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小丽的面人儿有颗心
宁波人民广播电台创作 主持:雪莉
雪莉: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走进《雪莉时间》节目,我是主持人雪莉。
一个月前,罹患白血病的河南姑娘小丽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大家关心、关注的对象。不过,事情和我们想象的并不一样。面对大家的同情和帮助,小丽婉拒了人们的善意,在宁波街头捏着5元钱一个的小面人,回避着媒体的报道,坚持自食其力,战胜病魔。小丽的乐观与自强震撼了我们!人们开始纷纷上街,在她的摊位前排起长长的队伍……小丽确实是个与众不同的姑娘!那么在节目开始之前,让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这个事件的由来:
◎出片花
小丽,一位来自河南农村的患有白血病的姑娘。2008年,在历经一个多月的失望挣扎之后,她告别母亲,用仅剩的800元药钱在郑州街头学了一门捏面人的手艺,从此辗转河南、舟山等地开始自谋生路,挣钱治病。2009年,小丽来到宁波……
(出现场声)
这是小丽在城隍庙的面人摊位,每天中午是小丽最忙的时候……
出顾客订货声音:喜欢这个维尼熊吗……
小丽是个不幸的姑娘……
小丽:其实我得病的时候,我感觉我妈因为我一夜之间头发白了很多……
小丽是个坚强的姑娘……
小丽:最后一次我就对我妈讲,妈,别人得了这个病会死,我不会死的,看着好了……
小丽是个聪明的姑娘……
小丽:我学完面人,然后自己跑出来,慢慢地卖出之后就更有信心了……
小丽是个幸运的姑娘……
网友:我跟她认识也是个偶然的机会。我们也在为她想办法,其实也不是我一个人,是我们一帮子的人……
小丽是个善良的姑娘……
小丽:我感觉没有必要的,有的人比我受的苦还多,他们更需要帮助。
就是她,小丽!有尊严地面对一切不幸,并迫使我们开始思索一种彼此尊重、彼此支撑的爱……
孩子:阿姨身体康复,快速康复!
雪莉:是的,就是她,一位用巧手捏出世间万种生灵的小姑娘。
听众朋友,非常遗憾,虽然我们一再邀请,小丽还是婉言谢绝,不肯到直播室来接受我们的专访,执意坚持自己平静的生活。我们只能尊重她。所以,我们今天要推出的是一档特殊的节目,一次主角缺席的访谈。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欢迎三位熟悉小丽的嘉宾:晚报记者徐叶、网络爱心人士阿伟和浙江大学理工学院硕士生导师何镇飚教授,由他们来讲述今天的新闻人物——小丽。欢迎你们!
何镇飚:雪莉你好,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何镇飚!
徐叶:主持人好!我是徐叶!
阿伟:听众朋友,大家好!
雪莉:欢迎三位的到来!
◎出片花
她用美丽的劳动,善良的心灵,升华着自身对苦难的理解。
她用自强的精神,执着的信念,坚守着一种平等的爱与尊重。
《雪莉时间》,新闻访谈——《小丽的面人儿有颗心》。
雪莉:听众朋友,首先真的要感谢小丽,给我们这个城市带来了对爱的更深的思索。然后我想也应该感谢今天坐在我身边的这位徐叶记者。小丽亲切地叫她“小叶子”,对吗?
徐叶:是的。
雪莉:非常好听!正是你一开始就用充满理解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这么感人的故事。真的非常感谢你小叶子!
徐叶:我们也是一路被感动着,这样,一直写的报道。
雪莉:是啊,那你是不是跟我们大伙说说这件事的起因?
徐叶:好的。其实,当时也不是我们首先发现小丽的,是一个叫“老钓钓”的网友在网上发出了几张图片,发出来之后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阿伟:是的,小丽捏的面人很可爱,也很漂亮。一发到网上,大家都知道小丽,但是他们都不知道小丽她生病。
雪莉:也就是说,小丽首先是以她的面人让大伙记住了她,对吧?
徐叶:对的。
雪莉:那么徐叶,刚开始交往的时候,你知道小丽不希望报道的事吧?
徐叶:我能感觉得到。因为有了她的联系方式之后,我们跟她通了好几次电话,然后她一直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不想让别人更多地介入她的生活,特别是记者。
雪莉:那后来小丽知道你是记者以后,她的反应怎么样?
徐叶:我觉得她感觉很失望。因为她跟我说:小叶子,我知道你是记者。我觉得特别失望,我以为我们能成为特别特别好的朋友。
雪莉:本来已经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了,或者说很好的朋友了,后来发现你是记者,她会一下子非常难接受这个事,是吧?
徐叶:对,她心里落差很大。
雪莉:把很多心里话、悄悄话都跟你说了,实际上你是在采访,是吧?
