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111

第111章 肝硬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脏纤维化损害的一种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多系统病变,尤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早期可无症状,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按病因分为肝炎、血吸虫、酒精中毒、工业毒物或药物等引起。

症状临床上一般将肝硬化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1.代偿期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可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上腹部不适、腹胀、腹泻等,其中乏力和食欲不振最为突出,往往于劳累后出现或加重,休息或治疗后缓解。肝脏可轻度肿大,表面尚光滑,质地偏硬,无或有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

2.失代偿期 主要是肝功能严重损害、门静脉高压及各种严重并发症的表现。

3.肝功能损害的表现肝脏肿大,质地中或硬,全身消瘦、乏力、纳差,甚至厌食、恶心、腹胀、腹泻,不规则低热,精神不振,严重时有鼻衄、龈衄等。男性患者常有性欲减退、睾丸萎缩、乳房发育,女性患者有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上肢及头面部常出现蜘蛛痣和/或毛细血管扩张。

4.门静脉高压表现 脾脏多为轻、中度肿大,质地中等,晚期质硬,上消化道出血时可暂时缩小。腹水多见,量少至大量,少量时不易发现,大量时腹大如蛙腹。此外还可见腹壁和脐周静脉曲张。

检查代偿期血尿常规一般正常,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腹水检查:一般为漏出液。B型超声检查:早期肝肿大晚期肝缩小,肝表面不平,呈锯齿状或波浪状,脾增大,门静脉和脾静脉增粗,有腹水时可见液性暗区。食管吞钡X线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时X线可见虫蚀样或蚯蚓状充盈缺损;胃底静脉曲张时可见菊花样充盈缺损。

治疗

1.西药 一般采取积极休息,合理营养,保肝,抗病毒,缓解硬化及对症治疗等综合手段治疗。可选用:①维生素C0.2g,每日3次,口服。②肝太乐0.1g,每日2次,口服。③肌苷0.2g,每日3次,口服。④益肝灵70mg,每日3次,口服。⑤联苯双酯滴丸15mg,每日3次,口服。⑥复合维生素B2片,每日3次,口服。⑦肌醇0.5g,每日3次,口服。⑧有腹水者,轻者双氢克尿噻25mg,每日2次,口服,氨苯喋定50mg,每日2次,口服。重者安体舒通100mg,每日3次,口服,速尿20mg,每日3次,口服。

2.中药 可分肝郁气滞型、肝郁脾虚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等辨证治疗。

3.中成药 ①大黄蛰虫丸1丸,每日1~2次,口服。②鳖甲煎丸1丸,每日1~2次,口服。③益肝灵片2片,每日2次,口服。

4.单验方 选用①取大枣250克,黑豆500克,黑矾50克,将大枣、黑豆焙干研细,与黑矾混合,每次5克,1日3次冲服,主治早期肝硬化。②取鱼甲、鸡内金各250克,焙干研细,每次4克,1日3次冲服,主治肝硬化。③取土元、大黄各100克,焙干研细末,每次2克,1日3次冲服,主治肝硬化稍有腹水。④取田螺1个,麝香0.1克,共捣碎敷肚脐,主治肝硬化腹水。

5.食疗方 ①红小豆大枣粥:取红小豆30克,大枣7个,煮粥吃。②苡米大枣粥:取苡米30克,大枣7个,煮粥吃。③冬瓜皮粘米粥:取冬瓜皮30克洗净,粘米30克,煮粥吃。

6.其他疗法 ①针灸:实证取期门、列缺、太冲、商丘等;虚证取水分、章门、脾俞、足三里,或灸脾俞、中脘、气海等,实泻虚补。②脐疗:取皮硝6克,栀子、巴豆、杏仁、葱根各7个,白面适量,白酒少许,共捣烂调匀,摊纱布上敷脐,隔天1次。

生活饮食调养

1.饮食调养。本病饮食调养很重要,宜进食高蛋白质饮食,且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每天半斤鲜奶,多食鱼类、瘦肉、豆制品、蛋类等,主食米粥、红小豆苡米粥,发面馒头、花卷。肝硬化病人易致维生素缺乏,故亦应进食富含维生素类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西红柿、胡萝卜、冬瓜、黄瓜、橘子、苹果等,忌用酒及油炸盐腌熏烤食品以及剩菜剩饭等,避免硬食,切勿暴饮暴食,要细嚼慢咽,勿吃饱,有腹水者限制盐的摄入。

2.保持精神稳定,勿急勿躁,不悲观,不忧愁,慢性病要心平气和积极采取各项治疗措施。

3.病情稳定后要采取适当的活动,以散步为好。

4.不要乱用药,特别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