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真经
“人之初,性本善”,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男孩缺少爱心,而是由于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把男孩的爱心在不经意间剥夺了。因此,父母要抓住教育的时机告诉男孩,如何用自己的爱心去对待这个世界。
“爱”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一个有爱的男孩会更加珍惜生命、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但如今随着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和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日益淡薄,父母们突然发现自己的儿子变得自私、霸道起来,只懂得自己享受生活,不懂得同情怜悯别人,甚至越来越像个冷血动物。
男孩为什么会变得没有爱心呢?是他们天性就如此吗?当然不是。一位儿童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表明:同情和善良是孩子的天性。比如:一岁之前的婴儿,他就对别人的情感有反应,如果旁边有孩子的哭声,他也会跟着一起哭;两三岁的孩子,如果看到别的小朋友哭泣,他就会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安慰别人;当孩子到了五六岁,他开始有了认知反应能力,此时他知道应该怎样去安慰自己哭泣的伙伴……这些都是孩子爱心的表现。这足以证明,有爱心是孩子的天性。
那为什么有时男孩的这种天性会慢慢消失或者隐藏呢?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男孩的父母,假如父母在了解男孩的这种天性后,能够正确地引导和培养,那么他就会渐渐成为一个爱心传播者,反之,他可能会成长为一个无爱的冷漠之人。
当代著名的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曾偶然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只雌性的成年斑鸠在看到肉食动物靠近它的孩子时,便会假装受伤,然后一瘸一拐地逃出穴窝,就好像它的翅膀折断了似的。这时,那些食肉动物就会放弃攻击小斑鸠转而攻击成年斑鸠,希望能够快速捕食这只“受伤”的猎物。而一旦这只成年斑鸠把敌人引到一个远离穴窝的地方时,它就会马上振翅飞走,自然成功逃脱了对方的捕食。
当然,成年斑鸠并不是每一次都能逃脱对方的追击,有时它也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它用这种富有爱心的举动来保护幼儿,使它们能够活到成年,繁殖后代。而小斑鸠在耳濡目染父母的这种做法后,也会仿效。
中国人常说“舐犊情深”,父母关爱孩子,孩子长大后关爱自己的孩子,可见爱心是一种后天强化的行为,只要你为孩子做好榜样,他就会模仿你。那么父母应该通过哪些方法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儿子进行爱心教育呢?
方法一:父母要给孩子做好关爱他人的榜样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要想男孩富有爱心,父母必须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让男孩从一出生就开始这样做。
有这样一对夫妇,他们深深懂得父母的言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他们总是以身作则,并以此去引导自己的儿子。首先他们非常孝顺长辈,例如在家里,总是给长辈倒茶、盛饭、嘘寒问暖;逢年过节记得给长辈买东西、送礼物,而他们在做这些的时候,总是会让自己的儿子知道,而且很多时候他们也会询问自己的儿子应该给长辈们买什么样的礼物,让孩子参与到给长辈“关爱”的过程中来。每逢单位组织旅游或搞活动,如果准许带家属,这对夫妇总是带上儿子和双方的父母,让儿子与双方父母开阔了眼界。更为重要的是,这可以让儿子从中体会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心。在关爱孩子方面,他们总是体贴、温和地和自己的孩子对话,还常常与儿子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并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表扬和肯定,让儿子能直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温馨、爱意浓浓的家庭环境,这对夫妻从来不在儿子的面前争吵,而是互相关心、爱护,吃饭的时候,总是微笑着给对方夹菜;每次出差,在给儿子买礼物的同时,总不忘给对方也买一份;而且在吃东西的时候,他们总会提醒自己的儿子记得给爸爸或妈妈留一份。生活中,他们还注意使用爱的语言,比如“别着急,我来帮你!”“老婆,你今天太累了,这些事情我来做吧。”“谢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等。这样,男孩在父母的引导下,渐渐也学会了怎样去爱别人。
方法二:培养男孩的爱心从移情训练开始
所谓移情训练就是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位置上,从对方的角度去体验他的情感,主要训练方式包括:故事、情景表演及日常交谈等。而培养男孩的移情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他学会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情感,进而分享他人的情绪情感并表现进一步的关爱行为。因此,父母要培养一个有爱心的男孩可从训练他的移情能力开始。
8岁的浩南从小就非常有爱心,妈妈从他一两岁的时候就锻炼他的移情能力,经常鼓励他去帮助他人。例如看到其他小朋友哭,妈妈就会对他说:“浩南,你看那个小妹妹摔疼了,她一定很伤心,你用自己的玩具哄哄她。”
有一天,浩南跟妈妈一起上街去买东西。在过马路的时候,浩南看见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奶奶,他看了看妈妈,妈妈正用鼓励的眼光望着浩南。于是,浩南主动走上前去,扶着老奶奶走过了马路。走到马路对面后,老奶奶十分感谢浩南,夸他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这时,走在后面的妈妈对浩南说:“浩南,你注意了没有?旁边的阿姨都微笑地看着你,后边的叔叔向你投来赞许的目光呢!”浩南朝旁边一看,果然,好多叔叔阿姨都微笑地看着他。小浩南高兴地回答道:“老奶奶过马路时会很困难,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帮助老奶奶过马路,是吧,妈妈?”妈妈微笑地点点头。
可见,从小的移情训练已经使浩南对他人有一种同情心了,而同情心正是爱心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