校方请各行各业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工作,律师、拍卖师、推销员、消防员、警察、运动员、作家……什么行业都有。“职业日”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社会的生存状况。美国每年的4月22日是“带孩子上班日”。这一天,员工们可带6至16岁的孩子来上班,让他们体验体验每项工作的意义。

你只有全面了解了职业的种类才会知道什么叫“人才”?有才有用的人叫“人才”。高学历而社会用不上,也是憾事,还会造成一种“失业”假象,社会需要的人才招不到,不对口的人找不到工作。反之,虽无高学历,但有一技之长者,不愁谋业。若其技再高一些,达到高级技师,更是社会之宝。

在中国,高学历的人会耻于当工人,哪怕是属于工人的范围之内的职业,比如说技工。但技工即使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也少不了高素质的,他们的作用,连专家学者高工也不能替代。

据报载,我国高级技工只占技工总数的3.5%,而发达国家是40%。这种状况给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们的许多企业都是大而不强,何以强不起来,缺乏高级技工不能不算重要原因。

不同专业的知识用处不同,一个人应该精通自身专业,做好本职工作。但同一个系统,不同岗位的业务联系是紧密的,互补性较强。实际上,岗位之间的转换调整,也是经常发生的正常现象。当某人从这一岗位调到别的岗位工作时,总有一个重新学习熟悉的过程。也许,原来熟练掌握的东西要搁置起来,而过去业余学会的知识技能却派上了用场。所以,有时间,年轻人多学习点知识,多掌握些技能总是有益的。

一个青年在公路部门工作近10年,平日不苟言谈,爱学习、肯动脑,在道班养路队从事公路养护,生产劳动之余,刻苦自学,一门心思钻研技术。他不仅取得了交通大学大专毕业文凭,还在业余时间学习掌握了公路勘测、设计、绘图、养路机械器具的操作使用维修等多种知识和技能,摆弄起来也得心应手。有些人却在背地里议论,说这个青年职工不专心工作,“样样通,样样松”,这山望到那山高。对于这些非议,很多人不会赞同的。

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孩子10岁的那一年,家中为了“究竟要不要他去学游泳”发生争论。他的父亲相信“艺多不压身”,游泳也是一门技术;他的母亲却说“善泳者死于水”,人学会了游泳就欺侮水,玩弄水,轻看了水,遭水的报复。18岁,他变成了游泳比赛的选手。21岁,大水泛滥,冲垮了“家”,他全家躲在教堂的屋顶上,眼见尸体漂过去,家具漂过来。也看见在水中挣扎的人,近在咫尺,露出乞求的眼神。屋顶上的人只有他能游泳,他义不容辞地跳下去,拨开水中漂浮的蛇和粪便,一夜之间救出18个亲邻。后来,也许是他太累了,也许是他真的轻侮了水,他跳下去没能再游回来。水退以后,那一带的年轻人兴起一阵学习游泳的热嘲。他们说,不错,“善泳者死于水”,可是——那是在救活18个人之后。

虽然故事的结尾有点悲壮,但却印证了“艺多不压身。”的古话。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技能越广泛,他在接受新东西时就越能触类旁通。许多事实说明,多才多艺,一专多能的人,即使改了行,学起新的专业来也比一般人快得多,所谓“秀才行医,转手就是”,便是这个道理;相反,知识浅薄且又无所用心的人,即使终生从事一种职业,也难以干出太大的名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