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136

第136章 足跟

足跟痛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特点是疼痛和行走困难,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疼痛可缓解。

症状 临床可见足跟下疼痛,晨起站立时较重,行走片刻后减轻,但行走久后疼痛又加剧。跟骨结节前方压痛,有时可触及骨性隆起,跟骨侧位片常显示跟骨结节前骨刺形成,但有骨刺不一定发生疼痛,疼痛者不一定有骨刺。

治疗

1.西药①芬必得0.3g,每日2次,饭后口服。②消炎痛25mg,每日3次,饭后口服。③双氯芬酸钠0.05~0.1g,每日1~2次,口服。

2.中成药 口服可选用骨刺片、骨仙片、天麻丸或抗骨增生胶囊等;外敷麝香镇痛膏或南星止痛膏;外搽红花油、骨质宁或骨友灵擦剂。

3.食疗 ①淮山枸杞炖猪脑:取猪脑1只,淮山药50克,枸杞子15克,葱、姜、盐、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熟,再加味精,搅匀即成,每日服1~2次,15天为1疗程。②栗子粥:取栗子15只,粳米150克,将栗子去皮,风干后研粉备用,与粳米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早、晚温热空腹服食。③枸杞羊肾粥:取枸杞子15克,羊肾1对,粳米100克,将羊肾去臊腺、筋膜,洗净切细,和粳米一起常法煮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④胡麻酒:取胡麻100克,薏苡仁30克,干地黄150克,白酒1000毫升,将胡麻、薏苡仁、干地黄装入纱布口袋内,扎紧袋口,白酒、纱布药袋装入酒坛内,浸泡1周即成,每日1次,每次饮1小杯。

4.其他疗法 ①热敷疗法:取透骨草25克,牛膝20克,川乌、草乌、红花、防风、地龙各15克,独活、当归各10克,将上药共为粗末,每150克为1袋,将药袋装入长30厘米、宽15厘米的布袋内,将袋口缝好,加适量水煎煮,煮沸20~30分钟后取出,将药袋置于患处热敷,每次20分钟左右,每日1~2次,10天为l疗程。②药垫疗法:取透骨草、伸筋草、桂枝、红花、大黄各等份,共为细末,均匀撒在各层棉布,特别是鞋底足跟易接触的部位,用线缝好,做成鞋垫使用,15天换1次药垫,2个月为1疗程。③洗足疗法:取苏木30克,桃仁、红花、当归、独活、透骨草各15克,乳香、没药、血竭各10克,先将药物加水煎煮,然后将滤出的药液倒人盆中,趁热洗足,保持水温在50℃~60℃左右,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左右,10天为1疗程。也可取刺蒺藜100克,煎水洗足,或用醋250ml加热水洗足,10~15天为1疗程。

生活饮食调养 长时间行走及劳累后要用热水泡脚,鞋袜要合脚,发病时要注意休息,且治疗不可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