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14870600000019

第19章 利润表项目及其分析

利润表揭示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或者说反映了利润的基本构成。解读利润表必须关注形成利润的重点项目,以具体了解企业利润形成的主要因素,找出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原因,从而为内部经营管理和外部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具体来说,对利润表或利润形成过程的分析,首先要从有关收益项目总额之间的内在关系角度考察利润形成的持久性和稳定性;然后再对利润表中各个收入、费用项目进行逐一解读,分析这些项目的真实性、完整性,从而对企、业的收益质量进行判断。

一、利润表收益项目关系分析

收益质量评价是一个主观过程,企业的报告收益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对于盈利的持续性和重要性不一样。企业的利润可以分为:营业利润与非营业利润、税前利润与税后利润、经常业务利润与偶然业务利润、经营利润与投资收益等。这些项目的数额和比例关系,会导致收益质量不同,在预测未来时有不同意义。因此,在解读利润表时,首先要对收益项目的关系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以下比例关系。

(一)营业利润与非营业利润

营业活动是公司赚取利润的基本途径,代表公司有目的活动取得的成果。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营业利润的持续增长是企业盈利持久性和稳定性的源泉。因此,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其营业利润应该远远高于其他利润(如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受益、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等)。如果一个公司的非营业利润占了大部分,则可能意味着公司在自己的行业中处境不妙,需要以其他方面的收入来维持收益,这无疑是危险的。

(二)经常业务利润和偶然利润

经常性业务收入因其可以持续不断地发生,应当成为收入的主力。而一次性收入、偶然业务利润(如处置资产所得、短期证券投资收益等)是没有保障的,不能期望它经常地、定期地发生,因而并不能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偶然业务利润比例较高的企业,其收益质量较低。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上,只能获得与其风险相符的收益率,获得超额收益只是偶然的,不可能长久地依赖其来增加投资者财富。

(三)内部利润和外部利润

内部利润是指依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利润,它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外部利润是指通过政府补贴、税收优惠或接受捐赠等从公司外部转移来的收益。一般来说,外部收益的持续性较差,外部收益比例越大,收益的质量越低。这是因为,能够获得补贴收入的大多是公共事业类和环保类等企业,这些企业受国家政策及其他宏观政策影响很大,政策性补贴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业绩好坏休戚相关。一旦国家政策发生变化,补贴减少,这些企业就可能由“优”变“劣”。当然,如果企业能够在较长时期内获得政府补贴,则其收益水平将在此期间内有一定保障。

二、利润表的重点项目解读

(一)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自身营业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企业取得的营业收入是其生产经营业务的最终环节,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果能否得到社会承认的重要标志。同时,营业收入又是许多经济指标(如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等)的计算基数。因此,营业收入项目的真实与否,在财务报告分析中至关重要。对营业收入的解读,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营业收入的确认。营业收入的确认具体讲就是在什么情况下企业可以认为它已经取得了营业收入。比如,销售商品收入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在明确收入确认条件的基础上,着重应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收入确认时间的合法性分析,即分析本期收入与前期收入或后期收入的界限是否分清;(2)特殊情况下企业收入确认的分析,如商品需要安装或检验时收入的确认,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等。

2.收入和利得的界限。收入属于企业主要的、经常性的业务收入。收入和相关成本在会计报表中应分别反映。利得是指收入以外的其他收益,通常从偶发的经济业务中取得,属于那种不经过经营过程就能取得或不曾期望获得的收益,如企业接受捐赠或政府补助取得的资产、因其他企业违约收取的罚款、处理固定资产净损益、债务重组利得等。利得属于偶发性的收益,在报表中通常以净额反映。

3.营业收入与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中相关项目配比。收入的实现并非只体现在利润表上,由于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考察收入的真实性、合理性,可以借助其与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中相关项目之间的配比关系进行判断。

(1)营业收入与企业规模(资产总额)的配比。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其生产经营的目标是创造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必须通过营业收入来取得。因此,企业应保持相当数量的营业收入。分析营业收入数额是否正常,可以将营业收入与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额配比。营业收入代表了企业的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这种能力应当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资产总额)相适应。这种分析应当结合行业特征、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及企业经营生命周期来开展。比如,主营业务收入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处于成长或衰退阶段的企业较低,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较高;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较高,有些特殊行业(如航天、饭店服务业)较低。若二者不配比(过低或过高),就需要进一步查清原因。

(2)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配比。通过将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配比,可以观察企业的信用政策,是以赊销为主,还是以现金销售为主。一般而言,如果赊销比重较大,应进一步将其与本期预算、与企业往年同期实际、与行业水平(如国家统计局测算的指标)进行比较,评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质量。

(3)营业收入与相关税费配比。会计报表中其他一些项目,如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税费”,现金流量表中的“交纳的各种税费”、“收到的税费返还”等也与营业收入存在一定的配比性。因为营业收入不仅要影响所得税,更重要的是,它还是有关流转税项目的计税基础,取得营业收入不仅会增加资产,也会伴随着税金的支付。