徐叶:是的。
雪莉:何教授,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何镇飚:我想在这件事件当中,我们会发现小丽需要的并不是来自记者或者公众的关注,她更需要的是朋友般平视的感情。那么徐叶从原来私人身份的朋友,现在变成了一个代表公众的记者,这对小丽来说,的确在心理上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徐叶:是的,其实我们觉得小丽是一个非常非常特别的病人吧,应该说。像一般的病人会向媒体求助,寻求爱心,然后需要别人帮助。而小丽好多次婉拒我们,应该说我们跟她接触的三天里,我们是在不断地说服她,最后其实是我们向小丽求助。因为我们特别希望小丽她能够把自己的故事告诉宁波市民,让她这种精神能够鼓舞更多的人。甚至我们当时给她举了例子,就说鄞州人民医院里的小朋友,希望她去给他们教捏面人。
雪莉:让他们树立信心。
徐叶:对。后来小丽才答应了我们的要求。
雪莉:阿伟,你是我们宁波比较有名的网络爱心人士。
阿伟:没有啦……
雪莉:听说在网上有很强的号召力,也帮助了很多人。不过我想这次的经历对你来说可能是非常特别的吧?
阿伟:对,因为这一次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超出了我以前帮助人的一些经验。
雪莉:你当时是去捐款了吗?
阿伟:对,去捐款了。直接去找的小丽。
雪莉:结果呢?
阿伟:当我第一次给小丽钱的时候,就2000块嘛。我卷成小小的一卷,小丽没要,递还给我。那么我第二次又递进去。第三次我递进去的时候,她直接扔出来了。她说:不需要这样的帮助,我能够自食其力。
雪莉:那么后来她接受你的帮助了吗?
阿伟:后来是我第二次去的时候,很多人找她捏面人,里三层,外三层。天气很热,我挤进去以后看小丽做得满头大汗,身边也没水。我又挤了出来买了瓶矿泉水,打开盖子递了进去。小丽一下子就……
雪莉:就马上距离拉近了。
阿伟:对。
雪莉:小丽的形象在慢慢地清晰起来:一个独立自强的小姑娘。那么何教授,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一件非常单纯的爱心事件,在我们身边也是非常多的,对吧?
何镇飚:是的。
雪莉:您当时知道这个事件以后,作为一直关心研究社会问题的专家,您的想法是怎样的呢?
何镇飚: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够让我们的宁波市民,让我们的社会对爱和帮助有个更加深刻的认知。过去我们一谈到帮助别人的时候,总是从帮助别人的角度来看待的,认为只要在物质上给予受助者帮助就可以了。但是“小丽爱心面人”这个事件就告诉我们,受助者同样非常需要、渴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而且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在这基础上,他才会去接受人们给他的物质或其他形式的帮助。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以此为起点,逐步意识到爱和帮助的多种可能,并强化我们对尊重的看法。
雪莉:非常感谢三位的讲述。不过,事情一旦经过传播就会有着各种不同的反响。刚刚你们也在我们节目当中提到了第一个把小丽面人照片发到网上的蔡先生——网友“老钓钓”蔡大哥,那么我们也对他进行了采访。下面我们来听听他当时的想法。
出网友老钓钓采访
老钓钓:老钓钓
记者:有名的“老钓钓”……哈哈哈
老钓钓:我跟她认识也是个偶然的机会,我儿子挺喜欢美羊羊这种东西的。那天刚看到小姑娘在做这种东西觉得蛮好的,小朋友们挺喜欢的。有一段时间我们订了几十个,她老是拿不出来,说身体不好。我问她什么病,她说是慢粒。也没在意,网上一查是白血病。那么我们也在为她想点办法,其实也不是我一个人,是我们一帮子的人。我就发了几张照片,把她情况介绍了下,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她这个人很守信用、很有家教,很多人在帮助她的同时,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洗礼。
我们单位也是流动性比较大的单位,搞建筑的,长期不能回家的,困难也很多。想想她,我们还有什么困难?缺少她这种精神,动不动怪社会,怪别人。她生这种病还能乐观对待,而且对待金钱她也不愿意跟媒体打交道,她想过平静的生活,说实话我们也很难达到这个境界的。
很多人问她要泥人,都是家里人生了这种病,拿泥人去鼓励、去支持的,她送人家也不收钱。人之常情,关键也是她自己好,做人比较硬气的。
◎出片头
她站在宁波最热闹的街头,是世间和煦的目光发现了她。正如她手中的一个个面人,微笑着,走向千家万户。欢迎继续关注《雪莉时间》,新闻访谈——《小丽的面人儿有颗心》。
雪莉:好的,听众朋友,刚刚我们也简要地回顾了一下事情的起因。我记得我听到这个事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姑娘。她的坚强在于她的自信与坚持,在于她忽然为我们的惯常思维给出了一个十分不同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有可能导致我们对于“善举”的另一种更为高层次的解读。
当然,作为媒体,我们的职责就是将一件事情进行翔实的报道,而之后激起的众多各个层面的反应是我们所无法完全预料的。那么小叶子,你是否也会想到一旦传播也有可能与小丽的想法并不一致,或者说有可能对她造成伤害?想过吗?
徐叶:想过了。我们写了稿子之后,第二天早上她右手边还压着棉花,我们当时就把稿子递进去让她看。她看着看着她就哭了,她点头了。如果她说个“不”字,我们当时就把稿子撤掉了,就有这样的打算。
雪莉:那么阿伟,你当时还在积极地想为小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如何让她多挣点钱,改善一下境况?
