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成为当前倡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核心话题之一。什么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竹简、拓片、古城遗址等史前文物,都是叙述古代文明曾经存在的方式;古代历史文化典籍《四书》《五经》都是说明文化进步的证据;时至今日,不断出现的文化产品,保存的图文手段正趋于多样化——电子的、音响的、影视的……或者未来出现的新兴媒体,都在为一个目标服务——更多更好地保存人类文明的系统进化史。今天,我们正在广泛阅读的纸质书籍,正在发展的电子书籍,保存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每一个印迹,就是一个体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过程。文化自觉,可以这样浅近地理解,以文化的逻辑书写的包括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经验与智慧在内的一种综合反映,体现中国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典型性,笔墨当随时代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一、文艺浓缩当代社会生活
《论语·子路》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现在我们可以读到一个通俗并具有启发性的故事:孔子到卫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流,弟子冉有问,这个地方人口众多该如何治理呢?孔子回答“富之”,也就是让人们的生活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起来以后又该如何呢?孔子回答“教之”,也就是通过教化来提高人的素质。“富”与“教”的关系某种意义上体现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逻辑关系,这个故事深层的思维意识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所以,我们不需要在多年的追寻之后,才返回来向内观,共通的哲理,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有之。随着时代的演变,我们更多地向外延伸自身的文化触角,那些属于根部的滋养,因为时空的跨度,将文化看作历史文明的积淀,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自觉和自信方面有所欠缺,因而造成了我们面对西方文化强势的胆怯;因为经济贫穷,飞翔的翅膀无形中被打折,因为文化历史悠久,盘根错节的东西过多,某种程度上有可能干扰到思维科学运动的形式。不能否认,政治动荡与历史迂回,造成了诸多曲折经历,致使经济发展走了一些弯路。文化作为软黄金,必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化是更高层次和更高境界的追求,每一个时代都在或隐或显地探求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论题,可以简单归结为整个人类在解决来自内在的矛盾冲突:“人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以及“为了什么”的问题,这既是一个文化的命题又是一个哲学的命题。
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文艺,常态化与固态化的文艺表现形式,既是文化的局部组成,又是反映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一个健康的社会如果没有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就像大自然没有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无法续存的。比如文学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记叙方式与思维方式,如诗词中的赋、比、兴技巧,表现了生活与说话等方式的含蓄。再比如书法,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晰地看到其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同步,“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代书法家梁巘《评书帖》)映射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借以反映时代精神。书法艺术最典型地体现了东方艺术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法比拟的深厚民众基础和艺术魅力。当书法家提出“尚意”主张,“书体”已经固定,而“意”是活的,是思维流动的韵律。书法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汇入了文化的大海,成了文化海洋里的一个支流,文学、音乐、绘画、运动以此类推,都可以演绎出文艺的共性特征。
从文艺的共同特征里,折射出各个时代不同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和精神风貌。在唐诗和书法的鼎盛时期,也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们注重精神生活的时期。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有多少人为温饱而奔波,如何能投入文艺,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更谈不上有尊严的生活。通过简单的分析与归纳,至少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切合的推论——文艺是当代社会生活的浓缩版本。也许这个结论早已成为公论,或者还不能够完全成立,但经过简单梳理,证明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至少有相对的说服力。比如儒家思想的传承,对记载我国各时代的文明成果有着重要的意义,肩负着传承发展的使命,在时代的河流里持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和心理。民族的烙印和胎记,使我们从任何一个受过传统儒家文化熏陶的人身上,都可以追溯到某种祖先遗传下来的“原型”因子。又在每一代个体的传承者身上,显露出某些隐性的特征,在文艺世界里以各种丰富的形式反映出来。一个国家正是基于这种持续不断的内力聚合,影响力不断增强,才逐渐强大起来。国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以载道”正是民族文化总体发展趋势的有力导向之一。
二、“文以载道”引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资源,文化的创新与拓展永无止境。唐朝柳宗元说“文以明道”,宋朝周敦颐《通书·文辞》明确提出“文以载道”。文章作为一种载体,传递的道德与精神,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为文为学的共同标准。当明理载道的文章传播于社会,就附着了社会属性,成为传递思想的载体,客观上就会对社会或个人产生一定的影响,文艺作品所载的“道”具有间接改造社会的力量,健康,积极向上,启人心智,愉悦精神是不可缺少的内涵与功能之一。
