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125

第125章 急性乳腺

急性乳腺炎大多发生于产后,是乳房部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产后未满月的初产妇最为多见。发病后乳房结块,肿胀疼痛。本病的发生多因乳管内的乳汁流出不畅,郁结在乳管内发生硬变,液化后会成为细菌培养基而引起炎症,此外,如果乳头破裂,不注意清洁,细菌通过婴儿口腔进入乳管,也会引起急性乳腺炎。本病属中医“乳痈”范畴。

症状

1.乳痈初期 乳房肿胀疼痛,局部多有结块,好发于乳房外上方,常为单发,皮色或白或红。乳痈成脓期:乳房肿块增大,焮红疼痛,并有持续啄痛。若肿块中软,按之应指者为脓已成,乳头可有脓液排出。乳痈溃后成脓,色黄稠厚,随着脓出则肿消痛减。伴发症状:乳痈初起有发热怕冷,口渴欲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等症。治疗及时得法,2~3日寒热退清,肿消痛减;若疮口乳汁渗漏不止,有成漏可能,有时要待断乳后才能收敛。

2.急性乳腺炎在治疗初期使用大量抗生素,可形成慢性迁延性炎症,结块肿硬,皮色不变,要较长时间才能消退,也有郁久邪热蕴蒸,再导致酿脓,但化脓期在3周左右。

治疗

1.西药 ①青霉素80万单位,每日2次,肌肉注射。②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口服。③己烯雌酚5mg,每日3次,口服,连服3~4天。

2.中药可分风热型、痰凝型等辨证治疗。

3.外用疗法 ①隔蒜灸疗法:取独头大蒜切成薄片,厚约5毫米左右,放于膻中穴上,艾炷置蒜上灸之,炷如黄豆大,灸5~7壮,至局部潮红,再用右手拇指指尖作分筋样推压,拨动患者天宗穴,手法稍重,反复拨动多次,每天灸、拨各2次,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②热敷疗法:取生盐250克左右,放入铁锅内,炒爆后,即用陈醋约半小碗,洒入盐内,边洒边搅,醋洒完后,再略炒一下,即倒人布包内,包好趁热置放于患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适用于急性乳腺炎初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清热、消肿、止痛作用。③葱白蛋清膏:取葱头、蛋清各适量,将葱头捣烂,蛋清调匀,烘热敷患处。④梳乳疗法:准备木梳一把,患者端坐,右手持木梳,左手将乳房轻轻托起,在患处轻轻地梳,每次10~15分钟;或患者自己先用手牵拉乳头,轻轻向上抖动50~100次,频率宜稍快,牵拉后再将木梳背烤热按压乳房硬结处,以感觉患处发胀为宜,每日3次。

4.食疗 ①冬瓜虾皮粥:取冬瓜100克,小虾皮5克,粳米100克,将冬瓜洗净切片,粳米加水适量,入冬瓜、小虾皮煮粥,调味后每日早、晚温热服食。②蒲公英粥:取蒲公英40~60克(鲜品60~90克),粳米100克,将蒲公英切碎,水煎取汁,入粳米常法煮粥,分2次服食,每日1剂,3~5天为1疗程。③薏米瓜汁粥:取西瓜汁1杯,薏米100克,冰糖1匙,先将薏米加水常法煮粥,然后兑入西瓜汁,加冰糖溶化,调味服食。④黄芪枸杞炖乳鸽:取乳鸽1只,黄芪、枸杞子各30克,先将乳鸽洗净,黄芪用纱布包扎,然后和枸杞一起放碗内加水适量,隔水蒸熟,饮汤,食鸽肉、枸杞,2~3天1剂,连服4剂。⑤银花地丁茶:取金银花、紫地丁各30克,上二味加水煎汤,代茶饮。

生活饮食调养

1.产后注意休息,保持乐观和愉快情绪,切忌郁闷、恼怒、焦虑。

2.养成定时哺乳习惯,注意乳头清洁。产妇乳汁过多,哺乳后尚未排尽时,可用吸乳器或用手挤压按摩,使乳汁排出,防止淤积。

3.如有乳头损伤、皲裂或身体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时,应及时治疗。

4.上衣勤换洗,保持乳头清洁,每次哺乳前后最好用盐水纱布擦洗。

5.注意日常生活中不要挤压乳房。

6.生活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按时吃饭。

7.饮食忌辛辣香燥,少吃羊肉、狗肉、芥末、大葱、各种酒类。

8.保持大便畅通,大便干结是产后一大症,要积极采取措施,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