阿伟:对,当时我们也是在想,靠小丽5块钱一个面人,她要做骨髓移植,要做干细胞移植,要捏到什么时候去啊?
雪莉:是啊!
阿伟:然后她又不接受捐款。然后我说少年宫已经联系好了,他们愿意给你提供一个教室,然后你每个月开班招收捏面人的学徒。
徐叶:其实那个时候小丽不光自己不同意,我们也是强烈反对的。因为怕她累倒。
阿伟:怪不得小丽一开始就一直拒绝,说自己能够战胜。我说,比方说,你一个学员收费400,30个人1个月就1万2.
徐叶:但是,其实怎么说呢,我们跟小丽还是沟通了这件事情,而且也考虑得比较全面。因为小丽是个非常善良的姑娘,她觉得欠着大家,别人给了她爱心,她无法回馈给别人,压力特别大。
阿伟:但是当时我们是从她的病情的角度考虑,白血病不能劳累。你说她一天顶多做30个,对吧?
徐叶:但是不管怎么样,对新事物有一个心理上慢慢接受的过程。我们觉得进度还是不要太快。
雪莉:你看,你俩一赶一紧,节奏快起来了。我们让何教授来做个裁定?
何镇飚:其实你们两位的想法都很对,有的是考虑长远的问题,有的是考虑眼下的问题。那么简单地说这两者是有矛盾的,从长远利益或者眼下利益来讲,那么孰轻孰重我想最后由小丽自己做一个裁定。那么我倒从中想到另一个问题,以往我们的新闻媒体在做爱心报道的时候,很多刻意渲染受助者的悲苦境地,就看谁惨,这就成为一个恶果,它扼杀了这种救助报道以及救助行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力。
雪莉:对对对,就是在这样不断探索谁更惨的底线的时候,受众的同情心这个等高线会不断地提高。就是他还不如这个人惨,那个人更惨。
何镇飚:那么其实我们帮助别人不是看谁惨才帮助别人的,而是要从受助者本身的心理角度去看的,而不是居高临下像施舍或者由我来决定怎么样帮助你。那么在这个事件当中,我会发现双方的互动更加多了,更加注重受助和捐助本身的社会效益。
雪莉:的确。和恶劣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丽对这一件事泰然处之。她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好。有喜欢的事情可以做,能自食其力地养活自己,还能自己挣买药的钱,可以自食其力。
徐叶:是的。但是我们报道出来之后,有很多人特别想帮助小丽。比如说也有很多人想着给她捐款、捐物啊。但是小丽她一直挺倔强的吧。我觉得,她不肯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她会觉得那是自己完全可以做到的事情。反正不管大家怎么劝说,她都微笑着听着,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雪莉:当然,网络作为一个更显自由演说的传播平台,在接触这一事件的时候反应往往显得尤其强烈,是吧?
阿伟:对。当时有很多网友他们希望为小丽提供住房,改善她的工作环境;也有网友为小丽制订了饮食营养的菜单。当时也有网友想为小丽设一个网页,或者在淘宝上开一个网店,专门为小丽招揽生意;也有人说最好直接汇款,当然他们非常希望她以最快的速度提高各方面的生活品质。
徐叶:后来这件事情她的河南老乡也看到了,当时就买了几份报纸,寄到河南去。河南省政府了解这件事情之后,也对这件事情非常关注。小丽她根本没有想到这些,而且她也不希望她的家人为她在宁波的生活状况担忧。
雪莉:何教授,您看这个事情本身不算太大,但是就像涟漪一圈圈荡开来的时候,已经显示了本质的爱的影响力,对吧?
何镇飚:对!
雪莉:何教授,那么您觉得引发这个社会集体情感涟漪的动力来自哪呢?
何镇飚: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啊,都有以帮助别人为乐的这样一种感受在里面。小丽的事件除了媒体以外并没有谁去宣扬或者要大家做什么,所有的行为都是自发、自觉的行为。那么这就是她通过自己的一种爱心的展示,来唤起全社会的爱心和助人之心。那么这个活动就是一个流动性的,刚才你提到的影响力的作用。从她身边的人、接触到她的人到没有接触过她而被她精神所感动的人,再向更远的人群传播。那么用这种方式,慢慢地回馈给社会,使我们的爱心,使我们的受助之心能够不断地向前进。
雪莉:你说得太好了!那么从这件事情得以传播以后,事实上我们也发现,它的受益者不再是小丽一个人了,而辐射到了更多的人群当中。就像叶子当时劝说小丽时一样,我报道不是因为你,而是因为还有很多像你一样身陷困境的人,需要鼓励,需要帮助,需要焕发他们的信心!
好,我们接下来一起回顾一下当时的新闻事件。8月27日,时隔一天,人们好像已经完全领会了小丽的意思。是吧?
徐叶:对。
出摊位前市民录音
市民1:做一个喜羊羊需要多少时间啊?
