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学点心理操纵术
14870500000057

第57章 不予反驳,在退中求进

他人指责的时候,如果你不断地解释。甚至解释的声音比对方的更大,态度更横,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候会让本来你有理的事情变得无理。

生活中,无论一件事你做得是对还是错,难免都会受到他人的指责。面对对方频频的指责,你是怎样做的呢?不停地解释,还是置之不理?

他人指责的时候,如果你不断地解释,甚至解释的声音比对方的更大,态度更横,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候会让本来你有理的事情变得无理。

通常情况下,对方就某一件事指责你的“过错”的时候,他是带有情绪的。这个时候,不管你的心里有多么的委屈,你可以先应承下来,尽量不予反驳,等他陈述完之后,再为自己辩解,先退一步再进。特别是对方如果是性情中人,说话很直爽,他们并不是有意要指责你,只是就事论事。如果你“接茬”,对着干,就有可能造成误会。

对方只有说完了自己认为该说的话,才有可能听进你的解释。所以,在他指责的时候,你的任何解释都是“废话”,起不到为自己辩解的任何作用。

早上上班,小伟就被领导叫到办公室,受了一顿骂。领导说:“你怎么搞的,这么重要的数据都弄错了,还让我们公司被对方奚落了一番。都工作3年了,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办不好,你还能做点什么?”

领导指着他,足足训斥了他3分钟,小伟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原来与昨天他给客户送的一份文件有关,给对方报的生产价格与领导的预计不符。由于自己的报价对方不能接受,所以走掉了一个潜在客户。小伟觉得自己很委屈,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领导却不看文件,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他。

于是,他就急匆匆地对领导说:“我没做错呀!那份文件又不是我一个人做的,再说最后敲定的人又不是我!文件中的金额并没有计入所有的成本,还有一部分看不见的成本我们不能忽视,而对方却不同意。如果按对方的意见,我们的生产成本就会增高,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节约成本吗?”

领导见小伟这样说,更加生气了:“你怎么说话呢?”两人闹得非常不愉快,出了办公室后,小伟骂骂咧咧,说领导是个小瘪三。没想到,被要出门的领导听到了……

如果换一种情景,我们再来看看,事情会怎么发展:

早上上班,小伟就被领导叫到办公室,受了一顿骂。领导说:“你怎么搞的,这么重要的数据都弄错了,还让我们公司被对方奚落了一番。都工作3年了,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办不好,你还能做点什么?”

领导指着他,足足训斥了他3分钟,小伟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原来与昨天他给客户送的一份文件有关。他很想为自己辩解,可是领导的机关枪扫个不停,没有给他机会。他就索性低着头,让领导说完吧。

等领导说完,小伟才说:“领导,是我不对,昨天送文件比较匆忙,由于下午要赶一个会议,所以来不及请示你价格的问题。我们现在报的价格已经是最低的了,因为这个项目中有很多现在看不见的成本,我们在做预算的时候不得不考虑。你看一下……”小伟一边说一边拿起领导办公桌上的文件,跟领导商量着。

领导听小伟这样一说,马上就改变了态度,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有点过分,因为自己根本就没有看文件,还不了解情况。于是,对小伟说:“我再看看……如果真是这样,我再跟对方解释一下。”他认真地看着文件,说,“你先出去吧,一会儿我叫你。”小伟能感觉到领导内心的惴惴不安,以及错怪他后的愧疚感。

所以,在面对他人的指责时,要想变被动为主动,你应该做的是,冷静—倾听—解释(反驳)。这个循序不可倒置。前面一种状况,对小伟来说是很不利的,虽然他有理,但是他的态度只会激怒领导,特别是对于一个领导,让领导很没面子,会使得领导虽自觉理亏,也会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跟小伟说下去,一直说到自己有理为止。这样的话,两人的辩论就会变得不客观,由开始的就事论事,慢慢无形中变成对彼此为人的憎恨,甚至发展到人身攻击。

而第二种情况就不同了。小伟在有理的情况下,也懂得主动退让,让领导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之处,对开始对小伟的错怪表示愧疚。下次出现这种情况,领导肯定不敢随意训斥小伟了。

面对他人的指责,如果指责对了,尽管方式不恰当,也该虚心接受;如果指责错了,一定要保持冷静,在场合许可的情况下要不失时机予以反驳、申辩,甚至可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指责者哑口无言。

相形之下,对待错误的指责,千万不要以下面的态度去对待:当时就激动不已,甚至失态,失言。这样做只有坏处而没好处。首先是伤身,生气、发怒都影响健康,这里就不必多说了;其次是伤了和气,你与指责者之间的辩论很可能会发展成一场争论,进而影响到今后你们的关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可能中了他人的圈套。有的人指责你是故意要影响你的情绪,让你失态,并借此逼你让步,及至出局。这一点,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详细分析。

尤其不要在事后向别人散布对指责者的不满、愤懑,尤其是指责时沉默,背地里不沉默。这种行为看似在损害指责者的形象,实际上是在损害你自己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