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电视摄像艺术
14877100000032

第32章 多机拍摄的特点与

优势多机拍摄在电视领域并不是新鲜事物,在电视的早期,由于受技术所限,大量的节目采用的都是多机拍摄、现场直播的模式。我国第一部电视剧,原北京电视台于1958年录制的《一口菜饼子》,就是在舞台表演的基础上进行多机拍摄完成的。由于那时没有录像设备,只能采用多机拍摄,同期录音,现场切换,实时播出的方式。

多机拍摄、现场切换是最具电视特色的节目制作手段,也是电视和电影的重大不同之处。

如果说自由变换机位、运动拍摄是摄影机的第一次解放的话,那么多机拍摄、现场切换则是影像摄制的第二次解放。电影艺术的真正诞生源于摄影机的第一次解放,而影像摄制的第二次解放则使电视拥有了真正有别于电影的独特的技术与艺术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在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现场,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关注,或者说仅用一个视点去观察事物的话,观众很快就会感到视觉疲劳。电影是通过分镜头拍摄、连续蒙太奇叙述的手段从多个视点来反映现场的,而电视则是通过多机拍摄、现场切换的方式直接记录现场,也就是说电视将电影需要从不同角度多次拍摄同一场景的过程统一在了一起,现场切换的过程既是节目拍摄的过程又是节目制作的过程,如果进行现场直播的话同时还是播出的过程,电视现场直播将拍摄过程、制作过程、播出过程这三个原本独立的过程有机地统一在了一起,通过多个机位的拍摄和镜头的调度,使观众对全场有了一个全面的把握,从而使观众获得了在现场无法获得的视觉效果,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观看愿望和收视需求。

目前中央电视台绝大多数栏目的演播室都可以进行多机拍摄、多视窗处理,大型纪录片的采访和访谈部分一般都用多机拍摄。和单机拍摄相比,多机拍摄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

(1)多机拍摄可以实现多角度观察,在切换的过程中为观众选择最佳视点。那么什么是最佳视点呢?最佳视点就是在观看现场能很方便地对细节和全局进行观察的位置和角度。比如说,有些人看演出喜欢坐在前排中央位置,这个位置可以最近、最清晰地欣赏舞台上的表演;看足球比赛时主席台的位置是最佳视点,这个位置可以看到双方比赛的精彩镜头,而坐在球门后面看台的视点就不是最佳视角。但最佳视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事件的发生发展,最佳视点也是在不断转换的,进球的时候球门后的位置就变成了最佳视角。在一个大型场景中,多机拍摄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追随这种最佳视点的转换,为电视观众呈现精彩画面。在新闻演播室中,多机拍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单一的取景模式,使画面更富于变化、交流感更强。

(2)多机拍摄具有独特的现场观看感。现场观看感是一种感觉,比如我们看足球比赛时不光要看全场的整体跑动,也要看细腻的脚法和高超的个人突破,如果我们在现场的话,为了看清楚这些动作和场面可能会用望远镜进行细致的观察,这种与现场进程相适应的观看感觉就是现场观看感。进行多机拍摄的时候,导播会有意识地根据现场的变化在合适的心理需求的驱使下根据现场的进度切出各个不同机位的镜头,来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现场感总括起来就是在现场的大多数观众看到上一个画面的时候下意识地想在下一个画面中看到什么画面的感觉,而好的导播则可以充分体验到这种感觉,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现场观看感。

(3)对大型事件进行报道时,在演播室可以将身处世界各地的画面组织在一起,对事件进行全球范围内共时通感的报道。比如2003年中央电视台对伊拉克战争的直播报道,就是把来自世界各个不同地区的现场画面和评论汇集到演播室,通过演播室现场专家和主持人的点评和编辑的翻译,让人们通过电视不光了解伊拉克战争的全程,而且对世界各地的相关反应也有很详细的了解,现场直播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组合形成了一个综合报道的新闻集群,让观众对新闻事件有了一个全球视角的关注。

9.3 新闻类节目的演播室

拍摄目前绝大多数新闻类栏目在节目整体结构上都采用的是演播室出像引出报道内容、记者现场报道、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模式,因此演播室内容拍摄在新闻类栏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节就来了解一下新闻类节目的演播室拍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30分》、《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另外还有一些栏目基本上就纯粹是演播室栏目,比如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有报天天读》、《时事辩论会》等,因此从栏目类型方面来分,大致可以分为消息类电视新闻的演播室拍摄、谈话类新闻节目的演播室拍摄和大型综艺类节目的演播室拍摄。

9.3.1 消息类电视新闻的演播室

拍摄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栏目采用的就是典型的消息类电视新闻的演播室拍摄模式,这样的节目通常在250㎡以下演播室内制作节目,一般使用50 m2左右的演播室;如果在较大型演播室制作节目时,一般会把大的演播厅分割成几个区,每个区分别承担不同的节目。消息类节目的形式通常是两位节目主持人轮流口播新闻、播报节目或一个主持人外加几个嘉宾的形式,现场没有观众。通常使用三台摄像机进行拍摄,其中两台座机分别拍摄主持人或嘉宾的近景镜头,一台吊臂摄像机负责节目开始和节目结束时的全景。