小丽:这个要做好吧,差不多15分钟。
口播:昨天傍晚6点多,中山路新华书店门口。小丽跟往常一样来到这里,不一会儿她的身边围了很多热心的市民。
小丽:那个是5块的。
市民2:这个怎么卖啊……
口播:越来越多的人闻讯赶来,小丽的面人摊很快被包裹得严严实实。为了等一个小丽做的面人,有人甚至静静地在边上待了两个小时。
记者:你好,你在等小丽捏的面人吗?
市民3:恩,是的,我都快等了两个小时了。
记者:你是哪里的?
市民3:我是安徽的。
记者:现在是在宁波工作是吧?
市民3:是的,在宁波大学。
记者:小丽的面人你喜欢吗?
市民3:非常喜欢,这次我买一个想送给别人,自己已经有一个了。
记者:你想对小丽说点什么呢?
市民3:祝她身体健康!快快康复起来!
◎出片头
在陌生的城市里,她延续着生命,创造着美丽。对她的感受,从同情变成喜爱,更可贵的是,从喜爱又变成了尊敬!欢迎继续关注《雪莉时间》,新闻访谈——《小丽的面人儿有颗心》。
雪莉:听众朋友,小丽的泰然自若映衬得我们有点坐立不安了。她的倔强和她的微笑,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比简单的伸手帮助更为璀璨的人性的光辉。人人都有可能遭受不幸,但并非人人都如此坚守自己的微笑。
徐叶:觉得小丽的微笑特别感人。那时候我们也经常去看她。我当时看到她捏面人的场景我就觉得特别温馨、特别美好!很多人耐心地等着,也有很多人看着吧,总是有人走过来跟小丽提起你身体怎么样,问几句。特别是那些小贩,虽然他们要时刻提防着城管把他们赶走。这个时候,他们其实和小丽是长久以来的战友,是朋友嘛。有几天没看见她,她可能生病了,就会过来问下。有的卖那个小吃的,还会拿个瓜切一块给她吃。我就觉得小丽捏面人的时候,她身边洋溢着快乐的气氛。她就告诉我,她在捏的时候就忘了自己的病了。
何镇飚:我觉得她的称呼就很有意思,我们都叫她“面人姑娘小丽”,或者“爱心面人小丽”,没有叫她白血病啊,或者重病人小丽。为什么呢?她所展示给人们的一面就是她自立、自强,是用这种精神来鼓舞大家的。而不是靠渲染她病有多重,生活有多困难,这种的。那么这和以往的传统思维是不一样的。
雪莉:是的,我想这也是小丽最有魅力的地方。和她所捏的小面人一样,都有着一脸灿烂的、可爱的笑容,是吧。我想小叶子我也记住了你在报道中写的这么一句话,非常感人:小丽扭头和我们告别的时候,她和手上拿着的小熊一样,满脸笑容。我想也正是这样的一种笑容顿时照亮了这个城市的黄昏。
徐叶:随着我们报道的不断深入,我觉得小丽她后期的表现,就越来越让我们觉得,小丽她其实不需要我们的帮助,而是我们当中更多的人需要她的帮助。因为只要她在那,她在那静静地捏着面人,她在宁波捏着面人,无论她的病情以后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是只要她在那里,就是一种精神,能够鼓舞很多很多的人。
阿伟:也有很多网友当时一百块买一个,两百块买一个,或者小丽如果不收,就我订货,我订二十个、三十个。一开始小丽是接受订货,但是后来订的货没人来拿。小丽后来就觉得,给了钱你又不来拿货,就一律不接受订货。
雪莉:所以在小丽一再的坚持下我们开始改变了。
何镇飚:我倒觉得还能看到,爱是不能够进行强迫的,也不能够靠舆论给谁施加压力接收或者不接收。这都是不好的。
雪莉:我想这个故事好像就到了一个超越以往任何一次捐助报道的转折点,也是在这个时候市民们变得越来越心照不宣。我们被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发现了一种比金钱捐助更加温暖的东西。
何镇飚:是的,这是比金钱更加温暖的东西了。小丽她所选择的受助方式,就是让人们去尊重她的劳动,而不是关注她的疾病本身。
阿伟:何教授你说得太好了。在这里我突然想,她让我懂得当时我的爱心是一种炫耀型的爱心。
徐叶:是有种感觉,有点居高临下。
阿伟:这种帮助对小丽来说是残忍的。
何镇飚:带有伤害性的。
阿伟:有损她的尊严。
雪莉:就是用爱去传播爱,然后整个事件逐渐转变为心中有爱的人们“用爱去理解爱”,而使她彰显出了互相尊重的大爱!
