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14879100000071

第71章 小便常

1.尿色

参考值:淡黄色或黄色。

临床意义:①深黄色或棕黄色,常为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或肝细胞性黄疸。②棕红色或淡红而混浊如洗肉水样,见于泌尿系统的结石、结核、肿瘤、炎症。③色如酱油或红葡萄酒、镜检无红细胞者,多为血红蛋白尿,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蚕豆病、恶性疟疾、血型不合所致输血反应。

2.尿透明度

参考值:新鲜尿多为透明,久置可因盐类析出而混浊。

临床意义:新鲜尿混浊可见于尿路感染、脓尿、乳糜尿、尿酸盐、磷酸盐或碳酸盐沉淀。

3.尿量

参考值:1500~2000m1/24小时。

临床意义:

①增多:每日尿量超过2500ml为多尿,可见于:a。生理性多尿:饮水多、饮浓茶、饮酒、精神紧张、受凉后。b。病理性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症、慢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高血压肾病、肾性糖尿、黏液性水肿、肢端肥大症、脑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②减少:每日尿量少于500ml为少尿,可见于休克、脱水、严重烧伤、急性肾炎、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急性肾功能衰竭。每日尿量少于100m1/24小时为尿闭(无尿),多见于严重休克、肾炎晚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无尿期。

4.尿酸度(pH)

参考值:4.5~8.

临床意义

①降低:见于酸中毒、糖尿病、发热、白血病、痛风、慢性肾病、服氯化铵后。

②增高:见于严重呕吐、输血后、尿路感染、服重碳酸钠后。

5.尿比重

参考值:随机尿:1.003~1.030;晨尿:>1.020;24小时混合尿:1.015~1.025.

临床意义:

①增高:见于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

②降低:见于尿崩症、慢性肾衰、尿毒症、恶性高血压。

6.尿蛋白

参考值:定性:阴性。定量:20~80mg/24小时。

临床意义:①生理性阳性或增高(暂时性、弱阳性)见于剧烈活动后、妊娠、精神过度紧张、严重受寒、长期直立。②病理性阳性或增高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高血压肾病、休克、糖尿病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败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溶血性贫血、白血病、严重肌肉损伤、化学品中毒、前列腺炎、输尿管炎、膀胱炎、尿道炎。

7.尿隐血试验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血尿及血红蛋白尿均可呈阳性反应。血红蛋白尿见于溶血性输血反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恶性疟疾、伤寒、溶血性黄疸、大面积烧伤、化学药物中毒。

8.尿糖

参考值:定性:阴性。定量:0.1~0.9g/24小时临床意义:增高或阳性:见于糖尿病、胰腺疾病、肾性糖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胰岛α细胞瘤、颅内压升高、慢性肝病。

9.尿酮体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脱水、呕吐、中毒性休克、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及脂肪分解代谢增强。

10.尿胆红素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

11.尿胆原

参考值:定性:阴性或弱阳性。定量:0.01~5.9μmol/24小时。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肝实质性病变、溶血性黄疸、心力衰竭、败血症及肠道感染。

12.乳糜试验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丝虫病及其他引起肾周围淋巴管阻塞的疾病。

13.尿淀粉酶

参考值:①winshow法:8~64U。②Somogyi法:35~260U。③合成七糖底物法:<400u/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性胰腺炎、总胆管阻塞、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小肠梗阻、流行性腮腺炎。用Somogyi法测定超过500U时可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如合并肾功能不全,尿淀粉酶可正常或仅轻度增高。

14.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参考值:①红细胞:0~5/高倍视野。②白细胞:0~3/高倍视野。③上皮细胞:少量扁平或小圆上皮细胞。④管型:偶见透明管型,无其他各种管型。⑤圆柱状体:无。

临床意义:红细胞>10/高倍视野:常见于急性及慢性肾炎、肾结核、泌尿系结石、肾盂肾炎、肾肿瘤、肾外伤、肾下垂、充血性心力衰竭、肾梗死及出血性疾病。

大量白细胞(脓尿)常见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及精囊炎等。

大量扁平上皮细胞 除白带污染外,表示尿路有轻度的炎症反应。圆形上皮细胞大量出现,表示尿路黏膜的炎症比较严重,如肾盂肾炎。小圆形上皮细胞如与管型同时出现,多为肾炎之征。

透明管型 持续多量出现,常见于急性和慢性肾炎、肾病、长期发热、肾瘀血和肾血管硬化等;肾炎晚期,常出现异常粗大的管型;剧烈运动后或老年人有少量出现时一般无意义。

颗粒管型:表示肾脏有器质性病变,见于急性及慢性肾炎、肾病、肾动脉硬化症等。

蜡样管型 表示肾小管有严重变性坏死,多见于重症肾小球肾炎,特别是慢性肾炎终末期或肾淀粉样变性。

脂肪管型 内含有许多脂肪滴,多见于类脂性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

上皮细胞管型 内含肾小管上皮细胞,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毒素反应、长期高热、子痫、重金属中毒、肾淀粉样变性及慢性肾炎晚期等。

红细胞管型 是由于出血引起的,见于红细胞进入肾小管的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型、血型不合输血后溶血反应等。

白细胞管型 表示有化脓性炎症,见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多发性动脉炎等。

圆柱状体 其出现的临床意义与透明管型同,在肾脏循环发生障碍时较为常见。

混合管型 活动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狼疮性肾炎、恶性高血压。

无机盐管型:无意义。

细菌管型 肾脏因细菌感染而呈化脓性病变。

血红蛋白管型 急性出血性肾炎、血红蛋白尿、骨折、溶血性输血反应。

结晶体在酸性尿液中出现尿酸结晶或草酸钙结晶一般无意义,但如在新鲜尿液中大量出现并伴有红细胞,可见于肾或膀胱结石。出现亮氨酸或酪氨酸结晶,多为爆发型肝炎、急性磷中毒、白血病。