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阑珊
1486200000006

第6章 寥落 (2)

戏班在青绵搭了三日台,喜艾就逃了三天课来看琴师。戏班住在镇上文化馆里,第一场戏结束,喜艾就蹩进文化馆大门,四处寻找那落寞清瘦的琴师。桃花在院内开得繁盛如烧,朵朵桃花在黄昏暮色里缤纷坠落。她看见那些台上光鲜照人的演员也只是住拥挤的宿舍,喧哗吵闹间是一张张褪尽粉黛写满疲惫沧桑的脸孔。这让喜艾多少有些接受不了。门卫说,哎哎,丫头你来找谁?

喜艾也不搭理,只是径自朝里走。门卫要来拦她,而琴师刚好从外面回来,眼神迷离。喜艾欢喜得紧,望定琴师就说,嗨,吃饭了啊?仿佛是旧相识。

琴师已是微醉,浅浅一笑。那笑叫喜艾心都揪起来。喜艾喃喃自语,我就是要找你……我就是要找你的。你叫什么名字?我叫你琵琶吧……

琴师呵呵笑了,琵琶,我叫琵琶……丫头乱讲,我怎么会叫琵琶呢?嘘……他水汪汪的眼神叫喜艾浑身熨帖,不知身在何方。他轻轻凑到喜艾耳畔,我叫张惊蛰。

惊蛰。喜艾含笑呢喃,觉得面前的男子,每一处都是可爱的,每一处都是美好的。她踏着月色匆匆回家。阁楼上的姑姑闷声问,怎么这么晚才回。

她回嘴,天不才黑的吗?

姑姑冷笑,那你要等天黑才回来?女孩子家长大了,就要注意检点。疯来疯去像什么。

喜艾不想破坏自己的好心情,小声哼《十八相送》的调子。姑姑却受不了,一天到晚像个浪荡蹄子做什么!

喜艾脖子也硬了,生生丢回一句话,谁不检点?谁是浪荡蹄子?姑姑你自己心里最清楚!姑姑一时脸煞白,眼神都灰了下去。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你自己好生点!

我会好生点,不要操心。

喜艾躺在床上,横来竖去眼前总是那个身影,那个惊蛰日出生的张惊蛰。

原来他也会笑得那么美啊。他身上淡淡的酒气真好闻,那种干净醇香的味道,微醺微醉,恰倒好处,就像他修长指间弹拨的曲子,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喜艾把被子堆在胸前,细细思量惊蛰的点滴。心莫名热起来,被子也掀开,就那样躺在月光里,慢慢走进那琵琶弦上风流好的梦境。

第二日戏方散场,喜艾就挤到前台叫,张惊蛰,张惊蛰!有人投来不屑的一瞥,到底是死了妈的,没教养。喜艾读出那种鄙视,一下子火气来了,盯紧那说三道四的人开口要骂。张惊蛰突然走来,淡淡看她一眼。她立时噤声。这才发现今天的惊蛰与昨日醉酒的惊蛰判若天渊。她望着他,他不说话,自顾自把琵琶收好,转身离开。喜艾未加思考也直直跟过去。惊蛰走得很快,喜艾几乎小跑着才勉强不落后。惊蛰没有往文化馆走,而是沿着落满桃花的小弄堂没头没脑乱冲。他背影文静孱弱,他抱着琵琶的样子活脱脱是画里走下的人。他为什么要避着她,她又为什么偏偏不识趣要跟着他?两个人心里都乱了。她想自己在他眼里不过是个没长大的野丫头。他想自己在她眼里不过是个行为怪异的痴男子。月亮出来了,河波荡漾,垃圾船上那对夫妻在煮饭。醇厚米香也跟着在涟漪里摇荡。终于累了,他在石头桥上颓然坐下。她也跟着坐下。

月色温柔,春季夜晚的风缱绻跌宕。她笑问,你是哪里人?

他眉眼忧愁,我是张浦镇的。

张浦镇离青绵很远。她问,你怎么会弹琵琶?你的琵琶弹得真好。

他脸红了,不过是乱学了混口饭吃,哪里能上台面。

而在喜艾耳中,惊蛰的琵琶就是天籁了。她热切地望着他,能不能弹给我听……随便弹什么都好!我想听,真的想听!

初生的青柳在晚风里婀娜飘摇,那嫩叶的柔绿正是喜艾此刻的心情。惊蛰微微一笑,取出琵琶,细细调弦,将脸微微贴在妩媚玲珑的琵琶上,轻拨轻弹,一串透明音符已将喜艾引往高山流水之地。先是宛如和风轻拂,只是在低音曲缠绵回转。又如柳荫间宿鸟交颈而眠,喁喁私语。这缠绵一路攀高,渐成百鸟啁啾水出山涧,嘈嘈切切错综缤纷。绚烂之音齐齐奔涌而至,仿佛荷叶之上的晶莹水珠齐齐滚入水中,绽放无数剔透娇小的花朵。在喜艾几乎透不过气来时,他柔若无骨的手指又缓然轻弹,水已入清池,文静舒缓荡漾着浅浅涟漪。群鸟已入千林万山,只留几痕飞羽翩翩坠落。他优雅地一揉一弹,弦亦优雅灵性地一拨一放。琵琶懂得他的心思,他脉脉温情倚着琵琶,无限缠绵。琵琶就是他的情人,他的妻子,想着,喜艾渐渐涌出眼泪,内心无限痴缠,恨不得顷刻就做那琵琶,与他相依相偎。她看见他怀抱琵琶的温柔模样,眉间忧伤悄然潮退,一曲终了,喜艾泪流满面。