何镇飚:也有人会选择放弃尊重,而获得物质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同样是要尊重他们的。所以我说,小丽给我们另一种可能。她应该说是一种很高贵的姿态,她也是用她的生命的语言在诠释这种坚持。
阿伟:所以在网上有很多网友,也慢慢地明白。从某种意义来说,小丽是面镜子,照着我们的生活。
何镇飚:我想小丽对我们的意义也在于此。她在城隍庙站立的形象就是我们对爱的解释和我们宁波人对这种帮助、捐助爱心的这样一种态度。
雪莉:说到城隍庙,我忽然想到在整个事件中,小丽还有一个特别需要感谢的朋友,那就是我们宁波海曙的城管队员们。
徐叶:影响交通嘛,看的人特别多。
雪莉:所以会涉及很多问题。将心比心,也有自己的难处,执法与感情。
徐叶:小丽就跟我说,那些执法人员平时对她挺好的,看她捏面人挺不容易的,从来就没有收过她的摊,从来没有收过她的面人。
雪莉:其实他们一直也在争执着,为了这个问题。不过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我们再来回顾一段新闻。
出城管队长录音
昨天晚上,一直默默注视小丽的还有海曙区城管局的几位工作人员,他们几次来到了小丽位于新华书店门口的摊位。这次来看小丽,城管队员们还带来了更好的消息。不过怕影响小丽做面人,一直等候在一旁的袁队长在小丽收摊后才告诉她:已经准备为她在城隍庙设立一个固定的摊位。
袁队长:主要通过我们媒体报道了小丽的故事以后,我们局长批示,也是被她的事情感动了,要求我们中队在适当地方看看,有没有那种合适的位置,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而且还能让她有一个安安心心去摆摊做生意的地方。为什么选择摆在城隍庙呢?因为城隍庙欢乐大世界门口刚好有这么一块空地。第二是小丽面人这种东西,它还融合了城隍庙这种文化的氛围,环境也比较适合,对交通也没什么影响,而且我们在这里还有个执勤点,可以更多地照顾她一点。我就把她陪过去商量这个事情。她当时开心死了,跳起来了!
◎出片花
小丽用“温柔的坚持”劝慰着自己,还有那些被她感动的人们,她依然保持着恬淡的信心,并打算也以此带给我们信心!欢迎继续关注《雪莉时间》,新闻访谈——《小丽的面人儿有颗心》。
雪莉:听众朋友,爱心摊位的开张,使小丽从此在宁波有了一个真正的落脚点。政府的帮助,众人的温暖,让小丽更加充满自信,更多的人慕名而来。故事在平静地继续着,我们在细心地呵护着,呵护着一个城市之爱的童话。
就在此刻小丽或许没有听到我们的节目,但是这种浓浓的爱一直在包围着我们。随着报道的逐渐深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迹,一个并非用金钱而是用爱撑起的奇迹。大家放缓了脚步,大家目光专注,大家在细细地谛听一个来自宁波街头的美丽传说。
很难记住这么多心中有爱的人们,我们只是把这些报道做成了一个剪辑,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出市民报道剪辑
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记者小轩。那么,我现在就在小丽爱心面人摊的旁边,时间已经是中午的12点半了,但是我看到小丽的面人摊还是被路过的市民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大家开始了一场“拉锯战”,都争抢让小丽收下自己对她的一份心意。
市民1:那么,你做好放在这里,我钱先付给你好了。
一位热心的外乡女工特地过来,让小丽住进她们的新宿舍。
外乡女工:那你就搬到东伊顺女职工宿舍那边来吧,离你那边摊点近一点,我们大家都可以照顾你一点,我们也是打工的,也好有个照应。
那河南老乡孙先生在得知小丽生病之后呢,也是非常的关心,在为她四处奔忙,希望能够多帮到小丽一点。
孙先生:我想把她的病彻底治好,才能不负宁波市民的爱心。
我也听很多排队预订的市民说啊,小丽做的面人是好,但是他们有时候也挺不忍心买的。
市民2:挺矛盾的,我们想多买点支持她,但又怕她累着。
一位热心师傅还送过来了电扇,我身边的王阿姨更是每天过来看小丽。
王阿姨:这小丽也挺不容易的,每天都去看她,电视上也看,她挺不容易的。
住在天一家园的陈先生,我看今天也是好像有备而来。
陈先生:小丽捏面人的步骤很多的了,这几天刚好我休息,我想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上一些忙啊。
市民3:收个徒弟啊!
很多等候的市民说,“小丽啊,你收个徒弟吧,这样你自己就不会太辛苦了”。在现场还有一位老大爷,他没有说话。听人家说,昨天下午因为下了零星小雨这位大爷一直默默地帮小丽扶着遮雨的伞,不要让风把伞刮偏了位置,淋到小丽和她的面人。我想正是有了这么多的爱心市民,应该说是默默地奉献吧,才能让小丽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意念。我想,是面人让大家认识了小丽,也让大家认识了自己心里那一份最初的对别人的关爱。
(歌声起)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雪莉:听众朋友,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沉默中,为着这样的一份爱与这样一种令人动容的表达方式。故事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一些启示,一种关于如何表达爱,如何实践善的一种启示。我们知道有一种爱不是施予,而是彼此呵护、彼此支撑。
何镇飚:所以说到这里,现在很多的市民每天都在关注小丽,思考着如何用更恰当的方式去帮助她。小丽从头到尾她都是用比较“特立独行”的方式来回应,也使我们进一步接触到了慈善的本质意义,就是让受助者和施惠者双方都能够受益。
雪莉:我记得我们宁波市慈善总会会长陈金云说过一句话:“慈善不是钱,是心!”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
何镇飚:因为心比钱更加重要,在这股爱心当中还有更多的尊重与理解。
雪莉:对,也许她所给予我们的反馈和启示,影响还要深远!
