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如何应对中层危机
14865200000040

第40章 领导要有艺术

在企业管理当中,特别是企业老总领导企业中层管理者时,领导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是在领导者自身的知识、经验、才能和智慧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一个领导艺术高明的企业老总,必然是一个知识、经验、才能和智慧或其中某一方面功底较坚实的领导人才。如果离开了知识、经验、才能和智慧的沃土,便无法产生真正的领导艺术。

企业老总的一切领导活动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员工的工作为根本。所以,领导艺术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正确、巧妙并富有成效地做好员工的工作,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的艺术。

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老总应该掌握怎样的人才标准?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才观?才能确保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呢?

任何奇迹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发现一个人才往往比取得一项科研成果还重要,用好一个人才往往比用好一项科研成果更有意义。可是领导如何正确对待人才,是一个直接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事实上,企业老总只要求有两项本事:一是胸怀;二是眼光。有胸怀就能容人,刘备胸襟小点,眼里就只有自己那两个把兄弟,后来才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之说;曹操雅量大点,地盘实力也就大点,到他儿子就有改组汉朝"董事会"的能力。目光如炬,明察秋毫,洞若观火,高瞻远瞩,有眼光就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那么,企业老总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人才呢?

一个优秀的企业老总,首先要相信人各有才,要有爱惜人才之心,只是才能的方向大小不同;要看人才的本质和主流,不要求全责备;要对奉承自己和投自己所好的下属保持清楚的头脑;要看能力、长处和实信决定取舍;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人才和善于吸引人才。有的企业即使有人才也是留不住人才,这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企业老总真正的放下架子,拿出爱才之心,求贤若渴的态度来,吸引人才的奇方妙法自然会有的;爱惜、识别、寻求、吸引人才,都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用得好可以使效能事半功倍,事业兴旺发达。用不好便可能徒添麻烦,反成不安定因素。用好人才的方法,历史上总结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今天仍然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借鉴,诸如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扬长避短、用人不疑、不拘一格等等。

一个人才的成长,在校教育是必要的,但那只是一个基础,更重要的是在职教育,使书本知识得到深化、检验、应用、提高和发展,所以造就一个人才,用人单位负有重要责任。具体培养途径和方法很多,除了通过工作和集中培训等,还可以为人才成长铺路搭桥、开辟渠道、创造条件、确定机制、进行指导,各单位均可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一般地说,中层管理者在工作中所表现的能力,都是实际拥有能力的一部分,其余的能力需要通过激励使他更多地发挥出来。人都是要激励的,怎样进行具体激励,方法很多,诸如行为激励、成就激励、许诺激励、奖惩激励、竞争激励等等,各单位可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灵活掌握发挥。有无容才之量,则是关系企业兴衰大局和衡量领导者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那么,主要是容纳人才什么呢?比如有的领导怕下属的才能超过自己而产生一种威胁感,因此妒贤嫉能之心油然而生,这就是不能容才之长。又如因为人才有某些缺点或错误,而舍弃其长不用,这就是不能容才之短和容才之过等等,这都是缺乏容才之量。发现一个人才,往往比完成或使用一项成果更有意义。人才为什么要举荐?因为人才也是人不是神,其外观并无与众不同特征,不举荐便难以一眼识别出来,因而被埋没。举荐人才必须出于公心,把企业利益放在首位,所以举荐人才是领导者的一种美德。

企业老总既要批评,又不伤人,反而使被批评者感激你,产生"闻过则喜",鞭策向上的作用,这就是批评艺术的魅力所在。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水平呢?首先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批评必须出于好心,是真心诚意为了帮助被批评者。批评过程中还要讲求方式方法。实践证明常用的有效方法如:一分为二对待被批评者,不要否定对方的一切,要启发对方自己认识错在哪里,并相信他会知错必改,保护其自尊心,让对方相信你的帮助是真诚的。再次,批评要击中要害。对症下药,方能治病救人。如果对方无动于衷,一般原因可能在两方面:一是批评尚未击中要害,二是批评的刺激不够。这就要冷静搜寻对方的要害所在,或者适当加大一些批评的刺激量,必要时也可以单刀直入刺中要害。当然,语言要严肃、真诚、热情、耐心、切不可训斥、歧视、急躁甚至讽刺挖苦。

中层管理人才的牢骚是一种比较多余而又常见现象,不能听之任之,必须认真对待妥善解决。而要正确处理它就必须正确认识它。首先必须指出,有些企业老总总是把发牢骚看成是一种落后的表现,甚至不能容忍,这往往是不能正确处理的症结所在,这是不妥当的。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有时反而可能引发更多、更大的牢骚,最后的结果难以收拾。究其原因,症结就在于有关领导没有正确认识它。首先必须指出,发牢骚未必都是落后的表现。事实证明,有的先进人物有时也会发牢骚。凡是牢骚大都事出有因,这是人们某种不满情绪的发泄。在没有搞清原因之前就认定牢骚是落后表现,不仅主观武断,有时甚至是不公平的。当然不能完全否定,有的人由于私心太重,个人私欲没有得到满足而发牢骚者固然也有,但未必都是如此,而多数还是由于对领导的不满,而自己又奈何不得,因此就产生了牢骚。诸如:有的领导者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吃请受贿、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办实事;工作拖拉、不负责任、缺乏事业心、工作能力差、分工不明确、制度不健全;工资、奖金、福利等分配不公平、领导作风不正;自己学非所用、专业不对口、怀才不遇、职称不合理、任务繁重而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对环境或条件不满意、合理意见受到冷漠等等,都可能引发牢骚,怎么能说责任都在牢骚者身上,而真理都在领导者手里呢?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责怪发牢骚者,无异于火上浇油,引发更大牢骚。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一旦发现牢骚,首先应从自身找原因,牢骚还可以成为促进自己改进工作的动力,坏事就变成好事了;其次才是从牢骚者寻找原因,如果原因确实在牢骚者,再运用批评的艺术,进行热情、耐心的帮助。这样才是消除牢骚,有利于矛盾解决、改进领导、促进事业发展的正确态度。

正确处理牢骚不仅需要有关领导者对牢骚的客观、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而且更需要有关领导者严格要求自己,有宽大的胸怀和巧妙的处理办法。听到牢骚以后,要冷静、客观分析原因,是无理生怨气,还是领导工作有问题?再对症下药,不要听了几句牢骚就动气。牢骚大体有三类,要区别对待:一种是合理的意见,不仅要认真倾听而且不计态度;另一种是因受无政府主义影响,稍有不满就大发牢骚,引起思想混乱,助长消极情绪,应该批评教育,指出其危害性;还有一种是对不满事情不正面提出而是私下发牢骚,要引导他们通过正当、合法途径积极反映。

牢骚既已客观存在,不应回避,既不能压也不能堵,最好的办法是领导者诚恳、主动征求意见进行了解;同时也让对方了解全局和体谅领导的苦衷,从而沟通感情,增强团结,消除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