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150

第150章 牙

牙痛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组与牙齿有关或者影响牙齿使之发生疼痛感觉的疾病,可分为牙齿本身疾病引起的疼痛、牙齿周围疾病引起的疼痛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牙痛三大类。

病因

1.牙齿本身疾病引起的牙痛 此类牙痛主要是龋齿,其次是急性牙髓炎、急性牙根尖周炎、牙本质过敏等十余种,常见的有四种疾病:①龋齿:龋齿是牙上出现黑色的洞,当洞扩大会产生牙痛。有些人不知道这是龋齿,说是虫牙,其实牙上的洞不是虫蛀的,从来也未见过洞内有虫,龋齿是一系列的病变,开始在牙冠表面硬组织脱钙、崩坏而成龋洞,开始浅表的龋齿多不发生疼痛,只在发展到一定深度时才出现痛感,这时对酸、甜或寒冷刺激甚为敏感,每遇洞内嵌入食物便生剧痛,食物取出后疼痛即止。②牙髓炎:牙髓炎也称火牙,是龋齿不断向内发展接近牙髓,使之发生炎症引起的,也是细菌经过龋洞、牙周膜进入牙髓而发生感染。牙髓炎引起的疼痛是牙痛中最严重的一种。③急性牙根尖周炎:分不化脓性和化脓性两种,前者称急性单纯性根尖周炎,症状较轻,后者是急性牙槽脓肿,二者都是细菌侵人根尖周围引起的,这时牙齿松动疼痛较重,病人感觉患牙升高不敢咬东西,若不及时治疗,面部可发生肿胀,张口困难,体温升高。④牙本质过敏:在正常情况下,牙本质被牙釉质覆盖,与外界没有接触,不发生疼痛,当牙齿因长期咀n爵磨损,或外伤误嚼砂子、碎骨等将牙釉质破坏,牙本质暴露,就可使牙齿过敏,遇冷热酸甜食物或冷风刺激时,牙齿就会出现酸倒痛。

2.牙齿周围疾病引起的牙痛 这类疾病最常见的是牙龈炎和牙周炎,两种疾病都表现为牙龈肿胀、溃破、刷牙出血、牙周有脓性分泌物,以至牙齿松动,咀嚼时疼痛。

3.其他原因引起的牙痛 如三叉神经痛、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等,不属于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范围。凡属于非牙齿本身或周围疾病引起的牙痛,应及早就医,以免贻误诊断和治疗。

治疗一旦疑有龋齿,应立即到医院口腔科就医,早期面积小的根面浅龋,可磨去边缘和软化牙本质,使成碟形平坦浅凹,保持清洁,使其形成静止性龋,龋洞深者,清除异物进行充填治疗。

1.药物 ①消炎:常用复方新诺明片2片,每日2次,口服;或螺旋霉素0.4g,每日3次,口服;或阿莫灵0.5g,每日3次,口服。②止痛:用去痛片以暂时止痛。③针刺止痛:主穴取合谷,上牙痛加下关,下牙痛加颊车。也可用按压止痛,前上牙痛取迎香、人中,前下牙痛取承浆,后上牙痛取下关、颧骨凹下处,后下牙痛取颊车、大迎及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之中点处。④抗过敏(主要用于牙本质过敏):(1)用红茶泡浓含漱,每日5~6次;或用生大蒜外擦、咀嚼。(2)用碘化银脱敏,将牙面擦干,涂3%碘酒,再涂10%硝酸银,使其产生灰白色沉淀,半分钟后,将牙揩净。因为药物有腐蚀性,不能接触口腔黏膜。(3)用碘酚涂牙面,方法同上。

2.开放牙髓腔 到医院用牙钻或探针打开牙髓腔,炎性渗出物外流,压力减轻,疼痛即可缓解,然后在龋洞内放入丁香油棉球。

3.中成药 ①黄连上清丸6克,每日3次,口服。②牛黄解毒片4片,每日3次,口服。③三黄片4~6片,每日2次,口服。

4.中草药 以清热解毒为主。①生地黄、生石膏各30克,生栀子12克,细辛3克,黄连、白芷、知母、甘草各10克,水煎服。②蒲公英30克,金银花、白芷各15克,大黄12克,黄连、升麻、甘草各10克,水煎服。