徐叶:其实,小丽的故事是不是令人动容到现在为止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只是想让很多人知道,每个人在人的一生当中会遭受很多不幸。如果你遭受了不幸的话,可以想想小丽,想想她的面人。
阿伟:祝小丽平安!
何镇飚:以往的很多爱心事件以捐款或者物的收到为终点的,而这次呢,是开放性的结果。我们可以给予小丽各种她所能够接受的帮助,小丽的命运也随着她自己的意愿继续着。我相信这样的一种帮助,才是一种可持续的、常态的帮助,是一种充分尊重受助者的帮助。而且对于我们宁波打造互助型社会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雪莉:谢谢三位嘉宾!听众朋友,故事还在平静地继续着,我们还在细心地呵护着。这两天,小丽老家的一位特殊客人也来看她了。河南省慈善总会李志斌会长来到了小丽的摊位前,感谢宁波市民,说在心里已经把小丽当成自己孙女了,说小丽就是河南人的骄傲!并一再嘱托小丽:喜欢做面人,就开心做,但要注意身体!小丽说她正在加紧练习,因为再过几天“两个重要的节日”一起到了。小丽精心地为面人“穿”上了传统礼服,身着对襟小红袄的卡通人物摇着小红旗,手捧中秋月饼,显得特别喜庆。小丽说,她要把这些面人送给那么多好心人!
上善若水!顺其自然,无定无形!我想我只能感受到这句话。小丽的面人有颗心。有心,就有了那么多的可能!
◎完
*获中国新闻奖广播访谈二等奖
专题 我的心肝宝贝
宁波人民广播电台创作 播音:雪莉
她是平常农家的柔弱女子,
林萍:因为我知道我的父母他们其实真的是很老实的那种农民,很善良。
她是寻常人家的普通母亲,
林萍:我对女儿肯定负责任,不会对不起我女儿。
她以非凡的勇气和力量,
林萍:那个小女孩实在太可怜了,应该救她。
用自己身体48%的肝脏撑起了同村女孩100%的生命,
林萍:她就像花一样的,还没开放,就一天一天枯萎下去,我说你忍心啊!
演绎了一段跨越血缘的母爱传奇。
林萍:我当时在想,哪怕给她就是能够多活一年、两年,都值得的。
广播专题——我的心肝宝贝
(压童声童谣)
大拇哥
二拇弟
三阿姐
四小弟
小妞妞来看戏
手心手背
心肝宝贝——
2009年4月,在浙江宁波镇海一个叫团桥的小村庄里,原本平静的一户普通人家,突然掀起了一场从来没有过的家庭风波。
林萍婆婆:自己的女儿我刮也要刮过去了,媳妇不能骂啊。
林萍丈夫:都43岁的人了。家里,你老爸老妈这么大岁数的,还有你女儿也还在读书,这个你考虑过没有啊,你脑子进水了还是怎么样的?
林萍女儿:我只有一个妈妈呢,妈妈没了怎么办呢?我怎么办呢?你要是敢去捐的话,那我书就不读了。你看着办好了。
林萍婆婆:我说我去回头他,我给你去回头。
林萍丈夫:我就跟她说,这个东西你说话这么快干吗,我说你考虑过没有。
一家老小,上上下下,所有的指责和劝阻都针对这户人家的女主人——林萍。
林萍:我说我觉得小孩子就像一朵花一样,还没开放,就一天一天地枯萎下去,我说你忍心啊,我说我是不忍心,真的。
原来,与林萍同村的8岁小女孩徐洁患上了一种叫“肝痘核变性”的病。不幸的是,小徐洁的病情已到晚期,医生说只有一个办法——肝脏移植。
然而,随着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表舅公、表舅婆的一一检查、验血,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能够与小徐洁的O型血相匹配。
徐洁母亲:哪知道小孩这个血型验出来是O型血的,当时一下子有从山顶上掉下来的感觉。能等到别人的肝源么等,等不到的话嘛,就是说在她最后的一段日子里,陪她游山玩水,有什么心愿就帮她达到,就这样子。
团桥村不大,邻里乡亲之间,平时即使很少有走动来往的,也都纷纷前去看望这个可怜的小女孩。
林萍家住河东街,徐洁家住河西街。两家隔了一条小河,平常进进出出的,打个照面,应声招呼什么的,林萍对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印象很深刻。
所以,得到消息的第二天,4月13日,林萍在宁波市妇儿医院第一次见到了原本活泼的孩子被病痛折磨的痛苦的样子。
林萍:当时看到她的时候她躺在病床上,肚子已经很大了,好像孕妇一样,在宁波,她这个病也没有药治的,就挂挂盐水什么。那我就说,那个小女孩实在太可怜了,我该救她。我说各方面都努力过了,留不住她,那我们心里就安心了,至少可以有一份安慰,那你如果没有努力过,没有去争取过,会有一辈子的阴影在。
在林萍的热心帮助下,徐洁的父母联系上了李惠利医院的专家。听从那里的专家的建议,他们带着孩子去往上海瑞金医院给女儿做进一步的救治。
