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152

第152章 丹

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由p溶血性链球菌入侵所致,蔓延快,常突然皮肤鲜红成片,色如涂丹。本病发无定处,好发于颜面、腿足,以小腿最多见,头面次之,少有组织坏死及化脓,四季均可发生,并易于反复。

症状本病初起大都伴有突然恶寒、发热、头痛、骨楚、纳差、便秘、溲赤等全身症状,局部表现为片状红斑疹,色鲜红,略隆起,中间较淡,境界清楚,压之皮肤红色减退,放手又显红色,表面紧张光亮,摸之灼手,肿胀触痛,有的可出现血疱或水疱,若感染后其间也有化脓坏死的。游走性丹毒可一面消退,一面发展,一般预后良好,病程一般2周,色由鲜红转为棕黄色,最后脱屑而愈。但如由头面、四肢流向胸腹者,预后多不良。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可至20×10(9上标)/L,多核白细胞80%~90%。

治疗

1.西药 ①休息,抬高患处,局部以50%硫酸镁湿敷。②全身应用抗生素,待症状消失后,再继续巩固应用3~5天,以免复发。③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感染灶,如足癣等。

2.中药 可分毒热蕴结型、湿热下注型、慢性型辨证治疗。

3.其他疗法 ①外敷:初起红肿者,玉露膏外敷,红肿减退或见起小疱或肿胀日久不退,可用金黄膏或冲和膏外敷;或仙人掌、鲜马齿苋、冬青树叶、芭蕉根、大青叶等选用一种,捣烂涂敷患处。②熏洗法:取鲜大蒜一大把,煎水熏洗局部。

生活饮食调养

1.安慰病人,保持心情舒畅,不用急躁、忧愁,注意休息静养,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2.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香燥及鱼虾类发物,多食稀粥等易消化的清淡食物。

3.多饮水,要少量多次饮水,保持体内充足的水分,不能等渴了再喝水。

4.注意局部清洁卫生,勿挑破,防止感染。

5.有全身症状者,应积极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