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学点心理操纵术
14870500000009

第9章 拉近距离,走过去并拥抱他人

触摸,被认为是人际交往中最有力的方式。每个人都有体会,人在触摸或身体接触时对情感的体会最深刻。在生活中,身体接触是表达某种强烈情感的有效方式。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隔阂的消融、深厚的友谊,也需要通过身体的接触才能充分的表达。

有一次,你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老板把你叫到办公室,对你嘉奖了一番。

现在设想有这样两个场景:

一:老板始终坐在老板椅上,隔着一个办公桌的距离与你面对面,他面露微笑地说:“小刘,你的能力不错,希望你再接再厉哦!”

二:老板从办公桌的里面,慢慢走到你身边,双手拍拍你的肩:“小刘,你的能力不错,我很看好你哦!”

你认为哪种方式对你的鼓励更大,或是你认为上面哪个场面更加表现出老板的平易近人、容易接触?

当然是第二种,因为第二个场景中,老板与你近距离接触,而且有身体上的“碰撞”。在老板的手拍到你肩膀上的一瞬间,对你产生的动力是语言所无法完成的。

触摸,被认为是人际交往中最有力的方式。每个人都有体会,人在触摸或身体接触时对情感的体会最深刻。在生活中,身体接触是表达某种强烈情感的有效方式。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隔阂的消融、深厚的友谊,也需要通过身体的接触才能充分的表达。

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被触摸的需要。人从出生开始,就存在与温暖、松软物体接触感到愉快的本能。所有儿童都喜欢拥抱、抚摸和亲近长绒毛玩具,绝大多数成人也有这样的愉快感。更为重要的是,人不仅对舒适的触摸感到愉快,而且会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

你只要观察一些小孩子,你就会发现孩子与谁的身体接触最多,对谁的情感依恋也最强烈、最深刻。有过恋爱经历的人也有体会,爱情在身体接触,哪怕只是握手的那一瞬间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生活中,你也可以从两人身体接触的程度来判断两个人的关系。如果两个恋爱中的人,每次约会,都只是规规矩矩地“坐而论道”,而没有一点亲密的举动,那么他们肯定不会有什么发展。

我认识一个男孩,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发展出一个可以结婚的女朋友,他抱怨自己条件也不错,而且一向都很绅士,怎么就没有女孩子喜欢他呢?他感叹,自己最冤的是,虽然谈了三四次女朋友,但是跟每个女孩子都没有牵过手,就分手了。真是有点浪费青春了!

其实,他的症结不在于他不会谈恋爱,也不在于他的条件如何,而在于他自己没有拉近与女朋友的距离,也就是说他过于“绅士”。

说来也巧,我还认识一个男孩,是个恋爱高手。有一次另外一个男孩向他取经,如何追到自己喜欢的女孩。他便向对方传授:“你可以装作无意中碰到她的肩膀,或是过马路时‘无奈’地牵她的手,如果她并不反感,那么说明你们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发展;如果她很反感地摔掉你,或是对你的举动很敏感,那么你就不要再做无用功了。每个女孩都会乐意自己喜欢的男孩主动牵她的手。”

他说的这句话很有道理,在礼仪允许的情况下,如果你久久跟人保持距离,那么只能说明你刻意要拉开彼此的距离。

所以,要想与他人的关系更进一步,就要尽量产生身体上的接触,比如握手、拥抱、拍肩膀等。中国是个传统的礼仪之邦,见面握手就能表达彼此的好感,而在西方国家,都行贴面礼,彼此拥抱,这样显得关系更加密切。

要产生身体上的接触,首先要缩短两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我们常常会发现,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站在一米开外与人交谈,与人面对面的交谈,以及与人交头接耳说悄悄话,这三种情况下,人们的关系肯定是不同的。越亲密的人,人们与之接触的距离就会越近。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受到个体之间由于关系不同而产生的情感距离的影响。人类学家霍尔认为“人际距离”可区分为4种:

亲密距离(0~0.5米),通常用于父母与子女、情人或恋人间,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刺激;个人距离(0.5~1.5米),一般是用于朋友之间,此时,人们说话温柔,可以感知大量的身体语言信息;社会距离(1.5~4米),用于具有公开关系而不是私人关系的个体之间,如上下级关系、顾客与售货员、医生与病人等;公众距离(4~8米),用于进行正式交往的个体或陌生人之间,这时的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当然,“走过去,拥抱他”这个策略不能随意用,特别是在男女之间,否则就会被人曲解其中的含义。即使是同性之间,对初次见面的对方,你要是表现得过于亲密,对方就会怀疑你怀有什么用意,所以这一点最好运用在比较熟悉的人之间。

有一个中国老师在巴基斯坦教学。有一次,一个刚结婚的当地学生和他的妻子一起来拜访老师。老师主动与学生的妻子握手,以表示欢迎。

第二天,学生满脸怒气,拒绝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感到莫名其妙,就问另一个当地学生,到底怎么回事。另一个学生对老师解释道,那位学生认为老师主动逼他的妻子握手,太失礼,所以不愿意再理老师了。按照巴基斯坦礼俗,男子与陌生女子不能主动握手。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老师恍然大悟。最后,老师说中国的礼仪是,初次见面与对方握手表示客气和友好,并没有其他的意思,这才消除了误会。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走过去,拥抱他”。如果善于利用,就会拉近距离,反之也可能拉开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