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124

第124章 血栓闭塞性脉管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较为常见的周围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之一,好发于男性壮年,女性少见,病变主要累及四肢中、小静脉,以下肢血管为主,相当一部分病人在发病过程中有下肢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史,血脂正常。

本病的病因至今尚未明了,吸烟与本病有密切关系,但除吸烟的病因外,还与寒冷、潮湿、感染、性激素、创伤有关,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与自身的免疫反应有关,在中医学中属“脱疽”范畴,目前本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90%以上的患者可达到患肢疼痛消失,疮口愈合,步履活动自如(行走1500米以上)的临床治疗效果。

症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呈周期性发作,病变需经数年后,渐趋严重,临床上常分为三期。

1.初期(局部缺血期)患肢沉重麻木,怕冷,轻度间歇性跛行,休息后消失,手足受冷后疼痛加重,趺阳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全身症状不显著。

2.中期(营养障碍期)患肢除麻木、怕冷、酸胀加重外,间歇性跛行症状明显,疼痛转为持续性,夜间尤为剧烈,患肢皮色苍白,出现紫斑,肌肉逐渐萎缩,足背皮肤萎缩,汗毛脱落,趾(指)甲变厚,趺阳脉消失或微弱。

3.后期(坏疽期)患肢皮色暗红,发黑,溃疡,多从第一趾远端开始逐渐向第二、三……足趾或向近端蔓延,趺阳脉消失,彻夜不得安眠,常须弯膝抱足按摩而坐,体力日衰,消瘦,贫血,出现高热、烦躁等全身毒血症状。

治疗

1.西药 ①妥拉苏林25:mg,每日3次,口服。②烟酸50mg,每日3次,口服(饭后)。③盐酸罂粟碱30mg,每日3次,口服。④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选用有效抗生素。⑤腹蛇抗栓酶:成人用腹蛇抗栓酶0.75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30天为1疗程,用1~2个疗程。

2.中药 可按初期、中期、后期分型辨证施治。

3.中成药①毛冬青片5片,每日3次,口服。②丹参片3片,每日3次,口服。③四虫片4片,每日3次,口服。④丹参注射液2~4毫升,肌内注射,每日1~2次。⑤当归注射液5~20毫升,阿是穴注射,每日1次,每周6次,四周为1疗程。⑥脉络宁20毫升,加入液体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4天:为一疗程。

4.外治法 初中期,用冲和膏或回阳玉龙膏外敷;后期溃烂时,可用红油膏纱布掺九一丹外敷;脓腐、死骨脱落,创面洁净时,可改用白玉膏掺生肌散外敷。

5.单验方①取紫丹参90克,白酒500毫升,浸7天后备用,每次30~60毫升,饮服,每日2次。如有感染和静脉炎不宜服。②取马钱子(打碎)、黄连各30克,浸泡于75%酒精内一周,备用,以此外涂患处,每日数次。

6.其他疗法 ①辅助疗法:(1)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次500ml,每日1~2次,10~15天为1疗程。(2)中麻制剂(东莨菪碱1~3 mg,洋金花总碱2.5~5mg,氯丙嗪12.5~50mg)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止痛。②针刺疗法:取穴:血海、足三里、解溪、三阴交等,强刺激手法或通电刺激,10次为1疗程。③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每次3~4小时,10次为1疗程,共需2~3疗程,每疗程间隔5~7天。④体疗:病人躺平,抬高患肢45度,维持1~2分钟,然后双足下垂2~5分钟,再放置于水平位2分钟。此后,再作足部向下、向上活动,向外运动足趾作伸张收缩运动4次,再将患肢放平,休息2分钟,如此依次运动5次,并根据情况每日锻炼3~5次,但坏死溃烂期禁忌。

7.手术疗法 下肢动脉搭桥术、游离大网膜移植术、改良分期静脉动脉化手术。

生活饮食调养

1.稳定情绪,静心治疗。

2.严禁吸烟,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肢体病变部位不宜热敷。

3.穿着宜宽大舒适,避免因局部摩擦挤压而引起外伤,寒冷季节注意保暖。

4.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辛辣香燥食品,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素食品。

5.患肢宜抬高按摩,促进血液运行。

6.生活规律,不要因不饿而不按时吃饭,到时候就吃,吃多少都行。要保证高质量的睡眠。

7.患肢经常清洗,保持清洁,避免足癣的发生和减少感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