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002

第2章 人身健康知多

健康依靠自己保健,生命依靠自己把握。人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疾病是健康的大敌,只有不生病,才能身体健康。要想不生病,必须掌握防病的知识,切记千万不要让无知糟蹋自己的身体,夺去自己的幸福。

健康,是个人人关注的话题。然而,对健康的重要概念人们似乎知道的太少。世界卫生组织(WHO)以立体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观念修整了传统的概念,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生理疾患,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营养、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甚大,任何不足和太过都是有害的。下面介绍有关知识。

1.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营养的重大要素之一,来源于鱼、肉、禽、蛋及其它一些动植物食品中。它是组织细胞不可缺少的一种成分,也是构成肌肉、内脏、血液、骨骼等各种组织器官的重要物质。在各种营养物质中,蛋白质对于人体最为重要,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与年龄、身体状况和劳动强度有关。如一个普通劳动强度的成年人,每天需要90克左右的蛋白质就能够满足机体需要,劳动强度大的可适当增加。若摄入过多可增加肾脏负担,摄入不足则造成营养不良。

2.鸡、鱼、肉、蛋 鸡鱼肉蛋是蛋白质主要供应资源,根据每人每天90克左右的蛋白质的需求,肉类每天不能少于100克,蛋类每天不能超过1个,最好多吃鱼类,或者吃多种杂粮的混合面,也可保证优质蛋白的供应。

3.脂肪 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一个主要来源,多从动、植物油类摄取。人体对脂肪的需求在一般情况下,儿童占总热量的35%,工农劳动者占25%~30%,成年人一般不低于17%,即每天50克左右就可以满足。少了可能造成人的热量不足出现消瘦、疲乏等症,多了可使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升高,产生高脂血症,促进动脉硬化,引起冠心病、高血压。

4.动、植物油哪种比较好 因动、植物油各含不同的饱和酸,单纯食用哪一种都不好,都会引起营养的不平衡。经科学研究,以克为单位,400克植物油和100克动物油相混合食用为最好。胆固醇虽然是一种有害物质,但人体内缺了还不行,所以,人每天必须摄人少量的含胆固醇的物质。一种科学的方法,用植物油炒动物的瘦肉食用即可得到一定量的胆固醇,这样就不必单纯食用动物油了。

5.糖 糖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也是能量的源泉,来源于五谷杂粮。一般成人每天摄取100~400克含糖类食物(主要是淀粉)就可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少了可造成人的热量不足,出现低血糖反应及氮质血症;多了可使机体肥胖,出现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和由它们引起的冠心病、脑血管病,还会增加胰岛的负担,久之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发生糖尿病。总之,糖吃多了对人体有害无益,所以在主食食用充足的情况下,就不需要单独食用糖。

6.水水也是一种营养素,而且是一种最重要的营养素。人体体重的2/3由水组成,若缺乏2%的水即会发生生理改变,缺乏20%的水如果得不到及时的供应就会死去。正常成人每天需要1500~2000毫升水,但应根据运动量的增加、气温的变化作适当的调整。水饮多了或少了都是有害的,饮水应定时定量,不要等口渴了再饮水,应小口小口的喝,不断满足身体所需,特别是清晨空腹及晚上临睡前喝一杯水对健康更为有益。

7.盐 自古以来,盐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无机元素,也是一种很好的调味剂。摄入过多的盐对人类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高血压、心脏病、肾病和中风等;摄入过少会引起全身无力。在正常情况下,每日摄入盐量最好在3~5克,合酱油20~30毫升,即可满足机体需要。因此,提醒人们要从婴儿时期就养成淡食低盐习惯,这对成年后预防心脑血管病是有帮助的。凡长寿者大都有淡饮食的习惯,这也是“少盐者长寿”的一个显著证明。

8.睡眠 睡眠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养生法,通过睡眠可使人的精、气、神三宝得以保藏和补充,使五脏得以休息,阴阳相互协调,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一般成年人每天睡眠时间不宜少于6小时,过少则伤神耗精,但也不能太长,否则“久卧伤气”。老人及儿童睡眠时间要适当延长,60~70岁平均每天睡8小时,70~90岁需要9小时,90岁以上需睡10~12小时。中老年人切不可过多的贪恋夜生活,并且要睡好午睡,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

9.运动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这是至理名言,但是不能片面理解,绝对不能理解为运动量越大越多,对身体越有益,这种认识是有害的。运动量过急过大往往容易破坏人体内外运动的平衡,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加速体内某些器官的严重“磨损”和一些生理功能的失调。经常不活动,终日四肢不勤,出门坐车,进屋坐沙发,这样可使人发胖、缺氧,引起代谢功能紊乱,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危害生命的疾病。合理的运动是动静结合,每天要坚持30~60分钟室外运动。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理的运动项目,老年人最好是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每日活动达到稍有心慌的感觉即可使心血管系统得到锻炼。

10.饭饭吃多少合适?吃饭问题看起来是个最简单的问题,每日三餐吃饱就是,似乎没有研究的必要。其实不然,细研其理与身体健康长寿密切相关,古今医学家也都十分关注这一问题。美国生理学家卡尔迈在《人类生存的秘诀》一文中写到“人类要想长寿,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素,其中一个要素即‘必须牢记,切勿饮食过量’”。中医也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论述。实践证明:人长期吃的过饱会使热量过剩,脂肪堆积,形体发胖,容易造成消化液分泌供不应求,形成代谢功能紊乱,引起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危害生命的疾病。节食并非吃得越少越好,必须在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等营养的基础上,每次吃七八成饱为最好。青壮年及老年人食欲旺盛者,可在餐前喝杯水或多喝菜汤增加饱腹感,抑制食欲中枢的兴奋,也可养成细嚼慢咽良好的进食习惯,这样能有效地抑制食欲中枢兴奋冲动而减少进食量,并且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食,本着早上吃好、中午吃饱(以八成饱为好)、晚上吃少的原则。

节食可有效地调整与衰老有关的细胞膜的退化,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同时能很好地保存许多能消除自由基的细胞酶和一些还原剂,同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它能使人年轻,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