林萍:当时我是说过了,我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O型血,如果你们需要我什么的话,我会帮助的,我会尽力而为的。
然而,令林萍没有想到的是,就是随口说说的这一句话,却鼓起了孩子父母的勇气。
林萍:小女孩的那个大姨妈打电话给我了,她说“你愿不愿意去做配型”?那我接到电话,就犹豫了三五秒钟,我说我愿意,那说要赶快,明天就去,那我说好的。这个大概是4月14号。
自然,有如故事的开头所讲述的,林萍要去做配型,遭到全家人的激烈反对。
林萍:我是有先斩后奏的意思,然后我就是瞒着他们去上海的。
4月23日,瞒着父母女儿、同事朋友,林萍独自一个人去了上海做血型配对。然后,丈夫王海文第一个听到了这个令他心里五味杂陈的结果:配对成功。这样的结果多少也有点出乎林萍的意料。可是,既然如此,她就没有退缩的理由。
林萍:一点退缩都没有想过,我觉得做出决定了,给人家生的希望,然后给小孩子父母希望,我不应该有退缩的。没有想过,当时真的是没有想过。我还跟他们讲,我说我自己上海来来回回,我说你放心好了,我不会变卦的,我不会逃走的。
林萍选择了继续隐瞒。她一如往常地工作、生活,再也没提到捐肝的事。家里人都以为她已经打消了念头。
林萍:我那个时候已经想好了,配上了,我一定就是得做,我心理上基本全都作好准备的,所以我在那段时间,也就是半个来月,我把家里要做的、要洗的什么东西全部都做好。
5月3日,她把家里的衣服、被子全翻出来洗了一遍,然后孤身一人去往上海瑞金医院。除了丈夫,她没有告诉其他任何人。
林萍原本的想法是:手术后最多一个星期出院,然后谁也不告诉,继续安安稳稳地生活。
可是5月4日,就在手术前的头一天,主刀医生对她进行的最后一次谈话,让她终于明白:手术远比她想象中要复杂和严重得多。
林萍:你说心里没有一点波动,那是不可能的,肯定是有。对肝我倒是没有什么,就是对胆要拿掉有那么一点点的……怎么说也说不出来。然后我打电话给我宁波的一个医生朋友,我就问她,我说,真的要胆也要拿掉了。我说有没有什么影响,他说你肝都要拿掉了,何况拿一个胆?
医生的这一番话,让林萍感到独自难以承受。她哭着给丈夫打了个电话。
王海文:我说,假如说抛开一切外界的因素,现在让你选择,你怎么想的,她就回了一个信息过来,说“那个孩子实在太可怜了,我应该要救他”。
林萍:我发现我先生的心肠真也蛮好的,我在上海配型的时候,我到医院住院的时候,其实像我这样的人是一个都没有的,他们要么是兄妹、兄弟,要么是父子、母子啊这种血缘关系,然后那天我给他发信息,我说:我是配对成了,但是我说像我这样关系的好像没有。配对也不一定能配得上,我说你放心好了。然后我先生给我发一个信息,他说,“既然事情已经这个样子了,就放宽心,何况你已经答应人家了,就放心做吧,再大的事情我帮你扛着。”真的,我很感动的。
手术前需要插胃管,手指一样粗的管子从鼻腔插进去,这个痛苦的过程让林萍又呕又吐,甚至还出了血,眼泪也不自觉地流了下来,管子反复插了三次,换了两个医生,还是没有成功。小女孩的母亲看不下去了,恳求林萍算了,放弃手术吧,别再为孩子受这份罪了,可林萍没有答应。她说这个关必须得过。
在“移植手术责任书”上,林萍是自己签的字。她骗医生说丈夫出国了,自己可以负责。
林萍:都到了这个地步了,我是没有理由退却的,因为我想到一个是花去他们太多时间了,将近也有半个月了,然后一个就是配对的钱是他们小孩子父母出的,我觉得又花时间又花他们的钱,你如果再退缩的话,我觉得他们好像真的要走到尽头一样的,所以我是绝对没有退路的,然后要做手术所有的字都是我签下来的。
2009年5月5日清晨,林萍平静地躺在手术台上,和受助的小女孩徐洁经历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手术,漫长的7个小时,实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命传递。
林萍身体的左肝,差不多有一半移植到了徐洁的身上,患肝痘状核变性的女孩得救了。而手术在林萍腹部留下的刀口,整整缝了38针。
林萍:有一点意识的时候,看到她在我的旁边,我看到她的手脚都绑着,上午十点多的时候我出来,那小女孩也有意识地看到我出来,她就哭了。
手术之后,林萍与小徐洁分别从监护病房转到了无菌病房,成了邻床。
林萍:做游戏,给她讲故事,包括邱少云的故事,董存瑞的故事,反正讲了比较多英雄的故事让她听,然后嘱咐她一定要听医生的话,一定要配合医生。
尽管身上插满了管子,每次从床上坐起来都十分痛苦。可林萍觉得小徐洁吃的苦头更大,更让人怜爱。
(场景:折幸运星。)
洁洁,能不能再折一个幸运星?