(4)营业收入与其现金流量的配比。营业收入与现金流量表中有关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之间也应当存在一定的配比关系。如果营业收入高速增长,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等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却没有相应地增长,则很可能意味着营业收入质量不高,甚至是捏造的。

4.利用非财务信息分析营业收入的真实性和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关系到企业不同利益集团(如投资人、债权人、经营管理者、职工、国家等)的利益。而收入是利润的源泉,因此营业收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真实性可以说是对营业收入的基本质量要求。判断企业的营业收入是否真实,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一些财务会计方法外,往往还需要借助于其他非财务信息,比如企业所在行业的景气指数、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甚至一些生活常识等。

5.对营业收入的构成进行详细分析。对营业收入不仅仅了解一个总额,还要仔细分析其具体构成情况。

(1)营业收入的品种构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都从事多种商品或劳务的经营活动。在从事多品种经营的条件下,企业不同商品或劳务的营业收入构成对信息使用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占总收入比重大的商品或劳务是企业过去业绩的主要增长点。并且,信息使用者还可以利用这一信息对企业未来的盈利趋势进行预测。企业管理者则可以此作为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

(2)营业收入的地区构成。当企业为不同地区提供产品或劳务时,营业收入的地区构成对信息使用者也具有重要价值,占总收入比重大的地区是企业过去业绩的主要增长点。从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来看,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偏好,不同地区的市场潜力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的未来发展。

(3)关联方交易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有的公司为了获取不当利益,往往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进行所谓的“盈余管理”。关联方交易与会计报表粉饰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如果关联方交易确实以公允价格定价,则不会对交易的双方产生异常的影响。但事实上有些公司的关联方交易采取了协议定价的方法,定价的高低取决于公司的需要,使得利润在关联方公司之间转移,这种在关联公司内部进行的“搬砖头”式的关联销售是很难有现金流入的,因此这样的收益质量很差。对此,要关注会计报表附注对于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分析关联方交易之间商品价格的公平性。

(4)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在总营业收入中的构成。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则是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收入。正常情况下,主营业务收入应当构成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他业务利润既为“其他”,那么其所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不应过大,一般在30%以下。企业应保持相当数量的主营业务收入,否则就有副业冲击主业之嫌,表明企业的资源占用可能不尽合理。由于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利润表不再在主表中披露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因此该项分析应结合会计报表附注中对营业收入的详细解释进行。

2.营业成本。营业成本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营业成本是为取得营业收入所发生的代价,通过对成本的分析,可以对企业产品成本水平有所了解,与销售价格相对比,还可以分析企业的盈利情况。

对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分析,首先要将主营业务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配比。将二者之差除以主营业务收入,即得出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毛利率。并以此结合行业、企业经营生命周期来评价主营业务成本的合理性。若毛利率过低或过高,则需要进一步查明原因。

其次,谨防企业操纵营业成本的行为。费用也是影响利润的一个重要变量,营业成本是费用的一个重要项目。某些企业为了满足小集团利益,除了在营业收入上作假以外,还往往在营业成本上做文章,常见的操纵营业成本的方式有:(1)不转成本,将营业成本作资产挂账,导致当期费用低估,资产价值高估,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2)将资产列作费用,导致当期费用高估,资产价值低估,既歪曲了利润数据,也不利于资产管理;(3)随意变更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导致成本数据不准确。

3.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进行日常经营活动应负担的各种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营业税金及附加也是企业为获取收益所必须承付的代价。

分析时,应将该项目与企业的营业收入配比,并进行前后期间比较。因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要按国家规定交纳各种税金及附加。如果二者不配比,则说明企业有“偷税”、“漏税”之嫌。

4.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销售费用是一种期间费用,它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与当期商品销售直接相关,而与产品的产量、产品的制造过程无直接关系,因而在发生的当期从损益中扣除。销售费用一般与主营业务收入存在一定的配比关系。因而可以通过该比率的行业水平比较,考察其合理性。在企业业务发展的条件下,企业的销售费用不应当降低。片面追求一定时期内的费用降低,有可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

5.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具体包括的项目内容有: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管理费用也是一种期间费用。对管理费用分析时应注意以下4个方面。

(1)管理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配比。通过该比率的行业水平以及本企业的历史水平分析,考察其合理性。一般认为,费用越低,收益越高。但事实并非如此,应当根据企业当前经营状况、以前各期间水平及对未来的预测来评价支出的合理性。例如,在分析维护和修理费用时,可以计算两个比率,一是维护和修理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率,二是其与固定资产净值的比率,由此可测定维护和修理费用是否在正常和必需的水平,确定企业是否为了提高当期收益而减少维护和修理费用,这种收益的提高是以未来生产能力的下降为代价的,收益质量较低。再如,研究与开发费用可能是一项费用也可能是一项投资,片面降低研究与开发费用,只能使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处于劣势,降低未来收益。

(2)管理费用与财务预算比较。从成本特性角度来看,企业的管理费用基本属于固定性费用,在企业业务量一定、收入量一定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压缩那些固定性行政管理费用,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管理费用既然是一种与企业的产品成本不直接相关的间接费用,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它也代表了企业生产一线与管理二线的比重,其数额的大小代表了该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水平。管理费用种类繁杂、数额较大,管理不便。对此,可将其与财务预算的数额比较,分析管理费用的合理性。

