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学点心理操纵术
14870500000059

第59章 拖过“三分钟热度”,你就能胜利

有些时候,拖延也是一种技巧。这种“拖”绝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要通过“拖”的时间收集情报,分析问题,打开局面。如果在无法战胜对手时,自己只是消极等待,结果只能是失败。

记住,任何人做任何事,最初的时间段都是精力最旺盛的时候,等到他过了“三分钟热度”,失去挑战热情的时候,你再去挑战,他更容易屈服。

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都在拖延中不了了之。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某件事,开始我们对其充满了信心,斗志昂扬地想将它做好。如果这个时候你遇到了其他一些更着急的事情去做,而不得不将这件事搁置一段时间,当你再次着手这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根本就没有了开始时的激情。

比如,某人惹怒了你,当时你很生气,非要找他理论一番,给他一点颜色看看不可。但是如果你在“盛怒”的时候没有去找他,过了一段时间,你就会放弃开始时的想法,“就这么点小事,还是算了吧!”

再如,你开始经营某个生意,顾客跟你讨价还价很久。开始你还信心饱满,“我的东西很好,质量也好,款式也好,值这个价!”可对方就是不吃你这一套,抓住一个小的细节跟你耗费了很多时间。最终你可能会放弃开始的坚持,心想,“算了吧,都耗了这么久了,卖出一件算一件!”

我们也经常说某人做事没有恒心,“三分钟热度”,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个“三分钟热度”。在这“三分钟”内,你针对某事的想法和行为会很积极主动,而“三分钟后”,你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变得消极被动。

一位大学教授讲课时,有个学生问:“请问老师对调整学费的看法如何?”这位教授就此停止讲课而回答他的问题,结果众人意见发生分歧,弄得场面很尴尬。

如果教授当时回答“质问内容与课本无关,我不能马上回答,下课后再谈”,就可避免这种难以收拾的场面。

对于对方在激动时提出的问题,如果不能具体解决,往往容易陷入僵局,所以对此问题要回避。如果是个人的事,可说:“这件事太复杂,先喝一杯再说。”这样表明软态度,可使对方稳定下来,比二人争吵不休要好。

我们经常提倡按时完成任务,决不拖延。但是有些时候,拖延也是一种技巧。这种“拖”绝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要通过“拖”的时间收集情报,分析问题,打开局面。如果在无法战胜对手时,自己只是消极等待,结果只能是失败。

面对对方提出的棘手的问题,无法立即回击,不如干脆说“改天再说吧”“对于此问题,需要慎重的考虑,现在讨论有些匆忙”以此来牵制对方,把麻烦事应付过去。对于一些无聊的问题,这样回答,对方会认为你不屑一顾,但又比直接遭到拒绝要好,也许以后就不会再纠缠了。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消磨对方的意志,打击对方的锐气,使其收敛锋芒,也是以暂时让步缓解对方情绪而赢得时间的一种技巧。

20世纪80年代末,硅谷某家电子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集成电路,其先进性尚不能被公众理解。而此时,公司又负债累累,即将破产,这种集成电路能否被赏识可以说是公司最后的希望。

幸运的是,欧洲一家公司慧眼识珠,派3名代表飞了几千公里来洽谈转让事宜。诚意看起来不小,一张口出价却只有研制费的2/3.电子公司的代表站起来说:“先生们,今天先到这儿吧!”从开始到结束,这次洽谈只持续了3分钟。岂料,下午欧洲人就要求重开谈判,态度明显“合作”了不少,于是电路专利以一个较高的价格进行了转让。

硅谷公司的代表为什么敢腰斩谈判呢?因为他知道,施压有两个要点:一是压力要强到让对方知道你的决心不可动摇;二是压力不要强过对方的承受能力。他估计欧洲人飞了几千公里来谈判,决不会只花上3分钟就打道回府。这3分钟的会谈,看似打破常规,在当时当地,却是让对方丢掉幻想的最佳方法。

A公司打算购买B公司的一套设备,B公司把价格抬得比较高,于是,A公司派出了销售员小王去谈判。小王熟悉了一天的材料,跟对方公司谈判的时候,反复地说这套设备并不完善,有可能导致生产上的一些浪费等,跟对方耗了很长时间。尽管小王遵照领导的指示,也做出了一些小小的让步,但是每次都让对方付出了很大的精力。

最后,双方把协议勾画出来了个大致,但总有一两个关键地方谈不拢。这时A公司的总经理出场了,交涉了一会,说:“再拖下去的话,太不值得了,我们再让一点,就这么成交吧!”此时对方已经身心均已透支,最终以接近底价的价格,将设备卖给了A公司。

记住,任何人做任何事,最初的时间段都是精力最旺盛的时候。等到他过了“三分钟热度”,失去挑战热情的时候,你再去挑战,他更容易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