很久没有流泪。姆妈离开时她也没有这样毫不避忌地流泪。与姑姑一起操持糕团店,受着姑姑的冷脸责骂,也从来不会流泪。

而惊蛰的琵琶,叫她泪如泉涌。她内心凄苦,可感乐音凄恻。那么弹着凄恻乐音的惊蛰,定也内心凄苦吧。果然是情发一心,天涯沦落。喜艾凑上前,要看清他的眼神。而琴音远去,那忧郁又回到他眼里。

她在他耳边轻轻喊,惊蛰,惊蛰。

惊蛰长长的睫毛垂下来,前言不搭后语,今天月亮真好,怕是要十五了。那言语间微微湿润的热气喷到她脖子里,暖溜溜撩人心肠。她心顷刻融化成水,浸得惊蛰也成了水。待他们清醒时,发现两人已躺在河畔柳荫深处。他握着她的手,她有些害羞,而身体却如琵琶弦般温柔战栗。月影明灭,惊蛰缓缓掀起喜艾的衣裳,眼泪也落下来。

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我们刚刚认识……

好惊蛰……我叫什么都不要紧。好惊蛰,我是上一生就认识你的,不然怎么会为了你的琵琶曲哭。

我会对不住你的……

好惊蛰,惊蛰……记住我,我叫喜艾,冯喜艾……

呻吟的喜艾仿佛坐上了颠簸的夜航船。她不知道船要开往何处,她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要上船,她只是觉得心里很苦,而这种无法宣泄无法言说的苦却被他的琵琶弹拨出来。她把他当成知音当成亲人,她要他,要他抱紧她,忘记一切的过去与未来,忘记一切哀愁与幽怨。

崭新的疼痛一波波盖过来,而又是崭新的欢喜一浪浪包裹住。喜艾一面流泪一面微笑,看见夜空缕缕云朵如若花开,听见耳边夜眠的双鸟呢喃缠绵,闻见初开的蔷薇舒开朵瓣……琵琶静静躺在他们身边。而她此刻也终于成了他的琵琶……她也绽放了,汩汩泉水汹涌澎湃,夜航船带她驶离疼痛,飞上浪尖飞上云端直往穹宇而去。等船慢慢平和,似乎天也明了,月光又重新回来,温柔地抚摩他们。

而此时,文化馆一间冷清的屋子前,正坐着一个面色苍白的小女孩。有人经过,劝,福娣,快回屋去,外面风冷。

福娣摇了摇头,水汪汪的大眼睛叫人心蓦然揪紧。别人又说,先吃吧,别等你爸爸了,饭菜都冷了。

福娣依旧摇了摇头,固执地坐在那里。

父亲终于出现在视野里,福娣欢喜地站起来,苍白的小脸润起一痕浅红。而她看见父亲身边又多了个年轻女孩。她怯怯坐下,虚弱地咳嗽几声。

喜艾看着惊蛰把罹患白血病的女儿抱在怀里,哑着声音,福娣,外面这么冷,你怎么坐在外面?小女孩扁扁嘴不说话,很陌生地打量喜艾。

惊蛰淡淡回头,你走吧。

月光淡下去。她看着惊蛰与女儿回屋。福娣在他怀里又薄又轻,像一张透明的随时会被风带走的纸。

惊蛰女儿生病后,妻子就走得无影无踪。惊蛰没钱给福娣看病。医生说福娣活不过夏天。福娣不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常常跟父亲撒娇,爸爸别难过,妈妈要回来的呢。就算妈妈不回来了也不怕,福娣陪爸爸,福娣一直陪爸爸。

福娣经常会痛,也会晕倒。小小的福娣怕爸爸担心,哭也哭不出声音来。她说爸爸,我没有事。爸爸,你快去表演吧。回来后给我弹琵琶。

惊蛰带福娣去医院。大夫摇头拒绝,要惊蛰别给孩子忌口,孩子太小太弱,经不起折腾,不如早些解脱。

福娣实在难受,惊蛰就弹琵琶。福娣在父亲的琵琶声里笑得很甜很安静。福娣说,我病好了,也跟爸爸学琵琶。

惊蛰哄女儿睡下,轻轻出门找到默默等待的喜艾。喜艾似乎一瞬长大了,她抬头看惊蛰,你别伤心……

惊蛰却像个孩子那样哭了。喜艾揽着惊蛰,抚摩他的头发他的额头,宛如慈祥的母亲。喜艾呢喃,惊蛰,我知道你在青绵还有明天一天待了。我知道戏班一走,你也要跟着走。我不知道你要走到哪里去,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青绵来。惊蛰,惊蛰,可不可以不要走?惊蛰,不要带着福娣到处跑了,留下来,好吗?

虚弱的惊蛰微微点头,我不走了。我日日弹琵琶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