真乖,嬷嬷都不会折。
你为什么折那么多幸运星啊?
折365个星星就能实现愿望。
实现什么愿望呢?
让我的病早点好起来。
5月19日,林萍从上海瑞金医院出院回家,受到乡亲们英雄般的迎接。
(场景:来了伐?来了,来了。不要碰着她。靠边,靠边点。让一下。林萍慢慢走。来,欢迎欢迎,手拍拍。)
村里刚传出林萍要捐肝的消息时,还有些人不理解,也有一些闲言碎语。
林萍:流言蜚语很多。还有说老公硬逼她去做的。当时我老公压力也蛮大的。当时我听到是蛮气愤的。那我在想我要卖的话,我肯我到瑞金医院门口去等着好了,现在换肝的人很多的,我认识的一个病友,年销售在2个亿以上,那我说一样要卖肝的话,也卖给他了。
而现在,面对虚弱的林萍,原先对林萍有过误解的街坊邻居,此时留给她的是默默的祝福和长时间的感怀。
(众议论)
真的太伟大了,我就是只能说一个感动、震撼。
我们是她的隔壁邻居,从报纸上看到,她十点钟动手术,我就求啊,两个人都能够平安。
我们都看报纸,看林萍今天又登出来了。床上睡着,每天去看的人,我每天都在看,这林萍真伟大,真伟大。
捐钱的人有的,捐多少钱都不稀奇,救人性命,这个是突出的突出。人家说自己的子女都要考虑考虑了。决心这么强。
小小的团桥村,无论是村属企业、村干部还是村民都接过了林萍的爱心接力棒。街道为林萍和徐洁捐款33万爱心款。乡邻朋友主动来帮林萍家做家务活;林萍所在的公司聘她为终身员工,同事们准备了亲手制作的333只纸鹤,上面写满了祝福,寓意病痛烟消云散。
林萍:我没想到社会评价会那么高,我只是做了这样一件事情,就牵动大家的心,我觉得真的是很值得我付出的。
而在林萍的家里,父亲、母亲、婆婆、弟弟,善良的家人,在心疼林萍的同时,也给予了深切的理解。
婆婆:感到高兴,也感到骄傲,但是她吃亏了。去的之前我不知道,知道了,要割掉半个,谁肯啦。我心疼媳妇的啦。
这样的心疼,在母亲那里自然是要加倍的。
林萍母亲:一开始我不知道的,后来报纸登出来了,人家传进来了,怎会不心痛呢?
林萍弟弟:她这个人平时对我们,包括父母,还有我们两个弟弟都很照顾。我知道我姐的脾气是怎么样的,我知道她如果真心付出肯定是真心付出,不可能想得到任何什么回报,所以我说她是真心英雄。
在女儿王林看来,尽管妈妈欺骗了自己。可自始至终,王林一点没有记恨妈妈。
王林:肝被用了48%,我开头也不知道,我是前两天上网的时候看到,然后心就猛地抽了一下,我觉得我妈真的好勇敢,我真的很佩服我妈妈,觉得我妈很不容易啊,真的挺过来了,挺过来了,都挺过来了,现在都挺过来了。
5月10日母亲节那天,王林在学校主动给妈妈打来了一个深情的电话。听到女儿的节日问候,林萍哭了。
王林:我那天就哭了,我觉得她是最好的妈妈。我希望我妈妈可以很快地康复,健健康康的,然后我可以看到她,像以前一样走来走去,到外面跳跳舞……
林萍:忽然之间我女儿好像长大了很多,以前她很小孩子脾气的。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我发现我女儿突然之间成熟了很多。
在林萍心里,最放不下的还是小徐洁。她隔一天就要给上海医院打个电话,一听说徐洁伤口感染,持续高烧,林萍的心又揪起来了,直到听说烧退了,所有指标全部正常,才放下心来。
在林萍去上海顺利通过了术后例行的第一次复查之后,她专门前去看望了在上海表舅婆家休养的小徐洁,并和小女孩一起度过了重生后的第一个生日。
(场景)
徐洁呢,今天你生日,你看,给你带什么东西?喜不喜欢?
喜欢。
喜欢伐,头发也长了嘛。你有没有想我啦?
想。
真的想还假的想?
真的想。
那嬷嬷最希望你多吃饭,多长身体,把身体养得好好的,好不好?
好。
生日快乐!(生日快乐音乐起。)
开心啦?
开心!
(人声渐隐,生日快乐的衬乐渐响)
2009年6月1日。徐洁所在的宁波江北实验小学,在为小徐洁捐款12万元之后,开展了“给林萍妈妈捎句话”的主题队会活动。
老师:下面我们一起对林妈妈说:林萍妈妈,我们爱你!林萍妈妈,好人一生平安!
(音乐起)
*获中国新闻奖广播专题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