在拍摄方面主要包括主持人进入演播室的画面、开始语的画面、口播新闻的画面、结束语的画面等。大多数消息类电视新闻的拍摄都是静态构图,一般只在开始处和结尾处有简单的推拉运动镜头,有些栏目也会设计非常复杂的移动镜头,比如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开始时动感十足的运动镜头就是预先设计好,在电脑控制下拍摄完成的。因此作为摄像师在这里的艺术发挥余地相对来说比较少,并且这样的栏目对制作节目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可以说都做到了标准化,绝对苛刻地要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任何错误,因此在拍摄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栏目规划阶段要与栏目总策划和演播室设计人员一起对镜头进行总体设计,对摄像机的运动方式、拍摄角度、拍摄方向和景别等进行详尽的规划,力求样式新颖,节奏明快。

(2)日常运作时,由于这样的栏目在电视台内部一般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拍摄的一招一式要求都非常高,尤其应注重构图的严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栏目的拍摄方式一旦形成规范后就要严格遵守。每一个拍摄动作在制定之初都已经过严格的研究,在日常播出的过程中已经成为节目的标准和观众识别栏目的一个重要标志。所有拍摄动作都应一丝不苟,严格按照导播要求进行拍摄。

(3)要善于创新,栏目的拍摄模式到一定时候一般会要求变一变,因此作为摄像人员一定要勤于思考,一旦需要变化时要能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

9.3.2 谈话类电视节目的演播室

拍摄当今的电视荧屏上,标榜打造公共谈话空间的谈话类节目可谓是红红火火,从最早的《实话实说》到严肃类的《高端访问》,从《艺术人生》到知性类的《鲁豫有约》和温情类的《真情》,不同主题的谈话类节目在各个电视台都吸引了很多的人气。谈话类节目已经成为电视台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目样式。

相比较于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谈话类的节目增加了现场观众,这样的节目与消息类节目相比增加了交流和互动,在拍摄手法上更加灵活。在机位的布置上要考虑到嘉宾和观众,彼此不能穿帮和越轴。谈话类电视节目一般在250 m2以上、600 m2以下演播室内制作,中央电视台一般安排在400 m2演播室。

谈话类节目根据场地的大小可以安排数量不等的现场观众,央视《实话实说》、《艺术人生》都是大型谈话类节目,一般会安排较多的现场观众。通常会使用五台摄像机,其中三台座机是基本机位,分别置于谈话区的左中右三个位置,还有一个吊臂机和一个游动机,左右两台座机分别拍摄节目主持人和嘉宾,中间座机负责正面全景,游动机负责观众反应和观众谈话,同时也会兼顾主持人和嘉宾,吊臂机负责观众、节目侧全景以及谈话现场的动感调度。

相对来说,谈话类节目节奏比较舒缓,人们关注的重点在于现场嘉宾的故事叙述和真情流露,因此从拍摄手法到切换的节奏,相对来说都比较舒缓,但是摄像人员在拍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倾听嘉宾的谈话,适时地用镜头把握嘉宾和现场观众的情绪变化。游动机和吊臂机应在动情处拍摄观众的反应镜头,因此摄像人员对场上气氛要非常敏感,对下一步要拍摄画面应提前有所准备,并善于观察观众的反应,感觉到嘉宾和观众情绪要有所变化时就提前将镜头调整好,导播会在适当的机会予以采用的。

9.3.3 综艺娱乐类电视节目的

演播室拍摄英国的尼古拉斯·阿伯克龙在其名著《电视与社会》一书中写道:“电视主要是一种娱乐媒体,在电视上亮相的一切都具有娱乐性……”传递信息和娱乐大众作为电视媒体的两大主要功能已为大家所普遍认可。娱乐节目已经成为电视吸引大众眼球的重要节目样式,甚至很多人在追求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下面我们就简要了解一下大型综艺娱乐节目的拍摄,比如《春节联欢晚会》、《非常六加一》等节目的拍摄。

一般大型综艺节目都在600 m2以上演播室录制。和新闻类节目最大的不同就是综艺节目由于场面过于复杂,因此常常要进行排演和走场。排演的过程中,导演根据节目情况设计机位并和摄像师一起研讨拍摄方案,排演过后就开始带机走场,在这个过程中,导演、摄像、导播、灯光等各个方面的人员会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各个机位的摄像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机位,并根据演员的走台、节目的节奏等调节跟拍的速度和焦点的变化以及推拉的速度等。这里关键要注意的是在节目与节目中间道具上下场时不能在镜头中出现,这时主持人的站位和机位的设置就非常关键。

“本章小结”

多机拍摄、现场切换是电视的最大特点,现在演播室内制作的节目很多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制作的,包括消息类节目、谈话类节目和综艺娱乐类节目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电视摄像人员应该根据节目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在导播的统一指导下,进行构图、取景。

“摄像实务训练”

1.根据不同节目分别设置不同的机位,并对每个机位所拍画面的角度和景别予以分析。

2.策划一个谈话节目并予以录制。

“思考题”

1.简述多机拍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简述多机拍摄人物采访时机位的设定方法有哪些,并予以比较。

“延伸阅读”

[1]刘文,曾祥敏。电视摄影创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2]任金州,高晓红。电视摄影与编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