(3)管理费用与企业规模(资产总额)配比。资产规模的扩大会增加企业的管理要求,比如设备的增加、人员扩充等,从而增加管理费用。因此,管理费用与企业规模(资产总额)之间存在一定的配比关系。

6.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的项目内容有: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差额、支付给金融机构手续费及企业发生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财务费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贷款规模、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

(1)贷款规模。概括地说,如果因贷款规模的原因导致计入利润表的财务费用下降,则企业会因此而改善盈利能力。但是,同时也应当注意,企业可能因贷款规模的降低而限制了发展。

(2)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从企业融资的角度来看,贷款利率的具体水平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定时期资本市场供求关系、贷款规模、贷款的担保条件及贷款企业的信誉等。在利率的选择上,可以采用固定利率、变动利率或浮动利率等。

应该说,企业的利率水平主要受一定时期资本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因此,应注意分析企业的财务费用下降是否是由于国家对企业贷款利率的宏观下调而导致的。

解读财务费用还必须注意该项目的赤字问题。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财务费用不会出现赤字。这种情况出现在企业的存款利息收入大于贷款利息费用的时候,如果数额较大,也不正常。

7.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一方面减少了资产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形成一项费用,减少企业的利润。对资产减值损失的分析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会计报表附注,了解资产减值损失的具体构成情况,即企业当年主要是哪些项目发生了减值。

(2)结合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项目,考察有关资产减值的幅度,从而对合理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提供帮助。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项目(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是按该项目的账面余额扣除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的,因此可以将有关资产项目的减值损失与减值前的资产账面余额相比较,判断有关资产项目减值的幅度。这对预测企业未来资产减值情况,进而预测未来的财务状况和业绩是有一定益处的。

(3)将当期各项资产减值情况与企业以往情况、市场情况及行业水平配比,以评价过去,掌握现在,分析其变动趋势,预测未来。

8.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解读应注意,企业对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或分类是否正确,以及对有关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处理是否正确是关键。注意有无将本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了利润表;或者相反,将本应计入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了所有者权益。

9.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投资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的结果,企业保持适度规模的对外投资,表明企业具备较高的理财水平。因为,这意味着企业除了正常的生产经营取得利润之外,还有第二条渠道获取收益的途径。但同时也应注意以下问题。

(1)投资收益是一种间接获得的收益。投资是通过让渡企业的部分资产而换取的另一项资产,即通过其他单位使用投资者投入的资产所创造的效益后分配取得的,或通过投资改善贸易关系等手段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正是由于对外投资这种间接获取收益的特点,其投资收益的高低及其真实性不易控制。

(2)投资收益与有关投资项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配比。即要求投资收益应与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相适应,一般投资收益率应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只有这样企业才值得对外投资。同时,对外投资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投资收益连续几个会计期间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或为负数,则需进一步分析其合理性。

(3)投资收益核算方法的正确性。比如,长期股权投资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核算方法。若不恰当地采用成本法可以掩盖企业的投资损失,或转移企业的资产;而不恰当地采用权益法则可以虚报企业的投资收益。对此,应结合对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分析,判断企业核算方法的选择正确与否。

(4)警惕某些公司利用关联交易“制造”投资收益。这样的投资收益往往质量不高,甚至有欺骗投资者的嫌疑。

10.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11.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盘亏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与营业成本相比,既然是营业外发生的开支,营业外支出的数额不应过大,否则是不正常的。应严加关注:(1)是否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2)是否为关联方交易,转移企业资产;(3)是否有违法经营行为,如违反经济合同、滞延纳税、非法走私商品;(4)是否有经济诉讼和纠纷等。

12.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由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构成的。也就是说利润总额不仅包括了营业利润,还包括了直接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对利润总额的分析,一方面要关注其绝对数,并与前期比较,了解企业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必须重点对利润总额的构成进行分析。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构成,在上述几个因素中,一般来说营业利润属于主要因素,如果企业的利润总额主要来源于营业外收入,说明公司的营业活动不景气,不能对盈利能力给予过高评价。

13.所得税。所得税是根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上缴的一种税金。对企业而言,所得税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即企业为获得盈利所必须负担的代价(国家税收)。

14.净利润。净利润是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余额,是企业经营业绩的最终结果,也是企业利润分配的源泉。净利润的增长是企业成长性的基本表现。在分析净利润增长率时应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给予评价,当净利润增长率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时,表明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在不断提高,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5.每股收益。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还应当在利润表中列示每股收益信息。每股收益信息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后的每股收益,这两个指标的具体计算参见本书其他章。每股收益信息是股东比较关心的指标,显然每股收益越高,表明股东的报酬越高。不过有时企业出于稀释股价的考虑,会发放股票股利,这样,每股收益也会相应降低。因此,在判断每股收益尤其是将每股收益进行前后各期的对比时,应考虑股本数额变化的影响,使比较建立在可比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