北宋儒学名家张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倡导发展人的思维能力,顺应自然界的事物和规律,使天理“悦”“通”的价值论,密切了人和自然的关系;通过不断提升自我,在精神价值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赋予生命以意义,进而为民众选择正确的命运方向;对“往圣”,那些堪称人格典范和精神领袖的历史人物,创造的文化财富,有继承有创新,不局限于当下的秩序,而是以更深远的视野展望未来的传承与发展;涉及社会和民众的精神价值、生活意义、学统传承、政治理想,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这些早已成为体现文化自觉和追求文化自觉的先导。在近现代梁启超、鲁迅都是比较复杂的文化“符号”,将他们置身于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海洋里,他们所起的传承与接力作用就愈加清晰,他们作为文化人,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方面所起的引领作用,才慢慢浮出水面。古今中外鼓舞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红楼梦》等世界文学名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为读者输送精神方面的营养成分,至今绵绵不断,这些文脉如涓涓细流,汇聚起来就成为文化的河流,塑造了人的灵魂,影响了人的精神,进而对社会产生辅助的推动作用。文化比起政治经济这些“硬度”的社会支柱,似乎更表现出“潜隐”的特性,对人思想与灵魂潜移默化的影响,又再现了政治经济所不具备的“可塑性”,正是这种极强的可塑性,才使我们在近七十年的文化历程中,感受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倡导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民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都对新时代的文化艺术提出更高要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时代的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柳青的《创业史》,农业互助组的经验,在今天的广大农村,到处都有不同的版本出现;赵树理对一个时代图景的摄取,为后来历史进程中相似的过程,保留了相应的参照,文化自觉的“历时”效果产生了“共时”效应。农业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个体经营模式,又趋向互助模式,更加证明文艺作品的社会性与时代性,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文艺无法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成为一个独立的真空存在,只有将其特殊性与普遍性展示出来,贴着大地行走,与时代同步,文艺才能展示自身的魅力。大型歌剧《白毛女》的主题至今令人难忘——“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新旧社会的变化与时空转换,以最生动鲜活的文艺形式表现出来,体现出思想性与艺术审美的高度统一,也无非形象地证明一个真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伴随着近七十年的当代文艺生活,那些反映时代成果、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文艺作品,从不同侧面回归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主题。今天,不论从文艺与政治的直接关系还是间接关系来考量,一些文化大师与优秀的文艺作品,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光辉可鉴。柳青、赵树理这些文艺大家自觉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都是践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先导者,而以开放的姿态吸收世界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更能增强我们弘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四、吸收和借鉴体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包含着风俗习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是精神的载体,熔铸和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品格、历史、灵魂和生命力。文化的灵魂在于体现精神价值,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是文化的载体。早在《易经》里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时空变化带来的社会人文变化,直接影响着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趋向。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当代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向世界,积极借鉴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吸收相应的精神营养,扩充内在容量,在反省中推进,在推进中反省,更利于彰显时代精神。
能够在价值层面上反省自己的文化传统,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不得不承认,传统儒家文化在其价值规定性层面并不具有现代性,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社会历史环境,要比西方的保守主义复杂而艰难得多,所以“扬弃”始终成为一种文艺前进的划时代标杆。鲁迅的“拿来主义”从提出至今,一直在文艺实践中产生引导作用,为什么他的文字葆有强烈撞击人心的生命力,因为他透过历史文化的光辉,引导民众趋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将历史与现实相关联的一些讯息撒播开来,让大众能更清晰地进行选择、分析和判断。在鲁迅身上体现出的这种文化自觉,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又具备开放的眼光与包容的精神,面对世界文化表现出应有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这与当代倡导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文化以文艺的具体形态对时代的记录、图解、预见与引导——归到“道”的轨道上,即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更是未来的。
其实,在浩瀚的文化海洋里,始终困扰着一个问题:一个时代的文化,到底是较之时代超前了,还是落后于时代?后来者因为隔了一段距离才看清前一个时代的文化总体走势,但在当代的洪流中,又无法准确地把握住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所以,儒、释、道传统文化奠定的根基,生长出每一个时代的枝干,枝干分叉的地方,既是一次文化的决裂又是一次文化的创新。陈寅恪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所化之人,必感苦痛”,相应的,一种文化新生之际,势必也更新了“所化之人”的心灵世界、思想观念、精神高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诞生,与柳青《创业史》同时代的作品,都是很好的例证。
当代文艺拨开迷雾,回归文化自觉与自信。费孝通先生在谈及中西文明的交流摄取问题时,曾提出过一个见解:“美人之美,美己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这里的“大同”,是扬长避短和东西合璧。持续的文化认同将冲破狭隘心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以自身的特色,汇入世界文化潮流,从美己之美,对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到美人之美,与世界公民社会观念相对接,形成一种对全人类负责的世界理念,美美与共,才能赋予中国文化更积极的认同意义。中国自古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包容思想,与今日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基本权利的现代理念有共通之处,这种来自文化深层的自觉与自信即是应对中国发展中的难题,和面对开放的世界、在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构架下促进社会和谐、世界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法门之一。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引领与助推作用借以笔墨反映时代面貌,成为当代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缩影;也可以用来很好地阐释当今“为了什么”要倡导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课题;而整个人类在解决来自内在的矛盾冲突“人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的这个哲学与文化的共同命题,还可以在文艺世界里找到诸多丰富的反映形态与答案,以期更好地构筑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第三辑 诗歌与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