5.单验方①取白酒30克,鸡蛋1个,用酒冲鸡蛋,1次服完,可治牙痛。②取蜂房1块,好醋适量,共煮之,将患牙咬住蜂房,可治龋齿牙痛。或取露蜂房、细辛各等份,水煎数沸去渣,含漱吐掉。或取胡椒、僵蚕各等份,研细末,每次少许敷痛处,涎出后,漱口吐之。③取杏仁1个,以火点着,吹灭咬痛牙处,可治龋齿牙痛。或取韭菜子9克,瓦上烧红,以酒淬药熏牙,可治龋齿牙痛。④取白芷、良姜各等份,研末涂患处。或取细辛或花椒任选一种,研成细粉,将龋洞揩干,放少许在龋洞内,上盖一小棉球即可。⑤取花椒1粒,放龋齿上用力咬住,可治龋齿牙痛。⑥取绿豆1把,冰糖120克,共研末,开水冲泡1次吞服,可治火牙痛。⑦取苏梗9克,露蜂房指大3块,浓煎,化红糖服,可治虚火牙痛。⑧取食盐少许,搽痛处,可治火牙痛。⑨取鲜野菊花叶1把,捣烂绞汁服,日服2~3次,可治牙龈红肿疼痛。⑩取鲜马齿苋100克,切碎,水煎服,可治牙龈红肿疼痛。

生活饮食调理

1.调整心理,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正确对待疾病。

2.保持口腔卫生,每天定期用正确方法刷牙,饭后漱口,采取正确的剔牙方法:牙签要经过消毒,不能随便找个东西剔牙,不让食物残渣停留于齿周和齿缝内,以消除细菌孳生的条件。

3.改变饮食习惯,不吃或少吃糖及含糖量高的食物,少喝饮料,多吃水果及新鲜蔬菜,坚持1日3餐,限制平时吃零食。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以及时排毒,防止上火,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充足的维生素供应。

4.吃饭要慢嚼,防止砂石及硬物硌伤牙齿。

5.排便时,要闭口咬牙,便后及剔牙后要叩齿300~500次。

6.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特别是老年人牙齿疾病进展很快,早期常无症状,应定期检查,不要等有了症状再看牙科。龋病早期容易治疗,一次就诊即可解决,等有了症状再去看病,常需多次治疗,并经受不必要的痛苦,有些牙齿甚至失掉了治疗的机会。

7.老年人最好每年检查1~2次。

拔牙后的自我护理:有的人因龋齿、牙齿外伤折断等原因而拔牙之后,由于自我保护不当,往往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烦恼。这不仅会引起拔牙处的伤口出血不止、不易愈合而导致继发感染,而且也影响仪表美容。因此,注意拔牙之后的自我护理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而言,在拔牙之后的24小时内,吐出的唾液中混有少量血液,这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忧。在机体的凝血机制作用下,出血会自行停止。拔牙者真正应注意的是以下几点。

1.止血遵循医嘱,拔牙后要咬住压在伤口上的消毒棉球或纱布,以达到压迫伤口、帮助止血的目的,至少30分钟以后才能吐掉。如果提前吐掉棉球或纱布,易发生出血。如果牙齿拔除后伤口出血不止或不时吐出血块,可采取简单的止血办法,诸如用洁净的冷毛巾或蘸冰水的纱布敷于拔牙一侧的面部,局部血管遇到冷刺激会自行收缩而止血。也可以用消毒棉球或纱布塞于伤口上,稍用力咬住,即可止血。如果不能控制,要尽快请医生处理,千万不要用未经消毒的纸、棉花、牙粉等塞入拔牙伤口内。

2.不触摸伤口 拔牙后切忌用手指触摸伤口,因为手指上沾有大量病原微生物,易造成伤口的感染,同时也会破坏已形成的血凝块。有人出于好奇,常用舌头舔伤口或用力吸吮伤口,结果加重伤口损伤引起感染,或者使伤口上的血凝块脱落,影响凝血过程而造成不断出血。

3.24小时内不漱口、刷牙 爱干净的人要注意拔牙后24小时内不能漱口,更不能刷牙。术后24小时内,局部的纤维母细胞刚从牙槽骨壁向血凝块延伸生长,并逐渐使血凝块机化而变得坚固结实。若急于漱口刷牙,则有可能将血块漱掉、刷掉而造成再出血,或引起牙窝空虚而导致疼痛难忍的“干槽症”,延长痊愈时间。

4.两小时后再进食 即使再饿,也应在拔牙后两小时方可进食,而且只能吃流质类食物,不可喝热开水或进食过烫、过硬的食物。热食会引起血管扩张而易于出血;过硬的食物对伤口是一种机械性刺激,可引起出血和加重损伤。喜欢吃热的、筋道的食物的人,还是忍忍再说吧。

5.不吸烟、饮酒 香烟的烟雾不但对肺不好,对拔牙伤口也会产生刺激作用,影响凝血过程,饮酒或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有同样作用,因此拔牙后数日不要吸烟、饮酒、食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