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真经
家里有个“好动”的男孩,是很多父母最头疼的事情。其实,通过科学正确的引导,男孩的“多动”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纠正的,不过,父母一定要找到督促男孩集中精神的正确方法。
我们先来看看这位父母的烦恼:
儿子有调皮、爱动的毛病,家里经常被他搞得乌烟瘴气。他几乎整天都闲不下来,常常爬上爬下、翻箱倒柜,把玩具都拿出来,这个玩两下,那个摸一摸,然后把满屋弄得乱七八糟。另外,儿子做作业也很难专心,他一会儿爬桌子,一会儿钻到床下,一会儿看看电视,一会儿听听广播,总之很难安静地写上几个字。为此,我把能想的招数都用遍了。比如,带儿子去学美术,安排他上英语课,给他讲道理……可这些,一点儿作用都没有。
爱动是男孩的天性,他们整天活蹦乱跳,不知疲倦。其实,在男孩3~5岁时,多动是正常现象,父母不必太担心。但是,当男孩长到6~7岁,仍然不能控制自己的好动现象,就可能会影响到将来的学校生活。这时,父母应该多加留意:究竟是自己的儿子“好动”,还是患了“多动症”呢?
“好动”与“多动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具体可以从几个方面区分:
1.好动的活动具有目的性,是有序的;而多动症的活动则是无目的、杂乱的。
2.好动的男孩即使特别顽皮,他的好动行为也并不离奇,能为常人所理解;
而多动症男孩的多动,则夸张得让人难以接受。
3.好动具有选择性,比如,男孩在课堂上好动,而当他在看电视或玩游戏时则能专心致志;多动症男孩的“多动”则没有选择性,不论什么场合都无法安静下来。
无论你的男孩是“好动”还是“多动症”,如果你不能及时帮他纠正,都会对他的学习、交友、求职造成影响。以下是三种解决方法,适用于爱动的所有男孩,男孩父母应该好好掌握,逐步协助男孩提高自控能力。
方法一:通过游戏锻炼男孩的自控力
聪健端端正正地坐在小椅子上,听妈妈给他讲《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从前,有一个老爷爷和老婆婆,住在蓝色的大海边……”聪健一边听妈妈讲,一边用手挖起鼻孔。
妈妈帮他把手放好,继续讲:“突然有一天,老爷爷撒下渔网,却捞到了一条鱼儿……”
聪健一边用手挠着头,一边左右张望,很显然他有些坐不住了。妈妈再次把聪健的手放好,然后说:“老爷爷抓的鱼很漂亮,你猜猜,他抓到了什么鱼?”
聪健歪头想了想,说:“可能是金鱼吧。”妈妈笑着说:“我儿子真是太聪明了,你说对了!”经过妈妈这么一夸,聪健把注意力重新投入到听故事上来……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与男孩一起互动的方式,来培养他的注意力和自制力。除了讲故事外,还有很多游戏,非常适合多动的男孩。
例如,冰棍游戏。游戏很简单:由妈妈、爸爸、男孩一同加入到这个游戏中。爸爸被指定为“抓人者”,去抓妈妈和孩子。当爸爸抓到他们中的其中一个时,就大叫一声“冰棍,冻”,然后被碰到的人就必须站着不动,直到同伙的人上前去解救才能跑动。比如爸爸抓到了孩子,喊一声“冻”,孩子只能乖乖站在原地,一动不许动。等到一旁的妈妈上来救援时,就拍一下孩子的肩膀,说:“解冻”,孩子才可以继续自由活动。如果期间孩子犯了规,就被视为犯规。
类似的游戏还有好多,比如父母小时候常玩的“红灯绿灯小白灯”“捉迷藏”等,都可以在娱乐中锻炼男孩的自控力,使孩子在活动量充足的过程中,不致因“发疯”而失控,闹中有静,相得益彰。
不过,对于一些实在无法掌控自己行为,平衡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障碍的男孩来说,仅凭游戏的锻炼是不够的,还需要找专业治疗多动症的医生,以药物、心理诱导、食疗等方式加以调节。
方法二:激发孩子更多的精力
小轩的妈妈说,她的儿子在小学三年级前经常考双百,可过了三年级,便患了“多动”这个怪毛病——总是坐不安稳、站不稳当,嘴里还经常不自主地发出声音,同学们没少笑话他,这使小轩很恼火,常常暴跳如雷,与同学们大打出手。由于“动”个不停,小轩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性格变得非常敏感,动辄就哭泣、愤怒……
听说体育运动可以宣泄掉多动男孩过剩的精力,小轩妈妈就开始带着儿子早晚进行跑步练习。小轩体力很好,总是把妈妈远远地甩在身后。无奈之下,小轩妈妈为儿子买了一个跑步机,这样就可以在家里进行长跑练习了。
经过半年的跑步训练,小轩的情况有所好转,心情开朗了很多,身体强壮了不少,最主要的是,他的自控能力也增强了。
对于多动的男孩,父母要进行正面引导,使他们将过多的精力释放出来。在平时,可以多带他们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例如长跑、打篮球、踢足球、跳远、爬山、游泳等体育锻炼,或者参加合唱团、武术班等。在安排男孩进行活动时,要随时指导和纠正他们的偏差行为,教他们学会有目的的活动。此外还应注意,要保证男孩的安全,别带他们进行危险系数高的活动。
方法三:及时表扬他的优点,惩罚他的错误
多动的男孩自控能力很差。他们明白许多道理,但做起事来却非常冲动,根本不考虑后果,所以不断地“犯老毛病”。为此,父母要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行为规范,即通过表扬让他们巩固优点,建立良好的行为;通过惩罚让他们改掉错误,改变多动的情况。
以下是一位多动男孩的母亲的育儿经验分享:
我儿子非常好动,为了纠正他的行为,我为他制作了一个“奖罚表”,并与儿子“约法三章”:如果他每天的小动作少于30次,我就在当天的表格上为他画一个“星星”;反之,如果他小动作不断,不专心做事,我就给他画一个“圆圈”。当他连续获得三个“星星”时,就可以为他买一些爱吃的零食,当他连续获得五个“星星”时,就可以带他去游乐园;而当他出现小“圆圈”时,就禁止他看电视或吃冰激凌等。
在这样的规定下,儿子变得安静多了,有时竟然可以连续七天都获得“星星”。渐渐地,儿子的多动症得到了控制。
上面这位父母的方法属于“行为治疗”的一种,其原则就是利用鼓励和批评,让男孩学会有目的的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或长处,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也是如此。不管是优点、长处还是闪光点,都要及时表扬、奖励,目的是为了巩固已有的好的表现。除了表扬已有的优点外,还要关注取得进步之处,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或表扬,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孩子改正缺点,不断取得进步。
帮助多动男孩建立良好的行为,是一项艰难的工程,父母要有思想准备,要有极强的耐心,切不可以采取放弃教育的态度,任其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